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3章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作业(19).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6796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3章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作业(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3章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作业(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3章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作业(1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3章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作业(1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3章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作业(1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 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Ksp 越小,则它的溶解度越小B任何难溶物在水中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度大小都可以用 Ksp 表示C溶度积常数 Ksp 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D升高温度,某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它的溶解度减小,K sp 也变小2某温度下,难溶物 FeR 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FeR(s)Fe2 (aq)R 2 (aq),其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升温实现由 a 点变到 c 点Bb 点对应的 Ksp 等于 a 点对应的 KspCd 点可能有沉淀生成D该温度下 Ksp410 183关于沉

2、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饱和 Na2SO4 溶液加入饱和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 KspCa(OH)2大于 Ksp(CaSO4)BK 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C已知 25 时,K spFe(OH)34.010 38 ,该温度下反应 Fe(OH)33H Fe3 3H 2O 的平衡常数 K4.010 4D已知 25 时,K spMg(OH)21.810 11 ,在 MgCl2 溶液中加入氨水,测得混合液的pH11,则溶液中的 c(Mg2 )为 1.8105 molL1425 时,5 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 Ksp)分别是:AgC

3、l Ag2SO4 Ag2S AgBr AgI1.8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8.5110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依次增大B将硫酸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硫化钠溶液,不可能得到黑色沉淀C室温下,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D将浅黄色溴化银固体浸泡在 5 molL1 氯化钠溶液中,会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5已知 Ksp(AgCl)1.5610 10 ,K sp(AgBr)7.710 13 ,K sp(Ag2CrO4)910 11 。某溶液中含有Cl 、Br 和 CrO ,浓度均为 0.010 molL1 ,向该溶液中

4、逐滴加入 0.010 mol L1 的 AgNO324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 、Br 、CrO BCrO 、Br 、Cl 24 24CBr 、Cl 、 CrO DBr 、CrO 、Cl 24 246.常温下,向含有 c(H )1 molL1 、c(Cu 2 )c(Fe 3 )0.04 molL1 的 100 mL 溶液中加入固体NaOH(忽略加入固体时的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 Cu2 、Fe 3 的浓度随着 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 105 molL1 时认为沉淀完全)( )ApH 在 02 之间时,溶液中发生 3 个化学反应

5、BK spFe(OH)3KspCu(OH)2CpH4 时溶液中的阳离子为 H 和 Cu2D加入 4.8 g NaOH 时,Fe 3 、Cu 2 沉淀完全7已知 25 时,CaSO 4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该条件下向 100 mL 的 CaSO4 饱和溶液中,加入 400 mL 0.01 molL1 的 Na2SO4 溶液,针对此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忽略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A溶液中析出 CaSO4 沉淀,最终溶液中 c(SO )较原来大24B溶液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 c(Ca2 )、c (SO )都变小24C溶液中析出 CaSO4 沉淀,溶液中 c(Ca2 )、c (S

6、O )都变小24D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最终溶液中 c(SO )较原来大248.已知 p(Ba2 )lg c(Ba2 )、p(X 2 )lg c(X2 ),常温下 BaSO4、BaCO 3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Ba 2 )a 时,两种盐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 c(SO )c(CO )24 23BM 点对应的溶液中 Ba2 、CO 能形成 BaCO3 沉淀23C相同条件下,SO 比 CO 更易与 Ba2 结合形成沉淀24 23DBaSO 4 不可能转化为 BaCO39.往含 I 和 Cl 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 m(沉淀)与加入 A

7、gNO3 溶液的体积 V(AgNO3)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 sp(AgCl)1.810 10 ,K sp(AgI)1.510 16 则原溶液中 c(I )/c(Cl )的值为 ( )A(V 2V 1)/V1 BV 1/V2CV 1/(V2V 1) DV 2/V110以下是 25 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难溶电解质 Mg(OH)2 Cu(OH)2 Fe(OH)2 Fe(OH)3溶解度/g 9104 1.7106 1.5104 3.0109在无机化合物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杂质离子。例如: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 Fe3 ,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

8、结晶即可;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 Fe3 ,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 Fe2 ,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 H2O2,将 Fe2 氧化Fe3 ,调节溶液的 pH4,过滤结晶即可。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个除杂方案都能够达到很好效果,Fe 3 、Fe 2 都被转化为_(填化学式) 而除去。(2) 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为宜,其原因是_。(3) 中除去 Fe3 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下列与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AH 2O2 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B将 Fe2 氧化为

9、Fe3 的主要原因是 Fe(OH)2 沉淀比 Fe(OH)3 沉淀较难过滤C调节溶液 pH4 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DCu 2 可以大量存在于 pH4 的溶液中E在 pH4 的溶液中 Fe3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参考答案】1 D 不同类型的电解质无法由溶度积来比较溶解度大小,同类型的电解质 Ksp 越小,溶解度才越小,A 错误;任何难溶物在水中不一定存在溶解平衡,只有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溶解度大小才可以用 Ksp 表示, B 错误;溶度积常数 Ksp 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溶度积常数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 错误;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则说明它的溶解度减小,所以 K

10、sp 也变小,D 正确。2 B 大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般是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能促进该物质溶解,则 c(Fe2 )和 c(R2 )均增大,不能由 a 点变到 c 点,A 错误;温度不变,K sp 不变,B 正确;溶解平衡曲线右上方表示过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曲线左下方表示不饱和溶液,所以 d 点没有沉淀生成,C 错误;该温度下 Ksp210 18 ,D 错误。3 A 将饱和 Na2SO4 溶液加入饱和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硫酸钙的溶解度小,但溶度积表达式类型不同,不能判断其相对大小,A 错误;K 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B 正确;K spF

11、e(OH)3c 3(OH )c(Fe3 ),反应的平衡常数Kc (Fe3 )/c3(H )c 3(OH )c(Fe3 )/K 4.010 4,C 正确;测得混合液的3wpH11,K spMg(OH)2c 2(OH )c(Mg2 ),c(OH )10 3 molL1 ,代入求得 c(Mg2 )1.810 5 molL1 ,D 正确。4 D AgCl、AgBr、AgI 的 Ksp 依次减小,因此溶解度依次减小,A 错误;K sp(Ag2SO4)远大于Ksp(Ag2S),因此 Ag2SO4 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 Na2S 溶液,Ag 2SO4 可转化为 Ag2S,产生黑色沉淀,B 错误;食盐水相

12、对于水, c(Cl )增大,AgCl 在食盐水中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则在食盐水中溶解度小,C 错误;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较大,溴化银固体浸泡在其中,会使氯离子与银离子的浓度积大于其溶度积,所以会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D 正确。5 C 根据溶度积的定义,Cl 、Br 和 CrO 的浓度均为 0.010 molL1 ,Cl 沉淀时 c(Ag )的24最小值是 1.561010 /0.010 molL1 1.5610 8 molL1 ,Br 沉淀时 c(Ag )的最小值是7.71013 /0.010 molL1 7.710 11 molL1 ,CrO 沉淀时 c(Ag )的最小值是(910 11

13、/0.010)24molL1 310 4.5 molL1 ,所以当阴离子的浓度相等时,沉淀所需 c(Ag )小的先沉淀,三12种阴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是 Br 、Cl 、CrO ,C 正确。246. D pH 在 02 之间时,溶液中只发生 H 与 OH 的中和反应,A 错误;K spFe(OH)3c(Fe 3 )c3(OH )0.04(10 14 102 )34.010 38 ;K spCu(OH)2c(Cu 2 )c2(OH )0.04(10 14 105 )24.010 20 ,故 KspFe(OH)3c(SO23),A 错误,C 正确;M 点时,Q(BaCO 3)Ksp(AgI),则 A

14、gCl 的溶解度大于 AgI,往含 I 和 Cl 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 溶液,先生成溶解度较小的 AgI 沉淀,后生成 AgCl 沉淀。由题图可知,沉淀 I 消耗AgNO3 溶液的体积为 V1 mL,沉淀 Cl 消耗 AgNO3 溶液的体积为(V 2V 1) mL,则原溶液中 c(I )/c(Cl )的值为 V1/(V2V 1),C 正确。10 (1)Fe(OH) 3 (2)氨水 不会引入新的杂质(3)2Fe 3 3Mg(OH) 2=3Mg2 2Fe(OH) 3(4)ACDE【解析】中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应加氨水使 Fe3 沉淀,生成 Fe(OH)3;根据溶解度表可知 Mg(OH)

15、2 易转化为 Fe(OH)3,2Fe3 3Mg(OH) 2=3Mg2 2Fe(OH) 3,因此在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Mg(OH)2 可除去 Fe3 ;由于 Fe(OH)2 的溶解度大于 Fe(OH)3,所以一般将 Fe2 先氧化成 Fe3 ,再调节溶液的 pH4,形成 Fe(OH)3 沉淀。(4)H 2O2 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被还原成水,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A 正确;根据Fe(OH)2 的溶解度大于 Fe(OH)3,形成 Fe(OH)2 沉淀 Fe2 沉淀不完全,B 错误;原来溶液是酸性较强,加入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可以与 H 反应,H 反应后, pH 增大,当 pH4 的时候,Fe(OH)3 完全沉淀,而 Cu2 还没沉淀,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是固体,不会引入新的杂质,C、D 正确;在 pH4 的溶液中 Fe3 全部以 Fe(OH)3 沉淀,则 Fe3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E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