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部分.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475876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考复习系列资料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第 1 页 共 4 页1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部分 知识互联网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温度的测量 温度计的使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物态 蒸发变化 物态变化 汽化 吸热沸腾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水循环水资源的利用与防护 复习导航1、重要概念和公式(1)物质三态的基本特征(2)常用温度计的原理(3)汽化、蒸发、沸腾、液化(4)熔化、凝固(5)升华、凝华2、基本物理方法(1)转换法:温度的变化难以观察,可转化为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与下降;(2)对比法:通过对比感知蒸发和沸腾的共同点和区别;(3)归纳法:通过以水循环为载体,能归纳出物质三态变化的条

2、件和特点。3、易错易混淆的问题(1)熔化和沸腾的条件;(2)蒸发与沸腾的区别;(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中考复习系列资料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第 2 页 共 4 页2(4)各种物态变化的区别以及吸热、放热条件。考点聚焦物态变化是初中热学基础知识,物质三态变化过程及特点是中考试卷中常出现的内容。此外,沸点和熔点变化的因素,影响蒸 发快慢的因素,对水的沸腾过程的研究,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也是考试的重点。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及实验题为主,考查内容为“了解”“知道”等级,难度以 中、低档为主,在今后中考中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及探究实验会逐渐增多。例题评析 【例 1】 (05 佛山)如图

3、 1 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 a、b,加热时,b 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 a 温度计的示数高,其原因是:_ ;停止加热时,a 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 a 温度计的示数是_。【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与读法,温度 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测液体温度 时玻璃泡不能与杯壁、杯底接触,故原因是 b 温度计碰到烧杯底,烧杯底部温度偏高。【解答】b 温度计碰到烧杯底, 烧杯底部温度偏高;44【点评】对各种测量工具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要熟练掌握。【例 2】(05 镇江)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 ,如图 3-2 所示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分析】“冰”是固态

4、, “水” 是液态,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 “水蒸气”是气态,“水”是液态,气 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解答】熔化;液化【点评】通过“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让学生体验大自然中水的状态变化,注意对物态变化概念考查的同时避免了机械记忆,加深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例 3】(05 温州)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液面如图 3-3 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高低有关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种类有关【分析】两只相同的杯子表明跟表面积无关,两只杯子放置在窗前,在同一环境下,表明跟温度高低、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无关,因而说明蒸图 1

5、图 2水汽油图 3中考复习系列资料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第 3 页 共 4 页3发跟物质的种类有关。【解答】D【点评】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时,应注意哪些量不 发生变化,哪些量 发生变化。【例 4】 (05 南宁)雪糕是大家都喜欢吃的冷饮。请根据图 4 中的情景回答:(1)图中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2)关于“白气” ,符合实际的是哪幅图?请用有关物理知识说明理由。【分析】“白气”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冰块周围的冷空气发生液化而形成大量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 悬在空气中形成“白气”。一般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冷的气体密度 较大,可知密度小的气体上升,密度大的气体下沉。【解答】(

6、1)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形成大量小水珠;(2)乙图符合实际,因为“白气”温度低,密度大于周围热空气的密度,可知 “白气”应该向下流动。【点评】本题时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要求我 们平时多注意观 察一些现象,并 试着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分析解决新问题时 ,进行有效的知 识迁移。【例 5】 (05 江西)如图 5 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经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 房间壶嘴的上方 较多,判断出 房间的气温较高。【分析】“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产生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白气”的多少与周围空气温度高低有关系,周 围空气温度越高,水蒸气越不容易液化, “白气”越少

7、,故乙房 间气温较高。【解答】甲;“白气” ;乙【点评】根据“白气” 的多少判断周围气温的高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认识。要求我们平时注意 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了解产生的原因。【例 6】(05 河南)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它。分析下表提供的信息( 1 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知道,选择 作为测温物质制造的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最低;选择 作为测温物质制造的温度计,灵敏度最高。物质名称 水 水银 酒精凝固点/ 0 38.8 117比热容/J/(kg) 4.2103 0.14103 2.4103【分析】(1)液体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特性显示温度,如果物态发生变化则不能示温。因此液体

8、温度计测温范围(即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受到显示液的凝固点和沸点的限制。在水、水银和酒精三种液体中,酒精的凝固点最低。(2)“温度计的灵敏度“ 是指质量相同的测温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条件下,温度变化越大就越灵敏。根据 Q=cmt 可知,m 、Q 相同时, c 越小, t 就越大。可见水、水 银和酒精中,水银的比热容最小,水银温度变化最大。所以用水银为测温物质制造温度 计灵敏度最高。【解答】酒精 ;水银【点评】在不同的温度环境,选择 什么测温物质,需 结合两个方面因素考 虑:图 4图 5中考复习系列资料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第 4 页 共 4 页4一是被测量的温度变化范围多大(最高温度和

9、最低温度多大);二是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的高低。温度计的灵敏度实际 上不仅与测温物质的比热容大小有关,还与温度计结构(管的粗 细 )有关,与 测温液体的受热胀 冷缩能力有关,需要综合考虑。创新考题【例 1】 (04 安徽)如图 6 所示是运动员滑冰的情景。滑冰时,冰刀下面会出现一层水,这层水跟润滑油的作用一样。冰刀离开后,水又很快结成冰。关于水的出现,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猜想。而猜想不是无依据,可以如下分析得出启示。吸热热量从何而来?提出猜想冰水外界气温不变低于冰的熔点,冰熔点降低了 与压强而冰熔化了 冰在冰刀下方熔化 有关【解答】猜想一,冰刀与冰

10、摩擦生 热可能使冰熔化;猜想二,冰的熔点降低可能是与压强有关。【点评】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环节。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我 们在探究过程中要善于从现象中提出问题,做出科学的猜想。【例 2】 (04 大连)2003 年 10 月 15 至 16 日,我国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入飞船。(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时怎么形成的?(2)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离地面 1.2m 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飞船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请写出这一过程中所包含的两条力学知识。第一条: 。第二条: 。【分析】“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水滴。题目中指出“大量的白气 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大水池中涌出“白气”,可根据水汽化的条件来分析。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要向地面 喷火达到减速的目的,最后落地。 喷火施加力的作用,减速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1)水池中的遇高温火焰汽化成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点评】学习物理,要联系生活,关注科技前沿。图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