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评课内容一、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标准。教学目标是选择教法的依据、引导学习的指南、实施检测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制定和达成情况,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既要遵循教材的内容,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能体现差别,进而使学生能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达到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1教学目标要三维一体教学目标设计应该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包含三个维度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
2、目标时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领域目标的倾向,要考虑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综合考虑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实施另外两个目标的基础,它明确“学什么”,提出了“学会”的要求。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陶冶情感态度的材料载体,也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是引导学生研究材料、形成认识、领悟方法、习得能力、体验情感的活动载体,是实现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培育情感的目标的主要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关键环节。体现了获取“知识与技能”和建立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明确“怎样学”,
3、追求实现“会学”的高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拓展,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是执教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态度与价值观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慢慢养成的,是在参与中的一种自我发展。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有全局性观念,是否能对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进行整体
4、思考。当然,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体系,并不是说每堂课都需要确定三个维度的目标。具体每堂课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由课堂教学内容来决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有不同的教学重点,能够落实的教学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同时,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2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和差异(1)内容要求的层次性。不同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不同,这是由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规定“A”(了解)、“B”(理解)、“c”(应用)三个层次,选修科目规定“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四个层次。很显然,各个层次有不同的内涵与要求
5、,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相应地有不同的方式、方法。评课时要看教师对于授课内容是否有明确的理解,是否能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科重点和核心内容的教学,可能不是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的教学能够实现的,有时需要一个螺旋上升、逐步深入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循序渐进地落实相关目标,评课时可以考查教师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目标层次是否有系统规划的意识。(2)班级学生的差异性。任何班级中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客观现实。即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貌似相同,但理解的角度与深度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然而,在由几十名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又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6、因此在评课时要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如何区别对待,例如在课堂提问、习题指导时是否有所侧重,看教师能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愉悦,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3)层次和差异集中体现在教学目标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上。如果广度不够,就难以完成学科总体目标,如果难度不够,就不能达到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发展性目标,合适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掌握”水平。3教学目标要准确规范(1)目标定位的准确性。教学目标体系包括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它们之间是从概括到具体层层分化的关系。学科教学
7、总目标分化为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再进一步具体化为一个个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为学科教学总目标服务。教师要学会区分和把握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分清什么是总体目标,什么是单元目标,什么是课堂教学目标,并对三者关系了如指掌,避免将长期目标混同为课堂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具体实施和长期积累,才能最终实现学科的长期目标。虽然教师在每一节课中能教给学生的只是学科中某一个知识点,但教师在设计之前必须对学科有一个全盘的思考,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所以在评课时要关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是否确实能够实现。如何定位:可参考省颁“课标”及省颁学业水平必修“要求”
8、和选修“要求”。(2)目标表述的规范性。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要求的具体化、过程化,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便于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便于对教学效果作出适当的评价,同时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因此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要考虑其陈述是否明确、具体,是否可以观察和测量,教师要尽可能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求转化为可以直接观察、操作、检测的明确具体的行为指标。在确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时,应把目标落实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要求或某项技能上来,要避免笼统地讲培养学生具备某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等。教学目标的陈述要以学生为行为
9、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即陈述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或说什么。在写教学目标时,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二字不一定出现,但必须是隐含其中的。其次,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中,行为状况动词要求多样化,应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观测的;行为条件要求情境化,要具体描述行为发生通过的媒体、限定的时间、提供的信息。二、评教材处理教材是课程家族中的基本单位,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分课程内容的物化形态。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从表现形式上看,教科书只是被教科书制度认可的、具
10、有行政和专业权威的图书教材,与之并行的还有大量的教学辅导用书、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由自然或生活事件转化来的现实教材等。教材处理是教师把教材内容加工转化成教学实践的一种再创造的活动,是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集中表现。教材处理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合理地处理好教材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领会,看知识传授是否科学准确,也要看教师以什么样的思路去“改造”教材看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是否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关键,还要看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处理
11、教材,对内容的增减是否有道理,各环节内容与时间的安排是否妥当。1教材处理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是国家对这门学科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是帮助教师达到教学要求的辅助材料。教材内容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首先要看其是否能找准课标、教材和学生的连接点,依据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整合。2教材处理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核心,是对教材进行处理的依据。课堂教学要目标明确、恰当,从而使师生双边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做到教有
12、方向,学有目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前后有序、张弛有度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处理中,要特别注意教师的教材处理,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是否关注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落实是否有合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策略的保证。3教材处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评教材处理要看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对教材进行处理;能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处理教材,能否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初始能力,即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期望及学习风格等。评课时,
13、要看教师能否将新授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课掌教学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思维特点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一般学生,用中、易到难步步推进,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成效,但是对于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直接将难点告诉学生,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充分讨论、修正,然后得出结论,采用这种方法学生思考的深度会更深,也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4教材处理要统观全书,通盘考虑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首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价值,准确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还要注意知识、技能
14、、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注意内容之间的衔接。教材处理在统观全书的同时,有时还要关注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和综合。一般来说,教材编写者注重其文字叙述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师教学则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艺术性。因此教材的逻辑顺序和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时不一定完全相同,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恰当编排,并辅以必要的教学手段,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听课中,我们看到一种倾向:为追求一
15、节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甚至使单元其他课时的教学内容变得支离破碎,这种倾向需要避免,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之上。5教材处理要详略得当在教学中教师若对教材内容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地全部编排设计,学生不仅印象不深,而且不得要领,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时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的轻、重程度对知识进行归纳分类、适当增减。因为任何一部分内容,都是由主干知识和说明主干知识的辅助知识构成的,所以通常我们会说一节课有一条主线和一条副线。评课时要看教师在教材处理时能否合理规划主线和副线,能否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6教材处理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课程
16、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处理教材,从社会生活和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课程资源。在关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课程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尽可能地拉近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因此在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能尽可能地拉近教材与最新生活的距离,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贴近生产、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是否有独特的创新处理等。三、评课堂结构课
17、堂教学结构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所设计的比较固定的、简约化的组合方式及运作流程。课堂结构确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和环节,以及各环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等。课堂教学结构是促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和动力,在教材和学生之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不同的课堂结构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教师要力求使课常结构、知识结构、板书结构、认知结构相匹配,这样才有利于使学生的知识层次由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创新步步升华。因此,评课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1课堂结构主线清晰(1)课堂引入阶段“好的开始是成功
18、的一半”,在课的引入阶段,要看教师能否设计引人人胜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或引发认知冲突或以旧引新),以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这是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关键。好的导入设计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及主动探究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阶段教师用引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后,接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部分,此时要看教师能否遵循注意、兴奋的延展律,趁着学生兴致正浓,进一步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实现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心,构建新的认知结构。(3)运用、巩固、评价阶段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后,就
19、会进入“运用、巩固、评价”阶段。在该阶段,要看教师能否运用新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迁移,要看教师是否能创设巩固应用的情境,利用课堂练习、小组比赛等,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中去,达到巩固、应用和迁移的目的。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如探究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等纷纷进入中学课堂,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步骤也随教学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探究教学一般遵循的教学环节和步骤包括提出学习任务,准备相关知识和材料,组织学生选题、合作或独立探究,探究结果汇报和评价等。此时,要看教师在完成上述活动过程中是否创设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及其他条件的支持、引导
20、学生提出假设并得出结论、组织学生汇报并研讨结果等。2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通常一节好课应该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的。评课时根据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重点、结构安排。应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要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的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要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自学、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
21、太少等现象。要计算好、中、差学生的活动时间,看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过少的现象。要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事情。3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在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随时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评课时应考察教师能否密切注意各种反馈信息,一旦发现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课堂预设结构不协调,能否及时调整自己设计的教学结构,以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结构,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复杂为简单,或变生疏为熟悉,灵活设计合适的知识梯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化解
22、疑点。四、评教法运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采用正确的途径、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成才。因此评价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评教师运用的教法是否合适,要看教师能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来驾驭课堂,学生能否随教师的引导全神投入,即要看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教师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1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工夫,是否善于使用讲授、讨论、
23、练习、实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能否使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不断变换和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能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减轻学生疲劳,获得教与学双方的最佳配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教学方法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就能全神投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直观的教学方法比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和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便于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在教学上,直观性的手段很多。例如各种教具的使用、现场参观、见习实习、实验等等,这些教学过
24、程都是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给学生一个充分的直观认识过程。当然,教学方法的直观性是针对过去片面追求教师讲述的倾向而言的,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直观教学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2)教学方法要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教学是为学生自我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学是学习的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启发来点燃学生思维活动的火花,促使学生生动思考。或用提问法,直接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或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启趣法,使学生好奇愉快地探究趣味事物的“所以然”;或用演示法,让学生因惊叹结果
25、的微妙而去究其原因。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周密地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确定哪些问题应由教师讲清楚,哪些问题可以适当提出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议论。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做;学生不能够完成的教师要设置台阶让学生自己做;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讨论来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因此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能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能否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的回答反应出学生理解中的问题和障碍时,教师能否进行及时的点拨。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项复杂多变
26、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不同,所需要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因此,不存在一个适合每一节课的最佳教学方法。关键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适合每节课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具有针对性。(1)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是多方面的,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各不相同。如果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是讲述有关事实、描述有关现象、解释或论证有关概念等内容,那
27、么选择讲授法比较合适,讲授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较多的内容,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如果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的,那么选择观察、练习、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验证和巩固学生对技能、技巧的掌握;如果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传授有关理论、揭示基本规律,那么运用比较、归纳、综合分析和研讨等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如果教学任务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主的,那么选择发现法、尝试法比较合适;若一节课要完成多项任务,这时就要看教师能否综合选用多种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配合应用其他方法。(2)因“才”施教学生基础
28、不同,适用的教学方法也会不同。对于基础较差,后进面较大的班级,需要增加知识的层次,小步子、多台阶,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教学方法上要多一些慢讲、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充分创设情境,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将问题直接交给学生,让学生任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五、评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才能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法指导是指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9、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使之有序化、完善化,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1要有渗透学法指导的意识评课时,要评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有机渗透学法指导。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预习时,是否指导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看教师能否设法引导学生按照认识规律,最大限度地自己去发现并掌握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获得掌握知识的规律;对于学生自学能看懂的内容,要看教师是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能够讲出来的内容,要看教师是否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对于学生能够
30、自己动手做出来的实验或操作,要看教师是否允许学生动手尝试;对于记忆的内容,要看教师是否注意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等等。2要将学法指导显性化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所要指导的学法内容。提出学习目标、任务时要指明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经历一定阶段时要反思学法,要指导学生在探求问题的正确答案的同时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从中总结学法。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教师要让学生对各种学习方法进行消化改进,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把“学会”变成“会学”,这样形成的学习方法才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要能对学习方法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获得
31、的学习方法得以系统化,使学生对学习方法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学法结构。3要用多种方式指导学法学法指导的方式很多,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具体来说,评课时应考察以下几点: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否注意适时引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宜于学习内容的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和障碍时,教师能否以学生学过的知识、运用过的学法对学生加以提示,来启发学生产联想,对疑难和障碍产生新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问题把握不准或理解上遇到困难时,教师能否适时予以指点,提示思
32、考分析的途径,打通知识或理解上的关卡,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继续;在一节课或一个内容的学习结束后,教师能否指导学生归纳和概括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对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系统归纳,从而巩固学法,形成能力。六、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产生变互作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1学生维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体验、认识和发展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评课时应考察以下两点:首先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
33、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时间有多少。要考察除教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所占用的时间以外,每节课是否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空间有多大。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提问权,教师是否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评议权,有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机会,有发表感受、提意见、表扬和建议的机会。2教师维度要看教师能否采取区别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态度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使其有长足的长进;能否做到控制学生学习活动与引领学生自我控制的合理结合;能否随时调整和校正教学进程。要看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
34、才能、资质和特长开展教学,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引导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艺术的把握,能适时地因势利导,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教转化为学,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要看课堂讲授的内容是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是否论证严谨、论据可靠、逻辑性强、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的讲授在服从下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要、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如果过分强渊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理解消化、巩固练习只能大量地延伸到课外进行,这就加重了学生的课
35、外学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是否通过创设悬念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通过认知冲突、问题意识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上获得了新的感悟,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要把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鼓励学生思考、探索、质疑等作为一个重要坏节来评价。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导到充分发展,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看法。应引导他们去讨论、交流、合作,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合作、沟通。在教学过程中,师
36、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帮助者。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还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实现师生多向互动。要实现师生之间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全体、部分或个别学生之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个体间、个体与小组或全班、小组与小组间多边式和不同性质的互动。在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组织等),通过多
37、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七、评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情感中透露出来的或隐含着的价值取向。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其教学行为的灵魂,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一节课教学方案的制订、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过程的实施,都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决定的。教学思想时时处处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具体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中。因此,评课者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来观察执教者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是影响其教学行为的三个核心方面。因此在评课时,我们可以从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三个方面来观察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1
38、教学观教学观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教学观,教师就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教学设计,组织起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宰者、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局限于教材中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评价教师的教学观首先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还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看教师能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起点来确定教学起点,展开教学过程;看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特点,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注重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看教师能否引
39、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其次要看教学内容是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中心。看教师是否能帮助学生将知识作为探究的起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积极探讨、共同发展的场所,使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人的主体性的教育。2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对待学生、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任何一位教师在他实践的背后都有意无意地存在着一些想法,并由它们支配着教学行为。新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将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促进学生基本素质
40、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形成。教师是否具有比较先进的学生观,首先要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是否充分。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和深度去思考问题时,教师能否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并对其有不同程度的表扬、肯定;师生之间能否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是否有观点的相互碰撞;是否重视学生的道德观和求异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要看教师是否能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因某个学生优秀而给予特别照顾,更不会因某些学生稍差而歧视他们;是否注意赏识和激励学生,有无通过语言、手势等方式肯定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41、,课常气氛是否民主、和谐、平等、友好。3评价观新课程强调课堂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立足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重视评价的改进、激励和教育功能。(1)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来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用亲近、微笑、点头予以表示,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给予积极的强化,如点头、重复学生的正确答案;当学生叫答出现错误时,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有进步,谁能再补充”等等。评价要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时调整评价的项目、要求和方法等,使评价对不同的学生都有促进作用
42、。(2)评价的多样件对学生的评价可以由教师给出,也可以由学生之间相互给出。还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展开。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提问、测验、考试、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实验操作、小制作、谈话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及时记录,结合终结性评价对学生作出综合的评价。在评课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评价来观察教师的评价观。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注重结果评价还是注重过程评价;是否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是否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是否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
43、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八、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和保证。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好的读、写、讲、示范、操作能引人人胜,富有感染力,甚至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课堂语言教师是通过言传身教来传授知识的,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没有生动的语言表达,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评教师的课堂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来进行。(1)课堂语言要准确只有用词得当、推理严谨、逻辑缜密、观点明确、表达准确的课堂语言才能把有关专业知识和思想内容完
44、整、系统、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设疑答难、讲述解释、分析推理、总结归纳用语,以及导入语、过渡语、讲述语、总结语等不同语体,必须力求准确。(2)课堂语言要规范课堂语言的规范性是通过对书面语言的活化运用和对日常语言的深度加工来实现的。课常语言应该是严谨的书面语言和生动的口头语言的统一,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逻辑性和条理性。(3)课堂语言要简洁课堂教学必须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并使学生当堂消化吸收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语言精当简练。理想的课堂教学的引发语要简短有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结束语要意味深长,能够留下思考的余地。评课
45、时要看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简洁明快、清晰生动,语气和语调能否给人以明显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之感。(4)课堂语言要生动幽默、趣味性的语言和高低适度的语调,强弱适中的音量,快慢适宜的语速,才具有动感,富有感染力,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善于用含蓄暗示和牵引点化、指点引导的语言,诱导学生随着自己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板书设计与书写板书是教学内容的直观体现,又是强调和突出教学重点的手段和方法。好的板书,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凝聚了教材的精华,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逻辑性、概括性和启发性,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师精
46、心设计的板书,在课堂上能起到画龙点睛、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理清思路,启发思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1)板书设计要能依纲扣本,反映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科学合理,有艺术性、启迪性、条理性;板书内容精当,提纲挈领,以简代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板书书写要字体大小适中,字迹工整美观,书写规范清晰;版面整洁,布局合理;板画娴熟、图文并茂。3教态教态包括教师的行为举止、眼神表情、服饰衣着等几个方面。教态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运用得法,可以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丰富的表情和从容大度的身体姿态,能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和优美
47、感,无形中可以增强讲授的感染力,教师优美的手势、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和充满神韵的眼神,可以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 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由此可见教师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上课时教师面带微笑,亲切自然,能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教师的眼睛会说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和蔼的目光表示赞许,就会给学生以精神鼓舞,使之体会到成功的愉快;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用暗示的目光表示批评,学生便会心领神会,立即改正。一个穿着得体、落落在方、行为干练潇洒的教师,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好感和信任感。因此教师要注重丰富自己的外在形象。服装应尽可能做到入时而不奇特,
48、华丽而不失庄重。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活泼、富有感染力的。理想的教态是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不过,教态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审美标准,若过多地使用缺乏表现力的习惯动作,也会令人感到单调乏味。当然,教师的教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情操、师德修养和学识水平,教态的改善有赖于教师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九、评教学素养1知识储备基础(1)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学科专业知识包括学科具体的概念规则和原理及其相互之间联系的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决定了你教给学生什么。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精心研究自己所教专业,对所教专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向及与其他学科的纵横联系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并能经过加工,把自己所
49、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之变成学生可接受的知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在评课中,通过教师举例是否丰富、恰当,相关知识是否能信手拈来等方面可以评价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系统而扎实。(2)文化知识广博教师除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要有丰富而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丰富而广博的文化知识背景,是为了满足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需要。丰富而广博的文化知识背景,还是教师专业知识赖以植根、生长的沃土。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师的专业性也才能更好地得以体现:既是杂家。又是专家。(3)实践知识丰富实践性知识是在连续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不断自我总结、不断自我领悟而得来的。即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包含很多内容,如组织教学的方法、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基本要求是沉着镇定、机动灵活、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课堂管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具有维持和促进两大功能。情境化、多变性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问题和目标的不断生成,都需要科学的组织和管理,课堂管理的核心是问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