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3 页1学习中华民俗风情有感测绘 c091张婷婷09682667第 2 页 共 3 页2摘要: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统一于整个中华民族之中,各民族丰富多采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中国民俗的整体。通过选修中华民俗风情的选修课,学习了有关于中华姓氏、民俗节日和禁忌避讳等民俗风情,收获颇丰,获益匪浅。关键词:民俗风情 姓氏 禁忌 节日文化中华民俗之姓氏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姓氏是区分人类血缘与族群关系的文化符号,一个个的姓氏把一个个不同的家族群体区分开来。对于任何人类个体,姓氏都与生俱来,并将众生相随,与我们的生活息
2、息相关。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见到同姓的人,即可就会产生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姓氏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系着同一姓氏的人们。在中国人看来,姓氏是祖宗所赐,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尊重姓氏便是尊重祖宗和自己。因此,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就是凝聚一个族人最重要的力量。寻根溯源,很多姓氏的根都可以上溯到人文始祖皇帝和炎帝,因此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讲,姓氏也是联系全球华人的很总要纽带。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中华民族一向具有厚德载物、报本反始、依恋本源、尊祖
3、敬宗的传统,这种品行是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的体现,根文化正是出于这种民族品行,是中原文化的特质。姓氏,本是姓与氏的合称,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认得根。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体现了人类自然进化规律。中国人姓氏形成的血缘链如同大江河流,永不中断。牢牢联系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每一寸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子孙。中国人姓氏的遗传本质如同血缘,世代相传,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的生存。中国人姓氏的血缘链、遗传本质和传统文化理念最终形成了一股坚韧的、能够一脉相承、绵延连续的民族凝聚力,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中华民俗之禁忌禁忌,也就是忌讳,是
4、指人对自己的某些行为的强行的约束以至禁绝。具体说来,即“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的总和。 ”禁忌作为一种随处可见的风俗和牢固的文化通则,在中国同样是古已有之,并且一直为人们所严格遵循和恪守。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恒久的文化式样和文化载体,其中也包容了蕴含了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禁忌规则和程序。行为禁忌是节庆禁忌中的重要内容,甚至也可以说它是传统节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然,由于是“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的行为禁忌也就必然不尽相同,但其顽强而确切地存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年节之中,各地都有禁扫地、洗衣、动土、用刀等习俗,拜年时忌拜于床前,忌节庆期间出行
5、遇见出殡,忌出门遇到和尚、尼姑、乞丐,忌遇到秤杆等。寒食节,各地通行禁火之习;清明节,各地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和“清明不戴柳,来生变白狗”及“ 清明不脱棉裤,死后变兔子”等说法,而东北满族中则忌于此日戴柳,却将柳枝插于祖坟。作为特殊的民俗事象,禁忌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受尊敬的神物不许随便使用,因为这种神物具有“ 神圣” 或“ 圣洁 ”的性质,随便使用是一种亵渎行为,违反这种禁忌会招致不幸,遵循这一禁忌,会带来幸福。二是对受鄙视的贱物及不洁、危 险之物,不许随便接触,违反这种禁忌,同样会招致不幸。应当说,这是对一般意义上的禁忌所做的论说。对中华传统节庆中的禁忌而言,这种第 3 页 共
6、3 页3说法自然是有其道理。如回民不食猪肉,满族人不戴柳、不食狗肉等即属此种情况。不过,中华传统节庆毕竟是源自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式样和载体。因此之故,其中的种种禁忌,必然又有其独特之处。具体说来,传统节 庆的禁忌,除了有避免招致不幸的缘由之外,更多的则是提示人们注意气候之变化,留心身体的保养和健康,以及维护节庆气氛、传播文化理念等诸种功能。中华民俗之节日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
7、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形势下,我们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民俗节日文化,是对人文自然物候的尊重;民俗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瑰宝的表达;民俗节日文化,是我们在祖先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基础上不断进取的重要途径。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东亚大部分国家文化的归依。日本皇太子其乐融融的的长女取名:爱子,称号
8、:敬宫,其“爱”和“敬”出典于中国古籍“四书五经”之一的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一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一脉相承至今,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立足的根。俄罗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我们为我们的文化而自豪。可是在今天,我们的文化也面临挑战,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它一方面为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了强势文化吞噬弱势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对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是对民族精神弘扬与延续,也是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更是我们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