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世说新语两则【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学习重、难点】1重点:朗读背诵文言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预习提纲】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2参考资料。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 8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 36 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3熟读并尽量背诵。4整理重点字词,写在下面。【合作展示】咏雪
2、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文中的“儿女” 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3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 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4 “公大笑乐” 的原因是什么5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6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或者你给雪来一个恰当的比喻。陈太丘与友期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3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何以见得?讨论并归纳:4元方“入门不顾” 是否失礼【检测反馈】(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4分)2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3分)3释词:(4分)日中:( ) 舍去:( ) 无礼:( ) 引之:( )4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4分)5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4分)6“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3分)7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4、(4分)(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 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 之,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1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4分)2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 。(3分)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大未必佳(大: )韪大 (大: )人以其语语之(语: 语: )诣门者(诣: )奕世为通好(奕
5、世: )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4译文:(4分)莫不奇之。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5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4分)6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4分)【学习心得】25世说新语两则【合作展示】咏雪1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2指子女,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3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4有不同的解释。(1)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 为“柳絮”喻而“笑乐”。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 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5有两种相反的意见。(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
6、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2)认为“柳絮” 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 ,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 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6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像鹅毛漫天飞舞;像蒲公英子陈太丘与友期3(1)他认为客人“无礼”“无信”谴责他,维护了自己及
7、父亲的尊严,说明他聪颖、机智,懂礼识义;(2)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4有两种看法。(1) 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2)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 ,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也算无礼。【检测反馈】(一)1元方,语言和行为 2守信用、讲礼貌。 3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 4“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5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6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二)1陈韪;聪明 2年老未必佳 3大:长大大:非常,表程度深语:话;语:告诉诣:前往,到奕世:累世,世世代代盛名:很大的名望 4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 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不佳”,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其实这个命题不正确,孔文举是在诡辩。 6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