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乐赛教育——初中物理课程(声学部分).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475897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赛教育——初中物理课程(声学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乐赛教育——初中物理课程(声学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乐赛教育——初中物理课程(声学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乐赛教育——初中物理课程(声学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乐赛教育——初中物理课程(声学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Lesci 乐赛专题物理课程八年级上册精讲有趣而容易理解的物理,并针对中考,帮助同学们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提升解题能力和技巧,迅速提高物理成绩。本方案主要用于乐赛教育培训超前班课程。内部资料,请妥善保存。乐赛教育2011-8-15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第一节:有趣而又有用的物理 备注授课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史;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明确学习物理的方法:多看多动、多思多想、联系实际;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总计 45分试验项目及活动(1)纸杯发声;(2)碗中筷;(3)冷热水;(4)水导电;(5)沉浮鸡蛋。试验材料 (

2、1)普通的纸杯数个,牙签数个,针线一卷,水;(2)普通碗一个,筷子一个,水;(3)一壶热水,数个纸杯,冷水;(4)盐水、糖水、纯净水、矿泉水,简易电路,如图所示:(5)生鸡蛋两个,深杯数个(杯口刚够放入鸡蛋) ,水、浓盐水、筷子。首先给学生简要讲述物理学的历史及相关物理学巨人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亚里士多德-开创物理学、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雷、爱因斯坦 -相对论等) 。5 分(1) 声现象发给学生事先做好的发声纸杯,人手一个。引导学生观察发声的过程。思考纸杯是怎么发声的。 (老师不必给出答案,学生答对,只称赞其有想法.)56 分(2) 光现象让学生观察,碗中筷。思考,为什么筷

3、子弯折了?56 分(3) 热现象让两个学生感受冷热水,让其表述自己的感觉。56 分(4) 电现象准备四杯子,分别装有,盐水、糖水、纯净水、矿泉水。安装好电路。提问那些杯子导电。学生猜测后,叫一个学生辅助老师,把插头伸入液体中。观看,二极管是否发亮。让学生总结一下经验。710 分明确,物理学研究的是生活中的现象: 声现象、光现象、热想象、电现象、力现象。(板书明确标示)(5) 力现象把一个鸡蛋放于杯子底部,给学生水、浓盐水、筷子,叫学生用现有的材料把鸡蛋弄出来,但要求不准碰杯子。(引导学生了解浮力)710 分上课安排总结学习物理的方法:多看多动、多思多想、联系实际; 57 分板书设计 一、物理学

4、历史悠久:亚里士多德、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二、物理学研究的是生活中的现象:声现象、光现象、热想象、电现象、力现象总结学习物理的方法:多看多动、多思多想、联系实际;总结反思溶液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第二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备注授课目的 让学生了解(1 声音的产生机制;(2)声音的传播条件与声速;(3)声波与回声现象。总计 45分试验项目及活动(1)纸杯发声;(2)音叉发声;(3)看图片;(4)音叉震水试验材料 (1)纸杯数个、针线一卷、牙签数个;(2)音叉;(3)宇航员对话的图片(4)音叉、水槽一个、水。(1)提

5、问:物体怎样发声的,是否与他们的运动状态有关? 1 分(2)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发声纸杯。每个人拉线,发声,观察。是哪个部位发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杯底震动(他们也许只总结出杯底在动) ;56 分(一)声音的产生机制-物体震动发声(3)再让学生敲响音叉,观察;手握音叉,声音消失,观察。重复敲与握,再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震动发声,震动停止,发声停止。56 分(1)给学生看太空中宇航员对话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宇航员对话要通过对讲机,二不能直接听?当学生说出,太空没有空气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传导学要物质(介质) 。710分(2)介质的分类:气、液、固 2 分(二)声音的传播条件与声速

6、(3)空气中的声速:340m/s(15 标准大气压下)与温度、气压C有关。不同介质中: 固液气 V 67 分(1)音叉震水老师演示,学生观察水纹。明确告诉学生:声音在介质中,像波浪一样向四周传播。并在黑板上画出打鼓是声波的传播大概样子。56 分授课安排(三)声波与回声现象(2)请经常旅游的同学,谈谈在山洞里讲话的体会。进而引出回声。提问:回声是怎么产生的?引导总结出:声音传播中遇到障碍,反弹而形成回声。67 分板书设计 (一) 声音的产生机制-物体震动发声(二) 声音的传播条件与声速(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2)空气中的声速:340m/s(15 标准大气压下)与C温度、气压有关。(

7、三) 声波与回声现象总结反思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第一章有趣的声第二节: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备注授课目的 让学生认识(1)人耳构造(2)人听声的两种途经(3)双耳效应 总计 45 分试验项目及活动 (1)看图认耳(2)口咬皮筋(3)口咬音叉(4)蒙眼指人实验材料 (1) 一张大的人耳图片(2)橡皮筋若干(3) 音叉三个(4)蒙眼布一条(一)人耳的结构首先在黑板上,沾上人耳大图片。教学生 认耳。(1) 人耳:外耳、中耳、内耳(2) 耳廊:收集声波;耳道、听小骨、鼓膜传导声音。78 分(1)空气传导明确告诉,声音可以通过空气

8、传播到人耳,使人感知声音。并把空气传导的流程图画出。67 分(2)骨传导请一些学生,口咬橡皮筋,弹,注意听;不咬,又弹,再听。重复几遍。同时也叫几个学生,用音叉,做相同的事。让学生谈谈体会。引出骨传导。再说说贝多芬失聪的故事。1012(二)人耳感知声音的两种途径(3)二者比较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补齐。 78 分授课过程(三)双耳效应叫一个学生 A 站于讲台,蒙住眼,面向全班。要求全班安静,学生 B 大声说活,让 A 指出 B 所在。换 C、D 试试。引出双耳效应:辨别方位,有立体感。710 分板书设计(一) 人耳的结构人耳:外耳、中耳、内耳耳廊:收集声波;耳道、听小骨、鼓膜传导声

9、音。(二) 人耳感知声音的两种途径:空气传导、骨传导。骨传导效果更好(三) 双耳效应辨别方位、产生立体感经验总结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第一章有趣的声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备注授课目的 让学生认识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各特性与那些因素有关。 总计 5055分试验项目及活动(1)听高音(2)拉纸杯(3)振动尺子(4)弹“单弦琴” (5)吹瓶敲瓶实验材料 (1) 男女高音歌曲、相应的播放器材;(2) 粗细绳拉杯子各若干(3) 尺子若干(4) 自制“单弦琴”一个(5)塑料瓶、玻璃瓶各两个;小木棒两、水。提问:描述一个人的声音,可以用

10、那些词汇?让学生发表意见。开始进入正题。明确讲明,声音可以从声调、响度和音色等角度描述。56 分先让学生听一段高音歌曲,叫两个学生讲讲感受。引出音调定义。 56 分举出现象:音调女高男低、幼高老低。 2 分提问: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粗细发杯,分别拉给学生听。让其注意听、观察。引导学生:粗绳震动慢,音调低;细绳振动快,音调高。 。67 分(一)音调继而引出,频率.定义频率。 2 分让学生说说,形容声音大小的常用词汇。引出响度的定义。 4 分提问: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老师弹单弦琴,改变弦的振动幅度,学生观察、听。引导得出振幅与响度的关系。6 分手压尺子,使其振动,定义振幅。 2 分(二)响度

11、再举例说明响度与距离的关系。 1 分明确定义音色。它是我们区别他人声音的重要指标。12 分老师分别敲击玻璃瓶与塑料瓶,引导学生发现材料不同。3 分给玻璃瓶注入不等量的水,吹,引导发现结构不同。3 分授课过程三音色音色与发生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有关先后吹和敲击同一个瓶子,引导发现振动的方式不同。3 分板书设计 (一)音调 与频率有关。频率单位: ZH(二)响度 与振幅、距离有关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三)音色 与发声体材料、结构、振动方式有关。经验总结第一章有趣的声 第四节:声音的危害和控制备注授课目的 (1)了解噪

12、音与乐音的区别(2)学习声强级(3)了解噪音的控制途径 总计 3540分试验项目和活动(!)听音乐(2)控制噪音模拟试验材料 (1)一段音乐、及相应的播放器(2)小闹钟、有盖容器棉花先放一段音乐给学生听,问问学生有什么感觉。继而定义乐音。46 分(一)乐音和噪音问学生,有谁住在闹市区?对于噪音有何烦恼?引出噪音,定义噪音。56 分(二)噪音的等级和危害定义声强级,学习分贝。了解学习、生活适合的分贝。68提问:对于控制噪音,有什么点子?让学生各抒己见57 分(1)从声源控制- 关闭闹钟(2)从传播途中-把闹钟装入有盖容器中并关闭窗户。 授课过程(三)噪音的控制调响闹钟,充当噪音源。(3)从人耳-

13、用棉花塞住耳朵。812 分板书设计 (一) 乐音和噪音区别:振动是否有规律(二) 噪音的等级和危害声强级:单位:分贝 bB(三) 噪音的控制从声源从传播过程从人耳经验总结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第一章有趣的声 第五节:声的利用 备注授课目的 (1)让学生了解声音可以传播能量与信息(2)回声现象可以利用。 总结 3540分试验项目及活动 (1) 看图片(2)声震容器实验器材(1) 听诊器图若干(2)一大的塑料容器若干。提问:我们利用声音,可以做什么呢?让学生各抒己见 57 分(一)声音与信息从学生口中选出有用信息,引出声音

14、与信息的关系。举出现实例子说明。如听诊器,给学生看一下图。58 分给学生看下闪电图,询问,打闪电时有什么感觉,房子里的东西有什么反应?引出声音与能量的关系。57 分让三个学生用一个手,拿着塑料容器底部,口朝着容器口喊,感受声音的威力。让其说说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说明声音能传播能量。58(二)声音与能量举一些生活例子。 2 分授课过程(三)回声的利用 给学生讲讲地坛的回音壁,潜艇的声纳传奇。 45 分板书设计(一) 声音能传信息(二) 声音能传播能量(三) 回声的利用经验总结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

15、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声学专题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征一、基本概念: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3.声音的基本特色:音调,响度、音色。4.声音具有能量二、问题探讨:三、新课教学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 动停止, 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3.回声:声音的反射。 0.01 秒4.人耳怎么听到声音:利用骨传导听到声音5.声音的特征: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

16、慢的关系。 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响度:声音的强弱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结论:(1) 、响度与振幅有关, (2)用 dB 表示声音的强度。 音色:声音的一个特征四、及时训练*1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 340m/s,合 km/h。*2在声现象中,音调高是指声音的 高,响度大是指声音的 大。*3不同的发声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人们的听觉依然可以根据 的不同将它们区分开来。*4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

17、;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5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为什么宇航员对话要通过对讲机,二不能直接听?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 s 以上;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 传来的,其理由是 。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 次声音。原因是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8、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C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7站在百米跑道终点计时台上的甲、乙两名计时员,为同一跑道的运动员计时,甲看到起跑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乙则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1)甲、乙两名计时员谁计时准确?(2)若甲、乙两名计时员的反应速度相同,他们计时相差大约是多少?知识拓展*8战争年代军队里流传这样的话:“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 。老兵有经验,如果他能够听到远处炮击时的炮声,他就知道炮弹不会在他附近爆炸,他不会死。试用物理知识说明。*9有一根长为 L 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

19、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 t。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v 气 ,在钢中的速度为 v 钢 。写出求钢管长度 L 的表达式。*10某同学乘坐着向高崖行驶的汽车,他对一座高崖大喊一声,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 5s 听到回声,求他喊时离高崖多远?专题练习 1:声音的发生与传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话时的发音靠 的振动;鸟叫的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 振动;蟋蟀的叫声并不是来自口腔,而是它的左右翅 产生的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振动。发声的物体常常简称为发声体。

20、1.0*2发声体的振动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向周围传播,这些物质是传播声音的媒介物,简称为 。发声体振动时会在它周围的 中激起 ,声音就是以 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相反,如果发声体周围没有 ,也就不能激起 ,从而也就不能传播声音。因此,声音在真空中 。1.5*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 有关。查表可知: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而在 2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声音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1.5*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 ,形成 。人讲话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总是要遇到障碍物的,即总是要产生回声的。不同的情

21、况,人对回声的听觉不一样。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 以上,则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短于这个时间,回声与原声就混在一起,使原声 。1.5知识的应用*5如图 2-1,敲击鼓面会听到鼓声,若向鼓面上撒些纸屑或泡沫塑料的颗粒,还会看到它们在鼓面上跳动;如图 22,敲击音叉会听到声音,若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一只悬挂的小球,小球会摆动。这些现象说明 。其实不光是这些现象,大量的实验观察表明:一切 物体都在振动。0.5*6如图 2-3,在教室里敲一下音叉,同学们能听到由音叉而发出的声音。在人和音叉之间传播声音的介质是。声音传到人耳的详细情况是:音叉振动在空气中激起 ,传到人耳时引起耳内 振动,从而产

22、生听觉。1.5*7在月球上的两个宇航员,他们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样自由交谈,而是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个现象可以说明月球上是 ,空间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0.5*8如图 2-4,用一根棉线连接两个纸筒,就做成了“土电话” 。在土电话中,传播声音的介质是 ,而这种介质是固体,这一现象说明 也能传声。0.5*9要利用回声来测定海水的深度,必须要知道 ( )。1.0A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B海水的温度和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C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海水中竖直往返的时间*10试解释古代的士兵晚上睡觉时为何常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枕戈待旦)? 1.5图 2-1 图 2-2图 2-3图 2-4乐赛

23、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11你做一做下面的实验:用牙轻轻咬住铅笔(或圆珠笔、钢笔等)的一端,用手指轻敲铅笔的另一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面相同的力轻敲铅笔另一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敲击声有什么不同?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1.5知识的拓展*1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人站在离墙壁 51m 远的地方拍手,从拍手到声音经墙壁反射回到他的耳朵需经历 s 的时间。1.0*13有甲、乙两个人做了这样的实验:有一根很长的金属管,甲在一端敲击,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轻轻

24、地贴在金属管上听,甲只敲击了一下,而乙在另一端却先后听到了两次响声。两人讨论后认为:这两次响声中,一次是由空气传来的,一次是由金属传来的,之所以能分开,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和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 ,并且,第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由 传来的,因为 。如果用一根充满水的长金属管来做这个实验,人能听到 次响声,因为 。1.5如果这个实验是在月球上做的,那么在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的人( )。0.5A人也能听到两次响声 B肯定能听到一次响声 C肯定听不到响声 D可能听不到响声*14在一次海洋探测中,从海面发射超声波,经 2.5s 海面接收系统才接收到了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是 1500m/s,

25、求此处海水的深度。1.5*15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 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2.5*16 10 月 1 日晚,许多城市在大广场燃放了礼花,礼花在几十米高空爆炸,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人们在各自家门口就可以欣赏这一美景。(1)若你在离广场 5km 远处看,对礼花爆炸时的声音和色彩能够同时感觉到吗?说明原因。(2)两者时间相差多少? 2.5专题联系 2:声音的三要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在物理学中,

26、把人们由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高低称为 ,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称为 ;即使是高低、大小都相同的声音听起来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可见声音除了高低、大小这些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就是 。习惯上称声音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的这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要素。1.5*2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其 越大,音调越 ;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发声体 的大小,二是听者距离发声体的 。1.5*3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近似地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当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时,人

27、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一个人要想从听觉上把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区分开,人至少要离高墙 m 远。1.0*4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 )。0.5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 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 D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5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 。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 、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5*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 减弱;二是 减弱;三是 减弱。1.5知识的应用*7一切发声体都在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则声音的 越高,振动的幅度越大则 越大。1.0

28、*8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1.0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9声音响度的大小( )。0.5A只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B只由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C只由振动的幅度决定 D由振动的幅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10人们可以凭听觉识别出不同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0.5A频率 B音色 C振幅 D声速*1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0.5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于光传播的速度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12

29、现在城市的汽车、摩托车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本该在农田里耕地的拖拉机也堂而皇之地奔跑在街道上。它们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主要是 和 。0.5知识的拓展*1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0(1)优美的乐曲肯定不是噪声。( )(2)城市绿化对减弱城市的噪声污染也有一定作用。( )(3)声音是没有细菌的,因而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4)广场上的高音喇叭能使远处的听众听清楚,但对附近的居民是噪声。( )乐赛教育个性化教育专家乐赛学苑 赢在今天 Tel:15607732158、15607735616 *14正以重 8km/h 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驶向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后经 4s 听到从崖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鸣笛时汽车与崖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 340m/s)。2.5*15汽车开进一个两侧山坡平行的峡谷,鸣笛后经 0.5s 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再经0.5s 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求这个峡谷的宽度。(空气中声速为 340m/s)。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