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 页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 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 学 过 程 调整意见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1、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判官,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
2、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 ,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
3、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刺史。以后还当过夔州、和州刺史。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
4、)才回到长安,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三、朗读并感知课文1、请给加线的字注音。德馨(xin) 苔痕(t i) 鸿儒(r)调素琴(ti o)案牍(d)2、 自由朗读,读出本文的音乐之美。 3、同学展示,师生评价优劣(评价停顿、语速、语调、感情处理是否得当) 。第 2 页 共 2 页 (1)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3) “苔痕 ”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 )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4) “南阳 ”二句读后,要
5、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4、听名家朗读课文,师生欣赏评价。5、全班齐读。四、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1、学生先自个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把重点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做上不同的标记。然后同桌再讨论交流疑难词句,仍不能解决的,请做上符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2、让学生把小组内没有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3、通过练习,检查学生理解程度。惟吾德馨:惟,只;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 没什么学问的人 案牍:官府的公文 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4、翻译全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
6、)就灵异了。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 (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现出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内,显得青葱。 (在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 往来的没有无知的庸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草亭。 (正如)孔子所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五、学生达标课堂小结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久为流传,同学们宜反复朗读,多多品味文中的音乐之美。作业平行班:名校课堂1-4 题重点班:名校课堂1-5 题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