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手术消亡的历史文化原因,南京中医药大学 陈德轩,概述,内科、外科之分 中医外科学的定义、范围 不适用现代临床分科方法 目前中医外科的治疗方法 内科化倾向明显,中医外科学的手术成就及发展,内经中便有截肢(趾)的手术方法治疗脱疽。 三国时代的华佗 外科鼻祖 创制麻沸散,全身麻醉的先导 施行内脏大手术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中医史上,再也没有,晋代的兔唇修补术,隋代的肠吻合术和结扎血管止血术,而且对缝合方法和缝合材料的记述也相当正确,元代还发明了手术缝合的曲针。 诸病源候论较真实的保留了隋代肠吻合术、大网膜血管结扎术、大网膜坏死切除术等手术方法和步骤。,中医外科学的手术成就及发展,明代在若干较小手术的
2、技巧方面,有较大改进和新的创造。如自刎急救与气管、食管缝合术 。 陈实功之鼻息肉摘除术和手术器械。 王肯堂外科证治准绳中还载有许多外伤手术治疗方法,如耳落再植术。,中医外科学的手术成就及发展,清代外科手术和医疗技术从总体上讲,由于反对的风气较为浓烈,发展是不很明显的。 顾世澄的唇裂修补术;赵濂的包茎炎与包皮切开术 郑玉坛外科图形脉证(1795),还记有肠损伤缝合、煮针、麻醉及弹丸剔除手术。,中医外科学的手术成就及发展,总结 无系统文献记载,散在各种书籍中。 华佗后无人能及,根本没有按照华佗的方向发展。 西学东渐后,中医书籍中再无手术。 现在中医外科学教材手术切开排脓,中医外科学的手术成就及发展
3、,手术的基础是麻醉、解剖、抗感染等 。 中医学中都曾有过,但在中医学中逐渐衰亡。 1 、直接原因是中医学非实证的学术性质 象的思维,超越解剖形态黑箱理论 外科手术,必须有解剖形态-打开黑箱 中医外科学是植根于中医学基础上的,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作为指导进行辨证用药 。 手术效果难以保证,所记载的可能是一些创造,失败的多。,中医外科学手术方法消亡的文化原因,2、重道轻器的思想使得手术的重要基础学科解剖学逐步萎缩 书籍很多,但解剖学没有发展成一独立的学科 首先,中国传统学术的价值观念排斥形态解剖研究的 -重道轻器,学贵达道 其次,“ 重道轻器”贯彻到医学研究中医家便只去穷究阴阳气血与精气神等无形之道,而不肯下顾有形结构之器 。,中医外科学手术方法消亡的文化原因,3、传统道德观反对手术与解剖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尸身也不可以肢解 明清医家多人反对手术。,中医外科学手术方法消亡的文化原因,中医手术消亡,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