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第11章,李小融编著,四川出版社,教师职业资格证考试,第八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1、学习动机 2、学习注意和感知状态 3、学习中的疲劳和焦虑 4、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心理因素 5、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性别差异、智力差异),第一节、学习动机,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P315) 1、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 2、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3、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激活和唤起。 4、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考试要点: 1、名词解释。 2、填空: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3、单选,(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1、罗杰斯、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P200、201)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马斯洛1943年出版了人的动机理论一书,提出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七个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需要。这七个需要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需要称为较低级的需要;而认知、审美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称为高级
3、的需要.,1、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显然,这种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以饥渴为主,是人类个体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要时,例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和爱情,总是缺乏食物的饥饿需要占有最大的优势,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那么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后。,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
4、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2、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具体表现在:物质上的:如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经济上的: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心理上的: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
5、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工作。,3、爱与归属需求: 归属与爱的需要也叫社交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包括: 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希望得到互爱等 归属感。希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的一员,在个人有困难时能互相帮助,希望有熟识的友人能倾吐心里话、说说意见,甚至发发牢骚。 爱不单是指两性间的爱,而是广义的,
6、体现在互相信任、深深理解和相互给予上,包括给予和接受爱。社交的需要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爱与需求这样的社求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
7、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4、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与自尊有关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划分: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渴望名誉与声望。声望为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基于这种需要,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别人重视,借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长的机会、有出头的可能。显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
8、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在激励员工时应特别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员,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的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员工光荣榜等用段都可以提高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
9、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5、认知的需要: 是指对于知识、理解的需要,包括了解自己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具体包括理解、系统化、组织、分析、寻找联系和意义、创立一个价值系统的欲望等等。 具体体现在:认知自己。对自我有一个完整而协调(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一致性)的认识和评价。认知周围。了解客观事物的属性、本质、规律等基本能力。,要求: 提供员工学习的机会。让员工在工作中能提升自己能力,同时尽可能地提供给员工继续学习的机会。 尽可能地提供给员工了解工作环境、了解合作同事的机会。提供给员工一个尽可能的透明信息的环境。,6、审美的需要 是指对于审美
10、和欣赏的需要。 创造美和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需要源于人的内在冲动,审美活动因而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的必要途径。 审美与完美的紧密关系,使美具有真的、善的和内容丰富的性质。这样,通过审美活动,包含真、善、美于一身的完美人格形成了,审美活动成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马斯洛发现,对美的需要至少对有些人来说是很强烈的,他还发现健康的孩子几乎普遍有着对美的需要。他认为审美需要的冲动在每种文化、每个时代里都会出现,这种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穴居人时代。他讲了一个就诊于他的一位病人的伤心故事。那个病人总是贬低自己,总觉得自己分文不值,甚至没有必要再活下去。当他最后真的自杀的时候,他
11、是在一堆垃圾上击毙自己的。这就是一个认为自己“不配“享受美的人的情况。,高峰体验,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完美人格的典型状态。高峰体验可以通过审美活动以外的知觉印象的寻求获得,只要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觉印象的活动,都可能带来高峰体验,如爱的体验、神秘的体验、创造的体验等等。高峰体验中主客体合一,既无我,也无他人或他物;对于对象的体验被幻化为整个世界;同时意义和价值被返回给审美主体;主体的情绪是完美和狂喜,主体在这时最有信心,最能把握自己、支配世界,最能发挥全部智能。,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
12、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7、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 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 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具有以下特点: 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追求一定的理想,往往废寝忘食地工作,把工作当是一种创作活动,希望为人们解决重大课题,从而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
13、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考试要点: 1、填空题:A: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B: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需要。C: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2、解答题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B:人本主义的教学主张(教学原则),(三)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P317) 1、学习目的是学习要达到的结果;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达到目的的动力。 2、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可以相互转化。 3、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形式。 4、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P319),二、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1、学习动机实质上一种学习的需要。2、一般把学习动机称为学习积极性或学习的自觉能动性。3、学习积极
14、性的表现:(填空、单选)A:注意状态 B:情绪状态C:意志状态,三、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P320)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是一致的;动机好,学习效果也较好;动机差,学习效果也较差。,四、学习动机分类和体系(P324) 1、内部和外部学习动机 (1)内部学习动机内驱力A:基础是生理需要B:高层部分是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2)、外部学习动机三个因素A:外部目标升学等B:外部诱因外部诱惑力C:外部强化奖励、惩罚、评比、竞赛。,2、学习动机产生的主要因素(P324)(简答)(1)学习兴趣A: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填空、单选)(P
15、325)B: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C:“学习最好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的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等外在刺激”布鲁纳观点(P163),(2)成就动机 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P326)(填空、单选等)A:来自认知的需要(掌握知识)B:来源自我提高的需要(升学、求职需要)C:来源学习过程中的派生的附属需要。(获得表扬),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志向水平高低密切相关。A:志向水平:即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绩的主观估计。学习的志向水平,是指学生在心理上向自己提出学习上可能达到的标准。B:影响学生志向水平的主要因素:(P327)a):家庭b):学生过去
16、学习成绩c):能力与自信心d):与他人对比效应,(3)交往动机(P330)A:教学活动是一个人际交往系统,主要包括:师生交往和同学之间交往。B:有些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教师努力学习,有些学生不愿意为他所喜爱的教师而努力学习,影响这样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交往动机。(单选)(P331),五、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论述),学校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主要源泉!(填空)(P331),(一)加强目的教育加强目的教育 ,发挥目标激励作用。(P331)教学目标可以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二)引起不确定性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确定性是动机的根源”。 (三)获得成功体验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
17、验,激发学生的动机。成功体验能增加学生的成就动机,而过多的失败会削弱其成就动机。,(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那些事物容易发生兴趣?1、对可能获得成功的事容易发生兴趣。2、对抱有期望心理的事容易发生兴趣。3、对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容易发生兴趣。4、对难度适中的教学容易发生兴趣。5、防止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和饱足感,保持新鲜感。,(五)利用反馈评定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1、反馈(名词解释、单选)指某一系统将信息输出后,将其作用的结果返回原系统,用以控制调整它所输出的信息。这一过程称为反馈。2、消极反馈(单选、填空)教师只简单告知学习结果,指出正确或错误。3、积极反馈教师不仅告知学
18、生学习结果,指出正确和错误,(消极反馈)。还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找出矫正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反馈水平,学会自我调节。,(六)利用竞赛奖励利用学习竞赛和奖励,激发学习动机。(P338)1、组织适当的学习竞赛,可以诱发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2、奖惩也可以激发学生动机。3、利用竞赛和奖惩,要避免竞赛和奖惩带来的副作用。,(七)签订学习协议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1、有过公开承诺的人,相比其他人更难改变和放弃立场。2、学生签订学习协议,不仅是公开化表态,并且是高强度承诺。更不容易受到不良外界的影响。(八)使用具体技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具体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能。1、给学生一个具有激发作用的理由2、确
19、切地告诉学生你需要他们做什么3、使用实际生活中的例证4、发挥教师期望效应,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总结),(一)加强目的教育 (二)引起不确定性 (三)获得成功体验 (四)激发学习兴趣 (五)利用反馈评定 (六)利用竞赛奖励 (七)签订学习协议 (八)使用具体技能,第二节、学习注意状态和感知状态,一、学习注意状态 (一)定义1、注意状态是指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状态。(名词解释、填空)A:指向:是指心理活动的方向,它反映心理活动的现象,体现了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单选、填空)B:集中:指心理活动的深度。它反映心理活动的深刻程度和完善程度。(单选、填空),(二)注意的种类1、分为有意
20、注意和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选择、填空)3、有意注意:(1)有意注意的原因和条件A:对学习目的有明确理解。B:有坚强的意志与干扰做斗争。C:有计划地组织活动。 (2)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A:有明确的学习目的。B:培养学生的自制力。,4、无意注意:(1)无意注意的原因和条件(P344)A:客观刺激物特点新异性强度对比关系B:学生本身状态。C:学生精神状态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P345)(简答)A: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B: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C: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利学生注意的情境.,在学习表示人物特征“H
21、eShe has a”时,一位教师别出心裁地选择了类似小人书那样的面部局部分割图(上图),使用该教具时,随着卡片的翻动,人物的头发可长可短、可黑可黄;人物的鼻子,可大可小,教师犹如魔术师,教具如同万花筒,能组合成几十种脸型。如此新颖别致的小小教具,可反复使用,操作方便。,新颖性,直观性,二、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如何提高感知教材的效果)(论述、简答) 1、正确应用直观教学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正确应用直观教学(1)直观教学的类型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教学电视和电影等)(单选)C:语言直观,(2)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简答)A:目的明确目的任务明确
22、,感知清晰。B:对象突出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就月容易被感知差异律(万绿丛中一点红)活动律(运动的事物比静止的事物更容易被感知)组合律(念一大串数字,不容易感知,但三个数字组合念,就容易感知)(单选)C:二者结合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直观材料的运用必须与语言讲解正确地结合起来。D:经验丰富知识经验丰富,感知就越完整、迅速。凡是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印象就更深刻,感知就更迅速。E:态度积极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F:协同活动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效果。,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P357) (1)观察力的品质(单选) A:目的性(按照一定方向和目标进
23、行) B:条理性(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观察) C:敏锐性(善于发现一般人不容易发现和忽略的东西) D:精确性(能注意事物的明显特征和隐蔽特征) E:细微性(善于观察到每一个细节)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简答) A:明确目的提出明确目的和任务。 B:知识准备在观察前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制定周密的计划。 C:计划系统有计划有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D:启发主动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观察好习惯。 E:参加活动利用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F:观察记录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第三节、学习中的疲劳和焦虑,一、疲劳 (一)定义(名词解释)1、疲劳是
24、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之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二)疲劳和学习效率的关系1、疲劳和学习效率成反向关系,即人越疲劳,学习效率越低。(填空、单选),二、焦虑(一)定义 1、焦虑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名词解释)(二)焦虑对学习的作用 1、焦虑的促进作用:A:对机械学习有促进作用B:对不困难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有促进作用。 2、对大多数学生适宜的是中等焦虑。 3、高度焦虑之所以产生抑制作用,是因为它破坏了短时记忆过程。,第四节、学生自我意识与社会心理因素,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名词解释)是对自己的外在(形象、身体状况等
25、)和内在(能力、潜力、兴趣、需要和动机、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性格与气质等)的自我评估和衡量。是个人对自己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是涉及自己的认识。,二、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原则(P377)(论述题、简答题) 1、行为模范树立自信、自重和自尊的行为模范。 2、成功经验以成功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情感尊重学生理智和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明确要求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5、尊重价值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合理的人际关系。,第五、学习者个个别差异,一、概论 1、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别,设法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对学生施行帮助,着眼于具
26、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个体。(单选、填空) 2、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和智力差异。 3、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发现智商分布呈正态分布的规律。(P382)(填空、选择),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和策略(P386、403),一、原则(简答、论述) 1、正常对待尽可能用一种与其他学生类似的方式对待特殊学生。 2、正确态度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消除对特殊学生的恐惧和无知,避免对特殊学生的认知偏差。 3、积极评价评价特殊学生的优点和缺陷,并将信息用于对特殊学生的指导。 4、主动操作利用特殊学生长处的基础去帮助他们学习。,因材施教的策略:(论述、填空、简答) 1、能力分班和分组。主要要能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
27、别指导。 2、跳级A:让优秀学生超越自己就读年级进入更高年级学习。B:跳级的替代办法是留在原年级中“深造”。“深造”是最接近因材施教的有利于优秀学生的最好办法(填空、选择) 3、留级是至今为止使用对广泛、影响最大且议论最厉害,在当前已很少使用的一种针对“差生”的因材施教手段。(填空、选择),4、复式教学A: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在同一课堂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B:以前被认为是解决边远落后地区的普及教育问题的措施。C:新型的复式教学,包括:不同年龄的学生共聚一堂学习不同内容。教师针对不同学生选用不同的教材和教法。,5、程序教学A:程序教学(斯金纳)(P156)小步子逻辑序列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及时
28、反馈学生自定步调低的错误率B:指学生自己掌握进度、时间和评价,学生完全可以摆脱课堂教学的统一进程。6、师生签订学习契约。(P340),7、个别化教学。(P450)A:主要特征是学习者:(填空、选择)独立学习自定进度接受教师个别指导B:个别化教学的方法和技术(P451454)程序课本或计算机化的程序教学录音练习册自学多媒体学习包个别化教学系统(PSI)心理学家凯勒开发。导听教学波思尔思韦特设计。自学课件。,8、开放课堂A:由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提出。(P204)(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B:内容:提倡学生中心,反对教师中心。主张打破学校常规,强调情感作用和人的状态。只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29、。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作为学生个人潜能的促进着。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选择材料,帮助准备材料。,因材施教的原则和策略(总结),一、原则 1、正常对待 2、正确态度 3、积极评价 4、主动操作 二、策略 1、分班分组 2、跳级 3、留级 4、复式教学 5、程序教学 6、学习契约。 7、个别化教学 8、开放课堂,第八章 复习考试试题,一、单选 1、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 ) A:没有关系的 B:不能转化的 C:可以转化的 D:没有区别的2、一般而言,学生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 ) A:认知需要 B:交往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
30、属需要3、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习惯 B:学习情绪C:学习成绩 D:学习动机,A,B,D,4、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源泉是( )A:学校 B:家庭C:社会 D:学生个体5、教师的装束不能变化太大,是因为( )A: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 B: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C: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 D:防止学生过度疲劳6、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有的学生不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 A认知动机 B学习兴趣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A,B,D,7、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的结果,指出正确和错误,这是教学活动中的 ( ) A及时反馈 B延时反馈
31、C消极反馈 D积极反馈8、一般认为,学习动机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自我意识 B:同化C: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D:自我学习9、“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种现象之所以被注意,是因为满足直观教学中的( )A:活动律 B:组合律C:差异律 D:转换律,C,C,C,10、教师不仅告知学生学习结果,还进一步分析原因,找出矫正方法,这是( )A:自我反馈 B:客观反馈C:积极反馈 D:消极反馈11、需要理论是由( )提出A:马斯洛 B:罗杰斯C:埃里克森 D:巴甫洛夫12、一般认为,学习的最佳动力是( )A:奖励 B:学习兴趣C:学习环境 D:学习成绩,C,A,B,13、高度焦虑之所以抑制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由
32、于高度焦虑破坏了( ) A:长时记忆过程 B:短时记忆过程 C:感觉记忆过程 D:有意义记忆过程14、学习的注意状态指的是学生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心理活动的方向,它反映心理活动的现象是什么,体现了心理活动的( ) A:选择性 B:深刻程度 C:完善程度 D:集中程度,B,A,二、多选题 1、观察力的品质包括( )A:目的性 B:条理性C:敏锐性 D:精确性 E 细微性2、直观教学的类型有(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C:语言直观 D:教材直观3、直观教学中要遵循以下那些规律( )A:差异律 B:活动律C:组合律 D:强化律 4、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察应包括( )A:注意状
33、态 B:情绪状态C:意志状态 D:学习成绩,A,B,C,D,E,A,B,C,A,B,C,A,B,C,5、成就动机的来源包括( )A:认知需要 B: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C:学习过程的派生附属需要 D:社会压力 6、对于各种特殊的学生,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做到 ( ) A复式教学 B正常的对待方式 C正确的态度 D积极的评价 E主动的操作7、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 ) A:学习兴趣 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 D:学习爱好,A,B,C,B,C,D,E,A,B,C,三、填空 1、实验研究表明,疲劳和学习效率成 关系。 2、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而取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升学、求职的需要,说明学生成
34、就动机来源于 的需要。 3、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 。 4、 是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 5、 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学习的最佳动力。 6、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发现智商分布呈 的规律。 7、焦虑是有促进作用的。焦虑对大多数学生适应是 。,反向,自我提高,活动水平和指向性,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呈正态分布,中等焦虑,8、教师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或举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表象,从而获得感性知识。这样的直观教学是 直观。 9、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是 的需要。 11、某一系统将信息
35、输出后,将其作用的结果返回原系统,用以控制调节它所输出的信息,这一过程称为 。 12、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别,设法在 的基础上对学生施行的帮助,着眼于具体学生,着眼于学生个体。,语言,马斯洛,自我实现,反馈,“一对一”,四、名词解释1、反馈(P336) 指某一系统将信息输出后,将其作用的结果返回原系统,用以控制调整它所输出的信息。这一过程称为反馈。包括消极反馈和积极反馈。消极反馈是指教师只简单告知学习结果,指出正确或错误。积极反馈指的是教师不仅告知学生学习结果,指出正确和错误;还应该进一步分析原因,找出矫正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反馈水平,学会自我调节。2、志向水平(P327) 志向水平:即抱
36、负水平,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绩的主观估计。学习的志向水平,是指学生在心理上向自己提出学习上可能达到的标准。,3、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激活和唤起。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4、焦虑 焦虑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对大多数学生适宜的是中等焦虑。对机械学习有促进作用,对不困难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有促进作用。,五、简答 1、简述影响学生志向水平的因素志向水平:即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所能达
37、到的成绩的主观估计。学习的志向水平,是指学生在心理上向自己提出学习上可能达到的标准。影响学生志向水平的主要因素:(P327)a):家庭b):学生过去学习成绩c):能力与自信心d):与他人对比效应 2、要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那些感知规律差异律(万绿丛中一点红)活动律(运动的事物比静止的事物更容易被感知)组合律(念一大串数字,不容易感知,但三个数字组合念,就容易感知)(单选),3、学生成就动机的来源有那些?4、因材施教的原则和策略有哪些?,六、论述 怎么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加强目的教育 (二)引起不确定性 (三)获得成功体验 (四)激发学习兴趣 (五)利用反馈评定 (
38、六)利用竞赛奖励 (七)签订学习协议 (八)使用具体技能,第九章、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结构: 一、性别差异和学校教育 二、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三、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的差异与学习,第一节、性别差异与学校教育,一、男女学生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其背后成因,并非智力本身,而是非智力因素。(P391),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特殊儿童包括: 一、禀赋优异儿童 二、智能不足儿童 三、学习困难儿童 四、情绪困扰儿童,一、禀赋优异儿童 (一)、什么是禀赋优异儿童。1、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单选、填空)2、在特殊性测验有突出表现者。3、在创造性能力测验得分超群者。,(二)、禀赋优
39、异儿童的教育策略(简答) 1、加速制教学策略(跳级)(填空) 2、充实制教学策略A:水平充实扩展教材或作业分量,不增加难度。给禀赋优异儿童更多的练习、复习和应用机会。B:垂直充实增加难度较深的教材或作业,使禀赋优异儿童更深入学习或研究。与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概念(P211)结合学习 3、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A:固定特殊班级制B:弹性特殊班级制,二、智能不足儿童 1、智能不足儿童(名词解释) 指的是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性的适应行为。 2、包含三个要素:A: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B:缺陷性的适应行为。C:发展期间所显示的现象。,三、学习困难儿童 1、学习困难儿童(名词解释)指
40、的是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失常的儿童。 2、失常现象包括:A:知觉障碍B:大脑受伤C:轻微大脑功能失常D:阅读困难E:发展性失语症,四、情绪困扰儿童 1、定义(名词解释)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的儿童。这样长期的不适当情绪反应足以影响个人正常情绪控制能力。 2、教育方法:A:特设教室计划B:生活空间会谈法,对特殊学生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对特殊学生的教学策略参考第八章第五节(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和策略”(P386),第三节、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的差异与学习,一、认知风格 1、定义(名词解释)一般用来描述学生在加工信息(包括接受、贮存、转化、提取和
41、使用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2、由于学生在对信息加工时候习惯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策略,因此,认知风格和认知策略往往是紧密相关的。 3、认知风格主要特征是一致性和持久性。(填空、选择),二、认知风格的种类 1、场依存和场独立 2、整体性策略和系列性策略 3、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4、冲动性思维与反省型思维 5、内倾和外倾,(一)场依存和场独立(单选、填空) 1、在所有认知风格中,最著名的是场依存和场独立。 2、场依存和场独立是属于认知风格。 3、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提出。 4、区别: (1)场依存:A: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敢兴趣B:更容易接受别人暗示。C:学习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
42、响。 (2)场独立: : A:在数学与自然学科方面更擅长。B:往往是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二)整体性策略和系列性策略 1、由英国心理学家戈登帕斯克提出。(单选) 2、整体性策略的特点:A:先从全盘、整体结构上考虑问题解决。B:再从整个问题涉及的各个子问题层次结构来分析解决。C:常采用类似小说家或新闻记者常用方式。 3、系列性策略的特点:A:一般把重点放在解决一系列子问题上。B:提出假设为呈直线的方式进展。,(三)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1、1950年,吉尔福特提出智力测验应该对那些需要求异思维的“开放性试题”给予与求同思维的“封闭性试题”同等的注意。 2、赫德森提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A:想不出
43、物体的不明显用途的学生称为“求同思维”。B:能讲出极多用途的学生称为“求异思维”。 3、区别:A:求同思维大多选修自然科学B:求异思维大多选修文科(社会科学),(四)冲动性思维和反省型思维 1、由杰罗姆卡根提出。 2、冲动性思维特征:A:以冲动为特征;B: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很快作出反应。 3、反省型思维特征:A:以反省为特征;B:不急于回答问题,在作出回答问题前,倾向于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五)内倾和外倾 1、由卡尔荣格提出。(填空、单选) 2、卡尔荣格提出人有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是内倾和外倾。(填空、单选) 3、外倾的特征A:外倾者的行
44、为主要指向外部世界的各种事件。B:思维往往是受寻求客观事实支配的。 4、内倾的特征A:内倾者的行为是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和标准来评判外部事件。B:思维受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影响。,第十一章 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结构 1、课堂管理 2、教学设计 3、教学策略,第一节、课堂管理,结构: 1、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 2、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 3、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一、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 (一)、课堂心理气氛的定义 1、心理气氛(名词解释)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群体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表现为群体中人们的心境、情绪体验、情绪波动以及人际关系,对工作及周围环境的态度等。 2、课堂心理
45、气氛(名词解释) 主要是课堂中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二)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简答) 1、教师教学教师业务水平高低、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优劣直接影响课堂心理气氛。 2、领导方式教师课堂领导方式:A:权威式:学生容易产生压抑情绪或抵触情绪。B:放纵式:学生纪律松懈、相互干扰。C:民主式: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与支持的积极心理气氛。 3、校风班风为课堂教学提供稳定的背景和群体规范。 4、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取决于教师的学生观。 5、班级规模班级规模不宜过大。,二、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P426)(简答) 1、使用信号使用信号(凝视、摇头、小声咳嗽、眼神等)制止学生不良行为。 2
46、、邻近控制走进违反纪律学生,用适当方式控制其行为。 3、提高兴趣向违反纪律的学生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提高其学习兴趣。 4、使用幽默可以避免学生反感。 5、安排余暇给学习反应快的学生安排其感兴趣的作业。 6、劝离课堂冷处理,避免矛盾扩大。 7、移除诱因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客观因素。 8、提高要求必要时公开提出要求。,三、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简答、论述)* 1、积极指导以积极指导为主,消极管理为辅。(填空) 2、培养行为培养良好行为在先,奖惩管理于后。 3、制定标准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到的行为标准。 4、民主领导采取民主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 5、改善技巧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知能与技巧,
47、以他律开始,以自律为终。 6、减少刺激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和校外刺激因素。,第二节、教学设计,结构: 1、教学设计定义和理解 2、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3、教学设计过程的组成部分 4、教学设计过程的具体实施 5、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一、教学设计的定义和理解 (一)定义(名词解释)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二)理解 1、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各个基本要素。包括: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策略E:教学媒体F:教学评价 2、它具体可操作性表现在:A:对教学系统各个方面的分析与设计B:明确提出理论依据和方法C:供教学设计者和教师选用。,二、教学
48、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选择、填空、简答) 1、分析教学对象设计教学系统为谁设计的根本问题,要求了解教学对象特点。 2、制定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要用可观察性、可测定性的术语精确表述。 3、选用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形式等方面的选择和设计。 4、开展教学评价了解教学效果,修正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过程的组成部分(单选、简答) 1、学习需要的分析A:教学设计的起始环节。B:分析学习需要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开展教学,教学目标是什么?开展教学设计具备那些条件。 2、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3、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设计工作中,学习者是中心。 4、学习目标的编写决定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5、教学策略的设计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6、教学媒体的选择解决“用什么教”的问题。 7、教学媒体的设计 8、教学评价的开展教学设计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