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 的 研 究 方 法,学 习 内 容,一、质的研究的定义和特点二、质的研究方法的使用范围三、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和重要环节,一、质的研究的定义和特点,1、什么是“质的研究”? 个人思考 两人交流 全体反馈 教师举例说明,1)确定研究现象 “农村贫困地区辍学问题研究”,举 例 说 明,2)聚焦研究问题,1)农村贫困地区辍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与辍学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关因素分析) 2)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为什么辍学?(原因分析) 3)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的现状如何?(“是什么”的问题) 4)这些农村学生是如何辍学的?(“如何发生的”过程性问题) 5)这些辍学生如何看待辍学问题?辍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意
2、义解释”问题),3)定义重要概念,“某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的现状如何?” “农村”? “某农村”? “贫困”? “贫困地区”? “学生”? “辍学”? “现状”?,4)确定研究内容,1)这些学生是如何辍学的?(过程、原因、结果) 2)辍学后他们处于什么状态?(平时做什么、与学校的关系) 3)他们是如何看待辍学的?(对辍学本身的评价,辍学对自我概念、人际关系、个人前途的影响等)? 4)其他人(父母、同学、教师、校长、邻居等)是如何看待这些学生的辍学?对他们来说,辍学具有什么教育意义、成长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5)探讨与研究其他部分的关系,1、研究的目的、意义 2、研究的背景、自我反思、研究
3、关系 3、研究的方法(抽样、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成文) 4、研究的质量检验(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道德问题),一个初步的定义,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质的研究的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3)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4)从原始资料中产生结论和理论 5)强调研究的深入和整体性 6)重视研究关系,3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定量研究 质性研究 目的 证实 解释 内容 局部/因果 整体 、
4、过程/意义 设计 预定 演化 手段 数据 文字、图片 工具 量表 研究者 关系 主客对立 互为主体 抽样策略 随机 目的性 收集资料 问卷/封闭观察 访谈/开放观察/实物分析 效度检验 真实性 相关性、严谨性 推广度 可控制性推广 认同推广 理论推广 伦理道德 无关 重视,研究,规范研究 (应然),实证研究 (实然),质的研究,量的研究,研究的分类,定性研究,行动研究 (干预),4、为什么说质的研究特别适合研究教育?,1)能够深入教育内部进行探究 2)适合探究教育(对不同人)的意义 3)适合整体考察教育问题 4)灵活的、可不断调整的研究设计适合教育的实践要求 5)自下而上的研究路线有利于教育研
5、究的创新 6)教师可以自己(或与研究者合作)进行研究,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二、质的研究方法的使用范围,什么样的研究问题 适合作质的研究?,思考方式 1)我应该使用什么研究方法对我的研究问题进行探究? 2)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研究问题作质的研究? (特殊现象、一般现象,共性与特性),1、课题所研究的问题的类型,特殊性问题 过程性问题 意义类问题、情境类问题 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特殊性问题:指的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所呈现的问题,研究只对这个个案本身进行探讨。 过程性问题:探究的是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事情的动态变化上面。如“考前辅导对教师招考起到了什么作用?” 意义类问题:探
6、讨的是当事人对有关事情的意义解释。如:“闽南师范大学小教专业的学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专业的?” 情境性问题:探讨的是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发生的社会现象。如:“闽南师范大学教师每天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的?”,这类问题反映了质性研究的两个重要长处:(1)对被研究者的意义建构进行研究; (2)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 一般来说,质性研究通常使用“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因为这两类问题可以对现象的本相和意义进行研究,2、确定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现象 2)聚焦研究问题 3)定义重要概念 4)建立概念框架 5)探讨研究目的,确定研究现象,1、我对什么现象感兴趣?我希望探究什么方面的问题? 2、这
7、是一个什么现象?范围和边界在哪里? 3、如何表述这个现象? 4、研究这个现象是否可行?,聚焦研究问题,1、如何从研究现象中聚焦研究问题?2、我的研究问题是否“有意义”?3、我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定义重要概念,1、我如何界定自己的研究问题? 2、研究问题中重要概念的定义是什么? 3、研究问题的确定与研究的其他方面是什么关系?,建立概念框架,研究问题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依据: 前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的经验性知识,举例:我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是如何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 满足 就业机会 课程设置 专业对口 教学内容 工资水平 教学方法 专业化速度 评价 学校满意度 管理 ,培养
8、模式,社会需求,探讨研究的目的,我研究本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我为什麽要研究这个问题?1、个人的目的 2、实用的目的 3、探究的目的,研究目的,研究情境,研究效度,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练 习,1、写下一个目前你最关心的现象 2、从该现象中提炼出一个可以操作的研究问题 3、将该问题修改成可以使用质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问题 4、与你的同伴相互交流,对研究问题作进一步修改,直到双方满意为止。,三、 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现象,提出研究问题和概念框架 2)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和前设 3)选择研究对象 4)探讨研究关系 5)选择研究方法 6)进入研究现场 7)收集资料 8)分析
9、资料,建构理论 9)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10)写研究报告,与量的研究 有什么不同?,循环、演进的研究过程,界定研究问题,进入研究现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1、抽样:如何选择研究对象?,1、个人思考: 1)抽样策略:你打算选择什么人作为你的研究对象? 2)抽样标准:你如此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使用这些标准? 2、四人小组交流:我们的方法有何异同?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异同? 3、教师总结,2、反思研究关系,1、个人反思: 1)我对本研究问题有何前有、前设和前见? 2)我与被研究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3)我的这些有关经历、预设、看法和关系会如何影响你的研究? 4)我在
10、研究中将如何利用这些因素? 2、小组交流 3、教师总结评议,3、收集资料的方法,1、访谈 2、观察 3、收集实物,3.1 访谈 访谈的作用,1、了解被访者的所思所想(看法,意义建构) 2、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回忆是重构) 3、了解被访者的行为表现(需要与观察相关检验) 4、与受访者建立关系 5、让受访者的声音表达出来(赋权),访谈的类型,1、结构:开放、半开放、封闭 2、正式程度:正式、非正式 3、接触方式:直接、间接 4、受访人数:个别、集体,访谈前的准备工作,1)与被研究对象协商 访谈时间 访谈地点 自愿原则 保密原则 录象、录音与否 2)设计访谈提纲,设计访谈提纲,1、访谈问题不同于研究
11、问题 2、访谈提纲需要简洁、明了 3、访谈提纲的作用:舞台提示 4、访谈既需要事先设计,又需要灵活性、应变,访谈中的提问,1、访谈问题的类型与作用开放型问题与封闭型问题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清晰问题与含混问题2、适时追问 3、访谈问题的过渡,访谈中的倾听,1、听的方式 1)行为层面的听(表面的听、消极的听、积极关注的听) 2)认知层面的听(强加的听、接受的听、建构的听) 3)情感层面的听(无感情的听、有感情的听、共情的听)2、倾听的原则 1)不轻易打断对方 2)容忍沉默,访谈中的回应,1、回应的类型和作用 认可 重复、重组和总结 自我暴露2、应该避免的回应方式 论说 评价,研究记录,研究纪录是描述
12、性的 研究纪录应包括观察者个人的感受 (但应与事实描述有区隔) 研究纪录应包括研究者对所观察事情的洞察、诠释、初期分析、及有效的假设 (同样的,必须与事实描述区分),记录些什么?,对一个地方的第一印象 在此地久了后,很容易因习惯而失去敏感度。 记下让你 / 妳个人感受特别深的事件 (如让你生气、难过震惊的事),但要小心,别陷入先入为主的陷阱。最好记下后,退一步看所记的东西,让自己因此对其他事更加的敏感。 跳开自己的角色,去观察、思考什么是对这群人 (或这个人)重要或有意义的经验。,如何速记?,记下所观察到的互动或场所的重要细节 不要使用笼统的字眼 记下人们具体的行为与对话 (即使对情绪的形容亦
13、应如此) 记下你比较容易遗忘的细节 即使当时你不确定它的重要性,但速记能记下你大致上的印象与感觉。,记录整理1,回家后立即写下完整的记录,可记下较清新、仔细的记录;几天后再记,则所有的事混在一起,容易变成摘要。 不要先与他人讨论,再完成观察记录的整理工作;写完再与他人讨论。 若无法立即整理完整的观察记录,可以将记录以录音机先录下,他日再打入计算机。但如此做有一个缺点 无法由记录中得到下次观察有用的数据。,记录整理2,由现场速记的笔记中完成完整记录不是个机械性的工作,它需要观察者重新建构出当时的情形(行为与情境的气氛、特质) 快点记下是第一要事,不必在意风格的一致性;可以用不同的风格来记录,只要
14、顺手即可。 重述的过程不只是单纯的记下脑中所记着一连串发生的事件,也要决定哪些应该放入观察记录中,而哪些不必写下来 (但初学者还是写下所有的事情,因为或许以后用得到),记录整理3,观察者可以第一或第三人称来叙述,亦可二者交替使用。 在观察者记录事件对被观察者的意义外,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存在与言行是否也对被观察者产生影响,若有,则应一并记录下来。 记录下的事件显得零散也没有关系,只要它们的顺序是以时间来排即可。此时也不必太在意字句的用法与选择,可以写下脑中浮现的字句,稍后再找寻更合适的字眼。,记录整理4,初稿写完后,再重读,并补充遗漏的部份,使它的可读性增加,读起来就像回到原来的现场一样。 只有当
15、时来得及记下来的对话,才可放进引号中。 对话的记录除了语言外,应包含说话者的手势、表情、语调、姿势 等。 对话的记录亦应包含字句的停顿 避免以个人对被观察者的态度的语气来描述被观察者,记录整理5,观察记录中亦应包含观察者由某个事件产生的洞察、诠释、初期分析、及有效的假设的备忘录,有时在书写这些备忘录时难免会影响到整个观察记录的写作,但这些备忘录的内容可能稍纵即逝,应在忘了它们之前将它们记录下来。 写写完观察记录后,可随时回过头阅读、思考所观察到的现象,思考的结果、感想,可以另外纪录于省思日记中。 省思日记亦可成为数据的一部份进行分析。,其他注意事项,1、如何录音或录象 2、如何做访谈记录 3、
16、注意非言语行为 4、如何结束访谈,3.2 观察 观察的类型,1、参与程度 参与型观察 非参与型观察2、公开程度 公开型观察 隐蔽型观察,观察的作用,1、看到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2、了解事情发生的情境 3、对事情获得感性的认识 4、了解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5、对无法说话或说不同语言的人进行研究 6、发掘行动者的实践理性 7、与其他研究方法进行相互检验,观察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观察计划:观察什么? 2)设计观察提纲:如何观察? 3)设计观察记录表格:如何记录?,设计观察表格,常用观察表举例,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观察的实施,1)观察记录:记录什么?使用什么语言?具体到什么程度?如何命名?
17、 2)观察者的视角和叙事角度要明确说明。 3)观察者个人的推理与事实要分开,要说明推理的逻辑,并提供足够的事实依据。,4、整理和分析资料,1)资料整理和分析越早越好 2)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 3)以开放的心态阅读原始资料 4)登录和编码 5)关注“本土概念,分析资料的方法,1、分类法 2、情境法 3、结合分类法和情境法,分析举例,刘老师:您好!从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您使数学变得有趣。我发现我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数学。以前我没有注意到,而现在我发现我周围到处都是数学。我非常喜欢您的课,您的课让我认识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前我对数学没有兴趣,而我现在知道我能学好数学,
18、并希望今后能够找一个应用数学的好工作。刘老师,是您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重要性。我认为,您的课是我在学校里最有趣的课。我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当我在使用数学知识时,我感到自己非常有力量。我现在知道怎样去学习数学了。,分析类别,关于数学的重要性 关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于学习数学的动机 关心学习数学的信心 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分析资料的手段,1、画图、列表 2、写反思笔记:描述、分析、方法反思、理论建构、综合 3、运用直觉和想象、比喻、类推等 4、阐释循环:在部分与整体之间不断对比,建立联系,5、建构理论,1)什么是“理论”?形式理论、宏大理论“理论是为了解释和预测现象,确定
19、变量之间的关系,用系统的观点将相互关联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组织在一起的总和。”3)质的研究对“理论”的理解:实质理论,地方性知识、小理论;日常生活人们的行为都有“理论”,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前人的理论研究者自己 资料中呈现 的理论 的理论,建构理论的步骤举例(第200页),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宏大理论一般理论中层理论低层理论观察方式真实世界,扎根理论的方法,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2、保持理论敏感性 3、不断比较 4、理论抽样 5、运用文献 6、检核和评价,扎根理论方法的具体程序,1、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编码,确定主题,写反思笔记 2、二级编码(关联式)寻找主要类属,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 3、三
20、级编码(核心式)确定核心类属,提升最重要的主题,建立理论框架,分析举例,现象分类 结果分析 条件分析 建立假设 理论抽样 分析延展,6、撰写研究报告,1、写作是思考 2、写作是特权,写文化 3、写作的风格转变现实主义的故事忏悔的故事印象的故事规范的故事联合讲述的故事,7、研究质量的检测,1、效度问题(可靠性、可信度) 2、信度问题(可重复性) 3、推广度问题(可推广度) 4、伦理道德问题(自愿原则、保密 原则、回报原则、保持关系原则),思 考 与 讨 论,1、个人思考:写下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2、与同伴比较,讨论,修改 3、请两位同学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4、全体分析,讨论,对比:与量的研究有什么不同?为什麽会存在这些不同?,强调: 研究方法不能纸上谈兵,需要在“做中学”提示:希望继续学习的老师,可参考如下专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应用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