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单元复习测试一积累与运用(18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对的是( )(2 分)A. 提防(t) 脂粉(zh) 惊骇(hi) B. 绥 靖(si) 溃退(ki) 丰功伟绩(j)C. 诘问(ji) 星宿(xi) 惟 妙惟肖(xio)D. 环绕 (ro) 瞥见(pi) 锐不可挡(dng)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A治裁 晨曦 血腥 闪烁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D孤苦伶仃 纳粹 鞠恭 铁锈 3. 下列加线词语使用妥当的一项是( ) (2 分)A. 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B.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举足轻重
2、的小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D.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 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B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C 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 ,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 20 余条旅游精品线路B.绿
3、树葱茏,树上的鸟儿大约有一百多只。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D.赵大爷种植的大樱 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6.常识及诗词默写填空(5)(1)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 、 。(2) 芦花荡的作者是 ,本文属于 (体裁)(3) ,万物生光辉.(4)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27.为下面这则新闻拟 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 12 字) (3 分)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9 分 57 秒,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 25 分钟后,星箭分离, “嫦娥二号”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 200 公里,远
4、地点高度约 38 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成功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轨道。 “嫦娥二号” 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二、阅读(32 分)(一) (12 分)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 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 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
5、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 从远方赶来的干部。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 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
6、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6.第段中“呆望”一词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此段属于 描写,在全文起什么作用?(3 分)7.第段“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小船又飘回来”体现船行的什么特点?那我们猜想的是怎样的撑船人?(3 分)8.文中对主人公“老头子”的外貌描写顺序是 ,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的?(2 分)39.“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
7、给水上的能 耐,一切保险。 ”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2 分)10.“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二) (10 分)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
8、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11.文中画“ ”线的句子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活动?(2 分)12.文中画“ ”线的句子表现“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征?(2 分)13.“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一句中,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体现人物怎样的心情?(3 分)14.找出景物描写的一句,体会作用?(3 分)( 三 )( 10分 ) 这 时 候 , 一 个 披 着 黑 色 大 围 巾 的 高 身 材
9、的 老 妇 人 走 近 来 了 。 她 默 默 地 走 过 那 些 红 军 身 边 , 在 坟旁 跪 下 , 从 黑 色 的 大 围 巾 底 下 取 出 又 一 支 蜡 烛 来 。 这 一 支 和 坟 上 的 快 点 完 的 那 一 支 一 模 一 样 , 显 然4是 一 对 。 老 妇 人 蹲 下 身 去 拾 起 那 蜡 烛 头 , 把 那 新 的 一 支点 着 , 插 在 那 老 地 方 。 她 站 起 来 的 时 候 , 行 动 很困 难, 离 她 最 近 的 红 军 士 兵 小 心 地 把 她 扶 了 起 来 。 即 使 在 这 个 当 儿 , 老 妇 人 也 没 有 说 话 , 她
10、不 过 抬 起 眼 睛 来 , 朝 这 些 脱 了 帽 的 肃 立 着 的 人 们 看 了一 眼 , 十 分 ( )地 对 他 们 深 深 一 鞠 躬 ; 然 后 , 把 她 的 黑 色 大 围 巾 拉 直 了 , 颤 巍 巍 地 走 了 。 没 有 再 回过 头 来 , 看 一 下 那 蜡 烛 和 那 些 士 兵 。 红 军 士 兵 们 目 送 着 她 走 远 了 。 他 们 小 声 地 谈 论 着 , 似 乎 怕 惊 扰 那( )的 空 气 , 他 们 穿 过 方 场 , 走过 桥 , 赶 上 他 们 的 连 队 , 投 入 战 斗 。 在 炮 火 烧 焦 了 的 土 地 上 , 在 炸
11、弯 了 的 铁 器 和 烧 死 了 的 树 木 中 间 , 那 位 南 斯 拉 夫 母 亲 的 惟 一( )的 东 西她 的 结 婚 的 花 烛 还 是 明 晃 晃 地 点 在 一 个 苏 联 青 年 的 坟 头 。 这 一 点 火 焰 是 不 会 熄 灭 的 。 它 将 永 远 燃 着 , 正 像 一 个 母 亲 的 眼 泪 , 正 像 一 个 儿 子 的 英 勇 , 那 样永 垂 不 朽 。15 文 中 括 号 内 所 填 词 语 最 合 适 的 的 一 项 是( ) (2分 )A 郑 重 肃 穆 珍 爱 B 规 范 严 肃 珍 爱C 庄 严 严 肃 珍 贵 D 庄 严 肃 穆 珍 爱16
12、 “没 有 再 回 过 头 来 , 看 一 下 那 蜡 烛 和 那 些 士 兵 。”, 这 句 话 怎 样 理 解 ? (2分 )17 “那 位 南 斯 拉 夫 母 亲 的 惟 一 珍 爱 的 东 西”一 句 中 , “惟 一 ”能 否 删 去 ? 为 什 么 ? (2分 )18 文 段 中 的 “火 焰 ”有 着 丰 富 的 内 涵 , 请 写 出 它 的 象 征 意 义 。(2分 )519 文 段 中 的 老 妇 人 始 终 没 有 说 一 句 话 , 丰 富 的 内 心 活 动 都 是 通 过 她 的 动 作 表 现 出 来 的 。 请 分 析 第 段中 运 用 “跪 ”, “蹲 ”等
13、动 词 的 作 用 和 第 段 中 “深 深 ”一 词 的 表 达 效 果 。 (2分 )参考答案一1、C 2、 B 3、A 4、A 5、.A 6. (1)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2)孙犁 小说(3) 阳春布德泽(4)诗词示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7、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二、 (一)6.“星星” 、 “水鸟” “苇子” 景物 烘托“阴森黑暗”的环境气氛,“苇子”狠狠向上钻又表现白洋淀人民的威武不屈,为下文表现苇塘人民从容而又自信地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创造典型的环境气氛。7.轻盈、轻快的特点。有着娴熟的水上经验。8.由远到近由粗
14、到细 抓住精明强干,特别有精神、敏锐、机智,英勇果敢的特点。9.你把任务交给我,我就凭借自己水上的本领,保证万无一失,完成任务。 自信,自尊。10.不能去掉。这一词为下文发生的事情作铺垫。(二)11.因未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12.有柔情、有仇恨,敢于负责,自尊。13.“砸着鬼子们的脑袋” “敲打顽固的老玉米” 体现复仇的快感,独特的方式打击敌人的智慧。14.“在那里,正在迎风飘撒”优美的景物描写为文章增添诗情画意。(三)15、D16、 “没有再回过头来”是因为她不忍心再看,怕再次引起她内心的悲痛。17、不能删去,因为“惟一”强调了“珍爱”的独一无二,如果删去,则无法表现蜡烛的珍贵性。18、 “火焰”象征着两国人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这种情谊将永存心中;象征着世界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不会停止。19、运用“跪” , “蹲”等动词,生动细致地表达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真诚的敬意和深切的哀悼。 “深深”一词表达了老妇人对红军战士英勇行为的真诚谢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