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 解放战争 (1946、61949、10),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5.81946.6,1、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主要矛盾变化:民族矛盾到阶级矛盾,(1)背景:,国民党:,中共:尽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阴谋,内容:,斗争焦点:,(2)结果: 签署 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5.81946.6,1、重庆谈判,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6年(2)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5.81946.6,1、战略防御 (1946.61947.6),2、战略反攻(1
2、947.61948.9),(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1)全面内战爆发:,(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1)标志: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意义: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二、解放战争(1946、61949、10),(3)1947解放区土改(文件、内容、意义),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1)背景:1948年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3)意义:,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2)概况:见表格,二、解放战争(1946、61949、10),三大战役简况,歼敌和改编,三大战役,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9.12-1948.11.2),
3、1948年9月-11月歼敌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各个击破,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11.7 - 1949.1.10),三大战役,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8.11.29-1949.1.31),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三大战役,4、胜利阶段(1949.41949、10),(2)北平谈判,结果: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国民政府拒签,和谈破裂。,背景:,国民党:战场上的大溃败 中共: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两次谈判最主要不同两党及其政权地位发生变化,(1)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背景、内容、意义),二、解放战争(1946、61949、10),4、胜利阶段(1949.41949、10),(
4、3)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4)追歼残敌,二、解放战争(1946、61949、10),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国内:标志着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历史的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1、意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中共的正确领导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3)人民群众的支持 (4)掌握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5)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2、原因:,本单元小结,侵略史:1840开始 19世纪末 1937两次鸦片 甲午中日战 日本侵华战争 八国侵华,抗争史:,农民阶级: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无产阶级: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