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GD 工程石灰石成分化学分析方法第 1 页 共 5 页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石灰石的化学成分大致含量范围如下:SiO2:0.210% Al 2O3:0.22.5% Fe 2O3:0.12%CaO: 4555% MgO:0.12.5% 烧失量:3643%一般要求石灰石的 SiO2 含量 2%,CaO 含量53.5%(CaCO 3 含量95%) 。一、试样的制备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取样按 GB/T 2007.1 进行。由大样缩分后的试样不得少于 100 g,然后用鄂式破碎机破碎至颗粒小于 13mm,再以四分法或缩分器将试样缩减至约25g,然后通过密封式制样机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为 0.08mm
2、 方孔筛。充分混匀后,装入试样瓶中,供分析用。其余作为原样保存备用。二、二氧化硅的测定:准确称取 1.0g 试样(精确至 0.0001g),置于 100ml 蒸发皿中,加入 56gNH 4Cl,用平头玻璃棒混匀,盖上表面皿,沿皿口滴加 10ml(11)HCl 及 810 滴 HNO3,搅拌均匀,使试料充分分解。把蒸发皿置于沸水浴上,皿上放一玻璃三角架,再盖上表面皿加热,期间搅拌 2 次,待蒸发至干后再继续蒸发 1015min。取下蒸发皿,加 20ml(397)热 HCl,搅拌,使可溶性盐类溶解,以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胶头扫棒以(397)热 HCl 擦洗玻璃棒及蒸发皿,并洗涤沉淀 1012 次,
3、滤液及洗液承接于 50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标线。此即为试验溶液,用于测定 CaO、MgO、Fe 2O3、Al 2O3 用。滤纸与沉淀置于已恒重的瓷坩埚(m2)中,先在电炉上以低温烘干,再升高温度使滤纸充分灰化,然后置于 950高温炉中灼烧 40min,取出,等红热退去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1530min,称重。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记录沉淀及坩埚的质量(m1) 。注意事项:1、 严格控制硅酸脱水的温度和时间。硅酸溶胶加入电解质后并不立即聚沉,必须在沸水浴(可用大号烧杯加水煮沸代替水浴锅用)中蒸发干涸,时间为 1015min,温度严格控制在 100110以内。超过 110,某些氯化物(如 Al
4、Cl3、FeCl 3 等)易水解,生成难溶性碱式盐甚至氢氧化物,与硅酸沉淀混在一起使 SiO2 分析结果偏高。若脱水时间过长,将会有一部分硅酸胶粒转变成粘状的冻胶,造成过滤困难,导致分析结果波动。若脱水时间过短,脱水不完全也将导致分析结果波动。2、 过滤操作应迅速,若时间拖长,随着溶液温度的降低,则硅酸凝胶有可能形成胶冻而使过滤困难,同时一部分硅酸凝胶仍有可能变为溶胶而透过滤纸。3、 硅酸沉淀的洗涤,次数不宜过多。体积一般控制在 120ml 左右。用热 HCl(397)作洗涤剂,是为了防止 Fe3+、Al 3+、TiO 2+等离子的水解,否则会引起分析结果偏高;由于HCl( 397)是一种极稀
5、的电解质,可防止形成硅酸溶胶而透过滤纸,导致分析结果偏低。4、 灰化时坩埚盖半开,不能使滤纸产生火焰,否则细微的 SiO2 颗粒会因火焰的跳动而飞溅。必须将滤纸充分灰化(呈灰白色)后在高温下灼烧沉淀,否则高温灼烧时会生成黑色的碳化硅,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5、 瓷坩埚每次灼烧后,冷却时间应一致,否则分析结果将产生波动。三、三氧化硫的测定10.2%2mSiFGD 工程石灰石成分化学分析方法第 2 页 共 5 页吸取 100ml 试验溶液于 300ml 烧杯中,加甲基橙指示剂 23 滴,用(11)NH 3.H2O中和到刚变黄色,滴加(11)HCl 使沉淀溶解后再过量 2ml,以水稀释至约 200ml
6、.或称取 0.5g 试样,置于 300ml 烧杯中,加入 3040ml 水及 10ml(11)HCl,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 5min,使试样充分分解。取下,以中速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 1012 次,调整滤液体积至 200ml ,煮沸,在搅拌下滴加 10%BaCl2 溶液 10ml,并将溶液煮沸 5 分钟,然后移至温热处静置 4h 或在室温下放置过夜(此时溶液体积应保持在 200ml) ,用慢速滤纸过滤,以温水洗至无氯根反应(用 AgNO3 溶液检验) 。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已灼烧恒量(m1 )的瓷坩埚中,灰化后在 800的高温炉内灼烧 3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m2)
7、。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注意事项:1、 加入 HCl 溶液可防止 Ba(OH)2 共沉淀生成,同时,在盐酸中沉淀可以促使形成粗大易于过滤的沉淀物。因此,必须在酸化后滴加沉淀剂 BaCl2 溶液。2、 在沉淀及沉淀的放置过程中,应控制 HCl 溶液的浓度为 0.30.4mol/l,在此酸度条件下Ca2+、Fe 3+、 Al3+离子不会生成沉淀,对测定不产生干扰。3、 共沉淀是决定于溶液的浓度、温度、沉淀方法及其它因素。溶液浓度愈大则共沉淀愈多,因此应在稀溶液中慢慢加入沉淀剂,并且边加边搅拌。4、 必须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这样可使沉淀颗粒增大,同时减少对杂质的吸附。沉淀完毕后应静置陈化,以使小晶
8、体溶解,大晶体不断长大。目的都是为了得到纯净的易于过滤的粗大结晶的沉淀。5、 灼烧沉淀时,应先经充分灰化,滤纸呈灰白色为灰化完全。否则,未燃尽的碳可部分的将 BaSO4 还原为 BaS(呈浅绿色) ,使测定结果偏低。6、 恒量空坩埚和恒量沉淀时,掌握的条件如灼烧的温度、冷却时间等都应一致。反复灼烧的时间每次约为 15min 即可。四、氧化钙的测定:吸取分离硅后的试液 25ml,放入 400ml 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 250ml,加 5ml(12)三乙醇胺及适量的 CMP 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加入 20%KOH 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 78ml,此时溶液的 PH 值在 13 以上,用 0.
9、015mol/l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注意事项:1、 配位滴定法测定 CaO 可选用的指示剂有多种,一定要注意选用的指示剂所要求的范围及终点颜色的变化。2、 指示剂的加入量要适宜,加入过多底色加深,影响终点的观察;加入过少,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3、 控制滴定时溶液的体积,以 250ml 左右为宜,这样可减少 Mg(OH)2 对 Ca2+离子的吸附以及其它干扰离子的浓度。4、 滴定近终点时应充分搅拌,使其被 Mg(OH)2 沉淀吸附的 Ca2+离子能与 EDTA 充分反应,125.170543.0)1(%3 mmSO334.08%SOSVVCaO6824.10.125
10、T%EDA/CaOa763FGD 工程石灰石成分化学分析方法第 3 页 共 5 页然后再缓慢滴定至终点时的颜色。五、氧化镁的测定:吸取分离硅后的试液 25ml,放入 400ml 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 250ml,加1ml(10g/100ml)酒石酸钾钠溶液,5ml(12)三乙醇胺,搅拌,以(1+1 )NH 3.H2O 调节溶液 PH 至约 10(用精密试纸检验) ,然后加入 20ml(PH10)NH 3NH 4Cl 缓冲溶液及适量的酸性铬蓝 K萘酚绿 B 混合指示剂,以 0.015mol/lEDTA 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此消耗体积为滴定钙、镁总量所消耗的体积 V 总 。
11、注意事项:1、 应严格控制 PH 值,当 PH11 时,Mg 2+转化成 Mg(OH)2 沉淀;当 PH9.5 时,则 Mg2+与 EDTA 的配位反应不易进行完全。若试验溶液中有大量的铵盐存在,将使溶液的 PH值有所下降,所以应先以(1:1)NH 3.H2O 调整溶液 PH10,然后再加入缓冲溶液。2、 用酒石酸钾钠(Tart)与三乙醇胺(TEA)联合掩蔽 Fe3+、Al 3+、TiO 2+的干扰比单独使用 TEA 的掩蔽效果好。使用时须在酸性溶液先加 Tart 再加 TEA。3、 试样中 MnO 含量在 0.5%以下时,对镁的干扰并不显著,但超过 0.5%时却有明显干扰。这是由于 Mn3+
12、离子与三乙醇胺生成三乙醇锰,绿色背景太深,影响终点观察。应在滴定近终点时,加盐酸羟胺将 Mn3+还原成 Mn2+,使其与 Ca2+、Mg 2+一起被滴定,测得钙、镁、锰含量。4、 近终点时,滴定速度应当缓慢,并充分搅拌。因终点颜色变化较迟钝,若太快易滴过量,引起镁的结果偏高。5、 所用 KB 指示剂的配比要合适,萘酚绿 B 的比例过大,终点提前;反之则延后且变色不明显。每新用一种试剂,应根据试剂的质量,经用标准溶液试验后确定其适合的比例。6、 用带硅的试验溶液测钙、镁含量时还应注意在加入缓冲溶液后应及时滴定,放置时间过长,硅酸也会影响滴定。六、三氧化二铁的测定:吸取试液 100ml(铁、铝含量
13、高时应吸取 50ml) ,放入 250ml 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 ,加 2 滴 10%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用(11)NH 3.H2O 调节至颜色由红变黄,再滴加(11)HCl 调节至颜色由黄变红,并过量 10 滴,此时溶液 PH 约为 1.82.0,将溶液加热至 70,加 10 滴 10%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以 0.015mol/lEDTA 标准溶液缓慢地滴定至紫红色消失,溶液视铁的含量而呈现亮黄色或淡黄色或无色(终点时,溶液温度应在 60左右) 。试样中 Fe2O3 的含量按下式计算:或注意事项:1、 滴定前应保证全部 Fe2+氧化为 Fe3+,否则结果偏低。2、 因 Fe3+
14、与 EDTA 配位反应速度较慢,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充分搅拌,否则易滴过量,造成结果偏高。3、 严格控制溶液的 PH 值为 1.82.0,低于此值终点变色缓慢,超过此值时因受 Al3+干扰100.15(2%32 分 子 量 )McvFe VV598TEDA/Fe2O332)(09.10.125)(T%EDA/MgOCaCaV总总 FGD 工程石灰石成分化学分析方法第 4 页 共 5 页而使测定结果偏高。可采用下法调节 PH 值:在试验溶液中先加入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用(11)NH 3.H2O 调至溶液出现桔红色(PH4) ,然后滴加(11)HCl 至溶液刚刚变成紫红色,再继续滴加 8-9 滴,
15、此时溶液的 PH 值一般都在 1.82.0 范围内。4、 控制温度。滴定的起始温度为 70,终点应为 60。若起始温度太低,由于 EDTA 与Fe3+的反应速度缓慢而使终点不明显,则易滴过量使结果偏高;若起始温度太高,则Al3+部分配合,也使分析结果偏高。5、 滴定时体积以 100ml 左右为宜。因为休积大浓度稀,终点变色不明显,体积小则干扰离子浓度增大,同时溶液温度下降太快,都不利于滴定。七、三氧化二铝的测定:将测定铁后的溶液用水稀释至约 200ml,加 12 滴 0.2%溴酚蓝指示剂,滴加(11)NH3.H2O 至溶液出现蓝紫色,再滴加(11)HCl 至黄色,加入15mlHAcNaAc(P
16、H 3 )缓冲溶液,加热至微沸并保持 1min,然后加入 10 滴 CuEDTA溶液及 23 滴 0.2%PAN 指示剂,以 0.015mol/l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继续煮沸、滴定,直到煮沸后红色不再出现,呈稳定的亮黄色为止。注意事项:1、 滴定时溶液 PH 值应控制在 2.53 左右,若 PH3,则 Al3+水解倾向大,若 PH2,则Al3+配位不完全,都导致分析结果偏低。2、 CuEDTA 的加入量与溶液中 TiO2 含量有关,一般分析水泥样品时加入量以 10 滴为宜,太少,终点变色不敏锐,太多,将随溶液中 TiO2+、Mn 2+含量增大而产生一定正误差。3、 因 Al3+与
17、 EDTA 反应速度较慢,故必须反复滴定。第一次约有 90%的 Al3+被测定,第二次以后约有 99%被测定,因此一般滴定 23 次,所得结果的准确度已能满足要求。八、烧失量的测定:称取约 1g 试样,精确至 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逐渐升高温度,在 9501000 下灼烧 1h,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两次称量之差小于 0.0005g)。注意事项:灼烧应从低温逐渐升至高温,若直接将坩埚置于 9501000的高温炉内,则因试样中挥发物质的猛烈排出而使试料有飞溅的可能,特别是碳酸盐含量高的试样尤为明显。九
18、、五氧化二磷的测定:向四个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 4.5、4、3.5、3ml 水,依次加入 5ml(11)HNO 3,用滴定管分别加入 0.5、1.0、1.5、2.0ml(0.1mg/ml)P 2O5 标准溶液 B(分别相当于0.05、0.10、0.15、0.20mg P2O5) ,依次用移液管加入 15ml 萃取液,依次加入 5ml 钼酸铵溶液(5g/100ml) ,塞紧漏斗塞,用力振荡 23min,静置分层。小心移开塞子减除漏斗内压力,先放掉少量有机相用来洗涤颈壁,然后依次将有机相转移到 50ml 干烧杯中,并加盖。用721 型分光度计,以萃取液作参比,使用 10mm 比色皿(最好加盖) ,
19、于 420nm 处测定有机相溶液的吸光度。然后由测得吸光度与比色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工作曲线。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5ml(11)HNO 3, ,移取 5ml 试验溶液,加入 15ml 萃取液和 5 ml钼酸铵溶液(5g/100ml) ,同上操作,测定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 c。VVOAl 8235.010.5T%EDA/l2O3210%52mcOP1%m烧 失 量FGD 工程石灰石成分化学分析方法第 5 页 共 5 页注意事项:1、 比色皿必须保持清洁、干燥,若受潮湿可用无水乙醇洗 23 次后使用。2、 萃取分层后最好打开瓶塞放置 12min 减除漏斗内压力,以免因为气泡使有机相浑浊。
20、3、 萃取液有刺激性,不宜多次连续操作,整个操作要注意通风,盛接容器要用水封,比色皿最好加盖,盛接溶液的烧杯要加盖表面皿,用过的废液集中保管,妥善处理。4、 此法的关键在于控制好溶液中的 HNO3 浓度在 11.2mol/l 之间,总体积在 3032ml,固定有机相为 15ml,保持两相之比约为 1:1。若磷的含量有变化,分取的体积要相应变动,除保持有机相不变动外,可适当调整钼酸铵溶液的浓度或 HNO3 的比例及水的用量。5、 萃取液要用干燥的移液管移取。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简称 CMP):准确称取 1 克钙黄绿素,1 克甲基百里香酚蓝,0.2 克酚酞与 50 克已在 105烘干的硝酸钾混合研细,保存在磨口瓶中。酸性铬蓝 K-萘酚绿 B 指示剂:称取酸性铬蓝 K(C10H9O12S3Na3)0.5g、萘酚绿 B1.00g 和预先在 110干燥的氯化钾50g,研细、混匀后放置于棕色广口瓶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