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学 四诊八纲.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4791004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 四诊八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医学 四诊八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医学 四诊八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医学 四诊八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医学 四诊八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四诊八纲,第一节 四诊 第二节 辨证,第一节 诊 法,一 望 诊 (一)望神1 有神 :病人两眼灵活明亮,甚至清楚,语言清晰,反应灵敏,活动自如等为有神。2 失神:病人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映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或卒倒而目闭口开,手撒遗尿等。3 假神:多见于久病、重病、精神极度衰弱得病人。,有神、失神的比较,(二)望色,1、白色:主虚寒、虚证。 2、黄色:主湿证、虚证。 3、赤色:主热证。 4、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1 白色,(1)白而虚浮 阳气不足 (2)淡白而消瘦营血亏损 (3)急病突见面白阳气暴脱,2 黄色

2、,(1 )萎黄脾胃气虚 (2)黄胖脾虚有湿 (3)面黄而浮胖脾虚有湿 (4)身目俱黄黄疸 鲜明湿热晦暗寒湿,3 赤色,(1)满面通红实热 (2)午后颧红虚热,4 青色,(1)苍白而青风寒、里寒腹痛,疼痛剧烈。 (2)青暗,口唇青紫气血瘀滞 (3)小儿高热,面部青紫惊风先兆,5 黑色,(1)颜面周身黎黑肾阳衰微 (2)目眶周围暗黑肾虚血瘀 (3)面黑而干焦肾虚热炽 (4)色黑而肌肤甲错瘀血,(三)望形态,1 形体:壮实,消瘦,肥胖。 2 形态:阳证阴证痹证萎证,(四)望头颈、五官,1 望头颈与头发(1)望头颈(2)望头发 2 望五官(1)望眼 (2)望鼻 (3)望唇口(4)望龈、齿,(五)望皮肤

3、,1 形色变化2 望斑疹,(六)望舌,1 望舌质 2 望舌苔 3 望舌的临床意义 4 望舌的注意事项,1 望舌质,(1)望舌色 (2)望舌形 (3)望舌态,淡白舌,淡白舌主虚证、寒证,红舌,主热证:实热证舌色鲜红起芒刺或苔黄厚虚热证舌色鲜红少苔或裂纹或舌红少苔,绛舌,主热入营血:外感病舌见绛红或有红点、芒刺阴虚火旺:内伤杂病见舌绛红少苔或无苔,有裂纹,紫舌,主热证:舌绛紫干枯少津为热盛伤津、气血雍滞 寒证:舌淡紫或青紫湿润为寒凝血瘀 瘀血:舌见紫色斑点、斑块,(2)望舌形,胖大舌主虚证、心脾热盛、中毒 瘦薄舌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裂纹舌主热盛伤津、气血不足 齿痕舌主脾虚湿盛 芒刺舌主脏腑热盛(

4、心火亢盛、胃火炽盛),(3)望舌态,强硬舌热入心包、中风征兆 痿软舌气血虚极、阴亏已极热灼津液 颤动舌气血不足、热极生风、肝风内动 歪斜舌风邪中络、风痰阻络 吐弄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短缩舌寒凝经脉、痰浊内阻、热盛津伤,2 望舌苔,(1)望苔色(2)望苔质,(1)望苔色,白苔主表证、寒证 黄苔主里证、热证 灰苔主里热证、寒湿证 黑苔主里热极证、寒盛证,白苔,主表证:苔薄白寒证:苔白厚,黄苔,主里证、热证:苔淡黄为热证,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极。,灰苔,主里热证:苔灰而干燥热甚伤津为外感热病 寒湿证:苔灰而润,为痰饮内停或寒湿内阻,黑苔,主里热极证:苔黑而燥裂,为热极津枯 寒盛证

5、:苔黑而润滑,为阴寒内盛,(2)望苔质,厚薄反映邪气盛衰 润燥反映津液之盈亏、津液之输布 腐腻腐苔属阳热有余,腻苔属阳气被遏 剥落测知胃气、胃阴之存亡,判断疾病之预后,3 望舌的临床意义,(1)舌质与舌苔的关系 (2)舌质与舌苔的临床意义判断正气盛衰分辨病位深浅区别病邪性质推断病情进展,4 望舌的注意事项,(1)光线:充足 (2)伸舌姿势:自然 (3)染苔:食物和药物,(一)听声音语声()语声强弱()语言错乱呼吸()少气()呼吸()哮与喘,咳嗽呃逆、嗳气 (二)嗅气味口气排泄物与分泌物,二 闻诊,三 问 诊,(一)问寒热恶寒: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不得缓解。畏寒:自觉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不得缓

6、解。发热: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 恶寒发热 但寒不热 但热不寒()壮热()潮热阴虚潮热湿温潮热阳明潮热 寒热往来,三 问 诊,(二)问汗有汗、无汗汗出时间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为气虚卫阳不固。 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为阴虚。汗出部位,三 问 诊,(三)问痛1 疼痛部位(1)头痛(2)胸痛(3)胁痛(4)脘痛(5)腹痛,(6)腰痛 (7)四肢痛 2 疼痛的性质(1)胀痛(2)刺痛(3)隐痛(4)重痛(5)冷痛(6)灼痛,(四) 问饮食与口味,食欲与食量:了解患者的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其脾胃功能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口渴与饮水:口渴与否,常反映人体津液的盛

7、衰 口味:主要询问患者口中异常气味与味觉.,(五)问睡眠,失眠 嗜睡,(六)问二便,大便:便秘泄泻 小便:尿量增多尿量减少淋证遗尿尿失禁,(七)问经带,1月经(1)经期(2)经量(3)经色 经质 2带下,(八)问小儿,(四)切诊,(一)脉诊1诊脉的部位与方法(1)诊脉的部位左 右寸 心 肺关 肝 脾尺 肾 肾(命门),(一)脉诊,(2)诊脉的方法成人 中指定关三指平齐轻中重取小儿 一指定关,(一)脉诊,2 正常脉象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和缓有力,节律均匀。,3病脉与主病,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稍弱 。 主表证 沉脉 轻按不明显,重按才清楚。 主里证,迟脉 一息脉来不足四至 主寒证 数脉

8、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主热证,虚脉 三部脉举按皆无力 主虚证 实脉 三部脉举按皆有力 主实证,滑脉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主痰饮、食滞、实热。 涩脉 往来艰涩不畅,有如轻刀刮竹。主气滞、血瘀、精伤、血少。,洪脉 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热盛。 细脉 主诸虚劳损,湿盛。,濡脉 浮而细软,举之有余,按之渐无。主虚证、湿证。 弦脉 端直以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痰饮、痛证。 紧脉 脉来绷急有力,状如牵绳转索。主寒证、痛证、宿食。,代脉 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主脏气衰微,风证,痛证,惊恐,跌打损伤。 结脉 脉来缓慢,时而一止,止无定数。主阴盛气结,寒痰瘀血,徵瘕积聚。 促脉

9、脉来急数,时有一止,止无定数。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肿痛,虚脱。,4 相兼脉与主病数种脉象同见的,称为相兼脉。,(二)按诊,1按肌肤 主要是审察肌肤的寒热、润燥及肿胀等。2按手足 主要是察寒热。3按脘腹 主要检查脘腹有无压痛及包块。 腹有包块,按之有形,痛有定处为徵积 。按之可散,痛无定处,聚散不定为聚瘕 。,辩 证,八纲辩证脏腑辩证,辩证概述,辩证 从整体出发,运用中医理论作依据,将四诊收集的病史 、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病机性质正邪盛衰等情况,判断疾病属何种证。,八纲辩证,八纲 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疾病的类别可分阴证与阳证; 病位的深浅可

10、分为表证与里 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 与热证;正邪之盛衰可分为 实证与虚证,(一)表里,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表证 是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所致病位浅在肌表的证候。临床表现:主证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兼证头身痛、鼻塞、咳嗽等。,(一)表里,里证 里证:是表示病变部位在脏腑所致的证候。发病:表邪不解,内传入里。外邪直接侵犯脏腑。临床表现:不恶风寒,脉象不浮,多有舌质舌苔变化。,(一)表里,3 表证与里证的关系(1)表里同病:多见于表证未解,邪已入里;或病邪同时侵犯表里。(2)表里转化:病邪由表入里或由里入表。,(二)寒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1 寒

11、证 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肌体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冷、白、稀、润、静 2 热证: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表现为肌体的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临床表现:热、赤、稠、燥、动,(二)寒热,3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1)寒热错杂(2)寒热转化(3)寒热真假,(三)虚实,虚实是用以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证: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实证: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亢盛所表现的证候。,(三)虚实,虚证 1血虚证:表现为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手足麻木,舌淡,脉细无力。 2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风,活动后诸症加剧,舌淡,

12、脉虚无力。,(三)虚实,虚证 阴虚证:形体消瘦,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阳虚证:畏寒肢冷,身倦乏力,气短,口淡不渴,精神萎靡,或喜热饮,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面白,舌淡胖嫩苔白,脉沉迟无力。,(三)虚实,实证 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虚实夹杂 虚实转化,(四)阴阳,阴证与阳证 阴证 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主要见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白,脉迟弱。 阳证 体内热邪炽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主要见证:身热面赤,精神烦躁,气壮声高,口渴喜冷饮,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洪滑实等。,(四)阴阳,亡阴证与亡阳证 亡阴证:汗出而粘,呼吸短促,身热,手足温,烦躁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 亡阳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精神淡漠,身畏寒,手足厥逆,气息微弱,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四)阴阳,八纲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