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121301198.doc--点击预览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8121301199.doc--点击预览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21301197.doc--点击预览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21301205.doc--点击预览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21301201.doc--点击预览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21301202.doc--点击预览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21301200.doc--点击预览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21301203.doc--点击预览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21301204.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 1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测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可 能 用 到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Ne-20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为让被困的红军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带进山中……假如潘冬子在实验室中,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 B.萃取 C.蒸发 D.蒸馏2.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常用的浓酸、浓碱药品柜上的图标 ( )3.化学试验中必须注意安全,以下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①在点燃 H2、CO、CH 4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③浓碱液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④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⑤收集冷凝水时,应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2 -B.配制溶液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C.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时,先放出下层液体后,再放出上层液体D.萃取时,将酒精和碘化钾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 2O 的质量为 18 g·mol-1 B.CH 4的摩尔质量为 16 gC.3.01×10 23个 SO2分子的质量为 32 g D.1 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 6.02×1023个分子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6.02×10 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 22.4 L;②0.5 mol H 2所占体积为 11.2 L;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 2O 的体积为 22.4 L;④常温常压下,28 g CO 与 N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 2NA;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 22.4 L·mol−1;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A.①③⑤ B.④⑥ C.③④⑥ D.①④⑥7.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A.2 mol 水的摩尔质量和 1 mol 水的摩尔质量B.200 mL 1 mol·L-1氯化钙溶液中 c(Cl-)和 100 mL 2 mol·L-1氯化钾溶液中 c(Cl-)C.64 g 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 22.4 L 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D.20% NaOH 溶液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和 10% NaOH 溶液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8.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0.4 mol 氧气 B.4 ℃时,5.4 mL H2O C.标准状况下 5.6 L 二氧化碳 D.10 g 氖9. 2 克氧气含有 x 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16 x B.32 x C. x/16 D. x10.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 N2 和 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 CO 和 C2H4C.等温、等压,等体积的 O2 和 N2 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 NO 和 CO11.关于 0.1 mol/L H2SO4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1 L 该溶液中含有 H2SO4的质量为 9.8 g- 3 -B.0.5 L 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 mol/LC.从 1 L 该溶液中取出 100 mL,则取出溶液中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 mol/LD.取该溶液 10 mL,加水稀释至 100 mL 后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 mol/L12.为了配制 100 mL 1 mol·L−1 NaOH 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①NaOH 用纸盛载进行称量;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 100 mL 容量瓶进行配制;③NaOH 在烧瓶里刚好完全溶解,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两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⑤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面恰好跟刻度相切。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13.有硫酸镁溶液 500 mL,它的密度是 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4%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4 mol·L−1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1∶21.1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是 230.4 g14.在 KCl、FeCl 3、Fe 2(SO4)3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 K+ 为 0.15 mol,Fe 3+ 为 0.25 mol,Cl - 为 0.2 mol,则 SO 为( )2-4A.0.1 mol B.0.15 mol C.0.25 mol D.0.35 mol15. V mL Al2(SO4)3溶液中含 Al3+ a g,取 mL 溶液稀释到 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 SO 的V4 2-4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125a9V 125a18V 125a36V 125a54Vmol·L-116.由 NO 和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同温同压下空气的密度相等(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中,CO 与 NO 质量比 15∶14 B.混合气体中,CO 与 NO 分子个数比 1∶2C.混合气体中,CO 占有的体积大于 NO 占有的体积 D.混合气体中,CO 与 NO 密度比 14∶15二、非选择题:包括第 17 题~第 20 题 4 个大题,共 52 分。- 4 -17.(14 分)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Mg 2+、 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24SO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 NaOH 溶液 ③加适量 HCl ④加过量 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 BaCl2溶液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五步操作中,最后进行的是________。(2)实验室进行 NaCl 溶液的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固定铁圈位置 ②放置酒精灯 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 NaCl 溶液)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3)在粗盐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饱和 Na2CO3溶液。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 Na2CO3溶液已经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14 分)填写下列空白:(1) ______mol H2O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 1.5 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2)将等物质的量的 NH3和 CH4混合,混合气体中 NH3与 CH4的质量比为______。(3)要使 NH3与 CH4含相同数目的 H 原子,则 NH3和 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4)在质量分数为 28%的 KOH 水溶液中,OH - 与 H2O 数目之比是________。(5)在标准状况下,0.01 mol 某气体的质量为 0.44 g,则该气体的密度为________g·L-1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6)已知 a g A 和 b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0.2 mol C 和 d g D,则 C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7)已知标准状况下 1 体积水能溶解 500 体积的氯化氢,则可求出标准状况下氯化氢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19. (14 分)用 98%的浓硫酸( ρ =1.84 g/cm3)配制 1 mol/L 稀硫酸 100 mL。(1)实验操作:a.用 100mL 量筒量取 98%的浓硫酸___________mL;- 5 -b.选取对应规格的容量瓶,洗涤,检查是否漏液,将稀释并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此容量瓶中;c.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d.在小烧杯内稀释浓硫酸,稀释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e.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 1~2 cm 处;f.盖上容量瓶瓶塞,摇匀;g.用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刻度线;h.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入含少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贮存备用。(2)实验分析:①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②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①量取浓硫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______________。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20. (10 分)A、B、C、D 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可能分别是 Ca2+、Ag +、Na +、Cu 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可能分别是 、 、Cl −、 中的某一种。3NO24S23CO①若把 4 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 4 支试管中,均得澄清溶液,只有 C 盐的溶液呈蓝色。②若向①的 4 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 溶液中有沉淀产生,D 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1)根据①②的实验事实推断 B、C 的化学式:B:________,C:________。(2)写出 A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想从 A 与 D 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别提取得到两种固体产物,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和________。- 1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 ,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 )A.体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为传宗继统披上神C.强调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D.根植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2. 《殷周制度论》载:“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 ”由此可见当时( )A. “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B.血缘关系维系国家政治C.封建君主专制正式确立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 。这实质上反映出( )A.农业发展迅猛 B.分封制度崩溃 C.贵族政治衰落 D.官吏待遇下降4. 《札记—王制》载:“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又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这些规定( )A.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 D.明确了诸侯的权利和义务5.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 6000 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说明( )A.周王权威开始削弱 B.齐国当时实力最大C.宗法分封制受冲击 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6.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材料表明,分封制( )- 2 -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 B.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C.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 D.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7.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谈到中国古代早期形态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他意在强调古代早期政治(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构建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D.以宗法关系为基本特征8.西周推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这说明( )A.历史制度总是重复循环 B.西汉的制度最优C.制度的革新具有渐进性 D.郡县制存在弊端9.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关于第一个“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B.其内涵是封邦建国,以藩屏周C.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D.指的是郡县制10.下表为中国古代史籍中有关郡县制的记载,据这些记载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秦武公十年“伐邦、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 。 “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因县陈” 晋“遂灭祁、羊舌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 秦孝公十二年, “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 A.春秋时期县制已取代分封制 B.县制产生的方式比较单一C.秦国是最先推行县制的国家 D.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县制11.有学者认为,秦国与匈奴战争期间,每消耗 192 石粮食才有 1 石供应到军队,完全可以说“运输决定战争”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在征服南越的战事中,秦修建了(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直道12.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 )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 B.服务皇室,君权至上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 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13.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中央专制集权的国家。这些措施包括( ) - 3 -①皇帝制 ②郡县制 ③刺史制 ④三公九卿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 36(后增至 41),设县约 1000 左右。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士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 )A.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 B.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C.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15.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16.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下列关于这项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监督了地方官吏 B.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C.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D.加强了中央集权17.秦朝在中央设置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设置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设置少府主管皇室财政,设置宗正主管皇室事务,设置卫尉主管宫门屯卫。这些举措体现的核心政治理念是( )A.天下为家 B.教化至上 C.天下为公 D.分权制衡18.李治安教授认为:“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双重性是指既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B.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既是中央集权,同时又体现出地方分权C.对行省的有效监督及行省内部分权制衡,避免行政过于专权D.在权力结构上实行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的权力结构19.唐朝前期,皇帝是监察机构的授权主体,既可亲选御史,也可提名台院长官。唐朝后期,随着政事堂的设立,御史“虽职在抨弹,然进退从违,皆出宰相” 。这一变化说明唐朝后期( )- 4 -A.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 B.人才选拔权限上移C.藩镇割据严重地削弱中央集权 D.监察机制趋于合理20.下列古代官职或制度,按照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凡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②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③设一员总领财政,下设盐铁、户部、度支三部 ④皆编、检、讲读之官属,不得专制诸司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21.秦朝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相权不断削弱 B.中央权力不断加强C.皇权不断加强 D.中枢机构不断完善22.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统治者( )A.完善中枢权力体系的意图 B.密切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意图C.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意图 D.提高经济区域化程度的意图23.北宋建立以后, “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 。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朝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 。这说明宋代( )A.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 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D.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24.政事堂在唐初设于门下省,为宰相议政之所,武周时迁于中书省,改为“中书门下” ,成为朝廷最高权力机构,且中书令实际上成为大权独揽的宰相。据此可知( )A.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B.宋朝的中书门下体制发端于唐C.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削弱 D.三省体制下相权反弹威胁皇权二、材料题:共 2 个材料题,25 题 24 分,26 题 28 分,共 52 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 5 -材料二 (秦 )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 ,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四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五 (元行省 )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影响, (2 分)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4分)这个破解法产生了哪些影响? (4 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叛国”的原因。(2 分) (3)据材料四,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2 分) (4)据材料五,概括钱穆的主要观点。(4 分)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4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 分)材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 6 -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唐初,尚书左右仆射二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二人是当然的宰相,在门下省政事堂办公,非三省长官不得入政事堂……(唐太宗)给他官加上 “参预朝政” 、 “参议得失” 、 “参知政事” 、 “参知机务” 、 “同掌机务”等名目,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事。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 ”参知政事“仍令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 。宋初宰相虽有多人,但只指定二人分别轮流执掌中书之印。参知政事初设时职位较低,无权执掌中书之印,也不在政事堂议事。直到至道元年,才“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 。 ——《宋代官印制度》 (1)据材料一,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6 分) ,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责。(6 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代的三省制。(6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参知政事”地位的变化。(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初和宋朝行政措施的共同点及其目的。(6 分)- 1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天体系统的说法,错 误 的是( )A.银河系包含地月系 B.太阳系是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C.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D.河外星系是最高级的天体系统2.读下图,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中与②④⑤对应的是( )A.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3.所谓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太阳系中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D.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4.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她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释放能量,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到达地球,却对地球和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 5-6 题。5.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促进地球上大气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B.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生物生长的能量来源,其它物质运动不需要太阳辐射能。C.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 2 -D.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产生地方时差的主要原因6.太阳能量来源于( )A.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B.氢气的燃烧 C.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铀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2016年 3月 9日,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迎来了一场日食。其中东南亚部分地区可见日全食,全食带从印度洋北部开始,经过印度尼西亚、西太平洋部分岛屿,在太平洋东北部结束。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某次日全食照片。据此回答下列 7-8题。7. 太阳的大气层由 里向外依次是( )A.日冕 色球 光球 B.色球 日冕 光球 C.色球 光球 日冕 D.光球 色球 日冕8. 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在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 B.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读右图,回答 9-10题。9. 图中 P地位于 X地的方向是 ( )A.南方 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10.从 X地到 P地经过 ( )A.东、西两半球 B.西半球C.东半球 D.南、北两半球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 11~12 题。- 3 -11.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12.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13. 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 14~15 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66°34′B.图中角 α 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15.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 0°,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全球无温度变化D.全球无五带划分- 4 -16. 某军舰在(20°W 29°S)的海面上,沿 20°W经线向南发射炮弹,射程为 90km,落弹点将在 ( )A.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低纬度地区C.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低纬度地区读图(阴影表示黑夜) ,回答 17-19题。 17. 四图中表示夏至日晨线分布状况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8. 图甲中,与 B地相比,A 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C.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大 D. 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等19.图乙中①点的时刻为( )A. 0时 B. 6时 C. 12时 D. 18时2018年春运比往年来得晚了一些。铁路春运将在北京时间 2月 1日拉开帷幕,直至 3月12日结束。读“太阳光照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如图) ”,完成 20-23题。 20.右图中与左图太阳直射点对应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1.关于左图叙述,正确的是( )- 5 -A. EF为昏线,总与经线圈斜交 B. 太阳直射点经度为 120°EC. K点所在纬线昼长为 8小时 D.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 56°34’22.右图中,南通昼长夜短、昼变短的时段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23.春运期间( )A. 太阳直射点位于④⑤之间 B. 南通太阳高度逐渐变小C. 南极圈以内极夜范围变大 D. 南通正午物影逐渐变长24. 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哪一岸(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014年巴西世界杯半决赛巴西:德国一役于巴西时间(西三区区时)7 月 8日 17时开始,全场比赛战罢,巴西 1-7惨败,遭遇世界杯最惨失利,这是一场世纪惨案!25.重庆的球迷们要完整观看这场比赛,应从( ) 时间开始?A.7 月 8日 17时 B.7 月 8日 6时C.7 月 9日 4时 D.7 月 9日 6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共 50分26.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6 -(1)图中 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 ,D 表示的天体名称是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 性、 性、 性。(3)图中 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 行星。(4)图中虚线是 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 1986年,她的周期是 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 年。(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是 。27. 右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 分)(1)图中数码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 (2)图中①地位于②地的 方向;③地位于④地的 方向。(3)当④地的地方时为 10月 10日 13:00时,下列各地的地方时为: ①为 ②为 ③为 28.读下图,回 答下列问题。(14 分)- 7 -(1)A 点所在地的经度位置是 ,纬度位置是 。(2)此时,A 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B 点在 A点的 方向。(3)某物体从 A点向 B点做水平运动时,先是向 偏,后又向 偏,这是 影响的结果。(4)A 点随着地球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前后花费了 小时,叫一个 日。(5)A 点和 B点随地球自转一周,所走的路程是 A比 B ,A 的线速度比 B的线速度 ;A 的角速度与 B的角速度 。(6)在图中画出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29.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20 分)- 8 -图 1 图 2(1)图 1是以____________(北极点或南极点)为中心,此时地球在图 2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A.① B.② C.③ D.④(2)图 1中晨线是________。(3)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日出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______小时。(4)此时全球与甲地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面积为全球面积的____________。A.1/2 B.2/3 C.3/4 D.1/4(5)将 A、B、C、D 四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______________。(6)图中 B点位于 D的______________。(填方向)(7)李先生在某地(21.5°N)准备买房。他在某楼盘看房时发现,正午北楼部分楼层会被南楼的影子遮挡。南楼北楼每层高度均为 3米,共十层,楼间距为 18米。为了保证全年都能被太阳照射,李先生买房至少要买在______________层及以上。- 9 -重庆大一中 18-19学年上期高 2021届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1. D 2.A 3.B 4.B 5. A 6. C 7.D 8.C 9.A 10.C11.A 12.C 13.B 14.D 15.C 16.B 17.C 18.C 19.C 20.B 21.C 22.B 23.A 24.B 25.C二、综合题(本大题有 4小题,共 50分)26. (10分)(1)小行星(带) 天王星(2 分)(2)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3 分)(3)类地(行星)(1 分)(4)彗星 2062 年(2 分)(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2 分)27. (6 分)(1)④(1 分) (2)正东(1 分) 西南(1 分)(3)17:00(1 分) 9:00(1 分) 11:00(1 分)28.(14 分)(1)120°W 23°26′S (2 分) (2)16 正北 (2 分) (3)左 右 地转偏向力(3 分)(4)24 太阳日 (2 分) (5)长 大 相等(3 分)(6)作图题(略)(2 分)- 10 -29. (20 分)(1)南极点 A (4 分)(2) (2 分)(3)9:00 3:00 18 (6 分)(4)C (2 分)(5)B=A (2 分)(6)西南 (2 分)(7)5(2 分) - 1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部分 2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8 分。1.2018 年国家预算在医疗卫生方面,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均提高 30 元,分别达到每人每年 450 元和 l80 元。下列对实施相关政策后引起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 )A. 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升公民义务意识——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B.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利益得到实现C.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保障人民享有广泛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D.提高个人缴费标准——保障公民政治权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2.读下图漫画,这表明我国( )①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②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③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④坚持依法治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 2018 年 5 月,广东省公安厅组织珠海、中山、梅州、清远、云浮等市公安机关分别对“飓风 ll 号”和“飓风 l2 号”专案同步开展收网行动,成功打掉电信诈骗犯罪团伙 20 余个,打掉“盗抢骗”团伙 60 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 910 余人,帮助众多群众挽回损失。这说明 ( )①国家具有专政的职能 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专政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能维护人民当家作主④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 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就要筑牢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汇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活力,- 2 -促进全社会同心共筑国家安全的“命运共同体” 。重视国家安全 ( )①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②要求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③要求公民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④表明了我国公民是国家主人的民主本质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5. 今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两会期间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当前我国的中心任务③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的重要保证④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对下列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有 ( )①甲向区人大反映拆迁问题——参与民主决策②乙参加本村村委会选举 ---- 参与民主管理③丙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行使监督权 ④丁参加天然气价格听证会--一作出科学决策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一种依托互联网表达利益、参与决策从而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网络政治参与模式影响日增,促进了政治文明建设。网络政治参与 ( )①创造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②增加了公民权利的内容③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 ④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8.某社区居委会选举采取社区居户代表选举方式,由每户推选一名有选举资格的代表,然后经过确定候选人、竞职演讲、居户代表投票、验票、公开计票等环节,选出了新一届社区“当家人” 。此举 ( )①是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充分考虑了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3 -③体现了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翁 ④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 2018 年 3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施行两周年。作为中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法,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为遭受家暴之苦的受害人提供了有力保护。这一法律的实施 ( )①表明法定权利不可非法剥夺 ②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③保证了公民政治权利顺利实现 ④表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某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问题引起了一场激烈的社会讨论,民众与专家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有不少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好的建设性。在此基础上,该市基本形成了一边推行垃圾分类一边选址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公共决策,使居民原先的矛盾心态得以化解,使“垃圾围城”的问题得以解决。实行这种参与式决策 ( )①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 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③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④有利于保证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某地在美好乡村建设点通过民主推选方式组建村民理事会,建立村民理事会章程等规章制度,对村级事务实行“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 ,注重发挥理事会在村庄整治、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方面的主体作用。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 )①行村务公开有利于村民自治规范化 ②建立村民理事会章程有利于规范村于部的行为③建立村民理事会能强化基层政权职能 ④村民理事会有权决定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李师傅不满当地政府拆迁征地的做法,想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已的意见 但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你建议他可以选择 ( )①社会听证制度 ②信访制度③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④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针对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和比例不公的问题,河南的一些中小学生提交了自己的微- 4 -议案,建议“全国统一套试卷,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划定分数线,按照高考考生人数多少,按比例分配录取指标。 ”该微议案被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带到全国人大会议上,引发热议。此微议案 ( )①体现了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保障了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②折射了我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③体现了公民直接参与对国家的管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④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公民应依法享有公平受教育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广东省江门市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社会评议,邀请各界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评价打分。市民可登录市政府官网公众互动栏目提交评价问卷。对于这项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为市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提供有效渠道 ②是加强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设的要求③市民在评价打分时应实事求是 ④市民应当根据个人利益来打分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5.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基础”一词使用正确的是 ( )①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保障公民的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③自己选举当家人,是实施村民自治的基础④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18 年 3 月,某市人民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征集市民建议活动并设立“最有价值建议奖” 。如果市民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就能获得重奖。上述材料体现了①公民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②政府与公民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③这种形式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④普通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不利于专家作用的发挥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7.中国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并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通过多种实际举措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及政治经济等各项权利的实现。这表明- 5 -①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生存权是我国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③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④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8 党和政府对腐败一向是零容忍。近年来,我国实施“猎狐”行动,加大海外追逃力度,通过与有关国家政府合作,不少潜逃国外多年的贪官被缉捕回国接受处罚。我国对外追逃贪官的态度①再次证明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性质②彰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和精神③表明公民有维护国家利益和荣誉的义务④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2018 年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 2970 名代表,,绝大多数代表选举采取了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种选举方式①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③可以避免虚假宣传或贿选 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余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在最近一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期间,某市开展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活动,4536 名县级人大代表候选人,4314 名镇级人大代表候选人依法参加了活动。让候选人从“纸上”来到选民面前接受“面试”的做法①促使当选代表更加重视肩负的责任和选民的重托 ②是选民了解候选人,更好行使选举权的重要环节③旨在加大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扩大选民的选择范围④是扩大候选人的社会影响以保证当选的必要手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某县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参加对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此前,3 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 13 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 160 多个问题。21.这种选举有利于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 ③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 6 -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⑤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A.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 22.近年,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广大村民创造出很多监督村干部和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新形式。下列形式中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①民主评议村干部 ②民主选出自己的当家人③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④参加村民会议讨论村务的管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3.李某是广东省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其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该村村民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提议罢免其职务。按照公民政治参与的类型划分,与本案例同类的是A.市人大代表联名向环境保护主管单位负责人提出质询 B.村民依法选举王某为县人大代表C.市民向信访部门举报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D.市民应邀参加市政府调整水价的听证会并发表意见24.换届选举事关选人用人的重大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对此,中央提出了严禁拉票贿选的禁令,对贿选“零容忍”。中央对贿选“零容忍”意在 ①强化舆论监督,维护选举秩序 ②推行等额选举,缓解紧张局面 ③落实选举程序,促使结果公正 ④唤醒公众意识,珍惜选举权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 (非选择题 共 52 分)25.材料一: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稳定向好.但围绕食品安全的各类谣言时有发生,引发公众“舌尖上的焦虑” ,也对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安全造成影响为此,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等 10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 ,要求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及时组织辟谣.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各地公安机关接到食品安全谣言报案后,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涉嫌犯罪的.依法立案调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请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等违法行为的依据。 (12 分)- 7 -26.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就需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为促进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让养老机构规范运行,我国有关部门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收集民意,邀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已完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 ,并于 2017 年 10 月 17 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对征求意见稿如有意见,可将意见发送至电子邮箱。(1) 结合材料,从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角度,分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的制定过程。 (12 分)(2) 公民童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大意义? (16 分)27.材料: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我国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如听证会、政务公开、开门立法、社会公示、群众评议、政风行风热线等。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在基层民主自治中、在重大公共决策的征求意见之中、在各种竞争性选举之中,都能看到公民的理性行为。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努力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途径的理由。(12 分)- 8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BCCD 6-10BDBAB11-15 ACCAD 16-20DCADA 21-24ABCD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B C C D B D B A B A题号 12 13 14 15答案 C C A D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B C C D B D B A B A题号 12 13 14 15答案 C C A D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B C C D B D B A B A题号 12 13 14 15答案 C C A D二、非选择题25. (12 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 分)②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4 分) ③我国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等违法行为,是坚持国家专政职能的表现,是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4 分)26. (12 分)(1)①我国有关部门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收集民意,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邀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决策机关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是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16 分)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 9 -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7. (12 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 分)不断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1 分)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 分)不断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体现了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 分)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 分)不断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表现。 (2 分)④有利于推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1 分)有利于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促进国家机关改进工作;(1 分)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1 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