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17.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学业水平201812130218.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12130220.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130219.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15.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130216.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12130229.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130228.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23.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24.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201812130225.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21.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学业水平201812130222.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26.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27.doc
  • 全部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17.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学业水平201812130218.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12130220.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130219.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15.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130216.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12130229.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130228.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23.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24.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201812130225.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21.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学业水平201812130222.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26.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30227.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M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B.燃煤中加入生石灰不仅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因为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D.化学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有巨大贡献,合成氨的主要贡献是解决了地球上粮食不足的问题2.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 NAB.25 ℃时,1L 0.1mol/L Na 2S 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 0.1NAC.25℃时 pH=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 的数目为 0.1 NAD.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N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 的溶液中:Na +、K +、MnO 4-、CO 32-B. c(H+)=1×10-13mol/L 溶液中:Mg 2+、Cu 2+、SO 42-、NO 3-C. 0.1 mol/LNH4HCO3溶液中:K +、Na +、NO 3-、Cl -D. 0.1 mol/LFeCl3溶液中:Fe 2+、NH 4+、SCN -、SO 42-4.科学家 已获得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 (如图所示) ,与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断裂 1molN-N 键吸收 193kJ 热量 ,形成 1molNN 叁键放出 941kJ 热量,则( )A. N4分子中含有 4 个 N-N 键 B. 1mol N4气体转化为 N2时需要吸收 724kJ 能量C. N4是 N2的同位素 D. 1mol N4气体转化为 N2时放出 724kJ 能量5.硫酸生产过程,涉及 SO2转化为 SO3的反应,某化学研究小组在 450 ℃,在容积为 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研究该可逆反应:2SO 2(g)+O2(g) 2SO3(g),得出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时间/min n(SO2)/mol n(O2)/mol n(SO3)/mol0 0.200 0.100 010 0.190 0.095 0.01015 0.160 0.080 0.04020 0.160 0.080 0.04025 0.150 0.150 0.050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10 min 内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v(SO2)=0.010 mol/(L·min)B.15~20 min 内,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C.工业上常用增加 SO2的量来提高 O2的转化率D.20~25 min 内,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 O2的物质的量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Δ H0 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NH4HCO3(s) NH3(g)+H2O(g)+CO2(g) Δ H=+185.57 kJ/mol 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2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7.已知 COCl2(g) CO(g)+Cl 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 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 CO 的浓度 ④扩大容积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情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⑤⑥8.取若干份同样的 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N2O4(g),△H<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 NO2的百分含量(NO 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不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A. B. C. D.9.在标准状况下,向 100mL 氢硫酸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硫气体,溶液 pH 变化如图所示,则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 B.0.05mol/LC.1mol/L D.0.1mol/L10.已知 Ksp(AgCl)=1.8×10 -10 ,Ksp(AgI)=1.0×10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gCl 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 AgIB.含有浓度均为 0.001 mol·L-1 Cl- 、I - 的溶液中缓慢加入 AgNO3稀溶液,首先析出 AgI 沉淀C.AgI 比 AgCl 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 可以转化为 AgID.溶液中同时存在 AgCl,AgI 的溶解平衡时,c(Cl -)/ c(I-)是一个定值11.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 c(H+ )相同B.100 mL 0.1 mol/L 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pH=3 的两溶液稀释 100 倍,pH 都为 5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 c(H+ )均明显减小12.少量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 c(H+ )·c(ClO- )减小B.通入少量 SO2,溶液漂白性增强C.加入少量固体 NaOH,一定有 c(Na+ )= c(Cl- )+ 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3.当用酸滴定碱时,下列操作中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 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后,俯视读数B. 碱液移入锥形瓶后,加入了 10mL 蒸馏水再滴定C.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操作液洗D. 酸式滴定管注入酸液后,尖嘴留有气泡,滴定后没有气泡314.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 pH 一定小于 7 的是( )A.pH=3 的盐酸和 pH=11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 的盐酸和 pH=11 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pH=3 的醋酸和 pH=11 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pH=3 的硫酸和 pH=11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15.恒温恒压下,密闭容器中充入 4molSO2和 2molO2,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3(g) ΔH<0。2min 后,反应达平衡,生成 SO3为 1.4mol,放出热量 Q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 6∶5.3B. 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 n(SO3)>1.4molC. 若反应开始时容器容积为 2L,则 v(SO3)=0.35mol·L -1 ·min-1D. 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 Q kJ16.浓度相同 NaOH 和 HCl 溶液,以 3:2 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 pH=12,原溶液浓度为( )A.0.01mol·L -1 B.0.017mol·L -1 C.0.05mol·L -1 D.0.50mol·L -117.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 0.1 mol·L-1的三种酸(HA、HB 和 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HBKHDB. pH=7 时,三种溶液中:c(A - )=c(B- )=c(D- )C. 滴定至 P 点时,溶液中:c(B - )c(Na+)c(HB)c(H+)c(OH- )D. 当中和百分数达 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 c(OH- )-c(H+)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下生活常见物质的 pH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洁厕灵<白糖水<厨房清洁剂B. 泡沫灭火器内的成分是苏打溶液和硫酸铝溶液C. 将 Fe2(SO4)3溶液加热蒸发至干并灼烧,最后得到 Fe2O3D. 直接加热 MgCl2 ·6H2O 可得到 MgCl2固体19.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NaA 和 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c(OH- )c(HA)c(HB)c(H+ ) B. c(OH- )c(A- )c(B- )c(H+ )C. c(OH- )c(B- )c(A- )c(H+ ) D. c(OH- )c(HB)c(HA)c(H+ )20.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 的 HA 溶液与 pH=12 的 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 c(M+) == c(OH-) + c(A-)B.pH 相等的 CH3COONa、NaOH 和 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 3COONa)<c(Na 2CO3)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H3COOH 和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2c(OH-) >2c(H +) + c(CH3COOH)D.0.1mol·L -1的 NaHA 溶液,其 pH=4: c(HA-)> c(H+)> c(H2A)> c(A2-)21.常温,K a(HCOOH)=1.77xl0-4, Ka(CH3OOH)= Kb(NH3•H20)=1.75x 10-5,下列不正确的( )A. 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HCOOH 和 NH3•H20 溶液中:c(HCOO -)c(NH4+)B. 用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 pH 均为 3 的 HCOOH 和 CH3COOH 溶液至终点,HCOOH4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比 CH3COOH 小C. 0.1 mol• L -1CH3COOH 溶液与 0.1 mol• L-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7D. pH=7 的 HCOOH 和 NH3•H20 的混合溶液中,c(HCOO —)=c(NH4+)22.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小苏打溶液呈弱碱性:HCO 3-+H2O CO32-+H3O+B. 测 0.1mol/L 氨水的 pH 为 11:NH 3·H2O NH4++OH-C. pH=5 的硫酸稀释 1000 倍,pH 约等于 7:H 2O H++OH-D. 用 Na2CO3处理水垢中 CaSO4:CaSO 4(s)+CO32-(aq) SO42-(aq)+CaCO3(s)23.已知:pK a= -lgKa,25℃时,H 2SO3的 pKa1=1.85,pK a2=7.19。常温下,用 0.1mol/LNaOH 溶液滴定 20mL 0.1mol/L H 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点所得溶液中:V o等于 l0mLB. B 点所得溶液中: c(Na +)+c(H+)=2c(S032-) + c(HSO3- )+c(OH-)C. C 点所得溶液中: c(Na +)>3c(HSO 3- )D. D 点所得溶液中水解平衡常数 Kh1=10-6.8124.①已知室温时,0.1mol/L 某一元酸 HA,Ka=1×10 -7 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 c(H+ )=________ mol/L。(2)HA 的电离度=________。(3)升高温度时,K________(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4)由 HA 电离出的 c(H+ )约为水电离出的 c(H+ )的________倍。②(1)NaHS 溶液呈___性(填“酸” “碱”或“中” ) ,滴加 2 滴酚酞,微热后颜色___(填“变深” “变浅”或“不变” ) ,原因是 (结合相应的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解释颜色变化的原因)(2)NaClO 溶液 PH___7(填“>” “<”或“=” ) ,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硫化铝不能用湿法(即不能用硫酸铝和硫化钠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得到)制备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5.①已知常温下,在 NaHSO3溶液中 c(H2SO3)< c(SO32-),且 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1.5×10 -2 , K2=1.1×10 -7 ;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1.8×10 -5 ;回答下列问题(1)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五种溶液:①NH 3·H2O ②(NH 4)2SO3 ③KHSO 3 ④K 2SO3 ⑤H 2S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2)NaHSO3可以将碘盐中的 KIO3还原为碘单质,试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1)在 25 ℃ 下,将 a mol·L-1 的氨水与 0.01 mol·L-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 c(NH )= c(Cl- ),则溶液显________(填“酸” 、 “碱”或“中”)性;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NH3·H2O 的电离常数 Kb=_____________。5(2)已知 H2CO3的第二级电离常数 K2=5.6×10 -11 ,HClO 的电离常数 K=3.0×10 -8 ,写出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少量 Cl2通入到过量的 Na2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少量 CO2通入到过量的 NaClO 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能源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公认的洁净能源。(1)页岩气不仅能用作燃料,还可用于生产合成气(CO 和 H2)。CH 4与 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 CH4(g)+H2O(g) ===CO(g)+3H2(g) △ H1已知:①CH 4、H 2、CO 的燃烧热(△ H)分别为-a kJ·mol −1、-b kJ·mol −1、-c kJ·mol −1;②H 2O(l) ===H2O(g) △ H=+d kJ·mol−1则△ H1=___________(用含字母 a、b、c、d 的代数式表示)kJ·mol −1。(2)合成气生成甲醇反应:CO(g)+2H 2(g) CH3OH(g) △ H2,在 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 1∶2 充入 CO 和 H2,测得 CO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200℃时n(H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min 0 1 3 5n(H2)/mol 8.0 5.4 4.0 4.0①△ H2_________ (填“” “”或“ = ”)0。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填标号) 。a.温度越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b.达平衡后再充入稀有气体,CO 的转化率提高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d.图中压强 p1p2③0〜3 min 内用 CH3OH 表示的反应速率 v(CH3OH)=________ mol·(L·min) -1。④200℃时,反应平衡常数 K =_______。向上述 200℃平衡的恒容容器再加入 2mol CO、2mol H2、7mol CH 3OH,温度不变,化学平衡____________(填“正向” 、 “逆向”或“不”)移动。27. (1)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 Fe 3O4中的二价铁含量。若需配制浓度为 0.010 00 mol·L -1 的 K 2Cr2O7 标准溶液 250 mL,应准确称取________gK2Cr2O7(保留 4 位有效数字,已知 M(K 2Cr2O7)=294.0 g·mol -1 )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必要用到的有________(用编号表示)。①电子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⑤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移液管(2)金属表面处理、皮革鞣制、印染等都可能造成铬污染。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高,更易被人体吸收且在体内蓄积。6以下为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的测定方法:准确移取 25.00 mL 含 Cr 2O72-和 Cr 3+ 的酸性废水,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H 4)2S2O8溶液将 Cr 3+ 氧化成 Cr 2O72-,煮沸除去过量的(NH 4)2S2O8;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KI 溶液,充分反应后,以淀粉为指示剂,向其中滴加 0.015 mol·L -1 的 Na 2S2O3标准溶液,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 20.00 mL。计算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为 mg·L -1 (Cr 相对原子质量为 52)已知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①2Cr 3+ +3S 2O82-+7H 2O===Cr2O72-+6SO 42-+14H +②Cr 2O72-+6I - +14H + ===2Cr3+ +3I 2+7H 2O③I 2+2S 2O32-===2I- +S 4O62-(3)Na 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测定产品(Na 2S2O3·5H2O)纯度准确称取 Wg 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 ,用 0.100 0 mol·L-1 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I 2+2S 2O32-===2I- +S 4O62-② 如何判断滴定达到了终点:________。②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___mL。产品的纯度为(设 Na 2S2O3·5H2O 相对分子质量为 M )________。7高二化学期中考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D D C D D C B A9 10 11 12 13 14 15 16D A B D A C D C17 18 19 20 21 22 23B A A A C A A24.①1×10 -4 (2 分) 0.1% (2 分) 增大 (1 分) 10 6(2 分)②碱(1 分) 深 (1 分) HS﹣ +H2O H2S+OH﹣ 加热之后平衡正向移动,c(OH -)增大(2 分) > (1 分) ClO ﹣ +H2O HClO+OH﹣ (2 分)2Al3++3S2﹣ +6H2O═Al(OH) 3↓+3H 2S↑(2 分)25. ②④③①⑤(2 分) 5HSO 3-+2IO 3-===I2+5SO 42-+3H ++H 2O(2 分)中 (1 分) (3 分) Cl 2+2CO 32-+H 2O===2 HCO3-+Cl - +ClO - (2 分)ClO- +CO 2+H 2O=== HCO3-+HClO (2 分)26(1)-a+3b+c–d (2 分) (2)①(1 分) ;②cd(2 分)③ (或 0.067) (2 分)④6.25(2 分)不移动(3 分)27.0.7350 (2 分) ③⑦(2 分) 208 mg·L - 1 (3 分)由无色变蓝色,半分钟内不褪色(2 分)18.10 (2 分) (3.620×10-3M)/W×100%(3 分)- 1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学业水平)一、单项选择题Ⅰ(每题 1 分)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 , “增铁酱油” , “高钙牛奶” , “富硒茶叶” , “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反应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 α-氨基酸3.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铁钉等材料探究铁生锈的条件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C.用 75%的酒精杀菌消毒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生吃鸡蛋比熟吃好B.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C.鸡蛋清加入食盐,会使蛋白质变性D.天然蛋白质中只含 C、H、O、N 四种元素5.某糕点主要由面粉、花生油和鸡蛋清焙制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糕点不含糖类物质 B.淀粉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水解 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6.临近高考,家长为了给学生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主食 馒头、米饭副食 红烧肉、清蒸鲈鱼饮料 酸牛奶、白开水根据所学知识,你建议应增加的食物是 A.肉末炖蛋 B.椒盐排骨 C.家常豆腐 D.清炒芦笋7.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摄入过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下列食品中富含油脂的是 A.苹果 B.大米 C.白菜 D.花生8.下列说法正确A.调味剂和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添加量越多越好B.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适量摄入有利人体健康C.维生素 C 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维生素 C 不溶于水D.钾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KCl- 2 -9.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与对应的材料相匹配的是A.光导纤维——硅酸盐材料 B.透明饮料瓶——合金材料C.纯棉织物——合成纤维材料 D.橡胶轮胎——有机高分子材料10.环境污染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 环境问题 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A 温室效应 CO2B 酸雨 O3C 南极臭氧层空洞 SO3D 光化学烟雾 N211.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A.白醋 B.白酒C.甲醇 D.食盐12.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可助消化食物,但胃酸过多会损伤胃粘膜,使人感觉不适。抗酸药(又称抑酸剂)可以减少胃内过多的胃酸。下列物质不属于抗酸药的是 A.阿司匹林 B.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 3] C.碳酸氢钠片(主要成分:NaHCO 3) D.胃得乐(主要成分:MgCO 3)13..下列药物中属于抗生素的是 A.麻黄碱 B.青霉素C.阿司匹林 D.碳酸氢钠14.将铜纳米颗粒和银纳米颗粒相隔一定距离固定在石墨片上,然后浸在 AgNO3溶液中,可构成一种纳米型原电池。该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为A.Ag + +e - ===Ag B.Cu — 2e - === Cu2+C.Cu 2+ +2e - === Cu D.2H + +2e - === H2↑15.合金用途广泛,如新型储氢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为氢气作为能源的实际应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下列材料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 B.黄铜C.陶瓷 D.不锈钢16.为防止碳素钢菜刀生锈,在使用后特别是切过咸菜后,应将其 A.洗净、擦干 B.浸泡在水中C.浸泡在食醋中 D.直接置于空气中17.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大 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C.合金在工业上的用途比纯金属更广 D.生活中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铁合金18.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水玻璃 B.硅芯片 C.黏土 D.普通水泥19. 小明去年初中毕业时,收到了表弟通过网购从台湾寄来的高档签字笔和黄铜生肖纪念币。今年表弟即将升入高中,小明决定通过网购回赠表弟一对碳纤维增强的高档羽毛球拍。这些购物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常用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包装纸箱属于无机材料 B.羽毛球拍架属于复合材料- 3 -C.塑料笔杆属于高分子材料 D.生肖纪念币属于合金材料20.利用团队活动日,同学们来到绿树成荫的军人干休所,探望抗战英雄游爷爷。为让老前辈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干休所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下列举措利于环保的是 ①循环处理使用生活废水②种植花草树木③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④直接焚烧生活垃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1.为保护好蓝天白云,减轻“雾霾” ,应采用的措施是 A.尽量使用化石燃料 B.尽力发展清洁能源C.增加工厂烟囱高度 D.夜间排放工业废气22.随着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日益关注环境污染问题。下列措施有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直接排放电镀废水入海;②使用无磷洗衣粉;③实施沙漠绿化工程;④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燃煤;⑤建立垃圾发电厂;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23.某轧钢厂排出的废水主要含有盐酸,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A.中和法 B.过滤法C.氧化还原法 D.化学沉淀法24.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最主要物质是 A.糖类 B.维生素C.温水 D.矿物质25.营养麦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属于无机物的是 A.玉米粉 B.大豆粉C.Na 2HPO4 D.白砂糖26.下列不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A.人类的营养物质 B.制取肥皂C.制取甘油 D.制备汽油27.人体中需要多种元素维持各种生理活动,下列不属于人体必需的元素的是 A.P B.HgC.H D.Cl2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里的“丝”和“泪”分别指 A.纤维素、脂肪 B.蛋白质、烃C.淀粉、油脂 D.蛋白质、植物油29.某人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液呈微酸性,医生建议他少吃下列食物中的 A.苹果、梨等水果 B.菠菜、芹菜等蔬菜C.苹果汁、柠檬汁等果汁 D.含蛋白质、脂肪多的肉类30. 在垃圾分类处理和利用的标志中,右图属于 A.厨余垃圾标志 B.危险废物标志 C.可回收物标志 D.其他垃圾标志二、单项选择题Ⅱ(每题 2 分)31.下列物质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的是- 4 -A.葡萄糖 B.油脂C.乙醇 D.纤维素32.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A.钠元素 B.氯元素C.碘元素 D.铁元素33.吸食或注射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下列都属于毒品的一组物质是A.大麻,鸦片 B.吗啡,胃舒平C.冰毒,维生素 C D.海洛因,阿司匹林34.下列关于食物的酸碱性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在体内经消化后生成碳酸、硫酸、尿酸等,故它属于酸性食物B.葡萄吃起来是酸的,故它属于酸性食物C.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D.正常人体内的体液 pH 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35.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锌片和铜片上都有氢气产生D.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c(H+ )减小36.水玻璃是建筑行业常用的粘合剂,并可用于木材防火和防腐处理。水玻璃为A.CaSiO 3固体 B.SiO 2 C.Na 2SiO3水溶液 D.H 2SiO337.铁制管材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做法不能防止铁管生锈的是A.保持铁管表面干燥 B.在铁管表面镀锌C.擦去铁管表面的铁锈 D.在铁管表面喷油漆38.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蛋白质),还是人造丝(合成纤维),可选用的方法是A.滴加酒精 B.灼烧C.滴加食盐水溶液 D.滴加食醋39.下列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食醋 B.聚乙烯C.蔗糖 D.油脂40.二氧化氯(化学式:ClO 2)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和氧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A.+2,-2 B.+4,-2C.-2,+1 D.-4,+241.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环保装饰材料B.发展清洁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C.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善水体质量D.关闭垃圾焚烧处理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全部就地填埋处理42.人类生产、生活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含硫的化石燃料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在煤中加生石灰,燃烧时可减少 SO2在大气中的排放C.用天然气作燃料产生的有害废气比燃烧煤和石油少- 5 -D.治理“白色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填埋这类固体垃圾43.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虽然药物能治病,但大部分药物有毒副作用B.青霉素有解热镇痛的作用C.阿司匹林是最重要的抗生素D.随着药物的普及,生病了都可以到药店自己买药吃,不用到医院44.低血糖患者常需补充葡萄糖。组成葡萄糖的元素有 A.1 种 B.2 种C.3 种 D.4 种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板镀锌可以防止锈蚀B.羊毛、蚕丝、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C.普通玻璃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D.煤是混合物,可再生4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生产、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都有热塑性,可反复加工、多次使用,不会造成“白色污染”B.维生素在人体内的需要量很小,不需要从外界摄取C.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但不能和硫酸铵混合使用D.纯净水几乎不含任何杂质,喝纯净水比喝矿泉水对人体更有营养47.港珠澳大桥的建造使用了大量钢材。对钢铁采取的防腐措施合理的是A.表面镶铜 B.表面喷涂油漆C.用水清洗 D.增加钢铁中的碳含量48.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A.2H + +2e - ===H2↑ B.2H 2O+O 2+4e - ===4OH-C.Fe-2e - ===Fe2+ D.4OH - +4e - ===2H2O+O 2↑49.下列关于金属腐蚀和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B.在铁表面镀锌可对铁起保护作用C.在铁船壳上镶嵌铜块能减缓船体的腐蚀D.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50.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将煤液化、气化,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B.在汽车上安装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使之发生反应:4CO+2NO 2 4CO2+N 2= = = = =催 化 剂 C.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研究开发太阳能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D.在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中,应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 2-3 个正确选项,全对得 3 分,漏选得 1 分,错一个不得分)51.从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看,应大力推广的能源是A.氢能 B.太阳能C.风能 D.化石燃料52.关于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6 -B.原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的正极可以由非金属构成D.在燃料电池的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53.糖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类均有甜味 B.淀粉和纤维素均是糖类C.糖类均不可水解 D.糖类都含有 C、H 和 O 元素54.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大米经蒸煮和发酵可酿造白酒 B.油脂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豆制品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55.下列食物中的成分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A.玉米中的淀粉 B.菜心中的纤维素C.牛油中的脂肪 D.鸡蛋中的蛋白质56.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陶瓷 B.玻璃C.纯碱 D.水泥57.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Na 2SiO3可用作助燃剂 B.SiO 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单晶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D.Si 可用作制造变压器铁芯的原料58.煤在燃烧时会产生 SO2,造成环境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SO 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B.用碱液吸收燃煤废气可减少环境污染C.往燃煤中混入生石灰,可减少 SO2排放D.用水溶解、过滤除去煤中的单质硫以减少 SO2排放59. “白色污染”是环保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下工业或生活中排放或废弃的物质不属于“白色污染”的是A.工业废气 B.工业废水 C.矿渣 D.塑料60.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B.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D.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金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化学学业(选修 1 模块考)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Ⅰ(每题 1 分)1-10 ADDBC DDBDA 11-20 CABAC ABBAA 21-30 BCAAC DBBDC二、单项选择题Ⅱ(每题 2 分)31-40 ACABD CCBBB 41-50 DDACA CBCCD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 2-3 个正确选项,全对得 3 分,漏选得 1 分,错一个不得分)51.ABC 52.CD 53.AC 54.AD 55.ABD 56.ABD 57.BCD 58.ABC 59.ABC 60.ABD- 6 -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第Ⅰ卷 本卷共 24 道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 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2.周人有两条关于“礼”的含义的说法:一条说“礼”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 的;另一条说“礼”的目的是在于“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左传》)两条学说都在说明A.人们不得逾越各自的职责 B.如何维护国家社会的安定C.礼法并重促进社会的发展 D.注重社会风俗习惯的沿袭3.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巩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C.剪除异姓王消除边疆威胁 D.中央集权的威胁仍存在4.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年间的汴京,凡是闹市区和居民集中地方,茶坊(茶馆)鳞次栉比,不仅有专供仕女夜游吃茶的茶坊,还有商贩、劳动人民拂晓前进行交易的早市茶坊。宋代茶坊的兴盛主要是由于A.茶叶的种植十分普遍 B.文人雅士的推动C.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 D.市民阶层的兴起5.下表为中国某时段银钱比价 年份 1789 1804 1809 1814 1820 1825 1830 1835 1840 银 一 两 合铜钱数 1090.0 919.9 1065.4 1101.9 1226.4 1253.4 1364.6 1420.0 1643.8 表格数据反映了该时段A.白银的大量流入导致中国货币贬值 B.不正当的国际贸易冲击了中国的金融秩序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依然占优势地位 D.西方大规模经济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6.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以上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哪一阶级的诉求A.贵族阶层 B.地主阶级 C.游士阶层 D.小工商业者7. 《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繁荣、人口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做)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A.体现了孔子劝谏统治者实行仁政的主张 B.有利于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可C.表明“富民和教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 D.有利于租佃制经济的高度发展8.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2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这一治国理念传承了百家争鸣时期A.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 B.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C.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 D.道家“祸福相倚”的思想9.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B. “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C. “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D. “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10.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A.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C.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 D.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11. “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A.君主专制催生“君权神授”思想 B. “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12.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 。这说明他A.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主张治国应外儒内法C.继承了儒家重教化的传统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13.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14.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 “天地” “阴阳” “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15. “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 1935 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 ”材料表明,美国A.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 B.司法权和行政权间的冲突C.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缺陷 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破坏16.1921 年 5 月,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主义作斗争;10 月,列宁在全俄3政治教育委员会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经济管理形式的战略退却;12 月又明确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经济政策的实质。这说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存在反复和不确定性 B.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有多维阐述C.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 D.新经济政策造成了苏俄内部的思想混乱17.1965—1979 年间苏联集体农庄庄员家庭收支构成1965 1970 1975 1979 家庭总收入 100 100 100 100 集体农庄的收入 39.6 40 43.5 43.7 个人副业收入 36.5 31.9 25.4 26.9 家庭总支出 100 100 100 100 购买食物、衣物 58.9 55.1 47.9 50.3 社会文化与生活服务(教育、医疗) 14.0 15.0 16.0 14.5 下列对苏联经济解释合理的是A.庄员生活总体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B.集体农庄的收入总量在稳步上升C.教育医疗比重说明社保体系完善 D.能购买商品说明不再是计划经济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 1945 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1947 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 ,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 B.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C.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D.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19.法国缺煤,尤其缺乏炼钢用的焦煤,过去一直从产煤丰富的鲁尔地区和靠近法德边界的萨尔地区进口。西德的铁矿石藏量不大,鲁尔地区所用铁矿石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直是法国的洛林地区。这反映了A.法德发生战争的必然性 B.法德和解的现实需求C.一战爆发的潜在性危机 D.美国干预西欧的契机20.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 年 10 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 年到 2009 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C.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 D.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1.进入 2018 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 B.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C.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的贸易差距 D.互利共赢观念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22.1959 年 6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 ,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 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4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这一举措A.停止了“三面红旗”错误指导 B.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贯彻了党的“八字方针”精神 D.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问题23.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南通市 40 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 年南通市城区人均 GDP 仅为 408 元,1986 年超过千元(1055 元)。材料表明 80 年代中期南通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闽东南经济技术开放区的设置2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Ⅱ卷 本卷共 3 道材料阅读题,共 52 分。25.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群岛国家,既离开欧洲大陆,又靠近欧洲大陆,这样英国可以利用自己岛国的优势,专心自身发展。自 1588 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就基本确立了海上霸权。此后 300多年里,英国海军实力一直处于世界首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对英国的海上控制进行挑战。17 世纪,英国人通过平稳、渐进的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而在欧洲舞台上,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世界工厂”的地位。面对自己的辉煌历史,英国人很正常地产生了一种根植于他们骨子中的民族自豪情绪和优越感。这使英国人认为自己优越于和强大于欧洲其他民族,英国应是欧洲事务的主导者,因而反对欧洲大陆新崛起的力量对英国形成挑战。英国的均势外交目标就是无期限地扮演欧洲舞台的主角和持续拥有英国固有的战略优势。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 ”这段话是对英国均势外交的最好概括。 ——摘自《英国外交浅析》等 材料二 英欧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的聚焦点,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别因素,使得英国对欧盟长时间保持若即若离的不坚定立场。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受挫,英国国内“疑欧主义”日盛,在他们看来欧盟未来的一些政策趋势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与此同时,欧盟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对英国渐生不满,认为英国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同时,英国国内在野的独立党势力渐大,执政的保守党内部分歧严重。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2016 年 6 月 24 日英国公投,结果显示 52%公民支持脱欧。2017 年 3 月 16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欧关系的变化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自《脱欧公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推行均势外交的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公投的原因及英国脱欧带来的影响。(15 分)526.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图中⊙表示主要武装起义和宣布独立的地点)图中的“起义和独立地点”蕴含着辛亥革命的多种信息。解读图片,提炼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紧扣材料,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27.(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在同盟会负责人讨论临时政府组织形式,就总统制和责任内阁制问题发生激烈争论时,黄兴是坚决支持孙中山的意见,主张总统制的。而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后,黄兴却转而主张政党内阁。他指出:“组织内阁, 当政见洽合者方可福国家” ,用政党内阁, “使内阁得一大政党之扶助,与国会多数议员成一统系,其平日所持政见大略相同,一旦发表,国会乃容易通过,不致迭起纷争,动摇内阁,陷国家于危险。日本“四十年前废藩覆幕之时,党派之争,经济之窘,其情形与吾国今日不相上下。而因利用一政友会强大政党之故,遂能一跃而为世界遂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等强国” 。他认为,日本的这一经验为“吾人所当取则者” 。 然而,随着宋教仁的被刺和国民党被袁世凯强令解散,黄兴政党内阁的梦想宣告破灭。 (1)根据材料,指出黄兴主张建立政党内阁的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黄兴的政党内阁主张。(6 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 【答案】B 【解析】题干的中心词是“血缘关系” ,没有提及“儒家思想” ,故 A 项错误;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当政权产生之后,又把血缘关系进行剥离及减低其作用,这说明血缘关系与政治建构的对立和统一,故 B 项正确;根据题干之意,血缘关系不仅国家产生的根源,还是等级分化的依据,故 C 项错误;题干述及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但没有提及其是否合理,故 D 项错误。62.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关于礼的内涵既有涉及国家层面的规范又有关于不同职业群体职能的规范,故 A 项错误;关于礼的说法从国家层面来说稳定江山社稷,社会各阶层各司其职,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法,故 C 项错误;材料突出的礼的内涵和社会规范,而未提及其传承,故 D 项错误。3.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高祖晚期诸侯王相比初期,多为同姓诸侯王,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地方诸侯王,与中央的皇权加强无关,故 B 项错误;C 项中消除边疆威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同姓诸侯王势力增强,威胁到皇权统治,故 D 项正确。4. 【答案】C 【解析】材料宋代茶坊的兴盛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饮茶之风有关,A 项不是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材料仕女、商贩、劳动人民饮茶,与文人雅士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宋代茶坊的兴盛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饮茶之风有关,故 C 项正确;市民阶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D 项不是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5. 【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前,随着鸦片的大量输入,中国的白银开始大量外流,故 A 项错误;鸦片战争前,随着鸦片的大量输入,不正当的国际贸易冲击了中国的金融秩序,故 B 项正确;随着鸦片的大量输入,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不再占优势地位,故 C 项错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 D 项错误。6. 【答案】D 【解析】材料主张非攻、兼爱,体现了墨家的思想,墨家是小工商业者的代表,故 D 项正确,故 A.B.C 项错误。7. 【答案】C 【解析】 “既庶矣,又何加(做)焉” “富之”不能体现仁的思想,故 A 项错误;“子适卫,冉有仆”主要体现对学生的教诲,故 B 项错误;“既庶矣,又何加(做)焉” “富之” “既富矣,又何加焉” “教之”可见孔子对这两项政策的强调,故 C 项正确;根据所学,春秋时期,没有出现“租佃制”经济,故 D 项错误。8. 【答案】C 9. 【答案】D 【解析】抓住材料“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来分析,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根本原因,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 ,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未体现“与时俱进” ,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10. 【答案】C 【解析】材料不仅强调建立学校,也有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故 B 项错误;董仲舒的这些主张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故 C 项正确;材料不仅强调建立学校,也有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信息,故 D 项错误。11. 【答案】D 【解析】题干主要论述的是“灾异示警”和“君权神授”为广大的统治阶级接受,没有提及是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故 A 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制约君主集权的方法,故 B 项错误;题干述及的是“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精神支柱,没有提及言谏制度的来源,故C 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 “灾异示警”和“君权神授”是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同时统治阶级也接受了这一思想,并且“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 ,意即统治阶级借助了宗教思想而稳定了统治秩序,故 D 项正确。12. 【答案】C 【解析】材料不涉及汉代教育与秦代的关系关联性,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 ,强调仁和礼,带有鲜明的儒家色彩,不体现法家信息,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以教于国……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 ,体现了儒家的教化特色,故 C 项正确;同理,材料突出教育的教化作用,故 D 项错误。13. 【答案】D 【解析】春秋时期分封制即已瓦解,这与材料中春秋时期与秦汉以后对贵族高官出逃持不同态度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是春秋时期与秦汉以后对贵族高官出逃持不同态度,只能说明不同时期的道德标准不一样,不能体现社会道德水准提高,故 B 项错误;民意不可能左右官员行为,故C 项错误;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会出逃,且被人们所接受,但秦汉以后舆论对这种行为进行贬斥,视为不义,说明秦汉发后更强调忠君的伦理观念,故 D 项正确。14. 【答案】B 【解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能体现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材料中陆贾、7叔孙通、贾谊的儒学均未确立儒学的独尊性,故 A 项错误;陆贾与叔孙通的儒学中融入了阴阳家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贾谊的儒学则融入了道家思想,而后来董仲舒儒学正是吸收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因而汉初儒学奠定了汉代董氏儒学的发展基础,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提供陆贾、叔孙通、贾谊等人儒学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 C 项结论,故 C 项错误;材料中陆贾、叔孙通、贾谊等人儒学吸收了阴阳家、道家思想,但无法体现开始融合,故 D 项错误。15. 【答案】B 【解析】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不符合史实,司法权和行政权是相互制约,故 A 项错误;“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 1935 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表明司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相互制约,两者之间存在冲突,故 B 项正确;材料表明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这不是民主政治的缺陷,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分权制衡原则,故 D 项错误。16. 【答案】B 【解析】材料是列宁不同时期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多角度的阐述而不是反复和不确定性,故 A 项错误;从材料“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主义作斗争……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经济管理形式的战略退却……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可以得出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有多维阐述,故 B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是在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所以新经济政策不是列宁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故 C 项错误;材料是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多角度的阐述,更容易使人民认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而不是造成思想混乱,故D 项错误。17. 【答案】A 【解析】 “1965—1979 年间苏联集体农庄庄员家庭收支构成”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庄员家庭的绝大部分支出用于购买粮食及衣物,可见生活问题是多数人的基本问题,故 A 项正确;表格中“家庭总收入”没有进行纵向比较,无法判断其总收入的增长情况,故 B 项错误;“社会文化与生活服务(教育、医疗)”所占比重始终维持在 15%的水平,可见居民在这方面的开支比较大,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临时取消商品贸易外,其余各期商品货币始终存在,故 D 项错误。18. 【答案】B 【解析】二战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非完全受美国操控,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说明战后的经济规则仍受美国的影响,故 B 项正确;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利于规范世界贸易,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信息发生在冷战之前,故 D 项错误。19. 【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法国和德国两国发展经济具有互补性,故 A 项错误;由于法国和德国是宿敌,但是二者的经济发展具有互补性,在此基础之上,法国和德国出现关系和解是因为二者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故 B 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一战,故 C 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美国,故 D 项错误。20. 【答案】D 【解析】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还没有建立,故 A 项错误;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至今还没有实现,故 B 项错误;贸易保护至今还存在,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 C 项错误;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期间各国采取对抗方式,结果加剧经济危机,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建立,协调性增强,经济危机的破坏力下降,故 D 项正确。21. 【答案】A 【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材料“进入 2018 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得出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故 A 项正确;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故 B 项错误;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贸易差距,故 C 项错误;互利共赢观念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这一观念不会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故 D 项错误。22. 【答案】B 【解析】1959 年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导下,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 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 ,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B 项正确;“八字方针”于 1960 年提出,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1959—1961 年,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故 D 项错误。823. 【答案】B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农村,而南通市的发展属于城市发展,故 A 项错误;据材料“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时间“80 年代中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通市的发展主要是由于 1984 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 B 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于 21 世纪初,与 20 世纪 80 年代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闽东南经济技术开放区位于福建省,而南通市属于江苏省,故 D 项错误。24. 【答案】D 【解析】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A 项在 1978 年底就已经开始探索,故 A 项错误;B 项在1984 年就已经开始探索,故 B 项错误;C 项从 1979 年创办经济特区就已经开始探索,故 C 项错误;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同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故 D 项正确。25. 【答案】(1)原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有强大的海权;③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 “世界工厂”地位使英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④英国的岛国心理和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形成的民族特性等文化因素在更深层次的影响;⑤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要争夺市场、欧洲和世界霸权。(10 分,其中任意三点各得3分,第四点得 1 分) (2)原因:①英国与欧洲之间本身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光荣孤立”的历史传统也可以)。②英欧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③党派选举之争的需要。④以退为进,想从欧盟获得更有利的条件。⑤英美关系过于亲近。无论是历史还是经济原因,当欧盟与美国有利益分歧时,英国也往往站在美国的立场上。(8 分,任意四点即可得 8 分)影响:①对英国:短期一定程度上有利,但从长远来说,英国脱欧会使其经济和国际地位大打折扣。②对欧盟:打击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内部不稳定性增加,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将被削弱。③对世界:英国脱欧公投,对全球政治经济稳定与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冲击。④对中国:英国脱欧,中欧、中英贸易或将分开进行,这在中国处理与欧洲各国的关系上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⑤对美国:英国脱欧,使欧盟实力整体上削弱,对美国有利。(7 分,其中任意三点各得 2 分,第四点得 1 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英国可以利用自己岛国的优势,专心自身发展”得出优越的地理位置;由材料一“自 1588 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就基本确立了海上霸权。此后 300 多年里,英国海军实力一直处于世界首位”得出有强大的海权;从材料一“17 世纪,英国人通过平稳、渐进的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世界工厂’的地位”得出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 “世界工厂”地位使英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据材料一“面对自己的辉煌历史,英国人很正常地产生了一种根植于他们骨子中的民族自豪情绪和优越感”可知英国的岛国心理和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形成的民族特性等文化因素在更深层次的影响;据所学,英国推行均势外交的根本目的是国家利益,结合时代背景得出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要争夺市场、欧洲和世界霸权。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别因素,使得英国对欧盟长时间保持若即若离的不坚定立场”得出英国与欧洲之间本身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光荣孤立”的历史传统也可以);由材料二“英国国内‘疑欧主义’日盛……欧盟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对英国渐生不满”得出英欧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从材料二“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得出党派选举之争的需要;根据材料二“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得出以退为进,想从欧盟获得更有利的条件;据英国传统均势政策和英美关系得出英美关系过于亲近。无论是历史还是经济原因,当欧盟与美国有利益分歧时,英国也往往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欧盟、英国、美国和中国分析,对英国,根据材料二“在他们看来欧盟未来的一些政策趋势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结合所学欧盟成立的意义得出短期一定程度上有利,但从长远来说,英国脱欧会使其经济和国际地位大打折扣;对欧盟,结合所学欧盟地位分析得出打击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内部不稳定性增加,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将被削弱;对世界,结合所学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得出英国脱欧公投,对全球政治经济稳定与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冲击;对中国,据所学中国与欧盟关系分析得出英国脱欧,中欧、中英贸易或将分开进行,这在中国处理与欧洲各国的关系上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对美国,结合国际格局中美欧关系分析得出英国脱欧,使欧盟实力整体上削弱,对美国有利。926. 【答案】总分(12 分) 信息提炼 (3 分) 说明(9 分) 一等(12-9分) ①围绕提炼信息展开论述,理由充分; ②准确运用相关史实,层次清晰; ③语言表达准确规范,逻辑严密。 二等(8-5 分)①基本围绕提炼信息展开论述,理由较充分;②史实运用较准确,层次较清楚; ③语言表达比较规范,逻辑较清楚。 三等(4-0 分)①信息提炼准确,且来源或符合材料(3 分) ②信息提炼模糊或错误(0 分) ①论述脱离提炼信息,或缺少必要论述; ②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未运用相关史实; ③语言表达不清晰,逻辑关系不清。 示例一:信息:起义和独立省份集中于东南部。 说明:东南民族资本主义相对发达;清廷在南方统治较为薄弱;近代文化在东南传播较早,各省独立加速清朝瓦解,但革命也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示例二:信息:起义和独立的地点较为分散。 说明:清末社会矛盾尖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近代文化传播广泛,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各地独立缺乏统一领导,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示例三:信息:起义和独立集中在中心城市。 说明:中心城市资产阶级民主力量较强,是旧官僚的统治中心;革命打击清政府的统治,对农村影响有限,潜伏着失败危机。【解析】根据地图可从响应武装起义的地点分布、宣布独立省份的分布以及独立的城市分布上来看,得出起义和独立的地点相对分散;宣布独立的身份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起义和独立集中在中心城市。以宣布独立的身份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为例,可从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府的统治力度、文明开化的程度等角度进行分析。27. 【答案】(1)原因: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政治;保持内阁稳定,维护政局稳定;建立强有力政府,加快民国建设与发展;借鉴国外经验。(9 分,答对 3 点即可) (2)简评:对开阔国民眼界、激发国民的参政热情、扩大同盟会的影响、促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 分,答对 2 点即可)但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政党内阁是无法实现的。(2 分)【解析】(1)根据材料中“使内阁得一大政党之扶助,与国会多数议员成一统系,其平日所持政见大略相同,一旦发表,国会乃容易通过,不致迭起纷争,动摇内阁,陷国家于危险”得出有利于限制袁世凯,维护共和,保证政局的稳定,根据材料中对日本的描述得出借鉴了日本的经验,主张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促进经济的发展。 (2)从积极方面看,有利于调动人民的参政热情,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的影响的扩大,根据材料中“随着宋教仁的被刺和国民党被袁世凯强令解散,黄兴政党内阁的梦想宣告破灭”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政治内阁无法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