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 页 第十七课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端午文化和作者情况。2.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主要内容。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学习步骤与过程一、课前检测:学生分单双号默写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门 mi( ) j( )贯 xio( )药 大 jn( ) 车 yn ( ) yn( )渍 城 hung( )庙 手 wn( )ng( )萤映雪 门kn( ) jio( )石灰 系( )百索子用酒和( ) 掉色( ) 苋( )菜 络( )子 二、课前热身:大家都来说“端午”1.每年的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 2.我们本地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3.在
2、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三、自主学习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汪曾祺。2.朗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1)根据文章内容,将文章分成三部分,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并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用一两句话概括文意,并说说作者对端午的鸭蛋为什么难以忘怀?工整地写在下面。四、合作探究(再读课文,小组内讨论:完成下列思考题)1.作者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哪些详写,哪些略写?2.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者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要求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的句式进行阐述。(在教材上做好标记)3.在二三两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蛋
3、什么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第 2 页 共 2 页 (1)问: (2)问:(在教材上做标记)4.四、五两段你认为最有趣有是什么?5.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相应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方法指导:同学们可以从老师建议的几个方面去品味批注: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找出运用方言的词句。找出具有幽默感的词句。找出平淡朴实运用口语的句子。找出含义丰富的词句。五 课后拓展: 汪曾祺先生笔下端午的鸭蛋如此让人神往。揭开记忆的一角,尘封的岁月里留下了我们每个人金光灿灿的童年,请把你印象最深的童年时代的物件或经历记下来,模仿课文第一段的写法,写一篇小短文,300 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