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达标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_320190103132.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综合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_320190103135.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2节液体综合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_320190103134.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3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第4节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综合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_320190103133.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C.非晶体不可能转化为晶体D.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解析 因为外形是否规则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处理,所以选项 A 错;多晶体在物理性质上是各向同性的;B 错;实验证明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C 错;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确定的熔点。答案 D2.关于液体表面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针受到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液体浮力B.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液体内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C.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D.漂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观察是圆形的,是因为油滴液体呈各向同性解析 A 项的缝衣针不受浮力,受表面张力;B 项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表面张力;D 也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只有 C 正确。答案 C3.玻璃上不附着水银,发生这种不浸润现象的原因是A.水银具有流动性B.玻璃表面光滑C.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的水银分子在水银内部平均距离小2D.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的分子间距离比水银内部的分子间距离大,表现为引力,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解析 水银和玻璃是不浸润的,在水银与玻璃接触的附着层里的分子间的距离比水银内部分子间距离大,从而表现为不浸润,故 D 选项正确。答案 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0 ℃的冰熔化为 0 ℃的水的过程中内能不变D.100 ℃的水变为 100 ℃的水汽的过程中内能增大解析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A 错误;物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若分子势能减小,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或不变,B 错误;0 ℃的冰熔化成 0 ℃的水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C 错误;100 ℃的水变成 100 ℃的水汽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大,D 正确。答案 D5.(多选)关于液晶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晶态只是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具有的存在状态B.因为液晶在一定条件下发光,所以可以用来做显示屏C.人体的某些组织中存在液晶结构D.笔记本电脑的彩色显示器,是因为在液晶中掺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强度不一样,所以显示出各种颜色解析 液晶态可在一定温度范围或某一浓度范围存在;它对离子的渗透作用同人体的某些组织;在外加电压下,对不同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应选 C、D。答案 CD6.(多选)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解析 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3对湿度一定较小,这是因为无论空气的绝对湿度多大,只要比饱和汽压小得越多,液体就越容易蒸发,这时人身上分泌的液体越容易蒸发,人感觉就越干燥,选项 A 错误,B 正确;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与相同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选项 C 正确,D 错误。答案 BC7.(多选)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 A 的表面时,出现如图 1 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 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 A 固体和 B 毛细管都很干净,则图 1A.A 固体和 B 管可能是同种材料B. A 固体和 B 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C.固体 A 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 B 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大些D.液体对 B 毛细管浸润解析 由所给现象可知该液体对固体 A 不浸润,对固体 B 浸润;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故 B、D 正确。答案 BD8.(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汽的密度及压强是一定的B.饱和汽近似地遵守理想气体定律C.在潮湿的天气里,空气的相对湿度大,水蒸发得慢,所以洗了的衣服不容易晾干D.在绝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比冬天的相对湿度大解析 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汽密度及压强不变,A 对;饱和汽随温度而变化,并非一定质量的气体,不遵守理想气体定律,B 错;在绝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温度高,饱和汽压大,相对湿度小,D 错,C 对。答案 AC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5 分)49.(9 分)(1)荷叶上的两个小水珠,接触后立即能汇成一个水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黑布伞的纱线间虽有间隙却不漏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钢笔在纸上写字是利用________现象完成的,鸭子在羽毛上涂油脂可防止羽毛被水弄湿是利用了________现象。农民松土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2)液晶既具有________的流动性,而其________性质又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________。当前液晶最主要的应用方向是在________方面。答案 (1)表面张力的缘故 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 浸润 不浸润 破坏毛细管防止水分流失(2)液体 光学 各向异性 显示器10.(6 分)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物理教师发明了一种“沙冷藏箱”罐中罐,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外罐由保温材料做成且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 2 所示,使用时将食物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能起保鲜的作用,问题: 图 2(1)经常在两罐间洒些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经常在两罐间洒些水,就能起到保鲜作用,先联系实际,非洲地区比较热,食物和饮料在高温环境中易变质,再考虑水蒸发能吸热,所以洒水的原因应为利用水蒸发吸热降低食物和饮料的温度,以便于长期保存;(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很自然想到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从而吸收更多的热,使食物和饮料温度不致过高;起到保鲜作用。答案 (1)水蒸发时吸热 (2)加快水的蒸发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5 分,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说明单位)11.(12 分)某同学为测量所在教室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用温度计和气压计测定室内空气的温度是 25 ℃ ,压强为 2.05×103 Pa,问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多少?(已知25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 3.167×103 Pa)5解析 空气的绝对湿度就是水蒸气的实际压强 p,故空气的绝对湿度为 2.05×103 Pa;而相对湿度与同温度水蒸气的饱和汽压 ps之间的关系为:相对湿度=×100%= ×100%=64.7%。水 蒸 气 的 实 际 压 强同 温 度 水 的 饱 和 汽 压 2.05×1033.167×103答案 64.7%12.(15 分)如图 3 所示,有一个高为 H 的导热汽缸,原来开口,将其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气温为 27 ℃、气压为 760 mmHg、相对湿度为 75%时,用一质量可不计的光滑活塞将开口端封闭。求将活塞下压多大距离时,将开始有水珠出现? 图 3解析 体积减小,容器内的水蒸气气压增大,水蒸气越接近饱和,根据玻意耳定律可作出估算。由 p1V1= p2V2得 V2= = =0.75 V1,所以下压距离 h= 。p1V1p2 75%·ps·V1ps H4答案 H1413.(18 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估测太阳对地面的辐射功率,制作了一个直径 0.2 m 的 0 ℃的冰球,在环境温度为 0 ℃时,用黑布把冰球包裹后悬吊在弹簧测力计下放在太阳光中。经过 40 min 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少了 3.49 N。请你帮助这个小组估算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某一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冰的熔化热为 3.35×105 J/kg。解析 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少 3.49 N 需要吸收的能量:Q= λm =3.35×10 5× J≈1.19×10 5 J。3.499.8该能量即为太阳在 40 min 内照射在直径为 0.2 m 的冰球上的能量。设太阳垂直照在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 P,则Q= PtS, P= = W/m2≈1.58×10 3W/m2。QtS 1.19×10540×60×3.14×0.12答案 1.58×10 3W/m21第 1 节 固体1.(多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一个透明的水蓝色的“冰块” ,透过它,游泳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感觉就源于建筑外墙采用了一种叫作 ETFE(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属于非晶体,那么它具有的特性是A.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同性B.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C.具有一定的熔点D.没有一定的熔点解析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答案 AD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固体球,若沿各条直径方向上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为单晶体B.一块固体,若沿各个方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这个固体一定是非晶体C.铜块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铜一定是单晶体D.铜块具有确定的熔点,铜一定是晶体解析 只有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故 A 正确,B 错误;铜块具有规则的外形,是在铸造过程中人为做成的,不是自然形成的,不能说明铜块是单晶体,C 错误;只有晶体才具有确定的熔点,因此具有确定熔点的铜是晶体,D 正确。答案 AD3.如图 9-1-4 所示,曲线 M、 N 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 t,纵轴表示温度 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图 9-1-4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 T02B.曲线 M 的 bc 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曲线 M 的 ab 段、曲线 N 的 ef 段均表示固态D.曲线 M 的 cd 段、曲线 N 的 fg 段均表示液态解析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选项 A 错误;曲线 M 的 bc 段的温度不变,晶体正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项 B 正确;曲线 M 的 ab 段表示固态,曲线 N 的 ef 段的状态不能确定,选项 C 错误;曲线 M 的 ab 段表示液态,曲线 N 的 fg 段的状态不能确定,选项 D 错误。答案 B[限时 30 分钟,满分 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是晶体 B.食盐是非晶体C.云母是晶体 D.石英是非晶体解析 玻璃是非晶体,食盐、云母、石英都是晶体,故选项 C 正确。答案 C2.(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所有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D.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解析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选项 A 错,B 正确;晶体中的单晶体各向异性,多晶体各向同性,所以选项 C 错;单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和非晶体均无确定的几何形状,所以选项 D 正确,故选 B、D。答案 BD3.在 P、 Q 两块不同材料的薄片上均匀涂上一层石蜡,然后用灼热的金属针尖点在薄片的另一侧面,结果得到如图 9-1-5 所示的两种图样,则3图 9-1-5A. P、 Q 薄片一定都是晶体B. P、 Q 薄片一定都是非晶体C. P 薄片可能是非晶体, Q 薄片一定是晶体D. P 薄片一定是晶体, Q 薄片可能是非晶体解析 晶体有各向异性,在晶体表面熔化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有各向同性,则在表面熔化的石蜡是圆形。答案 C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一定是多晶体解析 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显示各向同性,只有单晶体显示各向异性,所以 A、B 错,C对;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仅是指某些物理性质,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换言之,某一物理性质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着该物质一定不是单晶体,所以 D错。答案 C5.(多选)一块密度和厚度都均匀分布的矩形被测样品,长 AB 是宽 AC 的两倍,如图9-1-6 所示。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 O1O1′和 O2O2′测其电阻,阻值关系为 R1=2 R2,则这块样品可能是图 9-1-6A.单晶体 B.多晶体4C.非晶体 D.以上说法全错解析 沿 O1O1′和 O2O2′两对称轴测该长方体所得电阻值不相同,且 = ,说明该R1AB R2AC物质沿 O1O1′和 O2O2′方向电阻率(即导电性能)相同,即表现出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故A、D 选项错误,B、C 选项正确。答案 BC二、非选择题(共 20 分)6.(10 分)(1)多晶体为什么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且物理性质显示各向同性?(2)多晶体为什么有确定的熔点?解析 (1)多晶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地排列着的晶粒组成的。每个晶粒都是一个小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和规则的几何形状,因为晶粒在多晶体里杂乱无章地排列着,所以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也不显示各向异性,它在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即各向同性。(2)多晶体由许多杂乱无章地排列着的小晶粒(单晶体)组成,熔化时与单晶体一样要吸收热量,全部用来破坏小晶粒中微粒规则的排列,故熔化时温度不变,即有确定的熔点。答案 见解析7.(10 分)如图 9-1-7 所示为食盐晶体结构示意图,食盐的晶体是由氯离子(图中 o)和钠离子(图中•)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 58.5 g·mol-1 ,食盐的密度是 2.2 g·cm-3 ,阿伏加德罗 图 9-1-7常数为 6×1023 mol-1 ,试估算食盐晶体中两个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解析 摩尔体积 V= ,Mρ所以一个离子所占的空间为: V0= =V2NA M2NAρ每个离子所占的空间可看作一个正方体,离子位于正方体中心,所以 V0= d3,如上图所示。d= = 3V03 M2NAρ相邻钠离子间的距离 r= d= × 2 23 M2NAρ5代入数值计算得 r≈4×10 -10 m。答案 4×10 -10 m1第 2节 液体1.(多选)关于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解析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是液体分子密集在一起的缘故,但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像固体中的那样强,所以选项 B是正确的,选项 A是错误的;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液体分子可以在液体中移动,所以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选项 C、D 都是正确的。答案 BCD2.(多选)下列现象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而引起的是A.同一液体在不同形状的容器内,体积相同B.两滴水银相互接触,立即合成一滴C.新的棉织品水洗后都要缩水D.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解析 同一体积的液体在不同容器内有不同的形状,这是由液体分子的排列规律决定的,与表面张力无关,A 错误;两滴水银的接触,新的棉织品水洗后,小昆虫轻趴在水面上,都将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作用,B、C、D 正确。答案 BCD3.(多选)下列有关液晶的一些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B.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而变化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所加电场的变化而变化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所加压力的变化而变化解析 液晶分子既有排列的有序性,又可以自由移动,故 A错,B、C、D 均正确。答案 BCD2[限时 30分钟,满分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6分,共 30分)1.(多选)下列现象中,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起作用的是A.缝衣针漂浮在水面上B.小木船漂浮在水面上C.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形D.慢慢向小酒杯中注水,即使水面稍高出杯口,水也不会流出来解析 缝衣针漂浮在水面上,针并没有浸入液体中,受到水表面的作用力,故是表面张力在起作用,A 正确;小木船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是水的浮力,B 错误;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以使液面收缩,C、D 正确。答案 ACD2.如图 9-2-5 所示,先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铁丝环在肥皂液里浸一下,使铁丝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圈里那部分薄膜,则棉线圈将成为圆形,主要原因是 图 9-2-5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斥力作用B.液体表面受重力作用C.液体表面的张力作用D.棉线圈的张力作用解析 由于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比较大,液体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故松弛的棉线圈变为圆形,C 正确。答案 C3.我们在河边会发现有些小昆虫能静止于水面上,这是因为A.小昆虫的重力可忽略B.小昆虫的重力与浮力平衡C.小昆虫的重力与表面张力平衡3D.表面张力使水面收缩成“弹性薄膜” ,对小昆虫产生一个向上的支持力,小昆虫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解析 小昆虫静止在水面上是因为小昆虫所受的合外力为零,表面张力不是作用于小昆虫上的力,而是作用于液体表面层中的力。答案 D4.(多选)水对玻璃是浸润液体而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液体,它们在毛细管中将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现把不同粗细的三根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水银中,如图 9-2-6 所示,正确的现象应是图 9-2-6解析 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或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为毛细现象,管子越细,现象越明显,A、D 对,B、C 错。答案 AD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速率一定越大B.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存在表面张力C.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解析 温度越高,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对于具体的每一个分子来说,其分子动能有可能减小,故 A错误;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 B正确;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 C错误;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故 D正确。答案 BD二、非选择题(共 20分)6.(8 分)如图 9-2-7 所示,把橄榄油滴入水和酒精的混合液里,当混合液的密度与橄榄油密度相同时,滴入的橄榄油呈球状悬浮在液体中,为什么?4图 9-2-7解析 当橄榄油悬浮在液体中时,橄榄油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其表面收缩到最小状态,所以橄榄油呈球形。答案 见解析7.(12 分)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或想把地下的水分引上来,分别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用怎样的毛巾才能更好地吸汗?建造房屋时,为什么要在砌砖的地基上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解析 若要保存地下水分,应及时切断地表的毛细管,例如锄地,若想把地下的水分引上来则多植毛细管;用在水中能浸润的毛巾能更好地吸汗;建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是为了切断毛细管,油毡和涂沥青的厚纸在水中都不浸润。答案 见解析1第 3 节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第 4 节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1.有关蒸发和沸腾的说法错误的是A.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B.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D.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解析 蒸发和沸腾作为汽化的两种方式,是有区别的:蒸发只在表面进行,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不过快慢程度不一样: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沸腾是只有在某一温度时才发生的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由以上分析,D 项错误。答案 D2.关于饱和汽,错误的说法是A.在稳定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液体的蒸汽一定是饱和的B.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的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可使水蒸气饱和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汽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D.对于某种液体来说,在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所以其蒸汽饱和所需要的压强增大解析 在饱和状态下,液化和汽化达到动态平衡,即达到稳定状态,所以 A、C 正确;液体的饱和汽压与其温度有关,即温度升高饱和汽压增大,所以 D 正确;饱和汽压是指液体蒸汽的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所以 B 错误。答案 B3.人们感觉到空气的干湿程度,是决定于A.大气里所含水蒸气的多少B.气温2C.绝对湿度D.相对湿度解析 影响蒸发快慢以及人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 p1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 ps的差距,又因为相对湿度 B= ,故 D 正确。p1ps答案 D[限时 30 分钟,满分 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如图 9-3-6 所示,一个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导热性良好)内盛有饱和水汽与少量的水,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图 9-3-6A.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会增大B.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不变C.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拉出活塞,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会减小D.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不变解析 慢慢推进活塞和慢慢拉出活塞,密闭容器内体积发生变化,而温度保持不变,饱和水汽的压强只和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故选项 A、C 错,B 正确;不移动活塞面将容器放入沸水中,容器内温度升高,水的饱和汽压增大,选项 D 错误。答案 B2.水的凝固点是 0 ℃,如果把 0 ℃的冰放到 0 ℃的房间里,则A.冰一定会熔化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熔化,也可能不熔化D.冰将全部熔化解析 冰是晶体,它的熔化需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 0 ℃,继续吸收热量。0 ℃的冰不能从 0 ℃的环境里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熔化,故选 B。3答案 B3.(多选)对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只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B.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C.蒸发和沸腾都只发生在液体表面D.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解析 蒸发和沸腾作为汽化的两种方式,是有区别的:蒸发只在表面进行,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不过快慢程度不一样,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沸腾是只有在某一温度时才发生的、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且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故 B、D 正确。答案 BD4.(多选)如图 9-3-7 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蒸气,测得水蒸气的压强为 p,体积为 V。当保持温度不变,则 图 9-3-7A.上提活塞使水蒸气的体积增加 2V 时,水蒸气的压强减为 p12B.下压活塞使水蒸气的体积减为 V 时,水蒸气的压强增为 2p12C.下压活塞时,水蒸气的质量减小,水蒸气的密度不变D.下压活塞时,水蒸气的质量和密度都减小解析 容器中的水蒸气刚好饱和,表示容器中已没有水。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使水蒸气的体积变为 2V 时,容器中的水蒸气变为未饱和汽,它遵循玻意耳定律,压强变为p;下压活塞使水蒸气的体积减为 V,由于温度不变,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部分水蒸气会12 12液化成水,水蒸气的压强仍为 p,只是水蒸气的质量减小了,故 A、C 正确。答案 AC5.(多选)如图 9-3-8 是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关系的图像,请结合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图 9-3-8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饱和汽压增大B.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不变的C.当液体处于饱和汽状态时,液体会停止蒸发现象D.在实际问题中,饱和汽压包括水蒸气的气压和空气中其他各种气体的气压解析 当液体处于饱和汽状态时,液体与气体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液体蒸发现象不会停止,C 项错误;在实际问题中,水面上方含有水分子、空气中的其他分子,但我们所研究的饱和汽压只是水蒸气的分气压,D 项错误,A、B 两项正确。答案 AB二、非选择题(共 20 分)6.(10 分)气温为 10 ℃时,测得空气的绝对湿度 p1=800 Pa,则此时的相对湿度为多少?如果绝对湿度不变,气温升至 20 ℃,相对湿度又为多少?(已知 10 ℃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 ps=1.228×10 3 Pa,20 ℃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 ps′=2.338×10 3 Pa)解析 10 ℃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 ps=1.228×10 3 Pa,由相对湿度公式得此时的相对湿度:B1= = ×100%=65.1%p1ps 8001.228×10320 ℃ 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 ps′=2.338×10 3 Pa,同理得相对湿度: B2= =p1ps′×100%=34.2%。8002.338×103答案 65.1% 34.2%7.(10 分)容器里装有 0 ℃的冰和水各 500 g,向里面通入 100 ℃的水蒸气后,容器里水的温度升高了 30 ℃。假设容器吸收的热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容器是绝热的。计算一下通入的水蒸气有多少?[已知 100 ℃时水的汽化热 L=2.26×10 6 J/kg,冰的熔化热 λ =3.34×10 5 J/kg,水的比热容 c=4.2×10 3 J/(kg·℃)]解析 冰融化成 0 ℃的水吸收的热量为Q1= λm 1=3.34×10 5×0.5 J=1.67×10 5 J5所有的水从 0 ℃升到 30 ℃时吸收的热量为Q2= c·2m1Δ t1=4.2×10 3×2×0.5×30 J=1.26×10 5 J所以 Q 吸 = Q1+ Q2=2.93×10 5 J设有质量为 m2的水蒸气通入水中,放出的总热量为Q 放 = Lm2+ cm2Δ t2其中 Δ t2=100 ℃-30 ℃=70 ℃由 Q 吸 = Q 放 ,解得: m2≈0.115 kg=115 g。答案 0.115 kg(或 115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