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百年沧桑巨变.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4753371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年沧桑巨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百年沧桑巨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百年沧桑巨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百年沧桑巨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百年沧桑巨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历史下册试题一、选择题1、1949 年 10 月 1 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建党节2、1952 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1951 年,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 ) A、北平 B、新疆 C、西藏 D、云南4、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A、 “文化

2、大革命”期间 B、 “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5、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中共八大的召开6、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7、今年(2009)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周年( )、50 B51 C、55 D528、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 年发行”或“1971 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_时期的( )A、建国初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

3、后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城镇 B、大中城市 C、农村 D、沿海地区10、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 )A扫盲阶段 B小学六年级阶段 C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级教育 D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教育1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 年代看天上(的太阳) ,70 年代看墙上(的挂钟) ,80 年代看手上(的手表) ,90 年代看腰上(的手机) 。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12、右图是我国升空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它的名称是( )A、长征 1 号 B、东

4、方红 1 号 C、神舟 1 号 D、探索者1 号13、构成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兵种不包括( )A、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C、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D、海军陆战队14、1991 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了“APEC”,它是下列哪一国际组织:(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15、 “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A 台湾的根本利益 B 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 C 大陆的根本利益 D 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6、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时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

5、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主要是指( )A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 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C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 英国霸权地位丧失17、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A 实现“三通” B 经济交流 C 互补互利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8、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民军队是( )A 陆军 B 海军 C 导弹部队 D 特种部队19、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与过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倡导发起这五项原则的国家中没有( ) A 美国 B 中国 C 印度 D 缅甸20、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中国奉

6、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在解决国际事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C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 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改善21、美国第一次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文件是( )A菠茨坦公告B开罗宣言C1979 年中美联合公报D1978 年中美建交公报22、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雷23、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始于何时(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24、开国大典上,54 门礼炮齐鸣 28 响,广场欢声雷动,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其中“28 响”

7、的寓意是( )A、 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艰苦斗争的 28 年 B、 没有什么寓意C、 代表国民党在中国 28 年的反动统治被摧毁 D、 因为 28 这个数字比较吉祥25、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出自( )A“大跃进”时期 B、 “文化大革命 ”时期 C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26、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27、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 )A 解放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抗美援朝的胜利28.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A 民间

8、交往 B 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C 两岸通邮、通航、通商 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29.“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你认为诗中所说的“那场战争”是指( )A 解放战争 B 抗日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土地革命战争30、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 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C、土地改革运动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31 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9、)A 沿海开放城市 B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内地开放城市 D 经济特区32、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 21 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启动了( )A 星球大战计划 B 尤里卡计划 C2000 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 D863 计划33、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 土地革命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34、1952 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

10、,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 粉碎了“四人帮” C 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5、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企业的股份制改选 C 把企业推向市场 D 交通环保问题36、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能反映的是哪一原则(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共同繁荣 D“一国两制”材料题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84 年 2 月 24 日,邓 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

11、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 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上面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百年沧桑巨变?在回归以前它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香港 英国殖民地由中国哪位领导人提出解决这一地区问题的科学构想?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邓小平 “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这一地区主权回归的时间

12、?主权回归中国说明了什么? 你有何感想?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 香港的回归说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的友好合作对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回顾 1949 年后中美关系的历程,我们会发现它是一段艰难和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72 年 2 月 21 日,一个历史性的 时刻到了,美国 总统乘坐的 “空军一号”在北京着陆以后,他走下舷梯后第一时间主 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恩来 说: “你的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

13、的海洋和我握手。 ” 这位美国总统在回忆中写道:“我知道, 1954 年在日内瓦会 议时福斯特 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 束了,另一个 时代开始了。 ” 材料二: (1)这位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尼克松 (2)从五十年代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七十年代美国总统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中国与美国之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那么从拒绝到主动握手其间的原因有哪些? 美:敌对态度美苏争霸陷入越战泥潭中:中苏交恶对外方针变化国际地位提高共同要求改善关系(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

14、系是在哪一年?有何历史意义?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有利于国际和平与稳定,中国外交形势出现重大转折。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以上材料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哪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农民阶级。(3)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 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

15、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简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 23 题 9 分,24 题 6 分,共 15 分)120 世纪 5070 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一化三改” 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三大改造意义: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

16、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2)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 “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文化大革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a 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b 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二、组合列举题1、根据下列内容提示请写出相对应的事件(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推

17、广失误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4)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1)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 杂交水稻之父 (3) 两弹元勋 (4) 解放军好战士 (5) 党的好干部 (6) 中国导弹之父 (7) 为中国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 3、请写出下列成就的历史时期。(1)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 (2) 大庆油田的建成 (3)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4) 原子弹和导弹试验成功 (5)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4、根据下列内容的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1)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

18、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5)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6) 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1)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5) 亚非会议 (6) 最早进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地方 (7) 1972 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的地点 6、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特征.(1) 1949 年 10 月1956 年

19、底 (2) 1956 年底1966 年底 (3) 19661976 年 10 月底 (4) 1978 年现在 7、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1) 开国大典 (2) 土地改革的完成 (3) 中日正式建交 (4) 中美正式建交 (5)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或名称(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 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5) 新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方针 (6) 1986 年,四位老科学联合向中共中央写的建议 9、请写出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1) 三

20、大改造的完成 (2) “大跃进” 开始 (3) 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4) 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5) 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10、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1)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 提出“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 (3)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求同存异方针 (4) 文革时期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1980 年为其恢复名誉 (5) 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 (6) 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7)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8) 1972 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的美方代表 (9) 同中国发表联合声明的印度和缅甸总理 (10) 九一三事件 11

21、、请根据下列事件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4)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6) 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7) 中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12、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1)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4)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6

22、)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7) 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13、请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1)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2)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3)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4) 全国掀起合作化的高潮 (5)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6) 中共八大召开 (7)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8) 开国大典 (9) 西藏和平解放 (10)土地改革的完成 (11)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4、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1)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

23、) 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成果: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变迁、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15、请在下列时间的括号内填出相对应的事件:A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十年 E 改革开放 F 设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G 香港回归 H 澳门回归I、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J、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531956 年( ) 1954 年( ) 19561960 年( )19661976 年( ) 1971 年( ) 1979 年( ) 1980 年( )1997、7、1( ) 199

24、9、12、20( ) 2001 年( )判断题1、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实现了统一 。 (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 )3、为我国原子能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邓稼先。 ( )4、 “文化大革命” 的实质是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在改革开放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深圳 ( )7、 “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是由邓小平提出的,并在香港最早得到实现。 ( ) 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 ( )9、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由

25、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0、20 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 )连线题21、 会议 内容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正确指出国内主要矛盾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共同纲领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诊断题:(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1、1955 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参加了在印尼万隆的亚非会议,中国代表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方针。(1)错误: 理由:(2)错误: 理由:2、1982 年的春天,小张到南京观光,他看到南京农村正掀起人民公社

26、化运动。南京城的人们正谈论着经济建设的热门话题。晚上,小张从电视上看到了北京各界群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集会情况。(1) 错误: 理由:(2) 错误: 理由:3、最早搞家庭联产承包的是福建、广东两省。那里的农民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上,包产到户,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1)错误: 理由:(2)错误: 理由:4、课堂上老师问陈立同学:“请回答有关新中国的外交成就?”陈立同学这样回答:“中国政府在与苏联谈判的时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 年,在第 25 届联大上通过了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中日打开外交僵局是从乒乓外交开始的。 ”(1)错误: 理由:(2)错误: 理由:(3)

27、错误: 理由:5、一个旅游团要去考察欧洲最古老的文明,他们应去意大利。(1)错误: 理由:2、材料:(看图)请回答:(1)右图分别是 和行政区的区旗。(4 分)(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 和_的侵占。(2 分)(3) 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 ”构想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 _年和 年回归祖国。 (4 分)三、材料分析(30 分)1、材料一1984 年 2 月 24 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

28、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澳门问题也是这样。”材料二江泽民在 1997 年 3 月 26 日发表声明:“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材料三2005 年 4 月 29 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穿越 60 年历史,两党最高领导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并在此后发表会谈新闻公报,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据此回答:我国收回香港、澳门的方式是什么?它们的回归说明了什么?(6 分)香港、澳门分别于何时、从哪两个国家回归祖国?

29、香港、澳门区旗中各是什么花?(6 分)请你用史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 分)请你简要解释“一国两制”。并谈谈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4 分)四、材料题。仔细读,多思考,答准确。 (17 分)材料一:在所有制方面搞“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生产队和社员的部分财产无偿收归集体所有,社员的自留地收归集体经营,关闭集体贸 易市场,消 灭私有制残余。在分配上搞“ 一平二调” ,即贫富拉平,平均分配物资,无 偿调拨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 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30、(1)材料一和材料二实行的政策各是什么?(2 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结果各是什么?(2 分)造成的此结果的原因,你认为各有哪些?(4 分)(3)由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 分)(4)大包干实行后,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关系是什么?(1 分)(5)大包干与农业合作化前的个体经济有什么异同?(2 分)(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史实。 (4 分)开拓思维题。用你所学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知识回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情境说明题1、阅读下列材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

31、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请回答:(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在什么时候掳去了“MACAU”?她又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5)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一方针,她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吗?2、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 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

32、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进!”(1)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词、曲作者各是谁?(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决定以此为代国歌,为什么?3、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 “三年以来” ,指的是什么时期?(2) “三十年以来”指的哪一历史事件以来?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3) “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标

33、志着什么?(4)如果今天让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碑文,你准备增加哪些内容?现这么多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材料题。仔细读,多思考,答准确。 (17 分)材料一:在所有制方面搞“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生产队和社员的部分财产无偿收归集体所有,社员的自留地收归集体经营,关闭集体贸 易市场,消 灭私有制残余。在分配上搞“ 一平二调” ,即贫富拉平,平均分配物资,无 偿调拨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 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实行的政策各是什么?(2 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结果各是什么?(2 分)造成的此结果的原因,你认为各有哪些?(4 分)(3)由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 分)(4)大包干实行后,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关系是什么?(1 分)(5)大包干与农业合作化前的个体经济有什么异同?(2 分)(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史实。 (4 分)开拓思维题。1用你所学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知识回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请你谈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性重大决策是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任务有何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