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气象调研.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473691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气象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气象调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气象调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气象调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很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不结合、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受区域经济、业务量、人员现状和历史原因影响,职工待遇与工作不一致,重点项目在争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县局多年地方支持没有变化,县局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二)建议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

2、展观,以服务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1、抓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突出雷达工程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是提升服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业务为基础,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步伐。要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流程、服务规范,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政策性农业气象保险气象服务,逐步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和制度,加强交通、旅游、电力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要改进和完善以数值预报产

3、品为基础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降水预报水平,预报成绩要达全省较前水平;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完善业务值班、预警发布等制度,加强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加强规范化建设,编制业务手册,服务手册,技术要规范,使每个业务人员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气特点进行针对性服务。坚持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提高气象的装备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国布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雷达楼要确保 2009 年底前达到基本运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气象新区建设要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站点建设,进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风能观测及资料整理分析,争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干线,布设包括能见度自动探测项目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全

4、面升级建设县级 dvb-s 数据接收系统,进一步发挥业务监控系统的作用。落实装备保障“三级管理、二级维修”业务工作体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实质性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的巡查、巡检、校标、维修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气象观测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气象站历史沿革、观测环境等进行信息化管理。要继续抓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改善,年内专项规划要全面完成,对环境无法改善的县局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进行站址迁移。2、继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突出保证基础业务质量稳定继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规章制度执行,提高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感;继续加强学习和岗位练兵,练好基本功。抓好日

5、常仪器巡视维护、观测发报、报表审核、网络维护等关键环节,继续完善基础业务流程,搞好质量控制;建立业务管理员台站联系制度。每个业务管理员联系 1-3 个台站,负责所联系台站的业务指导和运行监控;建立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制度,监网科每月召开一次有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对前期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下一步业务工作进行部署。切实保证地面测报、高空探测、农业气象业务质量的稳定调研基本情况:四月下旬,按照市委和省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活动的总体安排,本着突出实践特色,以“ 两不误、两促进”为目标, 围绕“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服 务亳州崛起”这一主题,分四个专题进行调研,重点针对 基层台站基

6、础建设、 现代气象 业务体系建设、公共气象服务、 “三人决策机制”等方面突出问题深入学习调研。我们先后到涡阳、蒙城、利辛、气象台、基本观测站、防雷中心等单位,就如何增强公共气象服 务能力问题与基层 干部、 业务技术骨干等进行专题座谈、交流观点、分析问题、研讨思路、 寻找办法,还向社会各界发放了气象问卷调查,共发公众气象服务调查表150份,在城市、农村的各行各业和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中,代表性的进行了实名制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对坚 持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如何构建我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形成以下体会与认识。一、 我市公共气象服务现状亳州公共气象服务遵循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的总

7、体部署和要求, “在多年公共气象服务实践中,形成了 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 的理念”,努力践行“ 决策服务让领导满意、公众服 务让群众满意、专业服务让用户满 意” 的承诺,不断加 强服务能力建 设,不断拓展服 务领域和拓宽服务渠道,千方百计让社会公众和更多百姓了解和掌握气象信息,为我市工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决策气象服务方面:一是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及 时开展长 、中期 预测及短期服务,长期坚持定期书面为市、县(市、区)领导班子和农业、水利防汛、国土、民政等相关部门提供旬、月天气预报和关键农事季节、汛期、年度 长期趋势预测预报服务,不定期地采用书面、电话、手机短信等形式提供

8、灾害性天气预警、重要天气和 专题天气预测预报服务 。二是根据 设立在全市各地的自动气象站和自动雨量站为防汛指挥部门做好水情调度参谋。建立了“10620121999”政府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和“10620121”公众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每天一次甚至多次为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防汛抗洪、城市排涝、水电调度、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三是为突发性公共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在公众气象服务方面: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市 县两级先后建成 “12121”、“96121”气象电话咨询系统、气象短信平台、安徽农网、亳州气象网等,还有电视天气 预报、报刊等媒体,使广大公众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类 气象信息

9、。目前,气象短信手机用 户5-7万户左右,每天“96121” 咨询电话拨打量日平均1万人次。在拓展服 务渠道的同时,努力扩展服务内容,除24小时预报外,还有3-5天天气预报和一周天气预报。遇有 转折性天气、重要天气和灾害性天气过程都要向公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重大节假日、中高考期间,均向社会发布专题预报服务。在问卷调查中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的评价中,认为基本准确率 为96, 对气象服务比较满 意度99。公众对气象服务内容还出了具体要求,对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 诚恳的意见。 专业气象服务方面:不断探索为各行业的特色气象服务。交警、交通提供道路安全预报服务,为电力公司提供电力调度预报及适时气象资料

10、服务,为保 险行业提供灾害性天气证明服务材料等,推出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酸雨 观测、能 见度预报、日光下空气温度预报、地质灾害等级预报、城市积涝预报等服务项目,对促进这 些行业有效利用气象信息安排生 产、减少成本、减轻灾害损失打造“平安亳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一是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积 极开展增雨防雹作业。近年来,我市购置车载火箭5门,牵引车5 台,加 强人工增雨防雹的硬件建 设,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增雨防雹能力。为减轻我市的干旱危害和雹灾损失做出了积极努力。二是加强雷电安全社会管理。建立了 严格的防雷工程设计图纸审核和跟踪检测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防雷减灾安全工作

11、从源 头抓起。全市防雷技术人员,为学校、通信、石油、金融等重点行业的易燃易爆场所,积极做好防雷减灾服务工作和防雷年检工作,为 有效避免和减轻雷灾损失做出了 贡献。三是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 识。坚持不懈地对社会公众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努力增 强 民众的防灾意识。二、亳州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不统一。 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科技服 务的关系存在概念模糊。由于公共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性公共服务范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是党和政府对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

12、公共气象服 务的主要任务 。气象事 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的定位和内涵还不够清晰,使大家对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科技服 务的关系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从科技服务存在经济效益质疑其是否属于公共气象服务的范畴需要进一步理解。(二)公共气象服务缺乏支撑与保障。一是缺乏组织保障,公共气象服务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二是缺乏业务支撑,基础业务不能满足社会对气象日益增 长的需求。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气象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市、县两级预测预警应急服务的设备设施、服务机制和服务措施有待改善。(三)公共气象服务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公共气象服 务体系不健全。公共气象服务内容上还很单调,不能满足

13、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气象服务产品精细化不 够,不能 满足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四)公共气象服务领域还不广泛,服 务对象上存在明显的城 乡差别、行 业差别;服务手段还不完备,服务渠道不够畅通。(五)缺乏对市场的调研和了解,不了解市 场对气象服务产 品的需求,服 务产品只是对预报的简单包装。 (六)缺乏从事公共气象服务的专门人才。(七)防雷技术服务的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技术力量薄弱, 专业 技术人才缺乏,难以适应防雷防灾减灾的需求。市县级防雷技 术服务人员理论基础薄弱,与防雷技术服务要求有较大差距。三、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 设的思路及措施亳州市是我省的农业大市,服 务亳州崛起,首先要把亳州的农业

14、防灾减灾放在首位,构建我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气象服 务能力,增 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我市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渠道不畅,基 础设施抗灾能力薄弱,农民防灾避灾意识不强,加强我市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减 轻农村气象灾害 损失、提高 农业生产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一)加大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加 强灾害性天气、地 质灾害 监测和预警,宣传气象灾害、雷电灾害防御知识,提高灾害处 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预报水平和能力。依托雷达、卫星、加密站探测资料,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服务体系建 设,以 发展精细化天气预报为 突破口,做到定点、定 时、定量相

15、 结合,增强突发气象灾害预报能力。研究和 总结历史天气气候特点,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技术交流与信息合作,加强预报预测人员的技能培 训,努力提高天气 预报预测 水平,尤其是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水平,提高防御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服务能力。 (三)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监测 体系,提高 预报预测水平,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支撑能力。加快完成全市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建成 农村中小尺度气象监测 网,升 级已经建成的单要素站为多要素站,并做到合理布点;开展农业 生态气象监测,在全市布 设 若干农业生态气象监测站,增加土壤商情大气质量等监测项目;加强气象灾情、情 报收集,特 别是做好干旱、高温、雷电等重大灾害天气监

16、测。大力提升气象为农业生产 和农村防灾减灾的支撑能力。(四)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完善我市农村公共服 务体系,提高我市 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以安徽先锋网 先锋在线工作站、安徽 农网信息服 务站为依托,建立规范化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实行“ 三站合一”,开展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将公共气象服务延伸至乡村,让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更有效地运用气象信息,防御自然灾害、指导农业生产。(五)完善乡镇气象信息员管理体系。 为乡镇党委政府做决策气象服 务;负责乡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工作;协助做好乡镇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工作和气象装备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六)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建

17、设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 业点, 切实加强人工增雨、消雹工作,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做好乡镇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试点工作,全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抗旱减灾中的能力。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工作,加强防雷专业 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提升防雷技术服务的科技含量。(七)丰富农村气象预警发布手段, 扩大气象灾害信息服务 覆盖面。根据我市 乡镇基础条件,应用多种发布手段提供气象预警服务信息。利用手机短信群发、气象 预警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专用调频接收机、有线广播前端接收等系 统进行服务,全面提高乡镇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八)丰富农业气象的服务内容。一是开展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服 务。开 发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 预警

18、和评估产品,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预警产 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产品;二是开展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开 发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 产影响的预评估产品,精 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及应用,良种引进等的气候可行性 论证等服务产品;三是以 乡镇精细化天气预报为基础, 结合农业生产中播种、灌溉、施肥、农药喷洒、收 获等农事活动 和作物生育进程对气象条件的不同要求,开展农事气象服务。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增强公共气象服 务能力是气象部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要把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 变化和为农村发展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实现气象为亳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效益的最大化。2008年,我局在舟山市

19、委、市政府和浙江省气象局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创一促”发展战略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四海” 建设任务,以公共气象服务为核心,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保障,以依法行政工作为抓手,以和谐部门建设为目标,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气象事业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市气象事业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一)学习精神有成效。把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多次召开党组中

20、心组专题理论学习扩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并结合气象工作实际,召开海洋气象服务民主恳谈会,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赴各地市局开展专题调研,做到了学习精神与推动工作有机结合。(二)气象工作有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两创一促”总要求,开展了“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和“ 迎大桥经济,创行业新风,塑窗口形象 ”等主题创建活动。召开了全市气象局长会议,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特色”,提升“ 三种能力”,实现“四大目标”,完

21、成“ 八项重点工作” 的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船舶移动气象站建设试点、 “蓝天指数预报” 、天空实景观测拍摄和保存业务等。(三)事业发展有后劲。积极争取上级气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我市气象工作的支持。中国气象局王守荣副局长、宇如聪副局长和省气象局黎健局长、市政府周国辉市长等领导先后莅临我局指导工作。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大会,提出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全市各乡镇明确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分管领导,乡村气象协理员队伍进一步完善,并且各(县)气象局分别举办了气象协理员培训班。气象专项建设、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升级改造、船舶移动气象站建设等工作得到了市财

22、政局、普陀山管委会、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的支持配合,相关工作进展良好。二、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坚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不断夯实气象测报业务基础,深化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海洋气象预报预警和公众气象服务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二)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实现趋利避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准确预报冬渔汛期间出现的所有8级以上冷空气大风过程,当预报舟山沿海海面有89级大风过程时,及时通过短信发布温馨提示,为市委、市政府和渔业、交通、航运等部门科学防灾、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了有效服务。二是针对今年春运期间出现的持续雨雪天气过程,开发了图文并茂的春运气象专题服务材料,标示全省

23、和周边六省一市积雪情况,对未来3天全省及全市天气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在“96121”中新增六省一市积雪情况及未来23天天气预报,在舟山海洋气象网站上制作 “春运冰雪天气气象专题服务”网页,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通讯、电力线路及海上生产作业等的影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提前发布6月8日入梅的准确预报,成功预报梅汛期5次较强降水过程,并在汛期制作发布每小时一次的短时临近预报,内容包括最新降水状况、未来13小时天气预测及降水影响区域等,并与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开展了防范地质灾害的警示预报,为水利、水务、国土等部门科学合理调蓄水以及防范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提供了决策依据。四是切实做好“

24、海鸥” 、 “凤凰”、 “森拉克”、 “蔷薇”等强台风或超强台风预报服务工作。特别是“海鸥”影响期间,正值普陀山农历六月十九香会期,我局通过开展每小时一次的普陀山-朱家尖风力精细预报,为有关部门及时将滞留在普陀山上的香客疏散出岛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凤凰”台风对不同海区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结合台风未来走势和风雨影响,我局及时建议未返港的300多条海上作业渔船转移到舟山北部安全海域作业,实现了防台和生产两不误。(三)突出做好“两大特色”气象服务。一是突出做好海洋气象预报服务。3月23日起,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中央气象台制作的全国近外海的海洋气象天气风力预报、风浪预报、国内二类航线0-72

25、小时天气风力预报等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增加广播频次,随时插播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加强了海上安全生产保障服务。继续做好航线风力预报、港口和临港工业气象服务。经测算,市轮渡公司和舟山海星轮船有限公司因使用针对性航线风力预报每年分别增加效益在100万和500万以上。二是突出做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根据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对新能源的需求,大力推进海岛风能资源调查论证。完成了岱山拷门、长涂风电场风能资源总体评估并通过专家论证。定海小沙风电场、普陀虾峙风电场、嵊泗会城岙风电场测风工作进展顺利。(四)深化完善应急气象服务。一是针对罕见的持续雨雪天气造成农民工返乡难问题,与舟山移动公司联合开展“为民工

26、送温情服务”,从2月2日起每天一次免费向全市4万多务工人员及时发送春运气象专题服务短信直至春运结束,为他们合理安全安排行程提供贴心服务。二是切实做好“327”船碰在建大桥事故气象应急保障工作,在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性事件气象服务应急预案,组织预报员调阅测风站资料进行风力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同时派出现场应急服务组开展不间断的精细化服务直至险情解除,为救援行动迅速启动和有效开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并有1人被评为事故应急抢险服务先进个人。三是针对7月2日晚一渔船在长江口外海遭遇突发大风倾覆事故,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市海洋与渔业局等有关部门上报了“72”海上渔船事故气象分析报告 ,为事故定性和善后处理工作

27、提供了科学依据。(五)扎实推进公众气象服务。一是在国内率先推出“蓝天指数预报”,新增普陀山能见度人工观测业务,在舟山电视台首次推出“临城”天气预报,同时在早晨市区天气预报中增加昨日最高气温与当日早晨5时气温实况预报,方便市民通过气温对比决定着装,为宣传我市良好的大气环境、促进普陀山旅游升级、建设宜居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为2008年“捷安特杯”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暨全国青年公路自行车锦标赛、中国舟山群岛国际海钓邀请赛、第九届舟山国际沙雕节、东海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普陀山第六届观音文化节和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钢桥面施工等重大社会活动、工程建设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三是积极开展清明、端午、五一等

28、节假日及高、中考天气预报服务,通过手机短信、网站、96121等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预报信息。四是加大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力度。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对中国台风博物馆寓教于乐的布展风格和互动体验的教育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由我局主持策划的防雷科普片雷灾不容忽视的天灾在舟山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积极开展气象科普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在“3.23”世界气象日和“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台站对外开放,上街进行科普宣传,努力提高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三、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保障,气象预报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按照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市气象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

29、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一)建成我国首批船舶移动气象站。在市委、市政府和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的重视、支持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我国首批4个渔船移动气象站建设试点任务并全部投入业务试运行,弥补了我市近外海(渔场)气象观测的空白,为提高对近外海风力的监测与预测水平提供了新的经验,并在保障海上渔业安全生产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效益。坚持将最大限度发挥现代化建设项目效益作为衡量创新气象的重要指标。全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运行平稳,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提高降水落区、量级预报精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衢山、六横、马迹山等10个自动能见度观测站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海雾观测资料的实时

30、入库,开展了嵊泗马迹山港、定海鸭白线、六横中远船舶修造基地的海雾预报试点工作。研发了精细化渔场风力等级分布预报图、精细化城市预报编发程序等,并投入业务试运行。对舟山海洋气象网站和气象信息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网站运行效率、资料更新速度和用户点击率提高明显。(三)强化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成功申报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项目各1项, 决策气象服务材料自动生成系统 、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平台等科研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事业单位人员的岗位聘任工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1人获“全国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得正研级高工任职资格。年内通过学历教育3人取得本科学历

31、,6人取得大专学历,并开展了气象科技人才与企业结对帮扶工作。(四)继续推进基层台站达标建设。岱山气象局综合改造工程竣工即将投入使用,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综合改造方案通过审议获得批复,普陀、嵊泗气象局综合改造方案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临城、沥港、巨山等5个自动气象站完成升级改造。四、以依法行政工作为抓手,气象社会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切实加强气象法规体系建设,规范气象依法行政,营造良好执法氛围,气象社会管理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气象法制工作稳步推进。积极主动地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宣传浙江省气象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与市法制办的沟通和联系, 舟山市雷击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32、发布和传播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先后出台。(二)依法行政工作规范高效。依法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天气预报发布、防雷和气球施放等气象行政执法工作。与市城建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通知 ,向市政府上报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业专项规划 。根据气象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和气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 ,对全市的依法行政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年内,被市政府授予“2007年全市依法行政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第二轮(2002-2006年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先进集体”和“市办证中心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三)防雷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在全市开展了“防雷管理年”活动,在普陀区设立了防雷设施检测分所,开展了

33、首届防雷技术大比武,切实提高防雷检测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加大对高层建筑、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学校、体育场馆等人口聚集场所以及其他易遭雷击的建筑物和设施的防雷安全监管力度,公布了防雷重点单位名单,定海区和普陀区政府各落实了156万元和146万元防雷专项资金用于全区中小学校舍防雷装置安装改造,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并计划于年底前全部竣工。(四)依法行政基础进一步强化。建立了机关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和考核制度,努力提高气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同时利用“3.23” 世界气象日、科普一条街、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契机,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气象法律法规,在舟山日报上全文刊登浙江省气象

34、条例 ,营造气象依法行政良好氛围。五、以和谐部门建设为目标,党建和文明创建持续深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促进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一)党建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市直机关党工委领导为全体党员作“解放思想、创业创新”辅导报告,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机关党总支和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局本级连续多年被评为“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岱山县气象局机关党支部被县机关党工委评为“三个好”先进党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有3人分别获“市级优秀共产党员”、 “20032006年度市级

35、劳动模范”、 “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开展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 支援抗震救灾活动,为灾区捐款 9万多元。(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动向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胡志权汇报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情况,并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召开了全市气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视频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和全省气象部门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有关会议与文件精神。开展了第21个职业道德教育月暨第7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重点结合典型案例,对重要岗位、特殊岗位人员强化警示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组织职工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和唱廉政歌曲等活动,教育职工

36、远离赌博等陋习。逢年过节我局纪检组向干部职工发送廉政短信,提醒干部职工注意事项。10月份,我局纪检组还向各县(区)气象局班子成员和市局科级以上干部、依照公务员管理人员的家属寄送了廉政家书,倡导干部职工家属共同把好家庭廉政关。(三)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研究制定了舟山市气象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计划 ,市局、岱山县气象局、普陀区气象局通过20062007年度市级文明单位复评。主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被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城乡结对、共创文明”活动先进单位,被新城管委会评为“卫生先进单位” 。继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制订了舟山市气象局目标管理考核总则,对业务、服务、管理等相关制度及工

37、作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切实提高机关工作作风和为民服务水平。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今年的工作,虽然成绩是比较明显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气象监测手段仍然不足,尤其是海上监测能力与预报服务和防灾减灾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二是气象预报服务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气象服务产品有待进一步丰富。三是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尚待完善,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和气象灾害应急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县级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人才紧缺。七、2009年工作要点2009年,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领导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对气象工作的新要求、新需求,推进全市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总体思路是

38、: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气象、现代气象、社会气象”理念,大力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气象预报服务的总体水平,为实施“两创一促”战略和“四海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一)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到“三个加强”。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

39、解放思想,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思想和理论保障。2、加强调研工作。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海洋气象服务等专题调研,并通过召开恳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等方式,全面深刻地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深入分析气象事业科学发展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分析气象工作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结合点和切入点。3、加强统筹规划。紧密结合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谋划和明确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继续推进舟山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的实施。(二)坚持服务民生,全方位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贯穿于气象服务工作,紧紧围绕民生,服务大众,重点加强

40、“五项服务”。1、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加强对台风、海上大风、海雾、暴雨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切实加强灾害预警和应急气象服务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强化气象与海洋与渔业、水利、水务、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协作,为保障海上渔业生产和水利设施安全以及合理调蓄水资源提供有效服务,并通过合作继续完善赤潮、地质灾害等预报服务。2、加强海洋气象服务。继续加强和完善针对性航线风力预报、国内类航线风力预报、港口和临港工业气象服务,根据服务单位需求,增加预报要素,进一步提高预报产品精细化程度,开发简明直观的气象要素预报图表,开展海区能见度预报。积极开

41、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积极参与标准化渔港建设,启动跨海大桥交通气象服务前期工作。推进风能资源详查和风电场开发项目评估,为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强化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为海上作业渔船和航行船只服务的功能,增加海洋气象预报内容和气象科普知识宣传。3、加强为农气象服务。根据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以短期和中长期预报相结合,加强渔农业生产重要期、关键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开展渔农业种养殖气象指标分析评估和专项预报。继续加强对乡村气象协理员的培训,健全渔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天气预报在渔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

42、推进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4、加强防雷减灾服务。进一步规范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跟踪检测、竣工验收等服务,推进雷击风险评估,强化防雷装置安全的定期检测。深入实施防雷重点单位责任制,加强对重点单位的管理和服务。继续推进中小学校、渔农村防雷安全服务。5、加强城市气象服务。继续提高城市天气预报的时空精度和服务针对性,充分利用各类公共媒体和信息传播资源准确、及时、广泛地传播气象信息。开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有关的气象要素衍生服务,为群众衣食住行提供气象参考。建立与交通等运管部门的信息互动通道,推出舟山大陆连岛大桥交通气象预报,为运管部门调度、指挥、联动提供气象依据。提高旅游气象服务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建设普陀山气象

43、信息电子显示屏,并推出普陀山旅游气象预报服务,实现旅游气象实时服务。(三)坚持面向需求,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要求,以气象现代化建设推动业务、服务能力的提高,主要是推进“四项建设” 。1、推进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在总结渔船移动气象站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增加船舶移动气象站布点,提高对近外海渔场风力的监测和预报能力。实施乡镇气象监测网建设,使自动气象站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 ,为精细化预报提供必要的第一手资料。2、推进气象预报系统建设。深入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海岛自动气象站、渔船移动气象站、海岛能见度观测站资料的应用开发,并利用集成数值预报产品,提高精细化

44、天气预报、海洋气象服务、海雾分区预报等模式的释用能力。3、推进气象信息系统建设。升级完善全市气象信息传输网络和舟山海洋气象网站、舟山市气象局内部网站。建设市级气象信息自动检索和资料统计分析系统。争取启动市级气象影视中心建设。4、推进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根据全省气象部门“绿色台站”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加快推进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实施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综合改造工程。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制定普陀、嵊泗气象局综合改造方案。(四)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气象科技软实力建设,为气象科技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制度保障,主要是抓好“三个促进”。1、促进气象科研水平提高。积极争取上级

45、主管部门和地方科技部门的支持,加强与科研院所和相关部门的科研协作,重点推进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技术的开发,并加强相关的技术分析、学术研究和交流。2、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教育,以科研为纽带促进创新团队建设,以工作实践为平台促进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3、促进科研和人才工作机制建设。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以实用性、应用推广价值和效益为主要指标的科研工作评价与奖励制度。强化科技人员任期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定和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上岗制度。(五)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气象社会管理工作围绕规范气象工

46、作、服务社会公众,依法开展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重点是“三个强化”。1、强化气象法制建设。根据气象法和浙江省气象条例的规定,并在人大、政府的支持下,尽快发布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 ,加快制定气象信息传播、气象灾害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2、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认真贯彻执行气象和行政执法的各项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气象灾害防御、防雷减灾、雷击风险评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管理职责。3、强化气象普法宣传。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和采用专项宣传活动、分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气象工作更好地造福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六)坚

47、持和谐发展,继续推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三个文明” 建设一起抓,促进全市气象部门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做好“四个推进”。1、推进党建工作。强化党建工作三级联动机制,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切实加强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深入开展“三好支部”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争做“解放思想、创业创新” 的先锋和模范。2、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认真落实实施纲要 (2008-2012)年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3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活动,深化部门创建工作内涵

48、,提升文明单位的创建档次,并争取把全市气象部门所有单位均创建为文明单位。4、推进气象文化建设。继续完善中国台风博物馆、舟山气象科技展示厅建设,争取把中国台风博物馆建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完善舟山气象科技大楼建设,进一步提高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展示气象文化、廉政文化和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继续强化全市气象台站作为青少年科教基地的功能。贯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要立足于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科学发展,推进科学发展。结合我省十一五的成功经验和十二五的基本要求,必须把握以下战略思路和战略重点: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需求牵引、服

49、务引领”是解决转变发展方式最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我们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为核心,努力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强化应急管理,与多部门合作,创新社会参与方式,凸显气象部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坚持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能力。要着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突出项目带动作用,以项目实施带动能力提升。重点实施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山洪地质灾害等易灾地区气象预防体系、25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支撑工程、防雹增雨跨区域作业体系建设等项目,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不断转变事业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建设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更加注重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完善科技人才机制,提高全员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推进“三个抓手”向纵深方向发展,突出和谐发展、均衡发展和软实力建设。 “三个抓手”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几年来实践充分证明了该思路的正确性、可行性、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