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两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摄取(sh) 循环(xn) 海藻(zo)B.橄榄(ln) 玫瑰(u) 驯化(xn)C.栖息(q) 灰烬(jn) 濒临(bn)D.效率(l) 泛滥(ln) 牲畜(ch)【解析】选 B。“瑰” 应读 ui。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为何要催毁如此珍贵的资源呢?B.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C.有四分之一的药物源于热带雨林的动植物。D.热带雨林的树木生长很快,对促进光合作用起着
2、重要作用。【解析】选 A。“催”应为“摧”。3.辨析词义,选词填空。(1)树木将从空气中 (摄取 获取 捕获)的二氧化碳以葡萄糖的形式保存起来。(2)光合作用对氧气 (循环 交换 交流)极为重要。(3)生命将再次受到 (严峻 险峻 严肃)的考验。答案:(1) 摄 取 (2)循环 (3)严峻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1)已查明有 3 000 种植物有抗癌功能,其中 70%在热带雨林生长。 ( )(2)雨林以每分钟 27 万平方米(相当于 38 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 )( )答案:(1) 列数字 (2)列数字、做比 较5.课内阅读。阅读“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
3、物物种”至“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回答(1)(3)题。(1)概括选文内容。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理解选文整体内容,明确选文围绕的中心词大气,展开说明。答案:说明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知识链接】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步骤:(1)通读全文,确定说明对象。(2)抓住中心句( 关键语 句) 。中心句是指表述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和提示方式表述,一般在段首。(3)准确、有序、全面地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4)系统地整理概括表述。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全面,表达要精练确切。(2)指出选文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
4、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先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再说明在结构上的作用。答案: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对选文内容的总说。(3)选文中的“双重后果”是指 。答案:一是光合作用减少,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氧气含量减少;二是放火毁林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一、美文品析(2013佛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组 装 生 命致 远就像我们小的时候一遍又一遍拆散收音机,终于有一天,我们开始购买零部件,尝试自己组装一台与众不同的收音机。科学家们也希望能够“组装”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预期功能的生命系统。合成生物学一词最早出现于 1911 年,而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则是在 200
5、0 年。2002 年,科学家制造出了历史上第一个“人造生命”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则是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青蒿素。这种抗疟疾良药一般通过植物来提取,但产量很低,成本也高。科学家将来源于青蒿的紫穗槐(青蒿酸)合成酶基因和一些相关的酵母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成功改造了酵母甲戊羟酸途径,大量生产出青蒿素的前体。合成生物学真正引起关注,始于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文特尔的实验。文特尔和他的团队合成了草状支原体的 DNA,然后将它移植到山羊支原体的细胞中。经过成千上万次尝试,新注入的基因组织终于成功取代了原有的基因组,细胞产物都是草状支原体的产物,新细胞开始生长、繁殖成为一代又一代的
6、人造生命。这一过程,体现了合成生物学的标准工作模式。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能够借助“群体感应”来识别同类菌株。绿脓杆菌素是由绿脓杆菌产生的一种毒素,用于抑制同种细菌的大量生长。当经过改造的大肠杆菌“潜伏”到大批绿脓杆菌群体中后,事先安置在大肠杆菌中的大量绿脓杆菌素被释放,杀死周围的绿脓杆菌,实验验证,这种细菌能杀灭 99%的绿脓杆菌。在新型抗菌药物严重匮乏的今天,科学家对顽固的耐药菌几乎已是无计可施,类似的研究似乎能带来新的启发。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想到了利用生物为原料生产能源的办法。 自然杂志报道,美国能源部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使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了大肠杆菌和一个
7、酿酒酵母的菌株,使之可以生产没药烯没药烷的前体。作为燃料,没药烷具有与 D2 生物柴油几乎相同的属性,而且由于特别的分支和循环化学结构,它的冻结点和浊点更低。修改细菌使之直接大规模制造高级生物燃料,已经成为更方便且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合成生物学的各种成就,可能在不远的未来,能够解决很多目前人类难以处理的问题。当然,在人为改造生命的过程中,这些本不属于自然界的生命和相关技术,万一从实验室泄露出来,人类或许会很难应付。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阻止科学的发展,应该对科学研究予以规范,让科技真正给人类带来进步和发展。(选自科学世界2013 年第 1 期,有删改)1.阅读段,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填合适的词语。(每
8、空不得超过 6字)合成生物学的标准工作模式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基因组将新基因组 使其顺利成为期望的产物。【解析】此题考查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第段的主要内容为“ 合成基因组”,第段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将新基因组植入异种细胞”,根据每段的主要内容填空。答案:合成 植入异种细胞2.第段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实验验证,这种细菌能杀灭 99%的绿脓杆菌。答: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从说明文语言科学、准确、严密的特点分析作答。答案(示例):(1) 不可删 去。因 为“ 实验验证”交代了经过改造的大肠杆菌来杀绿脓杆菌的效果这一资料的来源,突出了资料的可靠性、权威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9、的科学性(准确性、严 密性)。所以不能删去。(2)不可 删去。如果删去“实验验证” ,那么经过改造的大肠杆菌来杀绿脓杆菌的效果这一资料的来源可靠性就会受到质疑,所以不能删去;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运用的科学(准确、严密 )的特点。3.第段的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作为燃料,没药烷具有与 D2 生物柴油几乎相同的属性,而且由于特别的分支和循环化学结构,它的冻结点和浊点更低。答: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做比较、列数字、举 例子等,根据语句思考作答。答案:运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没药烷和 D2 生物柴油从能效方面进行比较,突出没药烷有冻结点和浊点
10、更低的优势,说明合成生物学技术在能源方面的研究、应用极具意义。4.文章首段的画线句有何作用?答: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开头作用的能力,开头的作用一般有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总领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答案:描述小的时候组装收音机的趣事引出全文的说明对象组装生命(合成生物技术) ,既吸引读者的注意,也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二、综合运用5.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一:茂密的树林凝结了八位老人无数的血汗。材料二:有这样八位老人,他们在海拔 2 000 米以上的喀斯特山区,植树 11 年,建成 7 400 亩林场,累计承包荒山植树造林 13.6
11、万亩;又用20 年时间守护着这片繁茂的森林。他们种下的 13.6 万亩树林已全部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他们就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八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们“陆良八老” 。在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的“渣子山” “石头山”上, “八老”坚持了 31 年。今天,当年的壮汉已全部白发苍苍。(1)请从上面图文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答: 答案(示例):“ 陆良八老”坚守深山 31 年植树护林 13 余万亩无偿献给政府。【解题指导】提取材料信息的方法:(1)读懂材料,审清题意,首先要抓住要点。(2)找出材料的个性。 认真阅读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及中心思想。(3)提炼 材料的共性。在分析材料
12、个性的基础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的点加以合并提炼出共性。(4)写出 结果。提炼材料的共性之后进行概括归纳,语言要凝练、简洁、明了。(2)请你为下面的对联补写出下联。陆良八老,当代愚公,三十余载矢志坚守。高原情怀,大山品质, 。答案(示例):十三万亩无偿奉献(3)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的恩惠的同时,也要向这八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学习,用自己的点滴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请你向大家发出倡议。答: 答案(示例):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行动,保护自然。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三、写作练笔6.【写法借鉴】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文采斐然。【片段仿写】请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给同学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100 字左右)答案(示例):人类生活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近 200 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 30%,人们普遍认为各类极端气候都和此有关。人们开始呼吁“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就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利用高科技以及清 洁能源,减少能耗,减少污染的生活模式。比如,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供暖。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