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井游记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合作解决疑难问题。2品位赏析文中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2小组合作品析文章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2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作者袁宏道的有关资料。3查找一些以描写各季节景色为题材的古诗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春天,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即使我们坐在教室内,仍能感受到春天的那种勃勃生机和无处不在的明媚阳光。现在就让跟随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袁宏道一起去领略北国之春的魅力。检查预习,介绍作者课前,老师让大家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相信同学们都
2、会完成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把你知道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资源共享。(学生自由发言并互相补充。在这里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查找资料的能力,而且要对查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教师小结: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 公安三袁 ”,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三袁中,袁宏道成就最大。他师事李贽,推崇徐渭。提出与复古派针锋相对的文学主张,反对厚古薄今,主张“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较多作品着意抒发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率真自然,散文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活泼。所作游记、小品最为人称道,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著有袁中郎全集 。自主合作,解读课文1学
3、生齐读课文后,教师放录音,学生自己正音。教师检查(屏幕投影)廿(nin)偕(xi )燕(yn )砾(l)鹄(h)鬣(li )茗(mng)蹇(jin)浃(ji)曝(p)呷(xi)恶(w)2参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不懂的地方存疑。3列出疑难,寻求其他同学及老师的帮助,师生合作解决。冻风时作:作,起。土膏微润:膏,肥沃。于时:在这时。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浅鬣寸许:鬣,兽颈上的毛。泉而茗者:茗,茶。这里名词用作动词,可为“品茶” 。以游堕事:堕,坏,耽误。恶能无纪:恶能,怎能。整体感知,细腻品味(过渡)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以“ 春”为题材的有很多,文章洋溢着盎然春意,而本文却不急着
4、写春意春情,而是点染出料峭的春寒,甚至冻风时作。这让为官清闲,想畅游一番的作者憋闷得很,我们甚至可以想像,这位如笼中之鸟的客人为盼春到是如何在斗室之内焦急地踱着方步了。当“天稍和” 便即出城游玩,北国的春寒非但没有阻止作者的游兴,反而给他带来许多新鲜感,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从不同角度切入,如写景写人、状物抒情、写景说理、品评佳句、动态静态的关系、修辞手法的运用等,从各个角度欣赏文章的美。1小组讨论(给各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发给学习小结,请本组的记录员将大家讨论的结果做好记录。老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与他们共同探讨,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对有创意的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2小组汇报鉴赏
5、结果教师明确:满井游记 写景写人物我一致的境界状物抒情情景交融的感受写景说理哲理深邃的境界静态动态栩栩如生的画面品评佳句美好喜悦的意境修辞手法生动活泼的形象拓展阅读1请同学们出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诵读,说说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什么景色?你是从怎样的角度进行赏析的?2教师出示三首,先读,后填表。甲: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乙: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丙:春歌南朝乐府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季节 景物甲 家家雨、处处蛙乙 春天 丙 (点悟:甲段中“ 黄梅时节 ”为“初夏”,乙段中的景物有花、叶、蜂、蝶,丙段中季节为春天,景物有山林、鸟)总结全文,布置作业从以上的诗句中不难看出,这些诗歌都是抓住景物的季节特征进行描绘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满井游记亦是如此。作者袁宏道细腻地描绘了满井初春的景色,不多几句便勾勒出一片盎然春意、勃勃生机。文笔清新流畅,比喻新鲜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游览时轻松喜悦的心情,全文流淌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浓浓情趣。作业1拓展阅读中的三首诗都为读者提供了想像的余地,请分别说明。2翻译句子:山峦为晴雪所洗。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3请模拟文中的比喻句,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见之物,造句。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