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版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 2.3 光是波还是粒子学案 沪科版选修3-5.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79098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 2.3 光是波还是粒子学案 沪科版选修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版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 2.3 光是波还是粒子学案 沪科版选修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版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 2.3 光是波还是粒子学案 沪科版选修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版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 2.3 光是波还是粒子学案 沪科版选修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版高中物理 第2章 波和粒子 2.3 光是波还是粒子学案 沪科版选修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3 光是波还是粒子学习目标1.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其对立统一的关系.2.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知道概率波的统计意义.3.会用光的波粒二象性分析有关问题一、光的波粒二象性导学探究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比如:光的单缝衍射实验(图 A)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图 B)光电效应实验(图 C)光的薄膜干涉实验(图 D)康普顿效应实验等等(1)在以上实验中哪些体现了光的波动性?哪些体现了光的粒子性?(2)光的波动性和光的粒子性是否矛盾?答案 (1)单缝衍射、双缝干涉、薄膜干涉体现了光的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体现了光的粒子性(2)不矛盾大量光子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波动性,比

2、如干涉和衍射当光与物质发生作用时,显示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知识梳理1人类对光的本性的研究学说名称 微粒说 波动说 电磁说 光子说 波粒二象性代表人物 牛顿 惠更斯 麦克斯韦 爱因斯坦实验依据 光的直线传 光的干涉、 能在真空中传 光电效应、 光 既 有 波 动 现 象 ,2播、光的反射衍射 播,是横波,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康普顿效应又 有 粒 子 特 征内容要点光是一群弹性粒子光是一种机械波光 是 一 种 电 磁 波光是由一份一份光子组成的光是一种概率波,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2光的波粒二象性(1)(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能量: E h .动量: p .h(3)意义:

3、能量 E 和动量 p 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 和频率 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因此 E h 和 p 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h系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子数量越大,其粒子性越明显( )(3)光具有粒子性,但光子又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 )(4)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二、再探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导学探究 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 1甲、乙、丙所示的图像图 1(1)图像甲是曝光时间很短的情况,光点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2)图像乙

4、是曝光时间稍长情况,当光子数较多时落在哪些区域的概率较大?可用什么规律3来确定?(3)图像丙是曝光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体现了光的什么性?怎样解释上述现象?答案 (1)当曝光时间很短时,屏上的光点是随机分布的,具有不确定性,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2)落在某些条形区域的概率较大,这种概率可用波动规律来确定(3)光的波动性少量光子呈现粒子性,大量光子呈现波动性,而且光是一种概率波知识梳理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光子自身固有的性质,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波动的规律确定,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光子通过狭缝后运动的轨迹是确定的( )

5、(2)干涉条纹中,暗条纹是光子不能达到的地方( )(3)单个光子的运动具有偶然性,但光波强的地方是光子到达几率大的地方(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2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起主导作用;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由波动性起主导作用,因此称光波为概率波3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4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描述波动性特征的物理量,因此 E h 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例 1 下

6、面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B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C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D光不可能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答案 D解析 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故 A 正确;在光的波粒二象性中,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故 B 正确;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故 C 正确;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即具有为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7、二者是统一的,4故 D 错误二、对概率波的理解1单个粒子运动的偶然性:我们可以知道粒子落在某点的概率,但不能预言粒子落在什么位置,即粒子到达什么位置是随机的,是预先不能确定的2大量粒子运动的必然性:由波动规律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大量粒子运动时的统计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对宏观现象进行预言3概率波体现了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概率波的主体是光子、实物粒子,体现了粒子性的一面;同时粒子在某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体现了波动性的一面,所以说概率波将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在一起4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非常弱,以至它在前一个光子到达屏幕之后才发射第二个光子,这样

8、就排除了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2)尽管单个光子的落点不可预知,但是长时间曝光之后仍然可以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可见,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光子自身固有的性质例 2 (多选)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从单缝射入的整个光强的 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 )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B一定落在亮纹处C可能落在暗纹处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答案 CD解析 根据光波是概率波的概念,对于一个光子通过单缝落在何处,是不可确定的,但概率最大的是落在中央亮纹处,可达 95%以上,当然也可落在其他亮纹处,还可能落在暗纹处,不过,落在暗纹处的概率很小,故 C

9、、D 选项正确1(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下列各组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 )A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 B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C泊松亮斑和光电效应 D光的反射和光电效应答案 C解析 光的干涉、衍射、泊松亮斑是光的波动性的证据,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反射和色散不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或粒子性,故选项 C 正确5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答案 C解析 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

10、现出波动性,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A 错误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 B 错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故选项 C 正确,D 错误3(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 ,惠更斯提出“波动说”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 ,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

11、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相结合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答案 C解析 光的波动性指大量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不是惠更斯的“波动说”中宏观意义下的机械波光的粒子性是指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光子,不是牛顿“微粒说”中的经典微粒某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是指波动理论能解释这一现象某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是指能用粒子说解释这个现象要区分题中说法和物理史实与波粒二象性之间的关系C 正确,A、B、D 错误4(对光的本性的认识)有关光

12、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相互矛盾和对立的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 D解析 光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其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A 错,D 对;光的波动性不同于机械波,其粒子性也不同于质点,B 错;大量光子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6子往往表现出粒子性,C 错5(对概率波的理解)为了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光屏换成照相底片,并设法减弱光的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光子

13、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狭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出现双缝干涉图样B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狭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出现不太清晰的双缝干涉图样C大量光子的运动规律显示出光的粒子性D个别光子的运动显示出光的波动性答案 A解析 单个光子运动具有不确定性,大量光子落点的概率分布遵循一定规律,显示出光的波动性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会出现明显的干涉图样,A 正确,B、C 错误;由光的波粒二象性知,个别光子的运动显示出光的粒子性,D 错误一、选择题考点一 光的波粒二象性1下列实验中,能证实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C光

14、的圆孔衍射实验 D泊松亮斑实验答案 A解析 光的双缝干涉、圆孔衍射、泊松亮斑实验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2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不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 A解析 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能量,显然 A 错误;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性,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正确;麦克斯韦根据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近似相等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

15、,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C 正确;光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7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D 正确3(多选)关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否定了光的电磁说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的粒子性C光波不同于机械波,它是一种概率波D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相互矛盾的,无法统一答案 BC解析 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并没有否定电磁说,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光是体现粒子性的,A 错;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说明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B 对;光波在少量的情况下表现出粒子性,大量的情况下表现出波动性,C 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D 错4(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6、光的波粒二象性学说就是牛顿的微粒说加上惠更斯的波动说组成的B光的波粒二象性彻底推翻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C光子说并没有否定电磁说,在光子的能量 E h 中, 表示波的特性, E 表示粒子的特性D光波不同于宏观观念中那种连续的波,它是表明大量光子运动规律的一种概率波答案 CD解析 光的波动性指大量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不是惠更斯的波动说中宏观意义下的机械波光的粒子性是指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一份是一个 光 子 , 不 是 牛 顿 微 粒 说 中 的 经 典 微 粒 光 子 说 与 电 磁 说 不 矛 盾 , 它 们 是 不 同 领 域 的 不 同 表述 考点二 对概

17、率波的理解5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发现 100 个光子中有 96 个通过双缝后打到了观察屏上的 b 处,则b 处是( )A亮纹B暗纹C既有可能是亮纹也有可能是暗纹D以上各种情况均有可能答案 A解析 由光子按波的概率分布的特点去判断,由于大部分光子都落在 b 点,故 b 处一定是亮纹,选项 A 正确6(多选)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会出现衍射图样B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C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D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上的情况呈现出随机性,大量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上的情况呈现出

18、规律性答案 AD7(多选)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 )A光是电磁波 B光具有波动性C光可以携带信息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 BC解析 光能发生衍射现象,说明光有波动性,B 正确衍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对应,说明了衍射图样中包含了障碍物的信息,C 正确光是电磁波,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但在这个现象中没有得到反映,A、D 不正确二、非选择题8(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下列列举的是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A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B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证明波动说是正确的C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为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诞生奠定了基础D光波的传播介质问题是麦克斯韦电磁说诞生的基础E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F光具有波粒二象性G微观世界波粒二象性的统一,使人们认识到光的波动性实际是光子运动规律的概率波请按人类的认识发展进程将字母按顺序排列起来:_.答案 ABDCFEG解析 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有五大学说按其发展顺序为:牛顿支持的微粒说,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最后是现代物理学将两大对立学说加以综合的光的波粒二象性,所以顺序应为A、B、D、C、F、E、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