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69904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宁夏育才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題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们常说孔子弟子三千,经钱穆先生考证,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岁,弟子子张已从学孔子;之后,贵族身份的司马牛来了,贫贱出身的原宪、闵子来了,还有善货殖的子贡甚至”大盗”颜涿聚都来了,一时间香坛下汇聚了来自鲁、卫、齐、晋、陈、宋、吴、楚、秦等国的学生,好不热闹。这反映出A春秋出现百家争鸣可喜局面 B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理念C術家学说得到民众广泛认可 D孔子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同一主张的论述。这一主张有利于A加强思想控

2、制 B培育民族精神 C凝聚宗族力量 D强化等级观念3下表为唐至清时期状元人数分布表。这一变化导致A北方丧失其政治中心地位 B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C儒学教育开始推广到南方 D科举选官制度不断调整4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流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这种状况反映出A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B拜金逐利风气的盛行C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 D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5公元 221 年三月,曹不下令复行五铢钱,但当年十月即因谷贵而“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 。至明帝时(239 年) , “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 ”这客观上A有利

3、于稳定市场物价和商品交流 B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C导致曹魏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危机 D促使政府减轻金属铸币的重量6下面是清代徽州对科举入仕者建牌立坊的情况表。由此可知,清代徽州A注重创造浓郁崇儒重仕的社会氛围 B科举业发达促进了徽商的兴盛C商人积极为子孙科举入仕创造条件 D为国家培养大批商界精英人才71949 年 1112 月,中国政府第一次在北京主办并参加了亚澳工会代表国际会议:1950年 5 月,中国参加了第一个国际组织,并宣布加入万国邮政联盟:1952 年,宣布加入第一个国际公约关于禁止使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议定书 。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实施了“走出去”的外交战略 B初步尝

4、试了多边外交实践C打破了”一边倒”方针的束缚 D积极为加入联合国做准备81950 年 9 月,蒋介石发表演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法律上是没有问题的,台湾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夺去的,在二次大战中苏、美、英都声明战后将台湾归还中国,几个重要文件都承认了这一点,因此台湾是中国的。 ”这表明蒋介石A强烈反对外国再次染指中国 B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对美国在华政策表示了不满 D强调中国对台湾拥有的主权地位9在邓小平看来,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对于增强和维护安定团结,共同搞好国家大事,是十分重要的。在此邓小平强调,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相结合是A维护社会稳定的保障 B实现社会

5、主义现代化的要求C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D现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10下表是“冷战”后中国外交战略的主要选项。由此可知, “冷战”后中国外交战略体现出的特点是A多样性与区域性 B全球性与霸权性 C灵活性与全面性 D结盟性与合作性11,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A人民当家作主地位逐步得到了确认 B城镇全国人大代表的数量呈下降趋势C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取得进一步发展 D全国人大代表由普选产生的呼声高涨12较传统电话招车与路边拦车来说,滴滴打车的诞生改变了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线上与线

6、下相融合,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的资源与时间。这可以用来说明A滴滴打车的普及 B移动营销优势凸显C互联网改变生活 D交通工具发生变化13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廷与英国正式签訂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原文第一条内容是:“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水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该条规定在客观上有助于A中英两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B清政府传统外交观念发生改变C西方列强扩大对华商品输出 D清政局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14近代以来,华北地区的农村开始出现西方食品,如啤酒、汽水、面包等。有些地方的少数富裕人家还直接食用日本株式公司和邯郸怡丰公司出产的面粉。据此我们可以推知,近代

7、华北地区的农村A传统的农耕经济逐渐趋向衰落 B贫富差距现象日馗严重C成为列强主要的商品倾销市场 D社会生活方式日渐多元15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的日伪产业,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时间各种接收机关林立,仅平、津、沪、杭四地就有此类部门 175 个。由此可知A国民政府开始施行统制经济政策 B民族工业的发展面临新困境C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D外资企业在华遭到严重打击16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一般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暂行条例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都是根据共同纲领制定的。这反映了共同纲领A规定人民的奋斗目标 B宣示人民的民主权利C包含各项原则性政策 D起了

8、临时宪法的作用171984 年,我国政府颁布并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对自治权的规定,由新宪法中的六条增加到自治法中的二十六条。这表明我国A民族自治地区取得高度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不断完善C正在重建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 D民族平等的原则得到真正贯彻18周恩来指出:“香港要完全按资本主义制度办事,才能存在和发展,这对我们是有利的。香港的主权总有一天我们是要收回的,连英国也可能这样想。 ”这表明周恩来处理香港问题时强调A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B英国应该归还香港主权C英国不能破坏香港现状 D维持英国对香港的统治191954 年 10 月 11 日,周恩来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来访的

9、日本客人进行解释:“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我们并不排斥美国。 ”这反映了该“原则A有广泛的适用性 B由中日两国倡导C促成中日美建交 D消除了国际争端20从认为”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到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林则徐在思想观念上迈出了重大一步。这实际上A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 B达到了“师敌之长技”的根本目的C已经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D体现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21在维新派眼里, “提倡民权也好,要求设立议院也罢,它们都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国家自救自强的手段” 。这反映了维新派提倡民主政治的政治动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B早期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C维

10、新变法运动的迅速兴起 D国家面临民族危亡的现实22如果只讲所谓“传统” “西化”这个维度,尽管胡适与陈独秀的“主义”不同,但有一点却类似,他们都A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B接受马克思主义C始终有着相同的信仰 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231894 年,孙中山提出了”螺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以实现其”振兴中华”的理想。后来,孙中山把上述纲领分析概括为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族主义、民生主义C民生主义、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共和主义2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化进程推进到一个依照宪法实施民主共和的新阶段。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成为民主国家 B约法规定主权在民C约法具有宪政构架

11、 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二、非选择題(本大题包括 3 小题,第 25 题 25 分,第 26 题 15 分,第 27 題 12 分,共 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许多人往往把郡县制在古代送行取得良好功效仅仅归功于秦汉时疆域小,而忽略了秦汉部县制所蕴含的文明的制度机理。从商周的分封制到秦汉的郡县制的转变过程,就是一场解构旧制度、建构新制度的深刻的变革过程在郡县制的规定下,秦朝设有三四十个郡,分別管辖全国一千来个县,平均一个郡大致管二十左右个县,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交通发展状况来看,这一管理幅度是比较科学的。秦朝在郡除设太守(掌治其郡)以外还设郡尉(掌武职)和監

12、(监察)郡级长官。总的看来,郡县制下官员人事制度比較灵活,因阶级少,升迁机会优越,人事变动不大,行政效率也因之提高。摘缟自王泽伟范楚平秦汉郡县制对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启示材料二国民政府治初期力图整合北洋政府时期的县乡行政体制,1934 年 12 月后,国民政府将各县”四局”改为县政府各科。国民政府还布相关文件将“区”的性质定位为”官治之行政机关,绝非向日之自治组织” ,在县下设区,并推行合署办公,集中处理公文。后期,国民政府从“剿匪区”开始推行保甲,将其定位为取代”自治”的”自卫”组织,它不再承担乡(镇) 、闾、邻在文教、实业、救济等方面的地方建设职能。一摘编自李文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县自治

13、与乡村治理运动及其失敗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思来的主持下,先后组织了中央、中南、西南、西北、东北五个民族访问团,深入边少数民族地区,传达中央人民政府对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关怀,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并在周思来的领导和督导下,政务院还先后讨论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 筹办中央民族学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及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从此,结東了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无权的历史。一一摘编自黄小用彭岛论周思来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部县制蕴含着文明制度机理的表现。 (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4、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对地方实施的行政措施并分析其特点。 (10 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方式及意义。 (7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 分)材料一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把进步刑物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新创办了湘江评论少年中国等。五四运动后的半年里,各地新出版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报刊达200 多种。他们(李大钊、陈独秀等)把建立学会、社团作为联系进步青年的纽带,据统计,在北京注册的社团就有 280 多个;翻译出版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物,不久,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思想主流。一摘编自陈澜马克思

15、主义的译介、传播之特征与近代中国材料二20 世纪初期,新旧势力的较量主要是国绕着政治制度的变草而展开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即使宣传得很不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思想界的主旋律,对马克思及其思想学说的零星介绍当然不会引起重视。但是,一旦人们的兴奋枢组由于政治制度变革的失败而消散时,原先被推在政治制度变革后面的思想文化上的新旧矛盾和新旧势力冲突日益凸现出来。于是,中国社会变革从制度价值认同向思想价值认同转换。马克思主义形成广泛传番的热潮,超越早期译介阶段,是顺理成章的。一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赫的两个阶段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所经历

16、的阶段和主要途径。 (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条件。 (7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烟草大王简照南于 1905 年创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从最初引进日本淘汰的旧式卷烟杌开始,简照南不断更新卷烟机器设备,到 1931 年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总厂的卷烟杌器设备有 131 台, “其中新式美国机器 87 台,日式改良机 44 台”,后来工厂全部使用新式美国卷烟机器,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虽然机器设备数量呈减少的趋势,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却在不断增加,优良的质量获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也给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在政策、资全、人才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和英美烟草公司竞争多年并坚持下来,不斯地进行技术创新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宝。1949 年 6 月人民政府対公司实行监督,1951 年 2 月实行公私合营,简玉阶出任合营后的副董事长,简照南之子简日林出任总经理。一摘编自孙方一创新在广东近代民族本主义企业中的运用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近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