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3 t 481-2004 无公害河蟹苗种.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4772966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481-2004 无公害河蟹苗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33 t 481-2004 无公害河蟹苗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33 t 481-2004 无公害河蟹苗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33 t 481-2004 无公害河蟹苗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33 t 481-2004 无公害河蟹苗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150B 52备案号:15070-2004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 4812004无公害河蟹苗种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Seedling2004-02-24 发布 2004-03-24 实施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3/T 4812004I前 言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传统的名特水产品种之一,历来在淡水渔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规范无公害河蟹苗种的质量,保证无公害河蟹苗种的正常生长发育

2、和成活率,促进我省无公害河蟹苗种生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周志明、宓国强。本标准从发布之日起实施。DB33/T 48120041无公害河蟹苗种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河蟹( Eriocheir sinensis)苗种的术语和定义、苗种来源、蟹苗质量、蟹种质量、检验方法和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河蟹苗、种的生产、销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

3、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 5065 无公害食品 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大眼幼体 Mysislarve大眼幼体,又称蟹苗,是由第五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来,大眼幼体因一对复眼着生于长长的眼柄末端,露出于眼窝外面而得名。其体形扁平,额缘中央内凹陷成一缺刻,额刺,背刺,侧刺均消失。胸足5对,腹部7节,尾叉消失,腹肢5对,为主要游泳器官。有从海水生活环境向淡水水域游动的趋向。大眼幼体共一期,以“M”表示。3.2 淡化 Desalt河蟹溞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后,由正常的育苗海水盐度逐渐降低至出池标准盐度的过程

4、。3.3 蟹种 Juvenile Chinese mitten crab大眼幼体经150d180d的培养,培育成性腺未成熟的幼蟹。3.4 性早熟 Premature指河蟹生长期仅一秋令(或当年)即达性成熟的个体,其规格通常为15g/只40g/ 只。3.5 白头苗 White-head mysislarve河蟹大眼幼体出池时,其胃部发白的个体。4 苗种来源4.1 河蟹苗来源4.1.1 天然苗经长江或钱塘江等江河自然捕捞的天然河蟹苗。4.1.2 人工苗DB33/T 48120042选自长江、钱塘江水系捕捞的蟹苗培养而成的亲蟹或来自河蟹原、良种场的亲蟹,经人工育苗育成的河蟹苗。4.2 河蟹种来源池塘

5、及其它水域培育或捕捞自天然水域的河蟹种。培育方法依NY/T 5065的规定。5 蟹苗质量5.1 天然苗5.1.1 蟹苗要求个体粗壮,附肢完整,体色呈淡黄色或姜黄色,体表有光泽和透明感,胃肠饱满,游动活力好,趋光性、溯水性强,无杂苗。5.1.2 蟹苗在河口附近捞取。5.1.3 镜检体内无致病细菌,体表洁净,不沾污物,无聚缩虫、丝状藻类等寄生物,5.1.4 可数性状和规格蟹苗规格约为每千克15万只。“白头苗”比例在5%以下,伤残率在5%以下,畸形率在2%以下。5.2 人工苗5.2.1 外观蟹苗要求个体粗壮,附肢完整,体色呈淡黄色或姜黄色,体表有光泽和透明感,胃肠饱满,游动活力好,趋光性、溯水性强,

6、在水中为平游状态,离水后迅速爬动,不聚成一团,育苗池中无死苗。5.2.2 变为大眼幼体 6 日,淡化时间在 4 日龄以上,已适应淡水环境。5.2.3 镜检体内无致病细菌,体表洁净,不沾污物,无聚缩虫、丝状藻类等寄生物,5.2.4 可数性状和规格蟹苗规格约为每千克18万只。“白头苗”比例在5%以下,伤残率在5%以下,畸形率在2%以下。6 河蟹种质量6.1 外观6.1.1 蟹种形态特征为头胸甲形状为不规则椭圆形,背甲颜色淡绿、黄绿,腹部颜色银白色,胸足(亦称步足)前后缘刚毛粗短、色淡黄,第四步足指节长细窄,额齿和侧齿较大而尖锐。6.1.2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6.1

7、.3 甲壳光滑,无附着物。6.2 可数和可量性状6.2.1 可数性状:规格为规格 100 只/kg 300 只/kg ,伤残率在 5%以下,性早熟个体在 5%以下。6.2.2 可量性状:各种规格的体重应达到表 1 对应数值的 90%以上。表 1 河蟹种的体长与体重蜕壳次数 壳长 mm 壳宽 mm 体重 g1 2.42 2.07 0.00652 3.01 2.28 0.01133 3.30 2.66 0.01304 3.66 3.71 0.02305 4.71 4.79 0.04636 5.48 5.72 0.0707 6.55 6.83 0.11508 10.77 11.42 0.6089 1

8、6.63 17.58 2.64010 19.73 20.90 4.02011 24.73 27.02 7.780DB33/T 48120043表 1(续)12 31.20 33.92 11.54013 32.36 35.10 16.54014 36.36 38.54 26.40015 39.93 43.40 35.0006.3 病害不带有患颤抖病、水霉病、壶菌病、弧菌病、烂肢病、黑鳃病、纤毛虫病等疾病。7 检验方法和判定规则7.1 取样每批河蟹苗、河蟹种随机取样应在100只以上。7.2 生长测定用标准计量用具测定,具体为:壳宽:河蟹头胸甲两侧第四侧齿后缘突出处的直线长度。壳长:河蟹头胸甲额齿中

9、间凹陷处至头胸甲后缘的直线长度。7.3 称量吸去河蟹体表水分,用标准计量用具称量。7.4 可数性状“白头苗”、伤残率、畸形率和性早熟个体计数用肉眼或镜检观察。7.5 疾病按常规河蟹病害诊断方法检验。7.6 判定规则7.6.1 河蟹苗的判定7.6.1.1 检验结果蟹苗质量全部达到第 5 章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则判为本批合格。7.6.1.2 检验结果蟹苗质量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将此项指标复检一次,复检仍不合格的,则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检验结果中有两项及两项以上指标不合格,则判定本批产品不合格。7.6.2 河蟹种的判定7.6.2.1 检验结果蟹种质量全部达到第 6 章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则判为本批合格。7.6.2.2 检验结果蟹种质量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将此项指标复检一次,复检仍不合格的,则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检验结果中有两项及两项以上指标不合格,则判定本批产品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