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15 分钟)学习目标与要求:朗读诗歌,了解作者,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受诗歌。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 (35 分钟)学习目标与要求: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 学习内容 随堂笔记看:讲学稿的知识链接以及每个环 节的学习目标。1、诗人简介:纪弦,1913 年生,祖籍陕西,生于河北省清苑县。1936 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1948 年赴台,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 ,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主要作品集有火灾的城 、 摘星的少年等。2、写作背景:一片槐树叶写于 1954 年,
2、当时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映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诗人感情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思乡之情。读:小组长带领小成员自由读诗歌,可齐读,默读,分段分角色读。1、 3、请用/划出诗句停顿的位置:蝉 翼 般 轻 轻 滑 落 的 槐 树 叶,细 看 时,还 沾 着 些 故 国 的 泥 土 啊。记:通过做题,识记生字词的字音、掌握诗歌的节奏。1、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 槐树叶( ) 蝉翼( ) 故土哟( ) 对: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负责核对答案(完成任务快并安静有序的组给予
3、加分)研讨内容 随堂笔记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开始讨论下边的问题,并及时在讲学稿上记录讨论的结果,展示前请认真阅读展示建议。2、请阅读诗歌第一节,诗人说“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贵,最可宝贵的一片” ,却又说“又是最 使人伤心,最使人落泪的一片” ,这样写是否矛盾?体会文中借助什么意象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情 感?模块三:练习训练(10 分钟) 学习目标与要求: 感受诗歌的语言、情感美。3、深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请你想一想诗人在结尾部分爆发了怎么 样的情感?大组展示方案:方案一:理清诗歌的线索朗读诗歌每一节,从时间线索入手,体会作者随着时间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情感变化。展示方案:朗读法。方案二:分析诗句,诗歌的语言美反复朗读诗歌,代入自己的情感,设身处地,体会句子中诗人偶然看到槐树 叶之后情感的变化。展示方案:朗读法,找到关键句子,细细品味,组内进行解读。 方案三: 体会作者的情感找到相应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作者在对故乡,祖国的炽热的感情。展示方案:朗读法。训练内容 随堂笔记练:深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要有轻柔、舒缓、沉重、铿锵有力的节奏变化。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1、席慕蓉的乡愁将乡愁比喻为 、 、 。2、请你模仿席慕蓉,仿写诗句:别离后答案: 1、 时间线索:现在过去将来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