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 CED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并掌握它的性质定理。2、使学生初步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求解与推理。3、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变式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教学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证明中添加辅助线的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仅给一把有刻度的卷尺,能否测出一沙堆底部两端、间的距离?(注意不能直接测量)2、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AA B D E FB C(1)剪一个三角形,记为 ABC(2)分别取 AB、AC 的中点 D
2、、E,并连接 DE(3)沿 DE 将 ABC 剪成两部分,并将 ADE 绕点 E 旋转 180,得到平行四边形DBCF。证明四边形 DBCF 是平行四边形二、讲解新知1、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想一想:(1)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两端点都是三角形边的中点,而三角形的中线只有一个端点是边的中点,另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3、猜想 ABC 的中位线 DE 与 BC 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DEBC,DE= BC)21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猜想的结论,总结得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
3、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分析定理的题设与结论,指出此定理在同一条件下结论有二条:一是表明位置关系平行,另一个是表明数量关系倍、分。三、转化应用1、解决本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解答:先在沙堆外取一点 C, 连接 CA、CB 再取 CA、CB 的中点 D、E,并量得 D、E 间的距离,假设其大小为 AB CDGFEHm则 A、B 间的距离为 2m 。 根据是: 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探究连结各种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的规律。(1)画一个任意四边形,并画出四边的中点,再顺次连接四边形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是什么?(平行四边形)已知:在四边形 ABCD
4、中,E、F、G、H 分别是 AB、BC、CD、D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你能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吗?当学生不会添辅助线时,教师再作启发,这么多的中点我们会想到什么呢?四边形的问题又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的问题呢?使学生能够连结对角线。证明:连结 BD。 E、F 分别为 AB、DA 的中点, EF BD(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同理 GH BDAB CED FAB CDEFGH EFGH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结论: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顺次连接矩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
5、3)如果将“矩形” 改成“ 菱形 ”呢?(4)如果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存在什么关系 ?(5)上问中的菱形改为矩形呢?(6)当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时,顺次连接它的四边中点所 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四、课堂训练 1、如图,ABC 中,AB=6 , AC=8,BC=10 ,DEF 分别是 AB、AC 、BC 的中点,则 DEF 的周长是 , 面积是。2、如图,ABC 中,DE 是中位线, AF 是中线,则 DE 与 AF 的关系是3、若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原四边形 ( )(A)一定是矩形 (B)一定是菱形 (C)对角线一定互相垂直 (
6、D)对角线一定相等4、探索研究: 已知:ABC 的周长为 a,面积为 s,连接各边中点得A 1B1C1,再连接A 1B1C1 各边中点得A 2B2C2,则() 第次连接所得A 3B3C3 的周长 ,面积 ()第 n 次连接所得A nBnCn 的周长 ,面积 。AA1 C2 C1A2 B2B B1 C五、本课小结 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3能应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六、布置作业 课后点评1、本节课引入部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演示旋转的效果很好,
7、并且为后面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提供了思路,使证明定理变得简单。2、在有关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的分析过程中,对于辅助线的添加,有不少学生提到了延长 DE 到 F,使 DFBC,然后证明四边形 DBCF 是平行四边形。事实上这种辅助线添法,无法得到结论,教师没有加以重视。证明过程应让学生板演,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及良好的书写习惯。3、有关中点四边形的问题,应先让学生理解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只和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有关:对角线相等则有一组邻边相等,可得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垂直则邻边垂直,可得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则是正方形。总结出一般结论后,当原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马上可以得出。可防止学生造成“只有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的错觉,而忽略了一般情况。4、“探索研究”中的问题,因时间关系分析的不够清楚,部分同学并没有真正掌握。应着重讲清楚第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关系:周长比是 1:2,面积比是 1:4,后面的每一次变形,两个三角形之间都存在着同样的关系,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