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决胜2010》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讲与练系列学案20:古典诗文,整体把握.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97521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决胜2010》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讲与练系列学案20:古典诗文,整体把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决胜2010》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讲与练系列学案20:古典诗文,整体把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决胜2010》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讲与练系列学案20:古典诗文,整体把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决胜2010》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讲与练系列学案20:古典诗文,整体把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决胜2010》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讲与练系列学案20:古典诗文,整体把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决胜 2010”阅读考点讲与练 20:古典诗文,整体把握考点名称:古典诗文,整体把握。考点指向:本考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新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这就要求考生能把握新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内容,并根据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显的课外文言文,能按要求概括其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翻译文言语句;能评价作者的观点;能对古诗文作初步赏析。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的题型有:1、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2、按要求(用原文中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概括浅易文言文的主题、内容及作者的观点。3、分析文言文中的表达技巧。

2、4、简要评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5、针对文中的人物、事件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或对此作简要评析。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通览阅读内容,准确把握文言文的主题、人物形象及其作者观点。考点示例一东坡画扇(宋)何莲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

3、【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某:我。姑:暂且。发市:开张。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踰:走出。逋(b):拖欠。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答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文言文,首先要求能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做到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添,即所谓“信”;其次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即所谓“达”;第三,要求译文的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生动优美,也就是“雅”。对中学生来说,前两点是必须做到的。参考答案: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

4、的。(意思符合即可)考点示例二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答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学生概括浅易文言文基本内容的能力。这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般要求。可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划分层次。层次结构是写作思路的具体展现,正确地划分层次,是准确理解文意的有效途径。二是筛选词语。

5、语段也好,整篇文章也好,往往有些重要词语,把握这些重要词语,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再悟出一定的道理来。参考答案:(1)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2)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考点示例三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 ,兢兢握固,自分 (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 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 ),执一隅以自矜严 (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答: 。答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写作意图的领悟能

6、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故事,然后对故事进行分析,归纳,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参考答案:示例: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考点示例四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

7、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分析文言文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道题,需弄清两点:一是选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可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这五种方式来区分;二是这样写对表达文章主旨有何作用,什么好处。

8、参考答案:记叙、议论。 本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写得生动、感人,这样写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勤且艰”的读书生活和苦学态度,也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劝勉晚生刻苦学习的目的。考点示例五刺客列传(节选)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

9、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注:败北:战败。遂邑:今山东宁阳县。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坏:倒塌。北面:面朝北。就:趋向,回到。倍:通“背”,违背。快:快意。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考生理解、归纳人物形象的能力。完成这道题,必须在理解整个文段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作简明扼要的归纳。参考答案: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考点示例六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

10、,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答: 。答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完成这道题,必须明确两点:一是文中所描述的猴子是怎样的,它有哪些行为;二是猎人、乡人、老人及其女儿又是怎样的,这些人有哪些好品质。明确了这两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参考答案:例: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 我觉得文中

11、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考点训练】考点训练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苦其心志 (2)曾益其所不能 2、翻译下面的句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为: 。3、联系全文,指出文中划线句的作用是 。4、全文的中心句是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5、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考点训练二晏子春秋内篇第五晏子之晋,到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也。”晏子曰:“何为而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三年矣。”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赎之,载而以归

13、。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夫子也。今免子一患,吾于子犹未可耶?子何绝我之暴也!”越石父曰:“吾闻士诎而不知己,而信乎知己者。吾三年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仆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仆,请鬻于世。”晏子出,请见,曰:“向者见客之客,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越石父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上客。1.给加点的字注音。(1)负刍( ) (2)请鬻于世 (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1)吾闻士诎而不知已 诎: (2)而信乎知己者 信

14、: 3.在下列句中的括号内补上省略的成分。(1)( )以为君子也 (2)至舍,( )不辞而入(3)载而与( )归 (4)晏子遂与( )为上客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 (2)夫子礼之,敢不敬从? 5.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颇为传神。请分别概括晏子和越石父的性格特征。考点训练三岳飞毕沅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15、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注吴玠(10931139):南宋名将,善骑射。北宋末年从军,屡破金军。官至四川宣抚使。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晚了才吃饭。用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注坡:谓从斜坡上急驰而下,与“跳

16、壕”同为当时军事训练科目。统制:南宋军官名,隶属于都统制。1.为文中划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曰 文 臣 不 爱 钱 武 臣 不 惜 死 天 下 太 平 矣 师 每 休 舍,2.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3.翻译下面文句。(1)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2)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4.毕沅在岳飞这篇简短生动的人物传记中,对岳飞一生的行事进行了总结。请根据内容概括出岳飞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不少于五点)(1) (2) (3) (4) (5) 5.请对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答: 考点训练四资治通鉴(节选)亮尝自校簿书,主

17、簿杨 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开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及颙卒,亮垂泣三日。1.翻译下面两句话。(1)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2)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2.“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一句用了什么手法?3.颙谏言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8、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4.本文突出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5.本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考点训练五薛氏子贪财受骗唐阙史有薛氏二子野居伊阙,先世尝典大郡,资用甚丰。一日,木阴初盛,清和届候。偶有叩扉者,启关视之,则一道士也。草履雪髯,气质清古。曰:“半途病渴,幸分一杯浆。”二子延入宾位,雅谈高论,深味道腴。又曰:“某非渴浆者,杖藜过此,气色甚佳。自此东南百步,有五松虬偃在疆内否?”曰:“某之良田也。”道士愈喜,因屏人曰:“此下有黄金百斤,宝剑二口,其气隐隐,浮张、翼间;张、翼,洛之分野。某寻之久矣。黄金可以分赠亲属甚困者。其龙泉自佩,当位极人臣。某亦请其一,效斩魔之术。”二子大惊异。道士曰:“

19、命家僮役客辈,悉俱畚锸,候择日发土,则可以目验矣。然若术以制,则逃匿黄壤,不能复追。今俟良宵,剪方为坛,用法水噀之,不能遁矣!且戒僮仆,无得泄者。”问其结坛所须,曰:“徽纆三百尺,赤黑索也。随方色彩缣素甚多,洎几案炉香裀褥之具。”且曰:“某非得财者,假以为法。又用祭膳十座,酒茗随之。器皿须以中金者。”二子则竭力经营,尚有所缺,贷于亲友。又言:“某善点化之术,视金银如粪土,常以济人之急为务。今有囊箧寓太微宫,欲以暂寄。”二子许诺,即召人负荷而至。巨笈有四,重不可胜,缄鐍甚严。祈托以寄。旋至吉日,因大设法具于五松间,命二子拜祝讫,亟令返居,闭门以俟,且戒:“无得窥隙,某当效景纯散发衔剑之术。脱为人

20、窥,则祸立至。俟行法毕,当举火相召。可率僮仆,备畚锸来,及夜而发之,冀得静观之至宝也。”二子依所教,自夜分危坐,专望烛光,杳不见举。不得已,辟户觇之,默绝影响。步至树下,则掷杯覆器,饮食狼藉。彩缣器皿,悉已携去。轮蹄之迹,错于其所。疑用徽纆束固以遁,因发所寄之笈,瓦砾实中。自此家产甚困,失信于人。惊愕忧惭,默不得诉。1.从文中找出两个与“如果”意思相近的词语: 。2.“畚”、“囊”这两个词曾出现在哪篇课文里,并请你写出相关的语句。畚:课文 语句: 囊:课文 语句: 3.请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4.请你说说卸任刺史的两个公子为什么会上一个道士的当呢?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考点训练(一

21、)1、(1)使痛苦(2)同“增”,增加 2、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3、过渡(或:承上启下)4、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5、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考点训练(二)1、(1)ch (2)y 2、(1)诎:通“屈”,屈服。(2)信:通“伸”,伸展。3、(1)晏子(2)晏子(3)越石父(4)越石父 4、(1)今天你买了我,我认为你是了解我的。(2)你以礼仪相待我,怎么敢不尊敬和听从你呢?5、晏子尊贤礼士,闻过则改;越石父自尊自重,刚正不阿。(意思符合即可)考点训练(三)1、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

22、平矣!”师每休舍,2、“阙”通“缺”3、(1)、连皇上都在宵衣旰食地勤于政事,哪里是我们作大将的贪图安逸和享乐的时候啊!(2)、即使是冻死也不能拆毁百姓的房屋,即使是饿死也不能抢掠百姓的财产。(3)、动摇大山容易,动摇岳家军却极艰难。4、(1)、事亲至孝(2)、精忠报国,不顾身家(3)、不贪图安乐(4)、有超乎寻常的忠肝义胆和杰出的军事才能(5)、忧国忧民(6)、好贤礼士(7)、治军有方,军纪严明(8)、不贪财,不居功。5、在思想内容上,本文始终抓住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不顾身家的高贵品质来组织材料,表现了岳飞超乎寻常的忠肝义胆和杰出的军事才能,一个忧国忧民、能征惯战而又谦恭好士的人物形象就栩

23、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在艺术形式上,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记言记事对比统一,笔墨变化有致;三是前后照应,结构严谨,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就行。考点训练(四)1、(1)、治理国家有一定的体制规定,上下级职权不能互相侵犯。(2)、请允许我为您用治理家务打个比方。2、排比。3、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比喻。4、诸葛亮闻过即改。5、告诉人们:上下级之间要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各司其职。考点训练(五)1、若 脱 2、愚公移山的“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童区寄传的“布囊其口”。3、本文记述了道士骗取官宦子弟钱财的故事。4、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被道士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二是迷信思想严重;三是贪财。5、启示:人们切莫被装扮得道貌岸然的人所迷惑,以致上当受骗,要慧眼识骗子,并及时揭穿他们的卑鄙伎俩。学 优 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