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21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DB21/ 19172011J 2011卫生设备同层排水系统技术规程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Same-floor Drainage System In Sanitation20111103 发布 20111213 实施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卫生设备同层排水系统技术规程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Same-floor Drainage System In SanitationDB21/ 2011J 2011主编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
2、乡建设厅施行日期: 2011 沈 阳1前 言根据原辽宁省建设厅2008 年辽宁省工程地方标准编制/修订计划 (辽建200878 号)的要求,由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共同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卫生设备同层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本规程是以国家现行标准和辽宁省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以试验研究成果和工程实际为基础,广泛征求科研、教学、设计、施工、质检、检测等单位的意见,充分讨论、修改,最终经审查定稿。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施工图深化设计、同层排水系统、墙体敷设、地面敷设、水力计算、施工与验收、维护与保养及附录。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
3、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技术解释。在实施本规程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及时将意见和资料函告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 87号;邮编:110003) 。主编单位: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主要起草人:段龙武、苏新、赫荣程、黎宏志、赵郅明、侯正达、乔勇、李华锋、韩冰、杨正余、杨安、曲明、梁庚、游新国、王大明、王绍民主要审查人:刘德良、李亚峰、刘德军、易新琼、袁鲁滨、任志生、刘林山2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同层排水系统 .33.1 一般规定 33.2 施工图深化设计 33.3 墙体敷设 33.4 地面敷设 33.5 部品、部件和
4、排水管材选用 44 管道水力计算 .65 系统安装 .75.1 安装准备 75.2 管道安装 75.3 卫生器具支架的墙体安装 .95.4 卫生器具管道的地面安装 .105.5 排水汇集器安装 116 验收 .136.1 隐蔽工程验收 .136.2 系统验收 .137 维护与保养 .15本规程用词说明 .16引用标准名录 .17附录 A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表 183Contents1 General Principles 12 Terms 23 Same-floor Drainage System 33.1 General Provisions 33.2 Depth Design Drawing
5、s33.3 In-wall Pipe Installation33.4 Drop-slab Pipe Installation33.5 Parts Components and Selection of Drainage Pipe44 Pipeline Hydraulic Calculation 65 System Installation 75.1 Preparing for Installation75.2 Pipe Installation 75.3 In-wall Pipe Installation Sanitary Equipments Support Installation 95
6、.4 Drop-slab Pipe Installation Sanitary Equipments Pipe Installation105.5 Drain Collector Installation 116 Project Acceptance 136.1 Concealed Engineering Acceptance 136.2 Acceptance of System 137 Care and Maintenance 15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16List of Quoted Standard17Appendix
7、A Table for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Drainage Pipe1811 总则1.0.1 为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逐步建立设计、施工、部品和维护的 CSI体系应用,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新建居住建筑内卫生设备的同层排水体系应用。新建公共建筑内生活排水系统和扩建、改建的居住建筑内卫生设备,采用同层排水系统的可参照本规程执行。1.0.3 本规定应与已颁布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暂行) DB21T1868、 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暂行) DB21T1872 配套使用。1.0.4 同层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
8、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等的有关规定。22 术语2.0.1 同层排水系统 same-floor drainage system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器具排水管和排水横支管均不穿越同层楼板到下层空间,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系统。器具排水管和排水横支管应在同楼层沿墙体敷设或沿楼板敷设。2.0.2 地面敷设方式 drop-slab pipe installation利用等高楼板或降低楼板设置垫层或支托部件,将卫生器具排水管和排水横支管沿同层楼板敷设,并接入排水立管。2.0.3 墙体敷设方式 in-wall pipe
9、 installation卫生器具排水管和排水横支管采用沿同层墙体明(暗)敷方式,并与排水立管相连。2.0.4 排水汇集器 drain collector集中收集多支路排水的管道部品2.0.5 垫层积水排除装置 drainage installation for backfill layer安装在排水立管上,能排除垫层(填充层)内积水的部品。2.0.6 充满度 sufficient fullness水流在管道中充满程度,以水深与管径之比值表示。2.0.7 深化设计图以施工图为依据,建立部品、部件的施工或安装二维、三维图示系统,满足生产或施工的装配化要求,深化设计图宜包括:部品、部件加工图以及系
10、统综合图等。33 同层排水系统3.1 一般规定3.1.1 卫生间同层排水宜采用地面敷设和墙体敷设方式,可采用两类混合敷设方式。3.1.2 卫生器具与排水横支管驳接,以及与排水立管的驳接宜采用同层排水设计。3.1.3 排水立管宜集中布置在管井内。3.1.4 同层排水系统适用于重力作用下的生活污水、中水管道设计。3.1.5 卫生器具和地漏宜采用内置存水弯的部品,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地漏CJT186 的规定。3.1.6 同层排水系统应具有安全、卫生和方便维护的基本要求。应避免下列情况发生:1 泄漏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建筑物内部;2 系统有异味逸出或堵塞;3 生活饮用水系统被污染;4 冰冻或腐蚀;5
11、火势蔓延。3.1.7 同层排水噪声指标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 的要求。3.2 施工图深化设计3.2.1 施工图纸应提供满足深化设计图的设计条件。3.2.2 系统综合图应遵循装修控制为主,管线合理避让原则。3.2.3 系统综合图应以具体施工部位为对象,建立各专业设计集成;应准确反映选用部品、部件的材质、规格、位置、预留洞、连接方式和技术指标。3.2.4 存水弯管径不应小于卫生器具排水管径,并应减少卫生器具与地漏存水弯之间的管道长度。3.2.5 系统综合图经对比后,确需变更部品、部件时,应征得设计方确认。3.3 墙体敷设3.3.1 排水和器具横支管应预置填充墙或填充墙空腔层内。3.
12、3.2 排水管道设计宜采用部品及部件连接方式,可采用排水管材和通用配件连接方式。3.3.3 填充墙或空腔层厚度应满足排水部品、部件或排水管材和通用配件的预置要求。3.3.4 填充墙或空腔层铺装面板施工应在分户灌水试验合格后进行。3.4 地面敷设3.4.1 地面敷设排水管道宜采用局部降低楼板结构,以架空或填充做中间构造层。3.4.2 排水管道设计宜采用部品及部件连接方式,可采用排水管材和通用配件连接方式,填充层内宜设置排放积水的装置。3.4.3 架空高度或填充厚度不宜小于 300mm。43.4.4 架空层基面可不做防水设计,填充层基面宜做防水设计。3.4.5 架空层或填充层施工应在分户灌水试验合
13、格后进行。3.5 部品、部件和排水管材选用3.5.1 新型降板地面敷设方式大便器宜采用后排式坐便器。3.5.2 大便器宜采用壁挂式坐便器或后排式坐(蹲)便器。壁挂式坐便器宜采用隐蔽式冲洗水箱。3.5.3 小便器应采用后排式,宜为壁挂式。净身盆宜采用落地式。3.5.4 排水接口部品和部件可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球墨铸铁材料。部品、部件宜采用同一品牌和型号。3.5.5 排水硬聚氯乙烯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5836.1、 排水用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6800 和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
14、(PVC-U)管件GBT5836.2 的规定;2 横管宜采用胶粘剂连接,立管可采用胶粘剂或密封圈连接;3.5.6 建筑排水高密度聚乙烯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排水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件CJ/T250 的要求;2 建筑排水高密度聚乙烯管的连接应采用对焊连接和电熔管箍连接;3 对焊连接接面厚度应符合表 3.5.1规定。表 3.5.6 对焊焊接面厚度(mm)公称外径DN(mm)32-75 90 110 125 160 200 250 315对焊焊接面厚度 3 4 5 5 7 7 8 103.5.7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材应为离心铸造工艺成型,配套的管件应为
15、机压砂型铸造成型;2 管材、管件和连接件的材质、规格、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12772 的规定。当采用承插式连接管道系统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排水用柔性接口承插式铸铁管及管件CJT178 的规定;当采用卡箍式连接管道系统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排水用卡箍式铸铁管及管件CJT177 的规定;3 管材和管件内外表面应涂防腐涂料。涂料必须符合管道工程对内外介质的抗腐蚀规定和防火规定;4 管道明装时宜采用卡箍式接口;暗装时宜采用法兰承插式接口;敷设于回填层内时应采用法兰压盖承插式接口;5 承插式接头用法兰压盖的材质应与管材材质相同,并宜采用金属模型制造。压
16、盖的防腐涂料应与管材外壁涂料一致;6 承插式接头用紧固件材质应为热镀锌碳素钢,当暗装时紧固件应采取相应防腐措施或采用不锈钢材质。卡箍式接头用卡箍件应采用 S30210或 S30220不锈钢,配套的紧固件应采用同样材质的不锈钢。53.5.8 承插式接头用橡胶密封圈、卡箍式接头用钢带型卡箍橡胶密封套,橡胶密封材料应采用三元乙丙(EPDM)、氯丁、丁腈、丁苯等耐油合成橡胶制成,不得含有再生胶及对管材和密封圈(套)性能有害的杂质。其材质、外观和物理化学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HGT3091 的规定,宜采用 605邵氏硬度。64 管道水力计算4.0.1 卫
17、生器具的排水流量、当量、排水管管径和排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的规定。4.0.2 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4.0.2)213IRnV式中 V流速(m/s)n粗糙系数,铸铁管为 0.013,塑料管为 0.009;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采用排水管道坡度。4.0.3 排水横管的设计坡度应保证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排水流速(自净流速)要求:当管径不大于150mm时,应为 0.65ms;当管径为 200mm,应为 0.7ms。4.0.4 排水横管的设计充满度不宜大于最大设计充满度。4.0.5铸铁排水横管的通用坡度、最小坡度和最大设计充
18、满度,宜按下表确定。表 4.0.5铸铁排水横管的通用坡度、最小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 DN(mm) 通用坡度 最小坡度 最大设计充满度50 0035 002575 0025 0015100 0020 0012125 0015 00100.5150 0010 0007200 0.008 0.0050.64.0.6 塑料排水横支管的标准坡度应为 0.026。4.0.7 排水横管在不同充满度下的排水能力可分别按本规程附录 A计算。4.0.8 同层排水系统中有关排水立管及通气管的计算,均应按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执行。75 系统安装5.1 安装准备5.1.1 安装前应具备
19、下列条件: 1 有施工图及深化设计图,并已通过图纸会审;2 有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工艺,已进行技术交底;3 材料、机具及施工人员等准备就绪,能保证正常施工;4 土建已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了预留、预埋;5 防水层隐蔽工程验收合格。5.1.2 材料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材、管件等材料的规格、型号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2 管材、管件等材料的表面应完好无损。建筑塑料排水管及管件的颜色应一致,内外壁光滑平整,无气泡、裂口和明显的痕纹等缺陷;建筑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表面无裂痕、砂眼、飞刺、瘪陷等缺陷;3 对有争议的材料应进行监理送样见证检测。5.2 管道安装主控项目5.2.1
20、隐蔽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卫生器具上边缘高度。检验方法:满水 15min水面下降,再灌满 5min液面不降,管道和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通球试验,通球直径不下于排水管道管径的 2/3,通球率应达到 100%。5.2.2 球墨铸铁管的坡度应符合设计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表 5.5.2的规定。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一般项目5.2.3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承插粘接连接或弹性密封圈连接;2 管道接口连接时应将管材与管件承口试插一次;3 涂抹粘接剂时应清除粘接表面的灰尘、水迹、油污
21、等;4 粘接完毕后,擦净接口处多余的粘接剂。5.2.4 建筑排水高密度聚乙烯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热熔对焊连接或非裸露式电熔管箍连接;2 采用管道切割机切割,切口应垂直于管中心;3 切割面应保持清洁,不与其他物体接触;84 熔接时操作压力和温度应符合要求;5 对焊连接焊接面高度应符合下表规定;表 5.2.4对焊焊接面高度公称外径 DN(mm) 3275 90 110 125 160 200对焊焊接面高度(mm) 3 4 5 5 7 76 连接时应保证轴心线一致,误差不宜超过 2mm。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2.5 建筑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22、 铸铁管采用承插式连接或卡箍式连接;2 铸铁管连接时,应先清除连接部位的沥青、砂、毛刺等物;3 承插式连接时,在插口端先套入法兰压盖,再套入橡胶密封圈,然后将插口端推入承口内,对称交叉地紧固法兰压盖上的螺栓;4 卡箍式连接时,将管道或管件的端口插入橡胶套筒和不锈钢节套内,然后拧紧节套上的螺栓。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6 管道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不同的管材选用相应的固定管卡;当建筑排水塑料管使用金属管卡时,应在金属管卡与管道之间衬垫软质材料,或采用注塑成型塑料墙卡;2 使用金属支架时应采取防腐措施;3 采用地面敷设方式时,排水横管的支架固定不得破坏已做好的
23、建筑防水层,宜采用专用胶粘接固定。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7 塑料排水管道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 5.2.7-1、5.2.7-2 的规定。表 5.2.7-1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排水管支架最大间距(m)公称外径DN(mm) 40 50 75 90 110 125 160立管 - 1.2 1.5 2.0 2.0 2.0 2.0横管 0.40 0.50 0.75 0.90 1.10 1.25 1.60表 5.2.7-2建筑排水高密度聚氯乙烯排水管支架最大间距(m)公称外径DN(mm) 32 40 50 56 63 75 90 110 125 160立管 1.2 1.2 1.2 1.
24、5 1.5 1.5 2.0 2.0 2.0 2.0横管 0.5 0.5 0.8 0.8 0.8 0.8 1.0 1.5 1.5 1.5检验数量:全数检查。9检验方法:尺量检查。5.2.8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横管采用弹性密封圈连接时,在连接部位必须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之间应按上表的规定设置滑动支架。建筑排水高密度聚乙烯排水管应在连接部位和按间距要求设置支架部位设置固定支架。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9 建筑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的支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横管不大于 2m,立管不大于 3m;2 上段管道重量不应由下段承受,立管管道重量应由支架承受,横管管道重量应由支架承受;3
25、 立管应每层设固定支架,固定支架间距不应超过 3m。两个固定支架间应设滑动支架;4 立管和支管支架应靠近接口处,承插式柔性接口的支架应位于承口下方,卡箍式柔性接口的支架应位于承重托管下方;5 横管支架应靠近接口处(承插式柔性接口应位于承口侧) ,但不得妨碍接口的拆装。承插式柔性接口排水管支架与接管中心线距离应为 400-500mm.卡箍式柔性接口排水管支架与接口中点的距离应小于 450mm;6 横管起端和终端的支架应为固定支架,直线管段固定支架距离不应大于 9m。横管在平面转弯时,弯头处应增设支架。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2.10 建筑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管道系统,可不
26、设位移补偿装置。当直线管段局部需要折线安装时,承插式柔性接口的转角不得大于 5O;卡箍式柔性接口的转角不得大于 3O。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2.11 塑料排水管伸缩节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层高小于或等于 4m时,污水立管和通气管应每层设一伸缩节;当层高大于 4m时,其数量应根据管道设计伸缩量和伸缩节允许伸缩量计算确定;2 塑料排水管道的伸缩节安装在立管三通与固定支架的上方;3 当塑料排水管道的横管明装且长度较长时,应安装伸缩节,伸缩节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4 伸缩节插口应顺水流方向。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3 卫生器具支架的墙体安
27、装5.3.1 卫生器具支架应安装在符合安全性及耐久性要求的墙体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1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2 宜用硅酸钙板或经防水涂层处理的木质夹芯板做墙体饰面材料,并留出符合支管安装的空腔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3 轻钢龙骨的竖框宜与混凝土地枕连接。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4 支架安装应根据深化设计图先在墙面和地面标出固定点,宜使用机械连接固定支架。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5 支架应固定在木质夹芯板或硅酸钙板做局部替换的轻钢龙骨墙体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6 安装壁挂式大便器等卫
28、生器具的装饰墙应紧贴隐蔽式支架。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7 隐蔽式水箱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用螺栓将水箱固定在卫生器具支架上;2 水箱安装时应对支架尺寸进行必要的调整,水箱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或有关标准的规定;3 水箱及其配件应有国家认定的相关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对照图纸,尺量检查。5.4 卫生器具管道的地面安装5.4.1 大便器和卫生器具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应符合深化设计图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对照图纸,尺量检查。5.4.2坐便器安装:采用后出水坐便器时,排水管直接与 De90、De110 专用管件连接。在
29、楼板下降250mm时,排水横支管采用 De90或 De110,在楼板下降 100mm-200mm时,排水横支管采用 De90,楼板不下降,管道明管安装或在墙内隐蔽安装,采用 De90专用管件连接。坐便器下排水时,排水口中心距墙面距离根据坐便器要求确定。排水横支管可明设、在垫层中暗设或在墙中隐蔽安装。当立管采用机制铸铁管时,支管宜采用 PVC-U管连接。检验数量:全数检查。11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5.4.3 阻火圈安装:采用排水 PVC塑料立管,凡依据有关规范需要设置阻火圈的建筑,每层楼板下安装阻火圈,阻火圈用膨胀螺栓与楼板固定。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4.4检查口
30、安装:排水 PVC塑料立管每 6层安装立管检查口一个,但底层和排水立管转弯处必须设排水检查口。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4.5多功能地漏安装:多功能地漏同时具有地漏、存水弯、清扫口的功能。清理管道时,地漏组件可以拆卸,方便清除杂物。安装时注意流水方向,在地漏流水方向的下方应使用带有坡度的管件,以增加排水流速。在同一个卫生间内安装两个以上的多功能地漏,应采用并联方式,不应采用串联方式。多功能地漏排水安装时尽可能与浴盆、洗脸盆、拖布池连接安装,以解决地漏水封补水问题。当与浴盆或洗衣机排水口连接时应选用三通地漏。地漏顶面标高应低于装修地面 5mm。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31、检查、尺量检查。5.4.6脱水拖布池安装:脱水拖布池安装在多功能地漏排水方向的上游,存水弯由多功能地漏代替。排水管设 De32软管,插入 De50的排水管中。拖布池可放在地面上或高出地面 100mm的支固定架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5.4.7 浴盆安装:浴盆安装上边缘与地面高差为 520mm,存水弯由多功能地漏代替。配制 De32软管,插入 De50的排水管中。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5.4.8 洗脸盆安装:洗脸盆上边缘与地面高差为 800mm,洗脸盆排水管为 De32或 De40软管,软管插入 De50排水管中,与多功能地漏配合使用,免
32、设存水弯。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5.5 排水汇集器安装5.5.1 排水汇集器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5.2 排水汇集器应水平安装在地面上,采用相应配套支架固定。支架为金属时应对其采取防腐措施。管道支架与防水层相接处,应有不破坏防水层的技术措施。检验数量:全数检查。12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5.3 在汇集器上安装地面清扫口时,其高度应与地面装饰面层高度一致。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5.4 排水汇集器安装完毕后,应与同层排水系统一起进行灌水试验。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满水 15min水面下降,再灌
33、满 5min液面不降,管道和接口无渗漏为合格。136 验收6.1 隐蔽工程验收6.1.1 选用的管材、管件等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或设计要求。6.1.2 管位、标高和坡度应正确,严禁排水横管无坡或倒坡。6.1.3 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接口、排水管道之间的接口应紧密无渗漏。6.1.4 卫生器具支架和管道支架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与管道的接触应平整。支架防腐应良好,固定方式不应破坏建筑防水层。6.1.5 塑料排水管设置伸缩节时,安装位置应正确,支架应牢固。6.1.6 在排水管道穿越楼板的部位,应采取可靠的防渗防漏措施。6.1.7 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不应低于本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
34、满水 15min 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 5min,检查各个接口不渗水,液面不下降为合格。试验合格后,应做好试验记录。6.1.8 排水立管及横干管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应小于排水管管径的 2/3(立管三通采用特殊配件时选用适宜的球径),通球率必须达到 100。6.2 系统验收6.2.1同层排水子分部工程验收应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相关规定执行。6.2.2 室内排水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质量验收划分要求进行,同时做好记录。室内排水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验
35、收应全部合格;2 室内排水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必须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对涉及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的重要部位进行抽样检验和检测;3 检验批、分项工程和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中附录 B、附录 C、附录 D执行。6.2.3 同层排水的检验和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 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阀门的水压试验;2 排水管道灌水、通球和通水试验;3 卫生器具通水试验和具有溢流功能的器具满水试验;4 地漏和地面清扫口排水试验;5 卫生器具和排水管道的清洗试验。6.2.4 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和记录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开工报告;2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
36、变更和洽商记录;143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4 主要材料、部品、部件和配件合格证及进场验收单;5 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试验记录;6 安全、卫生、使用功能检验和检测记录;7 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8 竣工图。6.2.5 卫生器具应做满水试验。满水后检验各连接部件不渗不漏为合格。6.2.6 地漏安装位置应正确,其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 510 mm,其周边应无渗漏。6.2.7 同层排水系统应进行通水试验,排水应通畅、无堵塞。157 维护与保养7.0.1 同层排水系统应定期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7.0.2 应准备好一份有关排水管道系统及卫生器具的使用说明、维护的使用的文件,
37、并将这份文件提供给建筑物所有人或建筑物使用人。7.0.3 系统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宜包括:1 检查卫生器具是否安装牢固;2 检查污、废水是否可以排放到立管中,确保排水管道不淤堵;3 应对排水横管进行定期的功能和状态检查,及时清除管道中的淤堵杂质;4 建立日常检查及保养档案。7.0.4 除生活污、废水外,其他污、废水不得排入同层排水系统。若发现有其他污水、废水排入同层排水系统,应截流。7.0.5系统应能够保证随时安全方便地进行维修工作。系统中所有的构件以及专用于维修作用的部件应定期维护。7.0.6检查口在任何时候均应保持水密性和气密性。垫圈的密封应严密,固定螺丝和螺栓的结合应紧密。7.0.7当疏通排
38、水横管时,可通过清扫口进行;如无专用清扫口时,可通过卫生器具出水口与排水管道的接入口进行操作。7.0.8对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而可能发生有害健康或重大事故的操作,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处理。7.0.9同层排水系统的保养和维护应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在保养、维护过程中若发现有缺陷和问题,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最大效率。 16本规程用词说明1 为便于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
39、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可” ;反面词采用:“不可” 。17引用标准名录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4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5836.15排水用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68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5836.27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127728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CJT
40、299建筑排水用卡箍式铸铁管及管件CJT17710地漏CJT18611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CJT25012建筑排水用柔性接口承插式铸铁管及管件CJT17813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9414建筑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815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设计规程CECS7916建筑同层排水工程CECS24717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18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暂行) DB21T186819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暂行) DB21T187220卫生陶瓷GB6952200521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
41、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HGT309118附录 A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表A.0.1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横管(h/d=0.5)的水力计算,见表 A.0.1-1;横管(h/d=0.6)的水力计算,见表 A.0.1-2;横管(h/d=0.7) 的水力计算,见表 A.0.1-3。表 A.0.1-1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水力计算表( h/d=0.5)DN40 DN50 DN75 DN90 DN110 DN125 DN160设计坡度 流速(m/s) 流量(L/s) 流速(m/s) 流量(L/s) 流速(m/s) 流量(L/s) 流速(m/s) 流量(L/s) 流速(m/s) 流量(L/s) 流速(m/s)
42、流量(L/s) 流速(m/s) 流量(L/s)0.004 0.67 4.77 0.79 7.210.005 0.69 2.90 0.75 5.33 0.89 8.060.006 0.65 1.79 0.75 3.18 0.82 5.84 0.97 8.830.007 0.71 1.94 0.81 3.43 0.89 6.30 1.05 9.530.008 0.67 1.31 0.75 2.07 0.87 3.67 0.95 6.74 1.12 10.190.009 0.71 1.39 0.80 2.19 0.92 3.89 1.01 7.15 1.19 10.810.010 0.75 1.46
43、 0.84 2.31 0.97 4.10 1.06 7.54 1.26 11.390.015 0.69 0.58 0.92 1.79 1.03 2.83 1.19 5.02 1.30 9.23 1.54 13.960.020 0.68 0.35 0.80 0.67 1.06 2.07 1.19 3.27 1.38 5.80 1.51 10.66 1.78 16.110.025 0.76 0.39 0.90 0.74 1.19 2.31 1.33 3.66 1.54 6.48 1.68 11.915 1.99 18.020.030 0.83 0.42 0.98 0.81 1.30 2.53 1.
44、46 4.01 1.68 7.10 1.84 13.05 2.18 19.740.035 0.90 0.46 1.06 0.88 1.41 2.74 1.58 4.33 1.82 7.67 1.99 14.10 2.35 21.320.040 0.96 0.49 1.13 0.94 1.50 2.93 1.69 4.63 1.95 8.20 2.13 15.07 2.51 22.790.045 1.02 0.52 1.20 1.00 1.59 3.10 1.79 4.91 2.06 8.70 2.26 15.99 2.66 24.170.050 1.07 0.55 1.27 1.05 1.68
45、 3.27 1.89 5.17 2.17 9.17 2.38 16.85 2.81 25.480.055 1.13 0.57 1.33 1.10 1.76 3.43 1.98 5.43 2.28 9.61 2.50 17.67 2.95 26.720.060 1.18 0.60 1.39 1.15 1.84 3.58 2.06 5.67 2.38 10.04 2.61 18.46 3.08 27.910.065 1.23 0.62 1.44 1.20 1.92 3.73 2.15 5.90 2.48 10.45 2.71 19.21 3.20 29.050.070 1.27 0.65 1.50
46、 1.24 1.99 3.87 2.23 6.12 2.57 10.85 2.82 19.94 3.32 30.150.075 1.32 0.67 1.55 1.29 2.06 4.01 2.31 6.34 2.66 11.23 2.92 20.64 3.44 31.210.080 1.36 0.69 1.60 1.33 2.13 4.14 2.38 6.54 2.75 11.60 3.01 21.31 3.55 32.2319表 A.0.1-2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水力计算表( h/d=0.6)DN40 DN50 DN75 DN90 DN110 DN125 DN160设计坡度流速(m/s)流
47、量(L/s)流速(m/s)流量(L/s)流速(m/s)流量(L/s)流速(m/s)流量(L/s)流速(m/s)流量(L/s)流速(m/s)流量(L/s)流速(m/s)流量(L/s)0.0040.67 4.66 0.79 9.030.0050.69 3.63 0.75 5.21 0.89 10.090.0060.65 2.25 0.75 3.98 0.82 5.71 0.97 11.060.0070.71 2.43 0.81 4.30 0.89 6.18 1.05 11.940.0080.67 1.64 0.75 2.59 0.87 4.59 0.95 6.59 1.12 12.770.0090.71 1.74 0.80 2.75 0.92 4.87 1.01 6.99 1.19 13.540.0100.61 0.63 0.75 1.83 0.84 2.90 0.97 5.14 1.0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