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页 1 第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 文科教学设计学科:语文 第六单元第 课时 授课人: 授课时间:2014 年 6 月 日课题 主备人 课型 讲读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 已亥杂诗 过程与方法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体会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教 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难点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教学关注1、文学常识自主完成。诵读并背诵全文,读准字音。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准备 课件、相关视频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预习
2、教学内容及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调控设计意图(含德育渗透点)自备、集备补充一、课前活动,交流点评二、预习检测,明确目标1、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岑参(714-770)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 。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 ,有岑嘉州集传世。己亥杂诗共 315 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3、学习新知,探究质疑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1、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2、 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
3、内容?咏雪、送别。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精彩展示交流点评解决字词障碍总结评价提出优缺点注意强调诗词的节奏并且读音要准确并注意字词的写法。发现别人展示中的闪光点,学会表扬别人。教学内容及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调控设计意图(含德育渗透点)自备、集备补充页 2 第3、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4、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写雪、写雪带来的酷寒,写边地的风光和送别有关系吗? 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二
4、、已亥杂诗朗读诗歌,理解诗句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三、名句赏析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四、评价反思,整理归纳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五、强化训练,布置作业1必做:背会并默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 已亥杂诗 ,导航诗五首2选做:阅读沈从文、汪曾祺等人作品学生自读,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尝试自己找到相应诗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