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2011 年高考广东理综)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解析: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主要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神经中枢的调节下完成的条件反射,其反射弧中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参与,形成多个突触,兴奋在多个中间神经元之 间单向传递,使它 们先后兴奋,故 C 正确。在此过程中,小 脑主要起调节躯体平衡的作用。答案:C2(2011 年高考上海卷)如图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
2、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A BC D解析:病人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神 经中枢正常,但手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至效应器,故阻断的位置是传出神经。答案:C3.(2011 年高考浙江理综)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 段的 Na 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 c 段的 Na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 段的 K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 段的 K 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解析:在神经纤维膜上有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当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时会使钠离子通道开放,于是膜外钠离子在短期内大量流入膜内(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 ,造成了内正
3、外 负的反极化现 象(ac 段)。但在很短的时期内钠离子通道又重新关闭, 钾离子通道随即开放, 钾 离子又很快流出膜外(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 ,使得膜 电位又恢复到原来的外正内 负的状态(c e 段)。故 C 项 正确。答案:C4(2011 年高考海南卷) 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Na 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BK 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 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K 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解析: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突触后膜上的 Na 通道打开,膜外的 Na 通过 Na 通道被动运输进入
4、细胞。答案:A5.(2011 年大连二模) 如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结构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B神经冲动传到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 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D若刺激处,则在和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轴突到胞体、轴突到树突;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 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某一点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 部位的电位表现为 外负内正,原因是由于 钠 离子通道打开大量内流,表现为细胞内正电荷增多: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在膜外表现为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表
5、现为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由于兴奋在通过突触时单向传递,因此在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答案:A6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传输信息的几种方式,其中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和性激素传输信息的方式依次符合( )A1、2、3 B4、2、3C4、 1、3 D4、2、1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传输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传输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既可作用于相关细胞,也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故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为题图 4;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上一神经元)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下一神 经元),故为题图 2;性激素由性腺细胞分泌,又
6、反过来作用于性腺细胞,故为题图 3。答案: B7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刺激 X 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刺激 X下丘脑胰岛 A 细胞是体液调节 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A BC D解析:刺激 X 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 X下丘脑胰岛 A 细胞是神经调节;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 动发生变化;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答案:B8如图表示不同条件下,人体内某些物质含量变化的趋势
7、,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就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能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以使机体抵御寒冷;空腹状态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比正常人的高;正常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 素的相对含量增加,胰 岛 素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起抑制作用,所以胰高血糖素的相对含量会减少。答案:D9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 a、b、c 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 a、b、c 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注射的激素 注射以后的反应a 激素 低血糖,甚至
8、昏迷b 激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 激素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解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注射后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生长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其促 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软骨生长;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因此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会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答案:C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C
9、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D先天性行为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解析:血糖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所以,即使动物的下丘脑被切除,其血糖调节也不会丧失;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动物先天性行为也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答案:C二、非选择题11(2011 年高考重庆理综)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1)表中 A 是 _,B 应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 A 起_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少
10、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_;现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解析:(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在这个调节过程中,控制枢纽是下丘脑,下丘脑通过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增强。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此即反馈调节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长期缺碘的成年人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代谢水平较低从而出现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少言寡语、反 应迟钝及嗜睡现象的出现恰恰说明甲状腺激素的“提高
11、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功能。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 升高 抑制(反馈调节) 下丘脑 (2)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兴奋性12(2011 年湖南十二校联考)如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e 、f 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内填相应字母)(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A 细胞产生兴奋,其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是_;若某人每天的食物中钾偏少,则很可能导致其_电位不正常。(2)当人体内激素d 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 e和垂体分泌的f就会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由图可知,能引起下丘脑细胞兴奋的信号形式有_。(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增多,在机体内能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其他非糖物
12、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它和b肾上腺素的关系是_;胰岛细胞还可以产生_(激素 )。(4)激素通常只作用于特定的器官和细胞,其原因是只有其靶细胞上才有_,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解析:(1)神经纤维兴奋 区域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K 的外流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而体内的 K 源于食物,故饮食中缺钾可导致细胞静息电位不正常。(2)d 属于甲状腺激素,其含量升高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产生抑制效果。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引起其兴奋的信号形式还有神经递质。 (3)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都是升血糖激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与胰岛素的作用具有拮抗作
13、用。 (4)因信息分子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有特异性识别作用,故信息分子的靶细胞是特定的。答案:(1)负(电位) 静息(2)负反馈 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至少答对 1 个)(3)c 协同作用 胰岛素(4)特定的受体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13(2011 年银川一中二模)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分解。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 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 于持
14、续兴奋之中,表 现为 震颤不已,直到死亡。(1)有机磷农药作用的结构是_,图乙_中的物质释放到中的方式是_,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_。(2)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 、培养皿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 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第三步:_。第四步:_。实验结果:_。解析:(1)水解 递质的酶位于突触间隙中,故有机磷农药作用的结构是突触。(2)该实验的目的是 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故需要以是否用有机磷农药处理为自变量进行对照实验,观察两组“神经腓肠肌”标本受刺激时的收缩情况。答案:(1)突触 突触小泡 外排(或胞吐) 兴奋(或抑制 )(2)第三步:在装置 1 的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在装置 2 的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的任氏液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同时用电极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的神经,观察现象实验结果:装置 1 的指针持续向左偏转,装置 2 的指针向左偏转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