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江西省万年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101141.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年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101142.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年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101140.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年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101149.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年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122101145.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年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2101144.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年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101146.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年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101143.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年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101147.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万年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10114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 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0 分,测试时间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第Ⅰ卷(共 5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广范 pH 试纸测得某氢氧化钠溶液的 pH 为 12.5B.焰色反应试验火焰呈黄色,则试样中一定含 Na+ 、不含 K+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可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D.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纯净氯化钠2.能说明 0.1 mol·L-1的 NaHA 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①稀释时,溶液中 c(OH-)增大 ②溶液的 pH<7③溶液中 c(Na+ )= c(A2-) ④溶液可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恰好反应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 NO 和 CO 等有害气体快速地转化为 N2和 CO2,其原因是催化剂可增大 NO 和 CO 反应的活化能C.在“反应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的操作方法:将量筒中的 NaOH 溶液经玻璃棒引流缓缓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D.研制性能优良的催化剂既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又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4.常温下,pH=1 的乙酸溶液和 pH=13 的 NaOH 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B.乙酸溶液中 c(CH3COOH)大于 NaOH 溶液中 c(Na+ )C.分别稀释 10 倍,两溶液的 pH 之和大于 14D.若两溶液混合后 pH=7,则有 c(Na+ )= c(CH3COO- )+ c(CH3COOH)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 -A.常温下,pH 均为 3 的醋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10 8B.25 ℃时 0.1mol•L-1 NH4Cl 溶液的 KW大于 100 ℃时 0.1mol•L-1NaCl 溶液的 KWC.根据溶液的 pH 与酸碱性的关系,推出 pH=6.5 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室温下,将 pH=2 的盐酸与 pH=12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6.已知:①CH 4(g)+ O2(g)=CO(g)+2H2O(l) △H=—a kJ/mol3②2C(s)+O 2(g) =2CO(g) △H=—b kJ/mol ③C(s)+CO 2(g)=2CO(g) △H=+c kJ/mol且 a 、b、c 均大于 0,则甲烷的燃烧热(△H)为A. B.()/2kJmol molkJcba/)2(C. D.c(7.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 25℃时:①HF(aq)+OH -(aq)===F-(aq)+H2O(l) H=—67.7 kJ·mol-1②H +(aq)+OH-(aq)===H2O(l) H=—57.3 kJ·mol-1在 20 mL 0.1 mol·L-1氢氟酸中加入 V mL 0.1 mol·L-1 NaOH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 F-(aq)+H+(aq) H=+10.4 kJ·mol-1B.当 V=20 时,溶液中:c(OH -)=c(HF)+c(H+)C.当 V=20 时,溶液中:c(F -)<c(Na +)=0.1 mol·L-1D.当 V>0 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c(F -)>c(OH -)>c(H +)8.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pH=8.3 的某酸式盐 NaHB 的水溶液中:c (Na +) c (HB- ) c (H2B) c (B2-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S 和 NaHS 溶液中:c (Na +)=2c (S 2- ) + c (HS- )C.NH 4HSO4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恰好呈中性:c (Na+) c (SO42- ) c (NH4+) c (OH- )=c (H +)D.0.1 mol / L NaH2PO4溶液中:c (Na+)=c (PO43- ) + c (HPO42-) + c (H2PO4- ) + c (H3PO4)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3 -A.图 1 表示某放热反应在无催化剂(a)和有催化剂(b)时反应的能量变化,且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的焓变B.图 2 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 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C.图 3 表示在 CH3COOH 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 CH3COOH 溶液的 pH:a>b D.图 4 表示等量 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N2O4(g) ,相同时间后测得 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的是A.图甲表示工业上用 CO 生产甲醇的反应 CO(g)+2H2(g) CH3OH(g)。该反应的△H=—91kJ·mol-1B.图乙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 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C.图丙表示向 0.1 mol·L–1的氨水溶液中逐渐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D.图丁表示盐酸滴加到 0.1mol·L-1某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该碱时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11.可逆反应①X(g)+2Y(g) 2Z(g) 、②2M(g) 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力、可自由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 14:15C.达平衡(I)时,X 的转化率为 5/11D.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 在隔板右边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不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1 Na2CO3和 NaHCO3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2c(OH−)—2c(H+)=3c(H 2CO3)+c(HCO 3- )—c(CO32−)B.ΔH<0,ΔS>0 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ΔH>0,ΔS>0 的反应任何条件都是非自发反应C.已知:P 4(g)+6Cl 2(g)=4PCl 3(g) ΔH=a kJ·mol-1 P4(g)+10Cl 2(g)=4PCl 5(g) ΔH=b kJ·mol -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 5中 P—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1,PCl 3中 P—Cl 键的键能为 1.2c kJ·mol-1,由此计算 Cl—Cl 键的键能 15.64bkJmolD.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为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2(g) 2SO3(g) △H<0,当 v(SO2)= v(SO3)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13.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 NaOH 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 25.00 mL 待测 NaOH 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14.亚砷酸(H 3AsO3)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向 1L 0.1mol·L-1 H3AsO3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1 KOH 溶液,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 pH 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A.H 3AsO3的电离常数 Ka1的数量级为 10-9B.pH 在 8.0~10.0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 3AsO3+OH-=H2AsO3-+H2OC.M 点对应的溶液中:c(H 2AsO3-)+c(HAsO32-)+c(AsO33- )+c(H3AsO3)= 0.1mol·L-1D.pH=12 时,溶液中:c(H 2AsO3-)+2c(HAsO32-)+3c(AsO33-)+c(H3AsO3)c(H+)+c(K+)15.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装置,研究常温下,向 1L 0.1 mol·L−1 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 NaOH 溶液时 pH 变化情况,并绘制出溶液中含 A 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4.0 时,溶液中 n(HA−)约为 0.0091molB.该实验应将左边的酸式滴定管换成右边碱式滴定管并加甲基橙作指示剂C.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HA 与 Na2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 pH=3.0D.0.1 mol·L −1 NaHA 溶液中存在 c(A2−)+c(HA−)+c(H2A)=0.1 mol·L−116.已知:25℃时 H2C2O4的 pKa1=1.22,pK a2=4.19,CH 3COOH 的 pKa=4.76,K 代表电离平衡常数,pK=—lg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度均为 0.1 mol·L-1 NH4HC2O4和 CH3COONH4溶液中: c(NH4+)前者小于后者B.将 0.1 mol·L-1的 K2C2O4溶液从 25℃升温至 35℃, 减小24(COC.0.1mol·L -1 K2C2O4溶液滴加盐酸至 pH=1.22: c(H+)—c(OH-)=c(Cl-)—3c(HC2O4-)D.向 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中滴加少量 0.1 mol·L-1H2C2O4溶液:CH3COO- + H2C2O4 = CH3COOH + HC2O4-- 6 -17.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HSO 3和 NaHCO3的中性混合溶液中(S 和 C 均用 R 表示)c(Na + )>c(HRO 3- )+c(RO 32- )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c(Na + )>c(Cl - )>c(CH 3COOH)C.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 4)2CO3、②(NH 4)2SO4、③(NH 4)2Fe(SO4)2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②>③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O(aq)与 NaCl(aq)中离子总数:N(前)>N(后)18.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型体,2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已知 H3FeO4+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 1=2.5×10-2,K 2=4.8×10-4,K 3=5.0×10-8,当pH=4 吋,溶液中42().cFeOB.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应控制 pH≥9C.向 pH=5 的高铁酸盐溶液中加入 KOH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FeO4ˉ+OHˉ=FeO 42-+H2OD.pH=2 时,溶液中主要含铁型体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H2FeO4)c(H3FeO4+) c (HFeO4ˉ)第Ⅱ卷(共 46 分)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46 分)19.(12 分)I . 某 二 元 酸 (化 学 式 用 H2A 表 示 )在 水 中 的 电 离 方 程 式 是 : H2A= H+ + HA- , HA-H+ +A 2-。回答下列问题:(1)在 0.1mol·L-1的 Na2A 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____。A.c(A 2-)+c(HA - )+c(H 2A)=0.1mol·L -1 B.c(OH - )=c(H + )+c(HA - )C.c(Na + )+c(H + )=c(OH - )+c(HA - )+2c(A 2-) D.c(Na + )=2c(A 2-)+2c(HA - )(2)已知 0.1mol·L-1 NaHA 溶液的 pH=2,则 0.1mol·L-1 H2A 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7 -(填“>”、“<”或“=”)0.11mol·L -1。II.亚磷酸(H 3PO3)是二元酸,H 3PO3溶液存在电离平衡:H 3PO3 H+ +H2PO3-。亚磷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HPO3。①某温度下,在 0.1000 mol·L-1的 H3PO3溶液中,除 OH—之外其他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亚磷酸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 “低碳经济”时代,科学家利用“组合转化”等技术对 CO2进行综合利用。(1)CO2和 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乙烯:6H 2(g)+2CO2(g) CH2=CH2(g)+4H2O(g) △H=a kJ·mol-1 已知:H 2(g)的燃烧热为 ΔH=—285.8 kJ·mol-1,CH 2=CH2(g)的燃烧热为ΔH=—1411.0 kJ·mol-1,H 2O(g)= H2O(l) △H= —44.0 kJ·mol-1,则a=______kJ·mol-1。(2)上述生成乙烯的反应中,温度对 CO2的平衡转化率及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影响如右上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温度越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越高②M 点平衡常数比 N 点平衡常数大③温度低于 250℃时,随着温度升高,乙烯的产率增大④增大压强可提高乙烯的体积分数⑤N 点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 M 点正反应速率20.(12 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SO2、NO 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 SO2和 NO,同时获得 Na 2S2O4和 NH 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 为铈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Ⅱ中 NO 在酸性条件下生成 N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含硫各微粒(H 2SO3、HSO 3-和 SO32-)存在于 SO2与 NaOH 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 ω 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A.pH=7 时,溶液中 c(Na+)<c(HSO 3-)+c(SO32-)B.由图中数据,可以估算出 H2S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 Ka2≈10 -7C.为获得尽可能纯的 NaHSO3,应将溶液的 pH 控制在 4~5 为宜D.pH=9 时溶液中 c(OH-)=c(H+)+c(HSO3-)+2c(H2SO3)②若 1L 1mol/L 的 NaOH 溶液完全吸收 13.44L(标况下)SO 2,则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取装置Ⅰ中的吸收液 V mL,用 c mol/L 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 Ce4+,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右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 NO2-的浓度为 0.4 mol/L ,要使 1m3该溶液中的 NO2-完全转化为 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O 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L。21.(10 分)2017 年 5 月 18 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的国家,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 9 -甲烷含量占 80%至 99.9%。化工生产中用甲烷和水蒸气反应得到以 CO 和 H2为主的混合气体,这种混合气体可用于生产甲醇或合成氨,回答下列问题:(1)对甲烷而言,有如下两个主要反应:①CH 4(g)+1/2O2(g)=CO(g)+2H2(g) △H 1 =—36kJ·mol-1②CH 4(g)+H2O(g)=CO(g)+3H2(g) △H 2 =+216kJ·mol-1若不考虑热量耗散,物料转化率均为 100%,最终炉中出来的气体只有 CO、H 2,为维持热平衡,每生产 l mol CO,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2)甲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下列两种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 △H 1 =—90.0kJ·mol-1CO2(g)+3H2(g)= CH3OH(g)+H2O(l) △H 2己知:CO(g)+H 2O(g)= CO2(g)+H2(g) △H 3 =—41.1kJ·mol-1H2O(l)=H2O(g) △H 4 =+44.0kJ·mol-1则△H 2=________kJ/mol。(3)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和 3 mol H2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CO 2(g)+3H2(g) CH3OH(g)+H2O(g)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容器内压强恒定不变 D.反应速率满足以下关系:v 正 (CO2)=3v 逆 (H2)E.CO 2、H 2、CH 3OH、H 2O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3:1:1F.单位时间内断裂 3 NA H—H 键的同时形成 2 mol H—O 键②模拟过程中测得 CO2和 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若此时容器内压强为 P,则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 KP=_________(用含 P 的代数式表示,数值保留两位小数),若此时再向容器内充入 0.25 mol CO2和 0.25 mol CH3OH 的混合气体,则平衡________(填“正向“逆向“不”)移动。(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22.(12 分)定量分析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I.中和热的测定:在实验室中,用 50 mL 0.40 mol/L 的盐酸与 50 mL 0.50mol/L 的 NaOH 溶液反应测定和热。假设此时溶液密度均为 1 g/cm3,生成溶液的比容热 c = 4.18 J/(g•℃),实验起始温度的平均值为 T1℃,终止最高温度的平均值为 T2℃,请写出中和热的计算式(写出最后结果)△H=___________kJ/mol。Ⅱ.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中和滴定类似。为测定某 H2C2O4溶液的浓度,取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 H2SO4后,用浓度为 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 10 -(1)滴定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滴定时,KMnO 4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3)如图表示 50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此时滴定管中液面的读数为_______mL。(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 H2C2O4溶液体积均为 V m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消耗 KMnO4溶液体积/mL 26.32 24.02 23.98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 KMnO4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 KMnO4溶液的体积B.滴加 KMnO4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C.第一次滴定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清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后两次均用标准液润洗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5)写出计算 H2C2O4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简表达式:c(H 2C2O4)=________mol/L。- 1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C C D B A A B B D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C A D B A C A A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46 分)19.(12 分)I. (1)A(2)<;II.①c(H +)c(H2PO3- )c(HPO32- ) ②H 3PO3+OH—=H 2PO3—+H2OIII. (1)-127.8;(2)①③⑤;20.(12 分)(1)H 2O + NO + Ce4+ = 2H+ + NO2- + Ce3+(2)①BCD;②3SO 2 + 5OH- = 2SO32- + HSO3- + 2H2O;③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3)2H + + 2HSO3- + 2e- = S2O42- + 2H2O(4)448021.(10 分)(1)6NA(2)-92.9(3)①AC ②33.33/P 2 正向 22.(12 分)Ⅰ.—20.9(T 2-T 1)Ⅱ. (1)6H ++2MnO4﹣ +5H2C2O4═2Mn 2++10CO2↑+8H 2O(2)酸式(3)21.40(4)CD(5)60c/V- 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满分: 100 分 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君主的权力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2.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5.《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 A.“事异则备变” B.厉行赏罚,奖励耕战C.加强君主集权 D.勤劳耕作,不要好高骛远6.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2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C.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7.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8.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修辞差异A.由地理环境决定 B.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C.由经济形态决定 D.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9.“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 5 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10.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 “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A.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 B.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C.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11.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风俗画的流行 B.商品经济的繁荣C.理学的影响 D.中央集权的加强12.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 11 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弓、火箭、火炮、干柴等物望山下势放。”这说明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朝时期在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3 -13.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被称之为国粹剧种,黄梅戏、越剧、豫剧、昆曲等百花齐放、斗艳舞台。下列关于戏曲艺术表述正确的是A.黄梅戏《牛郎织女》的剧名体现了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经济的特征B.杂剧《窦娥冤》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C.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电影可以体会京剧唱腔艺术的魅力D.京剧样板戏一度独霸舞台主要是因其国粹魅力吸引广大观众14.下列关于三次科技革命与三大产业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第一次科技革命前在世界范围内农业占主导地位②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机器工业大规模兴起③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大规模兴起,但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5.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在其著作中指出:“新世纪开始之际,因特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芬兰的一个公司主导了移动电话市场,印度的计算机专家开发出创新型软件。但是与此同时,在那些有办法接触计算机新技术的国家和不能接触新技术的国家之间,划开了一条鸿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因特网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B.美国成为因特网世界的统治者和垄断者C.各国之间技术创新的竞争日益激烈 D.技术差距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16.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C.电气时代的到来 D.蒸汽时代的到来17.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8.有一种科学理论在诞生之初受到宗教界的敌视,但初醒的民族主义者却对其大声喝彩;中产阶级以此为依据反对国家为促进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殖民主义者则用它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一科学理论应是A.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B.达尔文的进化论C.牛顿的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4 -19.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 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A.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B.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C.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D.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20.1920 年 9 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21.毛泽东在 1920 年给蔡和森的信中说:“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这表明A.改造中国与世界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法是改良B.在党的筹建时期党的早期积极分子理论上尚不是很成熟C.党的早期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D.党的早期积极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暴力革命22.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A.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B.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C.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D.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2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和 90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24.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5 -25.19 世纪末,清王朝的钳口禁忌(限制言论自由)进一步被突破,知识分子在许多地区创办学会、报馆、学堂。学会多达百余个,报纸也由 19 种增至 70 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社会启蒙的不断深入 B.中学西学间矛盾的解决C.中体西用观念的流行 D.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普及二、材料题(共三大题。第 26 小题 18 分;第 27 小题 16 分;第 28 小题 16 分;共 50 分)26.(共 18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10 分)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8 分)27.(共 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6 -1.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6 分)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4 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6 分)28.(共 16 分)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过程,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整体转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欧人领历史变革之先告别传统社会,是对人类历史进步的一个贡献…… 毁灭传统社会合理性的力量是经济的专业化分工和商业力量的崛起。专业化分工使财富极大增长,创造了军事力量专业化存在的可能,军队不再依靠掠夺也可以生存了。专业化分工的推动者是商人,商人的交换活动注定了对公平规则的热爱、对自由的热爱。专业化分工构造了一个复杂的世界,公共事务需要协商才能决定,军人的命令主义和强制手段成为商业社会的桎梏,于是需要军事力量退出对社会的掌控,让民主政治登上历史舞台。近代思想家开始颂杨自由、平等和民主,他们以为这是永恒的人类博爱的主题,却不知道这更是商人的所爱。——党国英于莫《中国改革的现代性解析》 材料二 在近代前期,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此后的三十年,中国的近代化不断深化,收回了一些国家权益,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呈现一种曲折、缓慢发展的态势。总之,在半硅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化的目标未能真正实现。-—孙占元《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4 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外部环境四方面分析“此后三十年中国近代化目标未能实现”的原因。(12 分)- 7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5:BDCBA 6 --10:BBBDD11—15: CDADB 16 —20:CBBAB21---25: BDDBA二、材料题(共 50 分)26.(共 18 分)答案: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10 分)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8 分)27.(共 16 分)答案:1).重要意义:冲破传统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开启了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进程。(6 分)“印记”——其主张明显带有一种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主张由各国政府管理教会。(4 分)2).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政治方面,主张人民主权和建立社会契约。(6 分)28.(共 16 分)答案:1).动力:专业化分工和商业货币的发展(4 分)2).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尽管瓦解但仍占据统治(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薄弱,发展缓慢; 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压制民主,战争不休,政局动荡阻碍经济发展;思想文化上:封建保守思想占主导地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主流价值观未形成;外部环境: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干涉等阻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1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