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围绕案例和评析,归纳出自己完成合作学习的操作方法与策略。1、合作学习的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教师与学生的集体合作,首先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其次,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渲染课程氛围,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目的。2、合作学习的功能:教育功能:培养合作精神 培养交往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竞争意识 培养平等意识培养承受能力 激励主动学习。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来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目的。3、我的教学案例与评析人教版
2、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第二子目左宗棠收复新疆,就“海防 ”与 “塞防” 展开辩论。 内容选择策略:在合作学习之前,请学生先独立学习,可看书、思考(学生独立学习,大约 5 分钟) 。学生再分组讨论 :究竟是海防重要,还是塞防重要?分组策略: 自愿组合与教师的合理调配相结合。课前,在教师的鼓励和学生的积极参加的同时,遴选有辩论能力与优势的学生 8 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 4 人,组成两组,分别是“海防派”和“塞防派”小组合作策略:分配任务,明确职责。教师协助学生课前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角色,确定好主辩、一辩、二辩、三辩的身份,课前明确辩论内容与方式,在辩论中有针锋相对的语言措辞和相关
3、的材料准备。令派一人负责好本组成员记录,学生各抒己见。反思:辩论赛要确定目标,注重实效。事先要制定合作学习的目标,并告知学生,为了提高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鼓励小组成员发挥长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达到教学的目的。4、总结:由此可以看出,新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师生、生生之间(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共同完成目标。并且,学生在准备合作学习的课前准备中,已经很好的的掌握了课程的内容和重点,也达到了了解和识记的教学目的。二、按照历史教学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设计一个合作学习案例。1、背景:传统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这种模式虽不能说全无效果,但是
4、却抹杀了学生参与历史课堂的积极性。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充分显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扭转教师的课堂角色,使教师从一个主体便为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学习已经日益开始成为历史教学课堂中的新理念,慢慢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主体方式。下面我讲以一个情景剧教学案例来展现我的这种合作学习的思维和方式。2、课堂合作:七年级历史上册地三单元第 15 课 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合作学习之片段张骞出使:【布景】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便想从国内选出一名使者出使大月氏,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汉武帝招募使者宫中】汉武帝:你叫什么?张骞:回皇上,草民张骞。汉武帝:你为什么要来应征?张骞:报
5、效国家。汉武帝:你觉得自己可以胜任吗?张骞:是的,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能够胜任。汉武帝:既然如此,朕就让你带上一些人出使吧。张骞:多谢皇上。【张骞在出使途中被匈奴扣留】匈奴官员:张骞,我单于待你如此之好,赏你年轻貌美的妻子,让你后继有人,你为何还要抱着那个不可能实现的使命过活呢?为何不能留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呢?张骞:(坚定摇头,紧握使节。 )张骞妻子:(紧紧抓住张骞的衣服,哀求着)现在你既已有家室,你难道要抛弃妻儿,为你的国家赴汤蹈火吗?留在这儿,我们一家快快乐乐的生活不好吗?张骞:(甩开妻子的手)住口!我怎能因为一己之私背弃国家,你难道要先我于不仁不义之地吗?我怎能辜负皇上的期望、皇帝的信
6、任呢?旁白: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张骞每天忍辱负重,从不忘记自己的使命,等待时机。终于一天,张骞逃出了匈奴的领域,踏上了去往大月氏的征途。【张强到达大月氏大月氏王宫】张骞:我汉朝想与贵国联盟,特地派小人前来与贵国商量。大月氏王:请问何事劳使者前来?张骞: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受到匈奴侵扰。想起匈奴也对贵国有过侮辱,便想与贵国一起联手攻打匈奴。大月氏王:我国迁到此地已久,人民安居乐业,并且与匈奴早无干戈,再也不想有什么战争了。您还是请回吧。旁白:张骞不死心,极力游说,始终没有成功。无奈,最后带了使者回国。3、反思:张骞通西域一课,在课堂运用了情景剧的方式,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融入课堂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成功运用。但是情景剧这种方式,学生参与的人数很多,语言动作等相关准备要充足。故此,必须让学生的课前准备十分充足,才能使课堂效果良好。在情景剧的选人物角色方面,要选择适当的学生来演绎,教师安排好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