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低碳经济(经贸学院 国贸 083 班 20080200467 李娟)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和背景玛雅人曾预言:2012 年,人类的世界末日就将到来。且不论这个预言是否具有科学性,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玉树地震,包括冰岛火山爆发,各地的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等等,近两年来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连续不断的灾难和不幸,应该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一种预示和警告,地球已经调成了振动模式,此时人类开始慌张了,开始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真的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了。为整个地球,为我们的下一代,甚至就是我们自己,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实属严峻。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
2、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 “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 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 20 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
3、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通常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世界各国的
4、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水平,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出现既有较高的人均 GDP 水平又能保持很低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
5、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低碳经济下的能源发展策略低碳经济的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技术、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节能技术等等,对于在低碳经济的能源政策,胡锦涛通知在 2006 年 7 月17 日的八国首脑会上的讲话说,要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所以在现实的
6、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改变能源结构,出路除了节能减排之外,就是加强可再生能源,像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寻求资源丰富而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来作为我们未来的主要能源,这是我们发展的趋势。最近我们向国家提交了一份报告,作为现在至 2050 年能源消费总量预测依据。根据我们的预测,GDP 年均增长率: 2006-2010 年为 9%;2011-2020 年为 7.5%;2021-2035年为 6%;2036-2050 为 4%.能源消费弹性系数:2006-2010 年为 0.70;2011-2020 年为0.60;2021-2035 年为 0.35; 2036-2
7、050 年为 0.15.人口增长:2010 年为 13.6 亿人、2020 年为 14.4 亿人、2035 年为 14.7 亿人;2050 年为 14.4 亿人。先进技术发展:节能率 2006-2010 年 10%、2011-2020 年 20%,效率提高 2021-2035 年 12%;2036-2050 年为 8%.按照上述能源结构预测,按照煤排放 2.66 吨 CO 2/吨标准煤、石油排放 2.02 吨CO 2/吨标准煤、天然气排放 1.47 吨 CO 2/吨标准煤计算,中国到 2020 年以后将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到 2035 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快速下降。当然,按
8、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我国的排放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北美、欧洲和日本。如果中国不想成为二氧化碳排放最大国,排在美国之后做排放第二国,使用化石能源只能是 13%,如果还要将欧洲推到前面去,我们使用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只能是10%,如果将日本还要推到前面去,我们只能用 3%的化石能源。在这样的分析情况下,我们给出了中国 2050 年能源发展的路线图,主要还是要发展高效的非化石燃料的交通系统,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技术,还有电网的技术、生物质发电的技术,还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发电技术,还有核能技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大幅度降
9、低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长期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 2050 年基本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完全脱钩,通过低碳排放实现现代化发展“ 三步走” 战略目标。从中期看,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到 2020 年努力实现GDP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40%左右的目标。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也是一个长期努力和实践的过程。 “十二五” 期间我国低碳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应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二是以节
10、能降耗为抓手,推进低碳消费。继续制定全国及地区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着力构建低碳型社会。三是发展清洁能源,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大力开发风能,加快开发生物质能,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四是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科学、战略与政策的研究。大学生的低碳生活很多人也许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的事,我们普通人的力量微薄,做不了什么贡献。其实不然,中国 13 亿人口,如果每个人都能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那么将大大减少我们的碳排放量。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大学生,我知道自己也应该改进生活方式,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尽一份力。每天少上一会儿网,少开一会儿灯,少坐几次电梯,多种几棵树关键是要加强全人类的意识,多多宣传,让大家重视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相信这对我们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