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理与复习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提高应用百分数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单位间的换算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教学策略: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整理学习内容。1.小组合作,回顾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说处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二、练习。1.第 9 题。本题是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如果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
2、题,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路,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不做基本要求。答案:解:设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是 x 元。80%x=2800x=280080%x=3500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约是 3500 元。2.第 10 题。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说说覆盖率是什么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同时,教师可让学生检阅有关绿化问题的资料,了解绿化的意义及作用。答案:175960=18%3.第 11 题。主要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可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交流,注意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答案:科技馆:3000010%=3000(平方米)教学楼:3000025%=
3、7500(平方米)操 场:3000020%=6000(平方米)食 堂:300002.5%=750(平方米)花 坛:300000.03%=9(平方米)空 地:30000(30000+7500+6000+750+9)=12741(平方米)板书设计:解:设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是 x 元。80%x=2800x=280080%x=3500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约是 3500 元。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和复习统计知识,沟通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在联系。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弄清题目中的单位统一问题。教
4、学策略: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借助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整理学习内容。1.小组合作,整理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复习统计知识。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二、练习。1.第 12 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相关计量单位的换算。教学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要注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第 13 题。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相关知识。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对于逆向思维的题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5、3.第 14 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答案:(1)升、 (2)立方厘米、 (3)毫米。4.第 15 题。第(1)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理解领奖台底部是不许要涂漆的。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可以先数出一共有 15 个面需要涂漆,再用 155050=37500(平方厘米) ;也可以先求四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再减去不涂漆面的面积。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第(2)题,5050504=500000(立方厘米)5.第 16 题。引导学生理解不规则铁块的体积相当
6、于底面积是 48 平方厘米、高是 0.5 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所以是 480.5=24(立方厘米)6.第 17 题。此题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教师要利用此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答案:(1)1820301.5=16200(立方厘米)=0.0162(立方米)=0.02(立方米)(2)0.0240=0.8(立方米)(3)0.8365=292(立方米)7.第 18 题。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读图能力,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2)根据题目的条件,学生可以求出彤彤家 10 月份每项开支花了多少钱。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8.第 19 题。根据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那个数即中位数,运用中位数表示这 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答案:1925 万人。板书设计:复习体积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000)容积单位:(液体)升 毫升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