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动物的体温与饲舍温度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宜用启发诱导式的方法讲授。教师授课时应从现象入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如血液循环、呼吸、排泄等),进行耐心细致的诱导,使学生能充分调用原有的知识来解释体温调节过程中的现象,使新的概念与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体温及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2.举例说明变温动物调节体温的方式和行为。3.说明恒温动物调节体温的行为和机制。4.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动物体温和差别。5.举例说明环境对生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二)能力目标1.使用正确的方法,测定家鸽、狗、青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体温变化情况的实验。2.
2、尝试探究的方法,完成鱼在水中选择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三)情感目标1.关注饲养场禽舍、禽舍温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2.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体温的调节。 难点:体温调节过程中神经系统的作用。 教学媒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视频课时建议1 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以“田野中的蛇在天气凉的时候早晨晒太阳,等到气温升高后又躲到阴凉处”作为“身边事”,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在“探究竟”栏目中,通过测量家鸽、狗、青蛙在不同温度环境中体温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初步形成家鸽和狗的体温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基本上是恒定的,而青蛙的体温则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认识。而后,通过在探究鱼在水中选择最适温度的实
3、验,让学生理解动物生活受环境温度条件的影响很大,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最适温度。在上面实验和探究的基础上,“知识链”栏目中总结归纳出了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进而分析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各自调节体温的方式和机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外界温度对动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影响十分显著。最后,在“实际用”栏目中,通过一些实例,说明了每种动物都有适合自己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在饲养动物的生产实践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教法建议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1.导入:(1)以冬天各种动物的行为,引入本课:鸟类还在飞翔,青蛙不见了,蛇类也不见了,昆虫也变少了。请学生说出不同动物的活动。(2)以大屏幕
4、显示两类动物的体温调节的不同。2.探究竟:(1)第一个测量体温的试验,可以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2)录像:学生兴趣小组的活动,作为学生分析的素材。(3)第二个实验是主体实验,以学生小组的方式开展,小组 3-4 人为宜。首先要自己学习明确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的注意事项,其次开展行动,记录实验现象。3.知识链:以主题人物的方式,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可以与同学探讨该主题:(1)什么是体温?什么是恒温动物?什么是变温动物?各有哪些种类?(2)变温动物为什么不能保持体温的恒定?(3)恒温动物保持体温恒定的方法有哪些?(4)外界环境对生物有哪些影响?鼓励学生就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学习,并准备演
5、讲。4.实际用:(1)温度对植物有很多影响为引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2)也可采用学生自学,学生到多媒体前给其他学生讲述的方式进行。(二)讲授新课1.在动物界,许多动物的体温是不恒定的,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变温动物通常通过一定的行为来调节体温,保护自身。如鱼类通过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改变栖息的场所来调节体温。两栖类和爬行类通过冬眠来调节体温。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才获得维持自身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人类具有较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2.探究竟:测量家鸽、狗
6、、青蛙在不同温度环境中的温度,教师检查课前作业(测量的数据和添表格)完成如何?问:实验结果说明什么?教师讲解:(1)体温、恒温、变温的概念。引导学生据实验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体温、恒温、变温的概念。(2)变温动物调节体温的方式和行为。举例说明变温动物如何调节体温的?(3)恒温动物调节体温的行为和机制。举例说明恒温动物如何调节体温的?(4)不同种类的动物体温。不同种类的动物体温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学生活动:分组汇报测量结果及表格并交流。答:家鸽和狗的体温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恒定的,青蛙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鱼类:温度低:吸光调节体温。蛇类:温度高:躲阴凉处,利于降温。3.探究金鱼在水中温度的选择及最适宜的温度。注意:(1)先加冷水后加温水。(2)鱼体不宜过大。a 水产养殖中使用多种方法来调节水体温度来满足动物需要。b 恒温动物虽有较强的体温调节,但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生长良好。c 各类动物都有其适宜的环境温度。学生分组实验并交流。得出结论;鱼在不同水温中温度不同,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明显。4.大家谈及课堂练习。 引导学生交流:每种动物都有适合自己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