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doc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4759290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宜兴市和桥职业高级中学 吴正辉 214211【内容摘要】:笔者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几种角色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正文:班主任是一个学校中最重要的岗位之一,这在职业中学中尤其如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班主任应该作为什么样的角色?常常困扰我们的新班主任。自从笔者担任班主任以来,感触颇深。笔者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一、引导者(1)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正处在高度的社会化进程中,身心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拒腐蚀的能力较差。如果受到

2、外部条件的不良诱惑和熏染,就容易发展向反面,甚至沦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并且由于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浅,往往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央心理上最容易表现出以下两个特征:一是重感情,往往以哥们义气代替健康的友谊,人云亦云,不知不觉造成违法犯罪;二是易冲动,往往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感情用事代替行为淮则,以到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而高中时期正是青少年这一重要时期的特定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学校尤其是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2)引导学生树立合适的人生理想;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人生中的追求,是对人生的考验;理想是黑暗中的火炬,在黑暗中闪放光明,为迷失自我的人生指引道路;理想是天空中的雄鹰,无所畏惧 知难而进,

3、为自己的人生树立榜样。著名探险家约翰戈达德 15 岁那年,在一张白纸上一口气列举了自己的127 项宏伟愿望,如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参观月球等等。他将这些愿望命名为“一生的志愿” 。而 44 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其中的 106 个愿望。有人问他是凭什么将许多“不可能”踩在脚下的,戈达德笑着说了一句话:“凡是我能够做的,我都想尝试。 ”而在同学们现在这个

4、年龄,如果没有理想,如果就已经觉得自己好多事情都不能够做的话,那你这辈子就有可能什么也做不成了。所以我们的班主任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合适的人生理想。(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谓教育的“关键期” ,也叫关键年龄、最佳年龄、临界期、敏感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半功倍的问题,甚至是终身难以弥补。那为什么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呢?孙云晓老师说过:“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 ”叶圣陶先生也指出:“

5、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健全人格的基础。青少年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人的许多重要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个人一旦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将是他终身享之不尽的财富。所以我们的班主任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竞争意识。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学校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培养出与之契合的相应人才。因此,新世纪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迎接这一挑战。而要努力做到这一点,重点在学校,关键则在教师,而作为班主任,我们更是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竞争意识。二、协调者在

6、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地存在着,都必然要同他人发生联系,进行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作用,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影响群体心理和行为效率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由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以及社会阅历、人生经验的欠缺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所以就

7、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能承担起“协调者”的角色。(1)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于青少年阶段的同学关系、同伴关系是一种相互对等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像与父母、老师等成人的关系那样是一种依赖和服从的关系。所以,青少年期的同学、朋友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迅速增大,有时甚至超过父母师长。同学朋友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以下积极意义:给青少年以稳定感和归属感;给青少年以健康的娱乐场所;使青少年获得社交经验;使青少年提高宽容和理解能力;给青少年以学习社交技术的机会;给青少年以培养社会洞察力的机会;(2)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和心理内容。师生之间关系

8、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有的教师虽然知识渊博,功底深厚,但不善于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学生往往因为这位教师的原因而不愿意学他所授的那门学科。相反,有的教师不仅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善于同学生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学生往往因为对这位教师的喜欢而特别爱学他所教的学科。青少年学生往往为博取他所喜爱和尊敬的教师的好感和关注,为获取与教师交往的需要满足而努力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这个道理,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更加热爱教育工作。(3)协调老师之间的关系;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社会或部门内部因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

9、无谓的消耗而产生的负效应现象,称之为内耗效应。不论何种形式,其本质是它对外没有作功而只是内部消耗能量。因此,这种内耗效应不除去,工作效应就很难得到提高。内耗效应是由于认识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因素与个性因素的不同而引发的。因此,要想克服内耗效应就必须协调上述的四种影响因素,尽可能得到统一,以减少内耗,避免负面效应。在学校里,这种内耗效应也是存在的,学校领导班子里,教研组里、年级组里、班级里以及相互之间,人群之间都可能发生。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学校教师的团结问题,这是学校内耗效应危害比较大的方面,因此,必须解决好。而对于班集体而言,担任本班教学工作的教师就是一个群体,怎样减少、解决群体中“内耗”就尤

10、为重要,所以我们的班主任就要协调好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4)协调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和其他原因,有一些青少年中对如何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热衷于个人的所谓实惠,不考虑国家、集体利益;一些人重哥们“义气” ,无视国家、集体的法纪;一些人强调个人的自我价值,在其成长道路上只承认个人的奋斗价值和家庭提供的帮助,而不懂得社会、祖国人民、学校集体在培养新人中所付出的代价。他们只讲索取,而不讲应当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等等。其实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青少年个人在

11、集体中生活,集体有影响教育者青少年个人,而个人的进步成长又会给青少年集体带来新的勃勃生机,如此良性循环,使两者互相促进。班主任应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失,即使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也不能“一刀切” ,要使青少年的个性及特长在集体中得到发展,使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尤其是在“个体”与“集体”之间产生矛盾时,班主任就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三、学习者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竞争与合作同在的时代,谁掌握了知识,谁就在这个时代拥有“话语权” 。毫无疑问,未来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这种发展态势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如何根据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教育作出积极的调整,是全世界面

12、临的一个共同性的问题。笔者认为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执行者之一就势必要求班主任要不断学习。而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1)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易森林教授认为教育理论对实践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教育理论是实践主体理解的文本,可能起到拓展实践主体的视域的作用。 “教育理论指导实践”要求将实践主体所遇到的“具体”的情境纳入教育理论的“一般” ,实践主体在这时是要抛弃自己过去所有的一切,完全接受教育理论的控制。而当教育理论只是实践主体理解的文本时,看到的是教育理论所追求的“一般”与实践主体所遇到的“具体情境之间的对峙,这不允许我们简单地通过把具体的情境归于一般之下来演

13、绎正确的行为准则,而是要求我们针对特殊的具体情境去发展和补充一般。具体说,教育理论对实践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教育理论作为教育概念、判断的系统体系,有利于给实践主体在实践之前以启发;教育理论是实践主体在实践之后进行反思的依据;教育理论对实践起价值导向的作用。(2)不断学习新的方法充实自己的教育手段;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教师的教育方法是教育成功的又一个重要条件。他曾不倦地号召教师掌握教育方法,特别是教师工作的方法。按照马卡连柯的看法,教师的方法,并不是需要某种特殊天才的艺术。但它却是需要教导的一种专门技能。 “正如教医生学习他的技术,教音乐家学习他的技术是一样的。 ”因此,要出色地完成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就必须认真学习高超的教育方法,并付诸实践。国家对未来教师的培养,也应进一步明确对这方面的要求与加强实际训练。(3)不断学习新的文化丰富自己与学生的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