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6科6份).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6科6份.zip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6科6份.zip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66.doc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63.doc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62.doc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64.doc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61.doc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75.doc
  • 全部
    •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66.doc--点击预览
    •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63.doc--点击预览
    •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62.doc--点击预览
    •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64.doc--点击预览
    •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61.doc--点击预览
    •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120175.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 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7.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A.“日照遂州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B.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梁中的乙醇分离出来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D.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8.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 B.制取收集干燥氨气 C.除去粗盐中的不溶物 D.观察Fe(OH)2的生成 9.环扁桃酯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扁桃酯的分子式是 C17H24O3 B.1 mol 环扁桃酯最多能与3 mol H2反应C.环扁桃酯水解得到的醇与苯甲醇互为同系物 D.环扁桃酯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AlCl 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 n(OH-)∶n(Al 3+)=7∶2 时,2Al 3+ +7OH― ═Al(OH) 3↓+[ Al(OH)4]―B.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CO 32― +CO2+H2O═2HCO 3―C.CuCl 2溶液与 NaHS 溶液反应,当 n(CuCl2)∶n(NaHS)=1∶2 时,Cu 2+ +2HS― ═CuS↓+H 2S↑D.Fe 与稀硝酸反应,当 n(Fe)∶n(HNO 3)=1∶2 时,3Fe+2NO 3― +8H+ ═3Fe 2+ +2NO↑+4H 2O211.下列是部分矿物资源的利用及产品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粗铜电解精炼时,粗铜作阴极B.生产铝、铜、高纯硅和玻璃的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黄铜矿冶铜时,副产物 SO2可用于生产硫酸,FeO 可用作冶铁的原料D.生产玻璃过程中体现了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12.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2 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弱B.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Z 的弱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 rZ> rW> rXD.化合物 YX、ZX 2、WX 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1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拟用铅蓄电池进行电絮凝净水的实验探究,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 的电极反应:Pb-2e - +SO42- = PbSO4 B.铅蓄电池工作时,每转移 2 mol 电子,消耗 98g H2SO4C.电解池的反应仅有 2Al+6H 2O 2Al(OH)3↓+3H 2↑= = = = =电 解 D.每消耗 103.5gPb ,理论上电解池阴极上有 11.2 L H2生成326. (14 分)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 SO2和 H2S)的转化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SO 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潮湿条件下,写出大气中 SO2转化为 H2SO4的方程式 .(2)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 H2S 经两步反应氧化成 SO42﹣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一:1mol H 2S(g)全部氧化成 SO42﹣ (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 H2S 废气制取氢气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右图的电化学法:①该法制氢过程如图 2,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 ;②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产生氢气的电极名称为 ,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7. (15 分)某废水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Fe3+ 、Al 3+ 、Fe 2+ 、Cu 2+ 、Cl - 、CO 32- 、NO 3- 、SO 42- 、SiO 32- 。现进行如下实验探究:I.取少量溶液,加入 KSCN 溶液,无明显变化。Ⅱ.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Ⅲ.向Ⅱ所得的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Ⅳ.向Ⅱ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仅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废水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2)实验Ⅱ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有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3)过滤除去Ⅳ中的蓝色沉淀,调整滤液的 pH 为 10.7 左右时,加入铝粉,产生氨气和氮气4的体积比为 1:4,其离子方程式为:Al+NO 3- +OH- →AlO 2- +NH3+N2+H2O(未配平) ,还原产物是 ___________ ;(4)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下列处理措施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A 碱性的废水 用 CO2中和 化学法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C 含复杂有机物的废水 通过微生物代谢 物理法D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化学法28. (15 分)氨气是一种重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1)“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步骤。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模拟该实验过程,并用水吸收制取硝酸(固定装置略去):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的作用是________。A 装置的分液漏斗中盛放浓氨水,则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应该是________(填化学式)。②反应后,装置 E 中除存在较多的 H+ 外,还可能存在的一种阳离子是____________,试设计实验证明这种离子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下列哪个装置可以同时起到装置 D 和 E 的作用________(填代号)。(2)若将氯气和氨气在集气瓶中混合,会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535.[化学—选修](15 分)下面是一些晶体的结构示意图。(1)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晶体的形成与晶体的自范性有关B.可以用 X­射线衍射仪区分晶体和非晶体C.石蜡是非晶体,但有固定的熔点D.晶胞就是晶体(2)图甲表示的是晶体的二维平面示意图,a、b 中可表示化学式为 AX3的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a”或“b”)(3)图乙表示的是金属铜的晶胞,请完成以下各题:①该晶胞“实际”拥有的铜原子数是________,铜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②该晶胞称为________(填字母)。A.六方晶胞 B.体心立方晶胞 C.面心立方晶胞(4)图丙为钛酸钡晶体的晶胞结构,该晶体经 X­射线分析得出,重复单位为立方体,顶点位置被 Ti4+ 所占据,体心位置被 Ba2+ 所占据,棱心位置被 O2- 所占据。①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将 Ti4+ 置于晶胞的体心,Ba 2+ 置于晶胞顶点,则 O2- 处于立方体的________位置。③Ti 4+ 的氧配位数和 Ba2+ 的氧配位数分别为 。36. 【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油脂不仅是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上业原料。下面是以油脂为主要原料获得部分产品的合成路线:6已知:①G(C 10H10O4)分子中的官能团处于对位;②(R 1、R 2、R 3与 R4可能是氢、烃基或其他基团)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填标号)a.油脂包括植物油和脂肪,属于酯类 b. 天然油脂是混合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和沸点c.油脂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许多油脂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d.硬化油又叫人造脂肪,便于储存和运输,但容易被空气氧化变质(2)G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3)用系统命名法写出 F 的名称 。(4)在酸催化下等物质的量的 B 与苯酚反应生成一种线型结构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为_ _。(5)二元取代芳香化合物 H 是 G 的同分异构体,H 满足下列条件:① 能发生银镜反应② 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物质的最之比为 2:1③ 不与 NaHCO3溶液反应。则符合上述条件的 H 共有_____种(不考虑立体结构,不包含 G 本身).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写出从 HOCH2CH2OH HCOOCH2CH2OOCH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参照题7中的书写形式)。8化学答案7. A 8.D 9.C 10.B 11.B 12.C 13.B26.(14 分)(1)酸雨 (2 分) ; O 2 + 2SO2+2H2O = 2H2SO4; (2 分)(2) H2S(g)+2O 2(g)=SO 42﹣ (aq)+2H +(aq)△H=﹣806.39 kJ•mol ﹣1 (3 分)(方程式及状态正确 1 分,△H 数值正确 1 分,全对 3 分)(3)①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2分)②H 2S+2FeCl 3===2FeCl2+S↓+2HCl(2 分) ③阴极(1 分) 2Fe 2+ +2H + =====通电 2Fe3+ +H 2↑(2 分)27. (14 分)(1)Fe2+、Cu 2+ 、NO 3-、SO 42- Cl-(2)3Fe2++NO3-+4H+==3Fe3++NO+2H2O (3)NH3和 N2(4)AD28.(15 分 )(1) ①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微热 C,若 E 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E 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稳定高度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 分) 缓冲瓶;(2 分) Na 2O2(2 分)② NH (1 分) 取 E 中少许溶液放入一支洁净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4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溶液中含有 NH (2 分)+ 4③ b (2 分)(2) 3Cl2+8NH 3===6NH4Cl+N 2(2 分) 离子键、共价键(2 分)35. (15 分)(1) AB (2 分) (2) b (2 分)(3) ① 4 (2 分) 12 (1 分) ② C (2 分)(4) ① BaTiO 3 (2 分)② 面心 (2 分)③ 6、12 (2 分)36.(15 分)(1)ab (2)酯基 取代反应 (3)1,4-苯二甲醇9(4)(可以写成一个总反应)(5)11 (6)1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 2019 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 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 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1、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 {1,2},3{2,4}()ABCABC则 =( )A.{1,2,3} B.{1,2,4} C.{2,3,4} D.{1,2,3,4}2. “ ”是“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下列函数中,其定义域和值域与函数 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的是( )lnxyeA. B. C. D. yxlnyx110x4.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在 上是减函数的是( ),A. B. C. D. tanyx1yx123logxy13xy5、设函数 则满足 f(x)≤2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2,flog,A.[-1,2] B.[0,2] C.[0,+∞) D.[1,+∞)6、函数 f(x)=sin x 在区间[ a, b]上是增函数,且 f(a)=-1, f(b)=1,则 cos =( )a+ b22A.0 B. C.-1 D.1227. 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则使不等式}{nanSna2成立的 的最大值为( )22186naaA 3 B 4 C 5 D 68. 两个正实数 满足 ,且不等式 有解,则实数 的取值范yx,1myx342围是( )A. B. C. D.)4,1(),4(),()1,( ),3()0,(9.曲线 yx与直线 21yx及 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A. 512B. C. 6D. 1210.设 210log3xxf, ,, 1gax,若对任意的 13x, ,存在21x,,使得 21f,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A. 0, , B. 1, ,C. 2, , D. 2, ,11.已知 是椭圆 的左焦点,经过原点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F2:1(0)xyEablEP两点,若 ,且 ,则椭圆 的离心率为 ( )Q||PQ2PFEA. B. C. D.1312312.已知偶函数 ,且 ,则函数4log,0()8)8xff()(fxf在区间 的零点个数为 ( )1()2xFxf1,2A. 2020 B.2016 C. 1010 D.1008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313.已知向量 满足 , ,则 _______________.,ab|12abab14.在△OAB 中.点 C 满足向量 ,则 y-x= .OByAxCBA,415.函数 321fxax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则 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已知函数 是可导函数,其导函数为 ,且满足 ,且f 'fx' ln()xxff, 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___________1()fe(1)()xfe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 分)已知函数 f(x)= x2-4 x+ a+3, a∈R.(1)若函数 y= f(x)的图象与 x 轴无交点,求 a 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 y= f(x)在[-1,1]上存在零点,求 a 的取值范围.18.(12 分)△ 中,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若 A,B,C 成等差数列,a,b,cABC,,bc成等比数列,求证:△ 为等边三角形。19.(12 分)如图,已知四棱锥 的底面为菱形,且 , 是 中点.PABCD60ABCEDP(Ⅰ)证明: 平面 ;/E(Ⅱ)若 , ,求平面 与平面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2P20.(12 分)某地区高考实行新方案,规定:语文,数学和英语是考生的必考科目,考生还须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六个科目中选取三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若一个学生从六个科目中选出了三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则称该学生的选考方案确定;否则,称该学生选考方案待确定.例如,学生甲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选考科目,则学生甲的选考方案确定,“物理,化学和生物”为其选考方案.4某学校为了解高一年级 420 名学生选考科目的意向,随机选取 30 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选考科目人数如下表:性别 选考方案确定情况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选考方案确定的有 8 人 8 8 4 2 1 1男生选考方案待确定的有 6 人 4 3 0 1 0 0选考方案确定的有 10 人 8 9 6 3 3 1女生选考方案待确定的有 6 人 5 4 1 0 0 1⑴估计该学校高一年级选考方案确定的学生中选考生物的学生有多少人?⑵假设男生,女生选择选考科目是相互独立的.从选考方案确定的 8 位男生中随机选出1 人,从选考方案确定的 10 位女生中随机选出 1 人,试求该男生和该女生的选考方案中都含有历史学科的概率;⑶从选考方案确定的 8 名男生中随机选出 2 名,设随机变量,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1,2名 男 生 选 考 方 案 相 同 ,名 男 生 选 考 方 案 不 同 , 521. (12 分) 已知函数 ,其中21()ln,()3fxgxabx,aR(1)当 ,且 为常数时,若函数 对任意的 ,总有0a()1h124x成立,试用 表示出 的取值范围;21()hxa(2)当 时,若 对 x∈[0,+∞)恒成立,求 的最小值.3b3(1)()2fxgxa22. (12 分)已知函数 fa, ex;(1)设函数 Gxgx,讨论函数 G的单调性;(2)求证:当 1ae, 时, 1fx.6沛 西 中 学 高 三 2019 届 期 中 考 试数学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 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 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2、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 {1,2},3{2,4}()ABCABC则 =( D )A.{1,2,3} B.{1,2,4} C.{2,3,4} D.{1,2,3,4}2. “ ”是“ ”的( A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下列函数中,其定义域和值域与函数 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的是( C )lnxyeA. B. C. D. yxlnyx110x4.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在 上是减函数的是( C ),A. B. C. D. tanyx1yx123logxy13xy5、设函数 则满足 f(x)≤2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C )2,flog,A.[-1,2] B.[0,2] C.[0,+∞) D.[1,+∞)77、函数 f(x)=sin x 在区间[ a, b]上是增函数,且 f(a)=-1, f(b)=1,则 cos =( D )a+ b2A.0 B. C.-1 D.1227. 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则使不等式}{nanSna2成立的 的最大值为( B )22186naaA 3 B 4 C 5 D 68. 两个正实数 满足 ,且不等式 有解,则实数 的取值范yx,1myx342围是( B )A. B. C. D.)4,1(),4(),()1,( ),3()0,(9.曲线 yx与直线 21yx及 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A )A. 512B. C. 6D. 1210.设 210log3xxf, ,, 1gax,若对任意的 13x, ,存在21x,,使得 21f,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D )A. 0, , B. 1, ,C. 2, , D. 2, ,11.已知 是椭圆 的左焦点,经过原点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F2:1(0)xyEablEP两点,若 ,且 ,则椭圆 的离心率为 ( C )Q||PQ2PFEA. B. C. D.1312312.已知偶函数 ,且 ,则函数4log,0()8)8xff()(fxf在区间 的零点个数为 ( A )1()2xFxf1,28A. 2020 B.2016 C. 1010 D.1008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3.已知向量 满足 , ,则 _______5__________.ab|12abab14.在△OAB 中.点 C 满足向量 ,则 y-x= .OByAxCBA4315.函数 321fxax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则 a的取值范围是_____2a或 1_____.16.已知函数 是可导函数,其导函数为 ,且满足 ,且f 'fx' ln()xxff, 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_________ ______()fe(1)()xfe1,e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 分)已知函数 f(x)= x2-4 x+ a+3, a∈R.(1)若函数 y= f(x)的图象与 x 轴无交点,求 a 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 y= f(x)在[-1,1]上存在零点,求 a 的取值范围.答案:解 (1)若函数 y= f(x)的图象与 x 轴无交点,则方程 f(x)=0 的根的判别式 Δ 1.故 a 的取值范围为 a1.(2)因为函数 f(x)= x2-4 x+ a+3 图象的对称轴是 x=2,所以 y= f(x)在[-1,1]上是减函数.又 y= f(x)在[-1,1]上存在零点,所以Error! 即Error!解得-8≤ a≤0. 故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8≤ a≤0.18.(12 分)△ 中,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若 A,B,C 成等差数列,a,b,cABC,,bc成等比数列,求证:△ 为等边三角形。答案:A+B+C=180 2B=A+C B=60 4 分。 。b =ac 6 分29b = a -2acCOSB= a -ac 8 分22c2cac=a -ac 9 分(a-c) =0 10 分2a=c 11 分△ 为等边三角形 12 分ABC19.(12 分)如图,已知四棱锥 的底面为菱形,且 , 是 中点.PD60ABCEDP(Ⅰ)证明: 平面 ;/BAE(Ⅱ)若 , ,求平面 与平面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2CP答案(Ⅰ)证明:如图 3,连接 BD, ACF,连接 E,∵四棱锥 PAC的底面为菱形,∴ F为 BD中点,又 ∵ E是 P中点,∴在 △ 中, F是中位线, /FB∴ ,又 ∵ E平面 A,而 平面 ACE, /P∴ 平面 ACE. (Ⅱ)解:如图,取 AB的中点 Q,连接 P, C,∵ ABCD为菱形,且 60C, ∴ AB△ 为正三角形, QAB∴ .设 2P, 2P∴ , 3∴ ,且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90,QAB,10AB∴ 平面 PQC,且 1,22∴, ∴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以 Q为原点, BA所在的直线为 x轴, QC所在的直线为 y轴,QP所在的直线为 z轴,则 (0), , , (10)A, , , (30)C, , , (1)P, , , (0), , , (230)D, , ,312E, ,, 0A, ,, (130)AC, ,, (10)PB, ,, (031)PC, ,,设 11()nxyz, , 为平面 E的一个法向量,则10AEnC,,即1302yzx,,可取 1(3)n, ,.设 22()xyz, ,为平面 PBC的一个法向量,则 20nPBA,,即230yzx,,可取 2(31)n, ,.于是1212||5|cos7nA,.所以平面 EAC与平面 PB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267. 20.(12 分)某地区高考实行新方案,规定:语文,数学和英语是考生的必考科目,考生还须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六个科目中选取三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若一个学生从六个科目中选出了三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则称该学生的选考方案确定;否则,称该学生选考方案待确定.例如,学生甲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选考科目,则学生甲的选考方案确定,“物理,化学和生物”为其选考方案.某学校为了解高一年级 420 名学生选考科目的意向,随机选取 30 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选考科目人数如下表:性别 选考方案确定情况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男生 选考方案确定的有 8 人 8 8 4 2 1 111选考方案待确定的有 6 人 4 3 0 1 0 0选考方案确定的有 10 人 8 9 6 3 3 1女生选考方案待确定的有 6 人 5 4 1 0 0 1⑴估计该学校高一年级选考方案确定的学生中选考生物的学生有多少人?⑵假设男生,女生选择选考科目是相互独立的.从选考方案确定的 8 位男生中随机选出1 人,从选考方案确定的 10 位女生中随机选出 1 人,试求该男生和该女生的选考方案中都含有历史学科的概率;⑶从选考方案确定的 8 名男生中随机选出 2 名,设随机变量,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1,2名 男 生 选 考 方 案 相 同 ,名 男 生 选 考 方 案 不 同 , 答案:⑴由题可知,选考方案确定的男生中确定选考生物的学生有 4 人,选考方案确定的女生中确定选考生物的学生有 6 人.该学校高一年级选考方案确定的学生中选考生物的学生有人.10842103⑵由数据可知,选考方案确定的 8 位男生中选出 1 人选考方案中含有历史学科的概率为;8选考方案确定的 10 位女生中选出 1 人含有历史学科的概率为 ,所以该男生和该女生的选310考方案中都含有历史学科的概率为 .340⑶由数据可选,选考方案确定的男生 中有 4 人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有 2 人选择物理,化学和历史,有 1 人选择物理化学和地理;有 1 人选择物理,化学和政治.由已知得 的取值为 1, 2.; .248CP114228134CP∴ .137E21. (12 分) 已知函数 ,其中21()ln,()3fxgxabx,aR(1)当 ,且 为常数时,若函数 对任意的 ,总有0a()1h124x12成立,试用 表示出 的取值范围;12()0hxab(2)当 时,若 对 x∈[0,+∞)恒成立,求 的最小值.3b3(1)()2fxgxa答案:(1)由题意,得 在 上单调递增32()hxgxabx[4,)∴ 在 上恒成立2'()10hxab[4,)∴ 在 上恒成立x,构造函数 1()(0),()Fax则 2'x∴F(x)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0,)a(,)a(i)当 ,即 时,F(x)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416[4, (,)a∴ min()()2aFx∴ ,从而i2b(,]ba(ii)当 ,即 时,F(x)在(4,+∞)上单调递增4a16,从而 8 分2()bF1(,2]ba综上,当 时, , 时, ;106a,61(,2]8ba(2)当 时,构造函数23b21()1)()ln(),[0)Gxfgxxax由题意,有 对 恒成立0[,∵ '()ln1),0)xax(i)当 时,0a'(ln1(Gax∴ 在 上单调递增()x[,)∴ 在 上成立,与题意矛盾.0(,)13(ii)当 时,令0a()',[0)xG则 ,由于1'()x1(,①当 时, , 在 上单调递减a'()0xa)x[0,)∴ ,即 在 上成立()01x'(G,∴ 在 上单调递减G[,)∴ 在 上成立,符合题意()0x,②当 时,1a1[()]1'() ,[0)axxx∴ 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x[0,(,∵ 1a∴ 在 成立,即 在 成立()0x[,1)'()0Gx1[,)a∴ 在 上单调递增G,a∴ 在 上成立,与题意矛盾()0x1(,)x综上,a 的最小值为 122. (12 分)已知函数 1fxa, exg;(1)设函数 G,讨论函数 G的单调性;(2)求证:当 1ae, 时, 1fxgx.【答案】 (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 (1)由题得 exGxfxa, 1exGa ,①当 0a时, e0,此时 在 , 上单调递减,②当 时,令 x,得 1xa,令 0x,得 xa,∴ Gx在区间 1a,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 1a, 上单调递增,③当 0a时,令 0x,得 1xa,令 0Gx,得 1xa,14∴ Gx在区间 1a, 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1a, 上单调递减,(2)要证 fgx,即证 1xae,令 e1xFa,当 1a时, e0F,∴ 成立;当 时, ln1' 1eaxxa,当 ln1xa时, '0;当 l时, '0Fx,∴ F在区间 ln1a,上单调递减,在区间 ln1a, 上单调递增,∴  lleln1lx a.∵ 1ea,∴ 10a, le0,∴ 0Fx,即 ex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1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 2019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大小为 6m/s2 的加速度刹车,经 2s 停止,则在停止前的1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A.6m/s B.5m/s C.4m/s D.3m/s15.如图所示, A、 B、 C 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三颗卫星的质量关系为 mA=mB< mC,轨道半径的关系为 rA< rB=rC,则三颗卫星相关物理量关系正确的是( )A.线速度的大小 B.加速度的大小CBAvCBAaC.向心力的大小 D.周期的大小FT16.如图所示为用绞车拖物块的示意图。拴接物块的细线被缠绕在轮轴上,轮轴逆时针转动从而拖动物块。已知轮轴的半径 R=0.5m,细线始终保持水平;被拖动的物块初速度为零,质量 m=1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轮轴的角速度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是ω=kt,k=2rad/s 2,g 取 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 细线对物块的拉力逐渐增大C. 前 2 秒,细线对物块做的功为 2JD. t=2s,细线对物块的拉力的瞬时功率为 12W17.如图所示为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U 为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开关 S 闭合前后理想电流表 的示数比为 1:3, 则电阻 R1、R 2的比值 为○ A 21A.1:1 B.2:1 C.3:1 D.4: 118.如图所示,由竖直轴和双臂构成的“Y”型支架可以绕竖直轴转动,双臂与竖直轴所成锐角为 θ 。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穿在一条臂上,到节点的距离为 h,小球始终与支架保持相对静止。设支架转动的角速度为 ω ,则A.当 ω =0 时,臂对小球的摩擦力大小为 mgsinθB. ω 由零逐渐增加,臂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不变C.当 hgcosin1时,臂对小球的摩擦力为零D.当 时,臂对小球的摩擦力大小为 mg)21(si219.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 AB 间长度为 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 ,工作时其运行速度为 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正常工作时工人在 A 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 A 到 B 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粮袋到达 B 点的速度与 v 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 g(sin θ - μ cos θ ),若 L 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 v 做匀速运动C.若 μ ≥tan θ ,则粮袋从 A 到 B 可能一直是做加速运动D.不论 μ 大小如何,粮袋从 A 到 B 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 agsin θ20.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 P 在水平外力 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P 与圆心 O 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θ ,将力 F 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 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B. 拉力 F 的最小值为 mgcosθC.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始终在减小 D.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21.如图所示,三个小球 A、B、C 的质量均为 m,A 与 B、C 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B、C 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 A 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 α 由 60°变为 120°,A、B、C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g。则此下降过程中( )A. A 的动能达到最大前,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 mg23B. A 的动能最大时,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C.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 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D.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mgL21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注意事项: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 Ⅱ 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 试 卷 中 横 线 及 框 内 注 有 “▲ ”的 地 方 , 是 需 要 你 在 第 Ⅱ 卷 答 题 卡 上 作 答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3做答;第 33 题—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 (6 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物体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M 和m,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两端(M m) ,其中 1、2 是两个光电门。将 AB 由静止释放;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1)实验研究的对象是 (选填“A”或者“B”或者“AB” ) (2)实验中除了记录物体 B 通过两光电门时的速度 v1、v2 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写出该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3)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 .23.(7 分)在实验室里 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装置:(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 m1,半径为 r1;被碰小球质量为 m2,半径为 r2,则要求______A. m1> m2 , r1> r2 B. m1> m2, r1< r24C. m1> m2 , r1=r2 D. m1< m2, r1=r2(2)在实验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为 (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3)在实验中,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须有的是 A.毫米刻度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4)在实验中,若小球和斜槽轨道非常光滑,则可以利用一个小球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球静止释放的初位置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 h1,小球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后平抛运动到地面的水平位移 s、竖直下落高度 h2.则所需验证的关系式为 。 (不计空气阻力,用题中的字母符号表示)524. (12 分)如图甲所示,一汽车通过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ETC。假设汽车从 O 点以v0=6m/s 的速度匀速驶向 ETC 收费岛,在 OA 路段所受阻力大小 f1=1×103N;汽车从 A 处进入 ETC 收费岛后,假设仍保持功率不变完成自动缴费并驶离收费岛,并以 v=3m/s 速度匀速离开 B 处,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 ETC 收费岛 AB 段长度 d=25m,汽车质量 M=2×103kg,汽车在 OA 段和 AB 段所受阻力分别为恒力。(1)求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输出功率;(2)当汽车加速度大小为 0.25m/s2时,求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3)求汽车在 ETC 收费岛 AB 段内行驶的时间。2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 k=20.0N/m 的轻质水平弹簧右端固定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左端系一质量为 M=2.0kg 的小物体 A,A 左边所系轻细线绕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后与轻挂钩相连。小物块 A 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 μ=0.1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将一质量 m=1.0kg 的物体 B 挂在挂钩上并用手托住,使滑轮右边的轻绳恰好水平伸直,此时弹簧处在自由伸长状态。释放物体 B 后系统开始运动,取 g=10m/s2。(1)求刚释放时物体 B 的加速度 a;(2)求小物块 A 速度达到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 x1;(3)已知弹簧弹性势能 21kxEP,x 为弹簧形变量,求整个过程中小物体 A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 W。633. [物理—选修 3-3](15 分)(1) (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 在一定条件下晶体和非晶体间可以相互转化B. 空气中粉尘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C. 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要用力才能压缩空气,是因为空气分子间存在斥力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容变化过程中,其内能的变化由热传递来决定E. 热量可以从低温的物体传递给高温的物体,但一定会对环境产生影响(2) (10 分)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 U 形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水银将一段气体封闭在管中。当温度为 280K 时,被封闭的气柱长 L=22cm,两边水银柱高度差 h=16cm,大气压强 p0=76cmHg.(ⅰ)为使左端水银面下降 3cm,封闭气体的温度应变为多少?(ⅱ)封闭气体的温度重新回到 280K 后为使封闭气柱长度变为 20cm,需向开口端注入的水银柱长度为多少?34. 【物理选修 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B.线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恒定的磁场,线性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恒定的电场C.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蓝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是光的反射,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抗干扰性强等优点E.用标准玻璃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转(2)图为一列简谐波的波形图,实线为 t=0 时刻的波形。I、若此机械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t=0 时刻刚好传到 A 点,且再经过 0.6s,Q 点也开始起振,求:7①该机械波的波速 v 及周期 T 分别为多少?②从 t=0 时刻起到 Q 点第一次到达波峰,O 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y0及其所经过的轨迹长度 s0各为多少?II、若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30m/s,波形由实线变为虚线需要经历 0.45s 的时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要求写出具体判断过程)8物理答案14. D 15.B 16.D 17.B 18.C 19.A 20.BC 21.AB22.(6 分)(1)AB(2 分) ;(2)12 两个光电门的高度差 h(2 分);(3) (2 分)1)()(1vmMvmgMh23.(1) C (2) (3)AC (4)ONP211 214hs【解析】P 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 为碰后入射小球的位置,N 为碰后被碰小球的位置,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为: tPv/1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为: tM/2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为: ONv3若 则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由于小球做平抛321mv运动的时间相同,可得: mP211故需要测量的工具有刻度尺和天平。 (4)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解得:22gthght22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220stv则动能的增加量为: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 △Ep=mgh 1, 2041hmgEk则验证有: , 即为: 124ghms21s24.(12 分)解:(1)在 OA 段:P=F1v0…………………………………………………………………..①(2 分)F1=f1=1×103N………………………………………………………………….②9(1 分)解得: P=6.0kw (1 分)(2)汽车离开 B 点前已经匀速,则有:P=F2v………………………………………………………………….③(1 分)F2=f2 …………………………………………………………………. .④(1 分)f2-F=Ma…………………………………………………………………⑤(2 分)解得: v1=4m/s (1 分)(3)A→ B 过程,由动能定理: PtAB-f2d= ……………………………………………………………….⑥(2 分)220Mv解得: tAB=3.83s (1 分)25. 【答案】 (1) 27/3ms(2) .35(3)2. 4 J【解析】试题分析:(1) 对 A、B 两物体组成的系统由于 mg>μMg,所以 B 刚释放时物体 A 将开始向左运动,此时弹簧弹力为零,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a( ) (3 分)解得 27 /3mMags (2 分)(2) 在 A 向左加速过程中位移为 x 时 A 和 B 的加速度为 a,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kmM( ) (2 分)A 第 1 次向左运动到 a=0 位置时,速度达到最大,设 A 此时向左运动位移为 x1,则有: mg- μMg- kx 1= 0 解得 .35mMxgk (2 分)(3)设 A 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x2,则有 mgx2= 1kx22+μMgx 2 (2 分)10解得 x2=0.7 m (1 分)此时 kx2>mg+μMg,故 A 将向右运动。 (1 分)设 A 向右运动返回到离初始位置距离为 x3时速度再次减为零,则有1kx22- kx32=mg(x 2-x3)+μMg(x 2-x3) (1 分)解得 x3=0.6 m (1 分)此时 mg<μMg+kx 3,所以 A 静止在 x3处。 (1 分)整个过程中 A 运动的总路程 s=x2+(x 2-x3)=0.8 m (1 分)A 克服摩擦力所做总功 W=μMgs=2.4 J 33.解:(1)ADE;(5 分: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2)(ⅰ)对封闭气体,初态: , ,cmHgPh60101)(231cSVKT2801封闭气体下降 3cm,则液面差变为: h02末态: , ,cgPh6202)(931cS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解得: ……5 分 21TVPK502(ⅱ)此时封闭气体有: , ,3)(03cmS1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1VPHg63则此时液面高度差为 ,做液面上升ch'0cmL2设加入液体长度为 L 则: ,解得: …5 分')()(hL1034.(1)ABC(2)解:由图象可知 ,2m3cAⅰ.①当波向右传播时,点 A 的起振方向向下,包括 Q 点在内的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均向下。波速 ①16m/s0/.xtv由 得 ②T.2s②由 至 Q 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时,经历的时间 ③0t 21330.75s()44tTT而 时 O 点的振动方向向上,故经 时间, O 点振动到波谷,即 ,2t 0my11④043()5mcsⅱ.当波速 时,经历 0.45s 的时间,波沿 轴方向传播的距离0/sv x,故波沿 x 轴正向传播。31.564x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