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5诗词五首 第2课时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3176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5诗词五首 第2课时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7.5诗词五首 第2课时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7.5诗词五首 第2课时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诗词五首第 2 课时过零丁洋 己亥杂诗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 过零丁洋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 “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 21 岁时,因科举走人

2、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 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 己亥杂诗一、对诗句的理

3、解: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二、赏析:己亥杂诗共 315 首。己亥指清道光 19 年(1839) ,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 。 “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

4、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 “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 ,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 “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 。 “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 “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

5、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四) 山坡羊潼关怀古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

6、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 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二、分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2、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 “如聚” “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 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4、自读两次,抽若干人背。 三、课堂探讨:学生通读全部课文后,提问: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 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例如:望弄清影 怒 聚 等等 四、课堂达标测试:完成下发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默写这首曲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