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6 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列举洋务派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对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史的了解,帮助学生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通过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根据内容特点,本课采用讨论式和讲故事的方法完成教学,开展研究性质的学习。通过师生共同学习与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效果。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准备一些图片资料,以投影的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
2、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通过对张謇、詹天佑事迹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洋务派开办的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状元实业家” 。难点 评价洋务运动。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从鸦片战争开始列强不断对中国发动侵略,直至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但另一方面,列强的入侵又促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由此引入第二单元。请同学们阅读本课后的“每课一得”:“你知道什么是近代工业吗?”在学生初步掌握“近代工业”这一概念的前提下导入新课。二
3、、知识构建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本课的主要知识机构 6 分钟)洋务派:背景:目的:从“自强”到“求富” 内容结果评价背景: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 中国第一个航运业是:中国人拥有的第一条铁路是:天津电报总局设立的时间是:状元实业家张謇的主要事迹。时间: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地点:地位:意义:三、问题探讨1、洋务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有什么理由说明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呢?(提示:从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方面回答)2、洋务运动的内容有哪些?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几位?洋务运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呢?3、分析一下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的性质和特点?4、经济方面的近代化对社
4、会生活有影响吗?5、洋务派能实现他们的目标吗?为什么?6、对洋务运动如何进行客观评价。7、新式交通工具的兴起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有什么影响?8、状元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体现什么精神?9、我们要学习詹天佑的什么精神?四、小结(略)五、随堂练习一、选择 1.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 、 “求富”的目的2.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军事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5、 C发昌机器厂 D继昌隆丝厂3.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唐胥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汉铁路 D淞沪铁路4.洋务派当时所办的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是( )A福州船政局 B上海机器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轮船招商局5.下列历史活动与左宗棠无关的一项是( )A.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 率军进入新疆,大败阿古柏C. 开办福州船政局 D. 镇压义和团运动 6.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这部分人主要是官僚地主 民族资本家 商人 华侨( )A B C D7.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外国经济侵
6、略有一些抵制 D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8.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9.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D.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 10.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
7、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A顽固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二、配一配请将下列企业与创办企业的人物配一配。每一人物可选用一次或多次,也可一次都不用,但每个企业答案只有一个。A张之洞 汉阳铁厂 () 江南制造总局 ()B李鸿章 南通大生纱厂() 湖北大冶铁厂 ()C张 謇 江西萍乡煤矿() 翻译学馆 ()D詹天佑 京张铁路 () 湖北织布官局 ()E曾国藩 开平矿务局 () 上海机器织布局()三、材料分析:毛泽东同志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过,有 4 个人不能忘记,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回答:(1)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2)你对张謇考中了状元,不做官而去办实业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