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巨大建筑的“平移工程”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现实生活中巨大的建筑物应用这个原理进行了搬家。外滩天文台:曾经的“最大建筑平移工程”平移时间:1993 年重量:450 吨平移距离:24.5 米外滩天文台也叫信号台,坐落于中山东一路和延安东路口。现在或许很多人对它可能不太熟悉和了解。它是外滩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在国内也属凤毛麟角独此一座,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建筑。1843 年 11 月 8 日,上海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正式开埠。上海开埠后,黄浦江上外国的商船进出繁忙。那时众多的船只进出港口须到
2、岸上了解天文水情,天长日久深感不便。1884 年由法国人开设的徐家汇天文台在外滩建造了一座气象信号台。1927 年外滩天文台又进行了扩建,并在塔楼的边上建了一座长方形的群房,塔高升至 48.8 米。塔身上有三段用红砖镶嵌,顶部也用红砖装饰,远远望去非常醒目。1993 年,上海市政府改阔建外滩的道路,在设计的规划中,信号台处于中山东一路的中央,成了路障。上海市有关部门在拆除重建和整体向东移位的方案中,为了使天文台保持原样,选择了将其东移的方案。施工部门用一天几厘米的速度,成功地将这座国宝级的天文台向东移动了 20 余米而没有丝毫的损坏,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空前的创举。外滩天文台现在成了外滩史陈
3、列室。二楼改建成了一个咖啡厅,三层是一个圆形平台,周围用栏杆围着,站在平台可以眺望黄浦江和南北外滩,也是一个理想的摄影地点。四明公所:仅存门楼的平移平移时间:1998 年平移距离:23 米四明公馆又称宁波会馆,是上海人民早期反对帝国主义扩张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纪念地。它占地 30 多亩,建筑面积约 800 平方米,其中建砖木结构的硬山顶房屋20 间作寄柩用、余后作义冢之地。以后又建歇山顶正殿五楹及硬山顶廊庑多间,供奉关帝等用。1959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人民路上的四明公所原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当年四明公所原物红砖门楼,上刻定海贺师章书“四明公所”四个金色大字,立碑说明。1977 年 1
4、2 月 7 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在 1998 年筹建中国人寿大厦时,仅存的门楼又被整体平移 23 米,西侧用新设计建造的屏风玻璃与邻接的人寿大厦高楼相隔离以慰历史2002 年 4 月 27 日被调整为上海市纪念地点。刘长胜故居:红色革命圣地的两期平移平移时间:2001 年:重量:1200 吨平移距离:一期移动 30 米、二期移动 100 米2001 年 6 月 10 日上午,有着 80 多年历史的原中共上海市委机关的秘密办公楼,开始平移。建筑的整个 4 层楼已被钢筋捆绑住,就像戴上了“紧箍咒”,到达中间址后故居下面被 72 根搅拌桩固定地基,稳稳“坐”定。据介绍,这种转角平移法不断地在
5、实践中得到成功的检验,将给以后“原汁原味”地保存文物建筑提供借鉴。在为防止平移过程中角度偏移,工作人员在前方设置了一台经纬仪。据介绍,千斤顶的顶推技术已经成熟,故居东移的施工难度还在于在制作托盘和铺设平移轨道时,如何把对建筑的影响降到最低。即便在雨天也能保持每小时平移 1 米左右。原定从 6 月 10 号开始平移到 20 号移动 33 米,结果只用了 30 多个小时就完成了目标。由于当时刘长胜故居离隔壁的建筑仅不到 2 米,而隔壁房子里至今还住着居民。该工程总工程师朱启华介绍,原来是想一次搬到位的做法看来不行。只能等隔壁的房子动迁,才能再打轨道。刘长胜故居的整个平移工程分为两期,一期移动 30
6、 米,二期移动 100 米。上海音乐厅:平移和“长高”并行平移时间:2002 年重量:5650 吨平移距离:66.46 米2002 年,上海音乐厅因为涉及市政改造而决定平移。8 月 31 日晚上,上海音乐厅举行最后一场音乐会,暂时告别上海爱乐人。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在胡咏言指挥下演奏了海顿告别交响曲,然后一一熄灭剧场灯光。古稀音乐厅踏上了充满风险的平移之旅。上海音乐厅平移工程耗资 1.5 亿元,成为当时上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建筑平移工程。在一年时间里,这座重达 5650 吨的古稀音乐厅向东南方向平移了66.46 米,不仅挪了地方,还长了“个头”,平移过程中,被升高了 3.38 米。音乐厅的面
7、积则增加了 4 倍。平移工程期间,上海音乐厅同时完成了内部整修,音乐厅从濒危老建筑变成现代音乐厅,外表保留西洋建筑的旧观,内部设施已经天翻地覆。音乐厅里,大理石立柱、汉白玉石阶、罗马式吊灯、镜框式舞台、包厢外侧的浮雕装饰都“修旧如旧”。而圆形穹顶贴上了 800 多块金箔,更加富丽堂皇,堪称上海的“维也纳金色大厅”。玉佛禅寺:古刹的新奇迹平移时间:2014 年平移距离:30 米拥有百年历史的玉佛寺在上海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不亚于外滩,每逢初一、十五,玉佛寺内烧香祈福的市民人山人海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这座百年古刹却“重病缠身” 建筑年代久远等原因导致玉佛寺目前存在建筑结构安全和消防安全等多重隐患。上海玉佛禅寺消除安全隐患保护性修缮工程将于 7 月 31 日正式开工,在为期 5 年的修缮工程中,寺内的大雄宝殿将借助现代科技平移 30 米,腾出更多的公众活动空间。根据设计方案和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玉佛寺将保留天王殿、大雄宝殿两座建筑,天王殿原地不动,大雄宝殿向北移约 30 米,中间增设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之间为 28.6 米,比原来的 15 米增加了近一倍,殿前广场面积将从目前的约 495 平方米扩大到 995 平方米。据悉,在这期间除了大雄宝殿平移期间外,工程期间寺院对外开放和正常宗教活动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