收藏 分享(赏)

《世界的居民》教案1(湘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97583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的居民》教案1(湘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世界的居民》教案1(湘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世界的居民》教案1(湘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世界的居民》教案1(湘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世界的居民》教案1(湘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单元课时分配本章内容共包含四节,可用 5 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1 课时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1 课时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1 课时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2 课时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2 能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3 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4 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世界人口的认识。采用“设疑-探究-尝试- 小结 ”的“四步循环导学法”展开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各种图文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

2、问题情境,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生动活泼活泼的方式的自主探究,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能力框架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是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导入新课。根据导入中“人口爆炸时代” ,让学生讨论,“人口爆炸”是指什么?板书第一节课题:第

3、一节 世界的人口1 学生四人为小组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出当前世界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人口问题严重等问题2教师设疑。(1)世界人口的数量有多少?(2)世界人口达到 60 亿的时间?板书:一、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2. (1)说出人口总数,知道人口数量大(2)了解人口达到 60 亿的时间是1999 年 10 月 12 日1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大 60 亿3教师设疑: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探究。4对于世界人口增长,引导学生读图 31世界人口增长图,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即 1800 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800 年以后增长迅速,尤其是 1950 年以后

4、迅猛增长。数据分析时,突出世界人口达到 10 亿整数倍的年份,以此分析人口增长速度快。并以此图为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曲线图或柱状图等,并学会绘制简单的曲线图或柱状图。5总结后板书:2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快1800 年以前 慢1800 年以后 快3探究: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分析解决教师设疑问题,相互交流补充,交流讨论结果。4学生绘制简单的曲线图或柱状图。5在思考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总结。6 (1)教师设疑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计算?(2)教师讲解具体判断人口增长程度的快慢一般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来判断,引导学生学习人口自然增长率。板书: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人口/总人口(3) 、利用课

5、本 P40“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然后利用简单的例子来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出示一个小例子如:某村庄有 1000 人,在这一年中出生了 20 人,死亡了 10 人,求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一点,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与人口总数的多少不是一样的,即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很大,并不一定人口总数就非常大6. (1) 、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和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定义(2)尝试学生练习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即: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学生读图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

6、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即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4)小结跟随教师进行知识总结。(4) 、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板书:(最高非洲、最低欧洲)二、世界的人口问题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提问学生搜集材料“1”的情况导入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知道世界的人口问题不只是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还包括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过慢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盲目城市化问题。板书:二、世界的人口问题2教师设疑(1)教师提出问题:当前世界人口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2)教师提问学生调查的家庭人口总数,以及每一辈的人口数, ,让学生思考父辈的多兄弟多姐妹状况下和当前独生子女情况下,父

7、母对子女的教育、关爱、照顾程度相比较有何差异;人均所占经济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理解人口过多的不利之处;3课件展示西欧某一国家人口年龄分布图和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图片或录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很多发达国家目前需要劳务输入原因,分析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不良问题?4教师提问本班学生所知道的从农村到城市的情况,分析当前盲目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师生探究总结后板书: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3发展中国家的盲目城市化问题1 学生叙述搜集材料“1”的情况,调查世界上著名国家如:中国、印度、日本、英国、美国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其经济发展状况,以此引出世界的人口问题。2 学生探究尝试

8、(1)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口过多产生的问题,交流发言。(2)尝试学生分析交流对世界人口问题进行总结学生就如何解决不同的人口问题的措施进行交流。3学生交流发言4学生畅所欲言,举例说明城市化带两个中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本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世界的人口问题。重点解决了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学生在学习了世界的人口问题后,理解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认识我国当前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板书设计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一)一、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 世界人口的

9、数量大 1990 年 10 说 12 日 60 亿2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1800 年以前增长缓慢1800 年以后增长迅速3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人口/总人口(最高非洲、最低欧洲) 二、 世界的人口问题1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2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3、发展中国家的盲目城市化问题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以“苦难的母亲”为主题,创作一期手抄报。在此可以展示一幅漫画“苦难的母亲”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知识的掌握,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学步骤(第二课时)三、世界人口

10、的分布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上海人口稠密景观图和西藏人口稀疏景观图,提问我国人口分布状况1 学生简单讨论我国人口为什么东南稠密、西北稀疏。2 设疑(1)人口密度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板书:三、世界人口的分布3探究(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计算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板书:1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某一地区的总人口数/总面积数) 】(2)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分布概况。板书:2世界人口的分布概况: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2进入情境,思考问题3探究(1)在教师

11、指导学生掌握计算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进而计算课本 P41“活动”中中国、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了解两地的人口分布差异。(2)学生读图找出人口密度是 100 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分布地区,用浅色红彩笔涂描,观察分布地区。板书:3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4人口稀少区(条件恶劣区)(3)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分布等方面,分析讨论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稀疏的原因。4启发学生找出人口稀疏和稠密的典型地区,并说明原因。5总结(3)得出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东部。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12、把这四个稠密区的序号对应着填到 P41 图 32 世界人口分布图上 ,以加强对人口分布稠密区的认知。4学生结合地图找出几个人口稀少典型地区。 四人小组讨论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稀疏的原因交流发言。5与教师一起总结本节内容。本课总结本节重点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通过分析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培养了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看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板书设计(接第一课时)三、 世界人口的分布1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某一地区的总人口数/ 总面积数)2 世界人口的分布概况: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

13、地区3 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4 人口稀少区(条件恶劣区):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一个重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的培养;并且利用四人小组讨论形式,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关于“环境与人口分布关系”的讨论会,联系当今世界环境恶化问题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拓宽学生思维。教学探讨与反思本节教学中突出了让学生以身边感兴趣的实际实例为线索,理解掌握世界的人口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地图为媒介、为归宿、为依据,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地图,绘制简单的统计图,会利用地

14、图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分析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人种没有优劣之分,在智力上也没有什么差别,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立人种平等的科学人种观。批判种族主义者关于人种优劣的错误学说,培养学生爱好和平的世界观。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

15、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难点世界人种的分布教学步骤一、世界三大人种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2 通过认识自己导入新课。同学们注意分析自己的头发、眼睛、肤色等方面的特点,说说自己属于什么人种?有什么体质上的特点问:世界上不同于黄色人种的人种还有那些?他们在体质方面各有什么特征?(1)教师可以采用一位学生为主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谈他们的认识。(2)教师宣布各组的人种表演现在开始。(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表演要进行的充分地正面评价,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特征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板书课题: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一、世界的人种1人种的概念及世界三大人种2 学生在观察自己以后,回答教

16、师提问。(1)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2)代表不同人种的表演同学开始表演。(3)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分析,得出结论。2不同的人种之间有优劣之分吗?假如你面对种族主义者的歪门学说,你将怎样用事实阐述你的观点?(1)教师提出问题:不同的人种之间有优劣之分吗?(2)请摆出你的论据(3)教师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论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就是说事实,讲道理。2.学生在经过了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归纳后,回答老师的问题。(1)学生回答:没有。(2)各组代表分别展示本组同学搜集的在科学、现代科技、体育、艺术等方面,不同人种对人类世界所做的贡献(3)听教师的点评板书:2.人

17、种没有优劣之分3是谁塑造了不同的人种?(1)教师提出问题:是谁塑造了不同的人种?(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不同人种的体质特征来分析三大人种在外貌上的差别,是其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的结果。(3)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点评各组搜集资料的翔实程度和有序分工的合作精神,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的养成。板书 3.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学生通过预习后回答问题。(1)通过预习回答是自然环境。(2)学生分别从不同人种不同外貌特征方面讲明其适应环境的作用。(3)学生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悦与分享成果的快乐。二、世界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2 看图回答世界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1)提问:黄色人种的地理分布(

18、要特别强调美洲的印地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2)提问:白色人种的地理分布(3)提问:黑色人种的地理分布2.问:你能解释一下“美洲的黑人和中国人吗?3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世界人种分布图,帮助他们提高读图、识图能力。1 思考问题。学生发言说明自己所知。(1)学生可能的答案是: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2)学生可能的答案是: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以及大洋洲。(3)学生可能的答案是:非洲的中部和南部。2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结合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3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本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习了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世

19、间万象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用所学知识坚决地想种族主义者说世界不同人种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在智力、体力等各方面是相同的。不同种族之间的人们应该和平相处,共同建设人类的家园。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全人类。板书设计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一、世界的人种1人种的概念及世界的三大人种2人种没有优劣之分3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二、世界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1黄色人种的地理分布2白色人种的地理分布3黑色人种的地理分布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生在“地球村”里。对于“地球村”你是怎样理解的?作为地球村里的居民你应该怎样做才算是合

20、格的居民?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2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过程与方法充分使用课件提高知识的直观性,使用课件加强过关练习,增强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言与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世界不同语言和宗教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人类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大家应该彼此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为世界大家庭的和睦发展贡献我们每一个成员的爱心与信心。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世界的语言是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世界的宗教中重点是宗教的分布教学步骤一、

21、世界的语言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用一些纸片文字,说明这节课的主题。然后引出人类最直接的交流工具是语言。(板书课题: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1学生在观察老师的表演后,回答教师提问。2创设情境,导出世界主要语言和文字(1)猜猜看:播放动画片,让学生判断哪一种语言(2)试试看:请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我爱和平” , “我爱地理” 。(3)教师点出其中的六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4)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六种语言的特点。板书:1.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有关问题。(1)能够迅速回答出自己熟悉的语言名称:汉语、英语等。(2)

22、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前准备,能够回答出的语言可能有:日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韩语(3)学生记录(4)看书 4748 页,回答老师的问题3小循环反馈练习 3完成课件中的连线练习(六大语言与之有关的内容连线) 。二、世界的宗教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通过组织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宗教活动情况,引出课题:世界的宗教(1)提问:你或你认识的人当中有信教的吗?(2)猜猜看:课件展示的是哪一种宗教的建筑或活动。(3)问:谁能表演一下三大宗教的代表性语言和动作?(4)教师要对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资料搜集,进行正面肯定的评价,鼓励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精神。板书: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学生谈

23、自己了解的自己身边的宗教活动。(1)学生可能的答案是:自家的老人或其他人。(2)学生根据课件可以依次回答: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3)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前准备,进行表演。(4)学生感悟。2.引导学生设计表格,对比三大宗教的信息。(1)引导学生看书 4950 页。根据所学的对比学习法,设计表格。(2)引导学生看书填表(3)用对比学习法设计表格,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老师已经讲述给学生,在此是一次应用。板书:2.对比三大宗教的信息2.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老师的问题。(1)学生看书 4950 页,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出 46 型表格。(2)学生对比三大宗教的起源时间、发源地、经典、分布、教徒人数。3小循环反馈

24、练习 3学生完成课件设计的拖拽填表练习4引导学生在世界宗教分布图上找出三大宗教的地理分布。(1)基督教的主要分布地区(2)伊斯兰教的主要分布地区(3)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4)通过读图分析,强化学生掌握宗教在空间上的分布。板书:3.三大宗教的分布4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识图、认图。(1)学生的答案可能是: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2)可能是: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3)可能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4)学生读图,识记。5小循环反馈练习 5学生完成课件设计的拖拽填图练习6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青岛的宗教活动。(1)展示课件:同学们熟悉的这些青岛的宗教建筑是哪些宗教的?(2)特

25、别强调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加深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6学生看课件回答问题。(1)学生根据课件可以依次回答出:湛山寺佛教 天主教堂基督教 上清宫道教 青岛清真寺伊斯兰教(2)学生讲崂山道士的故事。(3)学生感悟。6、总结本节课主要知识框架 6、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本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人类世界丰富的语言和文字,了解了目前使用较多的、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汉语等六种语言以及它们的使用情况和地理分布情况。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世界的三大宗教的大体情况,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信仰自由”的国策,同时也主张世界不同宗教的人们应该团结起来,彼此尊

26、重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贡献我们的聪明与智慧。板书设计第三章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一、 世界的语言1联合国的六大工作语言2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二、 世界的宗教1 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代表性建筑2 三大宗教的信息对比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教师:有几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讨论后,进行回答:1 宗教与邪教可以划等号吗?中国政府为什么一方面强调宗教自由,另一方面又坚决取缔法轮功?2 我们常说:人要有信仰。这句话就是说人一定要有宗教信仰吗?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共产党员,我们的信仰是什么?3 青岛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基地。如何帮助好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和平相处?请给市政

27、府提几条建议!(这些问题已在网络课堂上进行过讨论,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可以充分讨论,发表见解。通过网上发贴交流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随时播放学生们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教学探讨与反思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学为主体则是体现在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上,参与的越早、越深入,主体地位越突出,因为有了网络,学生参与的时间更多,参与的内容也更广泛。而教师在预习到授课上的主导地位则体现在引导学生去积极参与,去实现其主体地位。师为主导,学为主体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理解聚落的形成

28、和发展3能举例说明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密切联系。4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聚落及其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学习。采取探究、讨论、展示作品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悟到要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2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难点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2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聚落的形态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3 利用城市与乡

29、村的景观图片导入新课。问: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承转:城市和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聚落。板书:第四节:世界的聚落(1)教师直接提出问题:什么是聚落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点评、纠错、归纳和总结:聚落是指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板书: 一、聚落的形态 1.聚落的概念1学生观察图片,讨论思考教师提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各抒己见、互相补充。2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片,思考聚落有哪些主要形式,它们的景观特点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从景观、生活方式、污染、经济、文化等几方面,对城乡的差异展开小组讨论。讨论后板书:2.城市与乡村的区别2

30、.学生再次观察图片并分组从多方面讨论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其他组同学同时补充、纠错,以更好了解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二、 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聚落的分布在世界各地极不平均,什么样的地区才比较容1学生带着问题,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练习并举手回答。易形成聚落?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练习练习:请在下列各组地区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定居的地方并说明理由。(1)漠 河 青 岛(2)天 津 乌鲁木齐(3)长江中下游平原 内蒙古高原(4)青 藏 高 原 华北平原根据练习,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下,如果任意让你选择定居的地方,你会首先考虑什么条件?,教师在

31、副板书作记录,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板书:二、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2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 52 页的城市发展图并完成练习。完成练习后总结并板书:2.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3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图片” ,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片中的民居在特点上有何不同?这和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展示各组课前搜集的世界各地民居建筑的图文资料。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应保持怎样的关系?师生共同总结:人类活动应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相适应,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归纳出水、地形、气候、交通运输等影响聚落分布的

32、主要因素。2学生分组讨论、组内互助完善完成课本活动练习,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并推选代表发言。3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搜集的各地民居建筑的特点及作用的资料,其它同学认真观察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师生共同归纳本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世界聚落的有关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到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根据不同民居的分布,了解地理事物既存在地域性,又存在着综合性的特点,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保持协调发展的人地关系。板书设计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一、聚落的形态1 聚落的概念2

33、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二、 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2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城市和乡村聚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往往现在的城市就是过去的乡村。请观察下面两幅图,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在说一说城市居民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及其与城市景观的关系;乡村居民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及其与乡村景观的关系。教学步骤(第二课时)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利用教师搜集的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我国的北京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的龙门石窟、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导入新课。教师讲述: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

34、程,创造了辉煌灿烂历史文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比如古代的城堡、庙宇和纪念性建筑物,皇家的宫殿园林和陵墓,历代著名的雕塑、壁画和碑刻等。问: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2.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图片展示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片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教师板书 1.世界文化遗产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3教师展示“这样的行为违法吗”图片并 提问:有的人在古代建筑上刻写:“xxx到此一游” ,这种做法对吗? 为什么?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思考教师提

35、出的问题并自由发言。2各小组推选代表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并向大家介绍图片的内容。学生分组思考并讨论,互相补充以完善答案后推选代表发言。3学生观察图片、讨论、自由发言进行交流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问:你认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何意义?总结同时板书 2.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1)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2)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旅游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希望了解久远年代的古代文明,欣赏历史古迹和文化建筑,对具有历史意义的

36、遗址或拥有历史传说的地点往往产生浓厚兴趣。再者,旅游者是希望了解、欣赏或体验与本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活动、文学艺术等。(3)有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了解前人的文化和技术成就,并有助于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教师展示文化遗产被破坏的资料,如“丽江古城危机四伏”等,让学生讨论:我们能做些什么?教师播放部分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录像,提问:敦煌博物院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这种做法对吗?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文化遗产?(4)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赋予青岛城建局领导、中外游客、老百姓、房地产开发商的角色,讨论:针对青岛中山路改造过程中一些德国式建筑的去留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根

37、据自己的理解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并发表本组意见以加强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学生阅读图文资料,根据自己所见所想自由讨论、发言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发表意见学生分组、分角色讨论后讲述自己对青岛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的认识,以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家乡建设。本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我们也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板书设计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世界文化遗产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1 搜集资料

38、了解山东有哪些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并谈一谈对这些文化遗产如何进行保护。2搜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及文字介绍,建立世界文化遗产小档案。教学探讨与反思1 本课的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前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一小组通过课本、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资源有针对性的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内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编排与处理,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优势,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资料整理制成计算机展示作品,来完成探究活动。2多媒体课件的采用,为情景创设提供了便利,内容的展示效率、直观性、生动性也大为提高,对提高学生兴趣,促进知识理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便于师生互动,增大了教学密度。学优中 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