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4单元 时代在奔驰教案(打包5套) 花城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时代在奔驰教案打包5套花城版.zip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时代在奔驰教案打包5套花城版.zip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剪彩波尔卡教案1花城版20181211420.doc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剪彩波尔卡教案2花城版20181211421.doc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天路教案花城版20181211423.doc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库斯克邮车教案花城版20181211422.doc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火车教案花城版20181211419.doc
  • 全部
    •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剪彩波尔卡教案1花城版20181211420.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剪彩波尔卡教案2花城版20181211421.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天路教案花城版20181211423.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库斯克邮车教案花城版20181211422.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火车教案花城版20181211419.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 4 单元《剪彩波尔卡》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彩波尔卡》,初步了解“波尔卡”的风格特点,借助图形谱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结构。2、通过听辩、律动、歌唱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感受作品情绪及各段落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特点。3、通过欣赏《剪彩波尔卡》,让学生了解描述性色彩的作品的特点,从而学会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音乐,创作音乐。2 学情分析 花城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剪彩波尔卡》,并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和拓展。1、从音响出发,以音乐为本,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倡导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2、 “波尔卡”因其短小、欢快等特点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因而也成为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宠儿” 。把优秀的“波尔卡”音乐作品推荐给学生并让他们了解这种艺术体裁是十分必要的。3 重点难点 1、了解“波尔卡”的风格特点,借助图形谱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结构。2、听辩、律动、歌唱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感受作品情绪及各段落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特点。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活动 1【讲授】 《剪彩波尔卡》 导入聆听描述性色彩的音乐《钟》 《打字机》聆听 感受音乐让学生初步接触描述性音乐作品聆听乐曲“引子“乐段聆听 思考 模仿进入主题,试着模仿火车启动的声音,感受速度,力度的变化管弦乐曲《剪彩波尔卡》聆听音乐完整欣赏: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初步感受音乐,简单了解波尔卡音乐的特点熟悉旋律,关注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在充分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建立一定的认知。通过听、看等形式简单了解乐理知识主题 A(a)第一次播放主题 a:关注音乐的典型节奏型 XX X2聆听第二次播放:熟悉旋律听音乐,尝试哼唱感受旋律主题 A(b)第一次播放主题 b:关注乐曲中的主要乐器聆听、比较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合作意识,初步体会波尔卡的音乐特点。第二次播放: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鼓,三角铁,梆子三种乐器的节奏型打节奏聆听,对比感受音乐主题 B主题 c:感受律动音乐主题聆听、感受音乐设计不同的简单动作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感受波尔卡音乐,以提高学生运用肢体语言的能力去体验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能力聆听,感受,律动这一主题音乐,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培养其倾听音乐的能力主题 d:感受律动音乐主题聆听、对比主题 A 重复再次聆听第三段落音乐抛出问题:让学生听出这一段落是重复哪一个主题,关注了解《剪彩波尔卡》ABA 的音乐曲式结构完整播放音乐完整欣赏并参与音乐拓展与小结什么是波尔卡?学生自我小结简单了解施特劳斯家族和维也纳音乐会的知识,为学生终身喜爱和享受古典音乐奠定基础播放两段音乐,辨别波尔卡听辨作曲家施特劳斯家族的介绍了解施特劳斯家族的几位音乐家播放视频: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了解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基本知识和其它知名的波尔卡曲目1管弦乐曲《剪彩波尔卡》教学目标:1、结合对火车发展史的了解,更加深刻的理解《剪彩波尔卡》的音乐特色;2、欣赏《剪彩波尔卡》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与节奏特色;3、体会音乐中的情绪变化,了解曲式变化。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自己动手创造音乐氛围。教学准备:1、火车发展史的文字及图片资料;2、多媒体课件;3、竖笛、塑料盆、刷子。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通过对交通工具的简单介绍,引入今天学习的主题:关于火车的音乐—《剪彩波尔卡》 。2、火车发展史简介:通过学习火车的发展历程,理解时代的飞速发展。蒸汽机车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高速列车3、音乐欣赏的引入:欣赏第一 A 部分《剪彩波尔卡》音乐,引出音乐描写的主题:蒸汽机时代的火车启动时的声音。(二) 、新课教学:1、音乐知识:①、 《剪彩波尔卡》是 1896 年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为纪念某铁路通车创作的具有描绘色彩的管弦乐曲。②波尔卡:2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轻快活泼,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这首《剪彩波尔卡》就是在交响作品中加入了波尔卡这种民间的民族音乐素材,使作品充满了地方民族色彩。③管弦乐队组合:木管组(短笛、长笛等)铜管组(圆号、大号、大管、小号、长号等)弦乐组(大提琴、小提琴、中音提琴、低音提琴等)打击乐组(木琴、定音鼓、钹等)2、完整欣赏乐曲3、分段欣赏《剪彩波尔卡》:曲式分析:A B A 三部曲式。A 部分主题:汽笛声;B 部分主题:明朗欢快的音乐,如同乘客哼唱着波尔卡的旋律。A 部分主题:再现前段汽笛声并接着一个简短明快的结尾。4、 完整欣赏《剪彩波尔卡》: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去体会如何用音乐模仿现实生活中事物的声音,更加加深对《剪彩波尔卡》这首管弦乐曲的理解5、创作实践:利用竖笛、塑料盆、刷子模拟火车启动时发出的声音,由老师示范,学生配合。小结:刚才同学们精彩的表演比较准确的模拟了火车启动时的声音,虽然我们还没有掌握专业的作曲知识,但是我们只要热爱音乐,大胆的进行创作,说不定未来的作曲家、音乐家就会在我们当中产生1歌曲《天路》教案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天路》的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 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其它艺术形式对歌曲进行诠释和表现,提高创造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学唱《天路》,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初步感受藏族音乐风格。(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为下一步学唱新歌作好情感铺垫) 二、导入:1、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五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它们流传最广,数量最多,始终伴随着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藏族歌曲——《天路》。 2、请学生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再由教师补充。(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 3、多媒体显示青藏高原风光画面。 三、新课教学: 1、聆听《天路》,整体把握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 2、分两部分唱。 3、在分段练习的基础上,完整演唱全曲,并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二段体) 4、欣赏唱曲《天路》,让学生分析比较,更喜欢哪种形式的演唱,为什么?(演唱能将歌曲风格、特点完美地融为体现)5、分析促使藏族民歌音乐特点形成的因素: (1)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 (2)生活特点及风俗习惯。 6、提问:除了用歌唱,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天路》? 7、根据学生的建议,采用朗诵、舞蹈、器乐、歌唱相结合的形式,有表情地演唱。 2四、拓展学习: 五声调式:我国古代将 1(do)、2(re)、3(mi)、5(sol)、6(la)叫做“宫、商、角(jue)、徴(zhi)、羽。”分别以这五个音为主音构成的五种调式。五、教师总结: 太阳和月亮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光明。藏族和汉族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所以我们要相亲相爱。1歌曲《库斯克邮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合唱歌曲《库斯克邮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2、初步了解合唱的特点。3、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提高其正确理解歌曲内容及恰当表达歌曲情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强弱力度记号的掌握与在歌唱中的表达。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 :学生加上后半部分随琴练唱全曲。老师帮助学生完成演唱时出现的不足。3、学生再次练唱,巩固对旋律的掌握。老师把第一声部加唱进去,完成全曲的合唱。二、拓展合唱知识引导学生对全曲合唱与单声部齐唱的对比,引出合唱的知识:1、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2、齐唱与合唱的区别: 齐唱,是单声部的演唱;合唱,是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 3、歌曲合唱的优点:利用声部的穿插、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丰富音乐色彩。 4、依据人声的分类,合唱的形式有: (1)童声合唱。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 (2)女声合唱。由变声后的女同学组织的合唱。(3)男声合唱。由变声后的男同学组织的合唱。(4)混声合唱。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由女高音声部、女中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 5、听关于合唱的其他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在灿烂阳光下》。 2三、结束语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欣赏音乐、学习音乐。你们学习的非常专心,感谢大家的参与。下课!1第 4 单元《火车》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当代以“火车”为题材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新世纪新时代的火车形象,从而联想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生活,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勇往直前的精神。2、熟悉管弦乐曲《火车》主题所表现的内容。3、通过欣赏《火车》,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2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花城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管弦乐曲《火车》旋律欢快而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乐曲的两个主题选自罗大佑的歌曲《火车》,寓意改革开放后祖国如飞驰的火车,高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人们的喜悦之情。3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欣赏作品,让学生能够感知《火车》的音乐主题和段落的变化,通过分析、听辨、学唱主题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聆听音乐、想象音乐、理解音乐、有序地表现音乐。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导入 师:火车作为现代社会常见的交通工具,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下面请大家谈一下你第一次见到火车或者第一次乘坐火车的感受。(学生:激动、好奇、高兴等)师:好,看来大家都很喜欢火车,下面让我们再去看看火车!出示火车图片资料(从蒸汽机车到电气化火车,一边播放一边讲解,并让学生加以区别)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火车的图片,大家想不想去听听火车的声音呢?生:想!师:好,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管弦乐曲《火车》(出示课题)。活动 2【讲授】教学 ①、音乐知识:管弦乐曲《火车》是中国作曲家刘湲创作,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该作品两个主题选自罗大佑的歌曲《火车》 。②、播放罗大佑的通俗歌曲《火车》让学生听辨它的主题旋律。(播放录音,然后老师指出其主题)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通俗歌曲《火车》,接下来我们将要欣赏管弦乐曲《火车》,大家在欣赏过程中注意听辨,是否能把我们刚才所听到的通俗歌曲《火车》里面的主题听出来。好,下面让我们用心去聆听《火车》的声音吧!(播放管弦乐曲《火车》)。③、完整欣赏一遍作品,让学生感受主题变化产生的音响效果,引导学生想象。④、分段欣赏《火车》:曲式分析(各音乐主题序进图示):A1 + B + A + B + A + C + A1 + A + 尾声A 部分主题:与火车同行时产生风驰电掣的感觉;B 部分主题:两车相会呼啸声以及车轮与铁轨撞击声;2C 部分主题:火车飞驰时人们观赏窗外美好景色的心情。活动 3【活动】活动及练习 1、音乐游戏:A 主题用绿色彩旗展示;B 主题用蓝色彩旗展示;C 主题用粉红色彩旗展示。全班同学分为 ABC 三组,乐曲演奏到相应主题时,同学们举起手中的彩旗,用相应的节奏,挥动彩旗。2、节奏练习:通过 AB 主题节奏进行击掌练习,向同学们分析各主题的节奏型与火车飞奔状态或车轮与铁轨撞击声相吻合。(分组练习)活动 4【作业】探索思考 1、同学们,现在大家回想一下刚才我们看到的火车图片,火车从简陋到豪华;从蒸汽机车到电气化火车;速度从每小时几十公里到现在的每小时几百公里……大家说一下: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这说明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2、同学们,在 21 世纪科学技术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你准备成为怎样的“火车”呢?(在讨论交流中结束本课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