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计算机机房管理经验点滴徐杏荣计算机及网络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已成为学校现代化投资的重要部份,是学校开展计算机普及教育的重要依托点。机房的管理工作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计算机教学效果。现有七个多媒体机房,承担着二千多学生的教学任务。机房每天负载任务很重,所以重视和提高学生机房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机房管理人员劳动强度,都有重要意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管理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各处室的密切协作、配合。近三年来,学校投资百万元的资金新建机房六和七,更新了机房三,教师每人配备一台液晶电脑,为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
2、工作环境。同时也使学校计算机网络建设在计算机教学上发挥了较强的作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以说机房的正常运转是保证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条件,以下是在机房管理方面的一些体会,仅供交流。一、加强机房管理,重视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 机房管理工作并不象想像的那么简单,计算机故障时有发生。授课教师不可能在讲课中去具体维修每一台电脑,这些任务必须交给机房管理人员。这就要求机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计算机维修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排除故障,这样既减轻了授课教师的负担,也使得实训课能够顺利进行。机房电脑维护、维修工作往往不能在正常上课时间进行,这就必须占用其它的课余时间。维修工作也经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机房管
3、理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堂实训课得以顺利进行,与机房管理者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房教师教学管理机房管理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工作。面对诸多因素,必须“严”字当头。首先是部门领导和机房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有从严管理的指导思想。新建机房从一开始使用就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并使这种严格思想贯彻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和机房使用的始终。在实际工作中要常讲、常查,要不怕得罪人,必要时还要制定各种奖惩措施。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机房管理的关键。机房日常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必须以较为完善的学生微机室管理制度、计算机实验指导教师职责和要求、微机室处罚管
4、理条例等规定和制度为依托。有了章法,机房管理就有了依据,机房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就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严格管理的指导思想也能落在实处。做到言必出,行必果,有了制度就必须按照制度严格执行,不能有丝毫怠慢。三、对机房管理人员的严格要求 机房管理人员不仅仅是会开机关机,更重要的是懂维护、会维修、有很强的责任心。为了能更好地管理机房,学校应对机房管理人员严格要求,以保证机房管理能够责任到人:(1)保证机房电脑的正常运作;(2)负责日常开机关机工作;(3)负责机房安全工作;(4)防止计算机病毒工作;(5)协助教师搞好计算机实训课;(6)定期检修;(7)负责机房的电源管理,上下班断电等。2四、对学生上机提出管
5、理要求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对学生上机必须有明确的管理要求:(1) 非本节实验课学生不得进入机房上机;(2)不得在机房玩游戏;(3)不得在机房打闹;(4)不得在机房大声喧哗;(5)不得私自带软件上机;(6)按学号机号对号入座;(7)不得插拔电脑硬件;(8)不得对电脑系统进行恶意的破坏;(9)不得携带任何食品、饮料进入机房等。五、对授课教师提出管理要求授课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讲好每一堂实训课。但参与机房管理是每个授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每堂课的电脑故障登记情况便是对机房管理较大的支持。我校专门设计了一份表格,针对上机电脑出现的故障进行登记,便于机房管理人员维修。实训课后
6、授课教师要检查机房计算机设备,有问题及时登记和向机房管理人员反映,做到早发现早修理,以保证每节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六、对电脑软件、硬件提出管理办法(1)对电脑软件提出管理办法:Windows98/2000 时代以来,操作上给广大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维护上却也带来了较大的麻烦(Windows 的不稳定性和漏洞)。尤其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机房。由于学生的误操作,或者及个别学生的恶意破坏,经常把软件系统搞得面目全非,甚至系统崩溃,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下去,这一点计算机教师应该深有体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校七个机房的学生计算机均安装了硬盘保护卡,它可以及时恢复学生误操作造成的影响,这也是目前机房管理较好的选择。(2)对电脑硬件提出管理办法:由于 WIN98 或 WIN2000 系统不是很稳定,经常死机,一般情况下很难判断是软件问题还是硬件问题,这就是对机房管理人员经验的考验。但对硬件管理不仅仅局限于维修方面,更重要是维护方面。定期对机房电脑进行测试、检修、病毒检测、对非维修人员要禁止其打开机箱、插拔电脑硬件等一系列条例也是较为重要的。以上是我校信息化管理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在管理方面给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总结以适应时代的进步,以更好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