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塑料模拆装及制造技能实训指导书.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4765351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模拆装及制造技能实训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塑料模拆装及制造技能实训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塑料模拆装及制造技能实训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塑料模拆装及制造技能实训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塑料模拆装及制造技能实训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塑料模拆装及制造技能实训指导书编写:万 丽校对:孙 超 陶松桥审核:何 伟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制二一年八月11.实训制度1) 实训前,学生要认真阅读指导书中内容,以求对实训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有初步的了解。2) 遵守实训各项规章制度,听从指导教师、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实训时必须严肃、认真、细致。3) 要求在教师和师傅的指导下,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4) 实训过程中,学生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有事须请假批准。5) 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6) 爱护实训设备与工具,丢失损失东西,及时报告,照价赔偿。7) 实训完毕,应将设备、仪器、工具清理干净,搞好当天卫生。2. 典型注射

2、模拆装一、目的1) 掌握典型注射模结构、工作原理。2) 搞清模具零件的名称结构及常用材料和一般热处理要求。3) 熟悉各零冲件的装配关系及装配方法。4)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二、任务 1) 拆开模具测画模具非标准件的零件图。 2) 画模具装配图。 三 、注意事项 1) 不准用锒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2) 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接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3) 导柱、导套不要拆开。 4) 画模具装配图时,应打开模具,画动模部分的府视图。 5) 装配图的右上角为注塑零件图, 6) 模具零件可不标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但要注明零件名称,材料及必要的热处理要求。 四、设备与工具内六角扳手、铜锤头、扳

3、头、清洗箱、煤油、油石、套筒五、实习步骤1) 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仔细清理模具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注射模外观。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位) 。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2) 典型注射模的拆卸2(1)动模部分拆卸顺序拆卸、紧固螺钉动模座板垫块拆卸推板上紧固螺钉推板推杆推杆固定板支承板动模板凸模导柱(2)定模部分拆卸拆卸定位圈紧固螺钉定位圈拆卸定模座板上的紧固螺钉定模座板定模板浇口套导套注意:各类对称零件,安装方位易混淆零件,在拆卸时要做上记号,以免安装时搞错方向。3) 用煤油、柴油或汽油,将拆卸下来的零件上的油污,轻微的铁锈或附着的其它杂

4、质擦拭干净,并按要求有序存放。4) 典型注射模的组成零件按用途可分为三类:成型零件、结构零件和导向零件,观察的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并记住名称。(1)成型零件:凹模、凸模、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等(2)结构零件:动模座板、垫块、推板、推扦固定板、动模板、定模板、定模座板、浇口套、推杆、复位杆(3)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5) 典型注射模装配(1)装配前,先检查各类零件是否清洁,有无划伤等,如有划伤或毛刺( 特别是成型零件),应用油石油平整。(2)动模部分装配:将凸模型芯、导柱等装入动模板,将支撑板与动模板的基面对齐。将装有小导套的推杆固定板套入装在支撑板的小导柱上,将推杆和复位杆穿

5、入推杆固定板、支撑板和动模板。然后盖上推板,用螺钉拧紧,再将动模座板、垫块、支撑板用螺钉与动模板紧固联接。安装要点1) 导柱装入动模板时,应注意拆卸时所做的记号,避免方位装错,以免导柱或定模上导套不能正常装入。2) 推杆复位杆在装配后,应动作灵活,尽量避免磨损。3) 推杆固定板与推板需有导向装置和复位支承。(3)定模部分装配将导套和凹模镶件装入到定模板内,将浇口套装入到定模座板上,再用螺钉将定模板与定模座板紧固联接起来,然后将定位圈用螺钉联接在定模座板上。注意:导套装入时,应注意原来拆卸时所做的记号,以免方位装错,装入后,应注意观察导套是否能与导柱正常滑配。四、考核1、典型注射模拆装步骤。2、

6、各类零件的名称及结构特点。3、典型注射模的工作原理。 33. 注射模的安装与调试一、目的1) 掌握注射模正确安装到注塑机的方法。2) 了解注射机的调试方法。3) 了解注射调试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4) 了解注射机的成型工艺。二、任务1) 将注射模正确安装到注塑机上,调整注塑机的工艺参数,注塑出合格制件。2) 对制件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现场合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三、注意事项1) 在吊装模具时,控制按钮必须使用点动,人员严禁站在模具下面,以免出现安全事故。2) 制件的尺寸精确测量必须在注塑24小时后进行。四、设备与工具XS-ZY-30型注塑机、活动扳手、扳手套筒、平行压板、螺钉、铜锤头、

7、航吊五、实习步骤1) 注塑模的安装(1)模具安装前的准备工作a、最大注射量的校核检查成型塑件所需的总注射量是否小于所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如总注射量小于所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则所选注射机符合最大注射量的校核。否则,产品不能完全成型,所选注射机不符合要求。b、注射压力校核检查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力是否大于成型时所需的注射压力。额定注射力大于注射压力,产品才能完全成型。c、锁模力校核当高压塑料溶体充满整个模具型腔时,会产生使模具分型面涨开的力FZ,这个力应小于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Fp,即FzFp。d、模具与注射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检查模具的喷嘴尺寸、定位圈尺寸、模具的最大和最小厚度及模板上安装螺孔

8、尺寸是否与注射机相匹配。(2)模具的安装步骤a、用航吊将模具吊入到注塑机的移动模板和固定模板的合适位置,轻轻点击航吊按钮,移动模具,使模具上的定位圈进入到注射机固定模板上的定位孔内。b、由合模系统合模,并将模具锁紧。c、用螺钉和平行压板将模具的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分别紧固在注塑机的移动模板和固定模板上。d、按上水管接头4(3)模具空运转检查a、合模后分型面之间不得有间隙,接合要严密。b、活动型芯、顶出及导向部位运动及滑动要平衡,动作要灵活,定位导向要正确。c、开模时,顶出部分应保证顺利脱模,以方便取出塑件及浇注系统凝件。d、冷却水要通畅、不漏水。2、注射模的调试a、注射模注射成型工艺。b、注射模

9、调整要点调整项目 要点说明选择螺杆及喷嘴1、按设备要求根据不同塑料选 用螺杆。2、按成形工艺要求及塑料品种 选用喷嘴。调节加料量,确定加料方式1、按塑件重量(包括浇注系统耗用量,但不计嵌件) ,决定加料量,并调节定量加料装置,最后以试模的 为准。2、按成形要求,调节加料方式(1)固定加料法:在整个成型周期中,喷嘴与模具一直保持接触,生态,适于一般塑料。(2)前加料法:每次注射后,塑化达到要求注射的容量时,注射座后退,直至下一个循环开始时再前进,使模具与 喷嘴接触进行注射。(3)后加料法:注射后注射座后退,进行预塑化工作。待下一个循环开始,再进行注射,用于结晶性塑料。3、注射座要来回移动者,则应

10、调节定位螺钉,以保证每次正确复位。喷嘴与模具要紧密配合。调节锁模系统装上模具,按模具的闭合高度、开模距离调节锁模系统及缓 冲装置,应保证开模距离要求。锁模力松 紧要适当,开 闭模具时,要平稳缓慢。调整顶出装配与抽1、调节顶出距离,以保证正常顶出塑出。2、对设有抽芯装置的设备,应将装置与模具连接,调节控制系统,以保5芯系统 证动作起止协调定位及行程正确。调整塑化能力1、调节螺杆转速,按成形条件进行调整。2、调节料筒及喷嘴温度,塑化能力应按试模时塑化情况酌情增减。调节注射力1、按成形要求调节注射力 P 注=P 表d2 缸d2 螺(N)表中:P 注注射压力(N/cm2),P 表压力表读数(N/cm2

11、),d 螺螺杆直径(cm),d 缸油缸活塞直径(cm)2、按塑料及壁厚,调节流量调节阀来调节注射速度。调节成形时间按成形要求来控制注射、保压 、冷却 时间及整个成形周期。试模时,应手动控制,酌情调整各程序时间 ,也可以 调节时间继电器自动 控制各成形时间。调节模温及水冷系统1、按成形条件调节流水量和电 加热器电压,以控制模温及冷却速度。2、开机前,应打开油泵、料斗,各部位冷却水系统。确定操作次序装料、注射、闭模、开模等工序应按成形要求调节。试模时用人工控制,生产时用自动及半自动控制。c、注射模试模缺陷及调整方法。弊病类型产生原因 调整方法塑件外形残缺不完整或多型腔时个别型腔填充不满1、注射量不

12、够,加料量及塑化能力不足。2、塑料粒度不同或不匀。3、多型腔时,进料口平衡不好。4、喷嘴及料箱温度太低或嘴孔太小。5、注射压力小,注射时间短,保压时间短,螺杆和柱塞退回过早。6、注射速度太快或太慢。7、塑料流动性太大。8、飞边溢料过多。9、模温低,塑料冷却快。10、模具浇柱系统流动阻力大,进料口位置不当并且截面小。11、排气不当,无冷料穴或冷料穴设备不合理。12、脱模剂过多,型腔中有水分。13、塑料含水分或挥发性物质 。1、加大注射量和加料量,增加塑化能力。2、改用新塑料。3、修整进料口使之各型腔进料口形状相同。4、提高喷嘴及料箱温度或更换新的喷嘴。5、提高注射压力和延长注射和保压时间。6、合

13、理控制注射速度。7、选择合适流动性的塑料材料8、使溢料槽变小9、提高模温10、修整进料口,加大截面11、增加或修整冷料穴,使模具得到有效的排气。12、适当使用的脱模剂的清除型腔内水分。13、塑料在使用前要烘干。6塑件尺寸变化不稳定1、注射机电器或液压系统不稳 定。2、模具强度不足,定位杆弯曲、磨损。3、成形条件(温度、压力、时间)变化、成形周期不一致。4、模具精度不良,活动零件动作不稳定,定位不准确。5、模具合模时,时紧时松,易出飞边。6、浇口太小,多腔进料口大小不一致,进料不平衡。7、塑料加料量不均。8、塑料颗粒不均,收缩率不稳定。1、调整注射机,使其电器部分、液压系统稳定可靠。2、提高模具

14、强度,更换定位杆。3、控制成形条件,使每一个制品的成形周期稳定一致。4、调整模具,使活动零件动作平稳,定位零件定位准确。5、增加锁模力,使合模稳定。6、修整浇料口,使其进料合适。7、控制加料量,每次定量加料。8、更换新的塑料塑料产生气泡1、塑料含水分太大,有挥发性物质存在。2、料温高,加热时间长。3、注射压力小。4、柱塞或螺杆退回早。5、模具排气不早。6、模具温度低。7、注射速度太低。8、模具型腔内有水、油污或使用脱模剂不当。1、更换新塑料或在使用前烘干。2、降低温度和减少加热时间。3、加大注射压力。4、控制柱塞退回时间。5、增设冷料穴,使其排气良好。6、提高模具温度。7、降低注射速度。8、清

15、除模腔水分及油污,合理使用脱模剂。塑件产生凹痕、塌坑或气泡1、进料口太小或数量不够。2、塑件设备不合理,壁太厚或薄厚不均。3、模具各承接面平行度差。4、模具单向受力或安装时没有被 压紧。5、注射压力大,锁模力不足或锁模机构不良;注射机定、动模板不平行。6、塑件投影面积超过注射机所容 许的塑制面积。7、塑料流动性太大,料温、模温高,注射速度快。8、加料量大。1、调整模具,使分型面密合,减小型腔、型芯部分滑动零件的间隙值。2、重新修整模具,加大强度及刚性。3、重修模具,使各支承面间互相平行。4、重新安装模具。5、减少注射压力,增加锁模力,重新调整注射力。6、要换大克量的注射的机。7、更换塑料,重新

16、调整注射速度,降低料温、模温。8、减少加料量。7塑件表面或内部产生明显的细缝1、料温低,模具温度也低。2、注射速度慢、注射压力小。3、进料口位置不当,进料品数量多或浇注系统流程长、阻力太大或料温下降太快。4、模具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5、塑件薄,嵌件过多或薄厚不均,使料在薄壁处汇合出现溶接不良。6、嵌件温度太低。7、塑料流动性差。8、模具型腔内有水,润滑剂、脱模剂太多。9、模具排气不良。10、纤维填料分布融合不均。1、提高料温、模温。2、加快注射速度,加大注射压力。3、调整进料口和浇注系统。4、改变冷却浇道,使之冷却均匀。5、重新改进塑料设计,使之符合工艺性。6、嵌件在使用前应预热。7、更换流动

17、性好的材料。8、清除模具内水分,适量使用润滑剂,脱模剂。9、增设排气冷却槽,使之充分排除气体。10、改善填料,使之分布均匀。塑件表面出现波纹1、料温低,模温、喷嘴温度也低。2、注射压力小,注射速度慢。3、冷却穴设计不合理,里面有冷料未清除。4、塑料流动性差。5、模具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6、浇注系统流程长,截面积小;进料口尺寸大小及形状、位置不对,使融料流动受阻,冷却快,出现波纹状。7、塑料壁薄,投影面积大,形状复杂。8、供料不足。9、流道曲折,狭窄,表面粗糙。1、提高模温、料温及喷嘴温度。2、提高注射压力、加快注射速度 。3、改善冷料穴,消除冷料。4、更换流动性好的塑料。5、修整模具冷却系统。

18、6、改进浇注系统,并使之截面积加大。7、改变塑件设计,使之符合工艺性。8、加大供料量。9、改修流道,抛光使其表面光洁。8塑件表面沿流动方向产生银白色针状条纹或片状云母纹(水痕)1、塑料温度太高,模具温度也高。2、塑料含水分及挥发物。3、注射压力太小。4、料中含有气体,排气不良。5、流道进料口小。6、模具型腔有水,润滑油、脱模剂使用太多。7、模温低,注射压力小,注射速度低。使融料填充慢,冷却快,易形成银白色或白色反射光的薄层(常有冷却痕)。8、融料从薄壁流入厚壁时膨胀 、挥发物气化与模具表面接触液化成银丝。9、配料不当,混入异物或不熔料,发生分层脱离。1、降低料温、模温。2、烘干塑料3、加大注射

19、压力4、改善排气系统。5、加大进料口。6、清除模具内水分合理使用润滑及脱模剂。7、提高模温,加大的注射压力和加快注射速度。8、改善塑件设计,使厚薄壁均匀过渡,符合工艺性。9、配料时注意纯度。塑件翘曲变形1、冷却时间不够,模温高2、塑件形状设计不合理,薄厚不均,相差太大,强度不足;嵌件颁布不合理,预热不足。3、进料口位置不合理,尺寸小;料温、模温低,注射压力小,注射速度快;保压补缩 不足,冷却不均,收缩不匀。4、动、定模温差大,冷却不均,造成 变形。5、塑料塑化不匀, 供料不足或过量。6、冷却时间短,出模太早。7、模具强度不够,易变形。8、进料口位置不合理,料直接冲击型芯,两侧受力不均。9、模具

20、顶出机构受力不均,顶杆位置布置不合理。1、增长冷却时间,降低模温。2、重新修改塑件,使之符合工艺性设计。3、加大进料口或改变其位置,合理安排注射工艺规程。4、合理控制模温,使动、定模温度均匀。5、应定量供料。6、合理控制出模时间。7、修整或重装模具。8、调整及改变进料口位置9、调整顶出机械使其作用力均匀。9塑件产生裂纹1、脱模时顶出不合理,顶出力分布不均匀。2、模温太低或模具受热不均匀。3、冷却时间过长或过快。4、脱模剂使用不当。5、嵌件不干净或预热不够。6、型腔脱模斜度小,有尖角或缺口,容易产生应力集中。7、成形条件不合理。8、进料品尺寸过大或形状不合理,产生应力。9、塑料混入杂质。10、填

21、料分布不均。1、调整模具顶出机构,使其受力均匀,动作可靠。2、提高模温,并使其各部受热均匀。3、合理控制冷却时间。4、合理使用脱模剂。5、预热嵌件,清除表面杂质杂物。6、改善塑件设计或修整型腔脱模斜度。7、改善塑件成形条件并严格控制。8、改进进料口尺寸及形状。9、使用干净塑料,清除杂质。10、合理使用填料,搅拌均匀。塑料表面产生黑点、黑条或沿塑件表面呈炭状烧伤现象1、料筒清洗不洁或有混杂物。2、模具排气不良或锁模力太大。3、塑料中或型腔表面有可燃性挥发物。4、塑料受潮、水解变黑5、染色不均,有深色物或颜料变质。6、塑料成分分解变质。1、认真清洗料筒使之干净,检查塑料有无杂质并及时清除2、合理修

22、整模具排气系统,减少锁模力3、清理型腔表面,应无杂物及水分存在。4、使用前烘干塑料,去除水分5、合理配料6、采用新材料。色泽不匀或变色1、颜料质量不好,搅拌不均匀或塑化不均2、型腔表面有水分,油污或脱模剂过多3、塑料与颜料中,混入杂质4、结晶度低或塑料壁厚不均,影响透明度造成色泽不均1、更换颜料、搅拌均匀,使之与塑料一起塑化2、清除型腔水分,合理使用脱模剂3、更新材料4、改善塑料工艺性10脱模困难1、型腔表面粗糙2、型腔脱模斜度小3、模具镶块处缝隙太小4、模芯无进气孔5、模具温度太高或太低6、成形时间不合适7、顶杆太短不起作用8、拉料杆失灵9、型腔变形大,表面有伤痕,难脱出制作。10、活动型芯

23、脱模不及时11、塑料发脆,收缩大。12、塑料工艺性差,不易从模中脱出。1、抛光型腔2、修整型腔,加大脱模斜度3、重修模具,使之密合4、增设进气孔5、改善模具温度6、控制成形时间7、加长顶出杆长度8、修整拉料杆9、修整型腔并抛光10、修整活动型芯,及时脱模11、更换塑料12、更新塑件设计,使之符合工艺性。粘模1、浇道斜度不对,没有使用脱模剂。2、同一塑料不同类别相混或塑化不匀,混入异物易粘模3、料温、模温低、喷嘴温度也低, 喷嘴与浇口套不吻合或有夹料4、拉料杆失灵5、模具型腔表面粗糙有划痕6、冷却时间短7、浇道及主浇道连接部分强度低,浇道直径扁大1、改进浇道斜度,使用脱模剂脱模。2、使用干净塑料

24、,清除异物3、提高料温、模温及喷嘴温度,使喷嘴及浇料口吻合4、更换拉料杆5、抛光型腔表面6、加长冷却时间7、改善浇道强度或更换新浇道塑件透明度低1、模温、料温均低,融料与型腔表面接触不良2、模具型腔表面粗糙,有水或油污3、脱模剂太多4、料温太高,使料分解变质5、塑料有水分及杂质6、模具型腔粗糙1、提高模温、料温2、抛光及清洁模具表面3、合理使用脱模剂4、降低料温5、烘干塑料,清除杂质6、抛光型腔表面11塑件表面不光泽、发乌、有伤痕1、型腔表面不光洁、粗糙2、型腔内有杂质、水或油污3、脱模剂使用太多或选用不当4、塑料含水分及挥发物质5、塑料及颜料分解、变质、流动性差6、料温、模温均低,注射速度慢

25、7、模具排气不良,融料中不充气8、注射速度快,进料口小使融料 气化,呈乳白色薄层9、供料不足,塑化不良10、塑料混入异物11、脱模斜度小12、料温、模温忽高忽低13、操作时擦伤表面1、镀铬、抛光2、注射前,每次都要清理型腔3、合理选用及使用脱模剂4、烘干塑料5、更换塑料6、改善工艺条件7、改善模具排气系统8、降低注射速度,使进料口加大9、合理定量供料10、改换材料11、加大脱模斜度12、合理控制模温13、按操作工艺操作四、考核1)、模具在安装前,应进行哪些校核工作?2)、简述注射成型工艺过程。3)、塑件产生气泡的原因有哪些?4 塑料模的装配实例1)装配顺序和主要内容塑料模的装配顺序可有两种,一

26、种是当动、定模在合模后有正确配合要求,互相间易于对中时,以其主要工作零件如型芯、型腔和锻件等作为装配基准,在动、定模之间对中后才加工导柱、导套。例如,图 1-4a 为卸料板与型腔有配合要求,图 1-4b 为小型芯穿入定模镶块孔中,故可以其主要工作零件作为装配基准;另一种是当塑料件结构形状使型芯、型腔在合模后很难找正相对位置,或者是模具设有斜滑块机构时,通常要先装好导柱、导套、作为模具的装配基准。12图 1-4 动、定模间有正确配合要求的结构塑料模装配的主要内容如下;(l)型芯(凸模)的装配 将型芯装入固定板的方法与其连接方式有关。型芯与固定板通常采用过渡配舍,或采用埋入式,对于大面积的型芯一般

27、是用螺钉销钉直接与固定板连接,此外,在热固性塑料压模中,型芯与固定板常用螺纹连接方式。型芯与固定板的组装工艺要点见表 11。表 1-1 型芯(凸模)与固定板的组装工艺要点13(2)型腔(凹模)的装配 除了形状简单的塑料模外,为了便于加工和保证加工精度,塑料模的型腔部分均使用镶嵌或拼块形式。由于镶拼形式甚多下面仅介绍单件整体和多件型腔(凹模)的装入法以及型腔拼块的镶入法见表 1-2表 1-2 型芯(凹模)与动、定模板的组装工艺要点14(3)导柱、导套的装配 为了保证导向作用,动、定模的导柱、导套孔的孔距精度应控制在 0。01mm 以内,因此,必须使用坐标镗床对动、定模镗孔、在缺少坐标镗床的情况下

28、,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动、定模合在一起(用工艺定位销钉) ,在车床、铣床或镗床上进行镗孔。对干淬硬模板上的导柱、导套孔,可用坐标磨床磨孔。将导柱、导套压入动、定模板后,要求保持导柱的垂直度,并使启模和合模时导柱、导套间滑动自如。2)塑料模装配实例图 1-4 所示为热塑性注射模,其装配的主要要求如下:1)模具上下平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大于 0。05mm,分模面处需密合。2)推件时推杆和卸料板动作要保持同步。3)上、下模型芯必须紧密接触。装配时以分型面密合作为该模具的装配基准,装配顺序如下;I)装配前按图检验主要工作零件及其他零件的尺寸。2)镗导住、导套孔。将定模 17卸料板 18 和支承板 6 合在

29、一起,使分模面紧密接触并夹紧,镗导柱、导套孔,在孔内压人工艺定位销后。加工侧面的垂直基准。3)加工定模。用定模侧面的垂直基准确定定模上型腔中心的实际位置 L 和 L1(图1-4) ,并以此作为加工基准,分别镗小型孔7。1mm 和线切割用的穿线孔10mm ,台肩10rnm6mm。 ,铣矩形台肩 57.5mm 和 30mm,以两个10mm 孔为基准,线切割矩形孔50.5mm87.4mm 和 23mm87.4mm。4)加工卸料板。按定模实际中心 L 与 L1 的尺寸在卸料板 18 上镗线切割用的穿线孔10mm,并以穿线孔为基准,切割型孔。5)压人导柱、导套。在定模、卸料板和支承板上分别压入导柱、导套

30、,使导向可靠。滑动灵活。6)装配型芯。先将支承板 6 与卸料板 18 合拢。把型芯放入卸料板型孔内,用螺孔复印法和压销钉套法使型芯 9 紧固在支承板 6 上。7)通过型芯 9 引钻支承板 6 上的推杆孔。8)通过支承板 6 引钻推杆固定板 23 上的孔。9)在推杆固定板 23 和支承板 6 上加工限位螺钉孔和复位杆孔。10)组装模脚 3 和支承板11)将镶块 11、16 装入定模。先将型芯 9 装入镶块 16 内然后才将镶块 16 装入定模内。12)加工定模座板、加工螺孔、销钉孔和导桩孔。并将浇口套压入定模座板。13)定模和定模座板的装配。用平行夹头把它们夹紧(浇口套的浇道孔应与镶块上的浇道口对中) 、通过定模座板的孔引钻在定模上,拆开后在定模上钻、攻螺孔,然后用螺钉和销钉将定模和定模座板紧固。14)装配动模部分,修正根杆和复位杆长度。15)完成装配后进行试模,并交验入库。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