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二 海水的综合利用 作业.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2765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二 海水的综合利用 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二 海水的综合利用 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二 海水的综合利用 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二 海水的综合利用 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自主广场我夯基 我达标1.液溴易挥发,实验室保存时加适量水形成水封,液面仍充满红棕色的溴蒸气。现将试剂瓶倾斜,缓缓地向试管中倾倒,则可观察到首先被倒入试管的是( )A.液溴 B.水 C.溴水 D.溴蒸气和液溴答案:C2.A、B、C 、D 四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 Cl2、H 2、HCl、HBr 四种气体中的一种。D 和 A 两瓶混合后见光爆炸;B 和 A 混合后,瓶壁上有棕红色小液滴出现。则 C 瓶盛的气体是( )A.HCl B.Cl2 C.HBr D.H2思路解析:Cl 2 和 HBr 在室温下混合容易发生反应 Cl2+2HBr=2HCl+Br2,单质 Br2 为棕红色液体。答案:A3.有一种碘

2、的氧化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 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I2O4 B.I3O5 C.I4O7 D.I4O9思路解析:习惯思维方式认为:只要将元素化合价代入,代数和等于零即可,这是错误的,一般规律是变价元素,高价部分应作为含氧酸根,I 4O9 可写成 I(IO 3) 3,恰好符合题目要求,选 D。答案:D4.将 KCl 和 KBr 混合物 13.4 g 溶于水配成 500 mL 溶液,通入过量 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 11.175 g,则原配溶液中 K+、Cl -、Br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1 B.123 C.132 D.231思路解析

3、:按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即有2KBr+Cl2 2KCl+Br2 m2119 g 98 gm(KBr) 13.4 g- 11.175 g解得:m(KBr)=5.95 gm(KCl)=13.4 g-5.95 g=7.45 gn(K +)=n(KBr )+ n(KCl)= mol+ mol=0.15 mol19574n(Cl -)=n(KCl)= =0.1 mol.74molgn(Br -)=n (KBr)= =0.05 mol195l因为在同一溶液中,溶液体积相同,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即为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 c(K +)c(Cl -)c(Br - )=0.15 0.10.05=3 21

4、。巧解:因为原溶液呈电中性,即电荷守恒,所以有 n(K +)=n(KBr)+ n(KCl),符合此条件的选项,只有 A。答案:A5.(2005 全国高考理综,11)关于电解 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 2-11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 KI 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思路解析:电解食盐水时阴极上是氢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氢气,积累氢氧根,可使酚酞显红色;阳极上是氯离子失电子被氧化为氯气。电解后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6.市场上

5、出售含碘盐的包装袋上明确写明“煮好菜后下盐保持碘效”及“防潮、防热、避光”储存。若含碘盐中加的是碘酸钾或碘化钾(或钠盐),请根据碘元素和同主族元素有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化学方程式对包装的注意事项加以解释。(2)若含碘盐中含的是碘化钾,请设计一种试纸,方便准确地检验含碘盐中的碘离子,并写出检验的操作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思路解析:题干提供的信息都说明:“碘酸钾和碘化钾在受热或见光的条件下会分解或发生其他化学反应而使它们失效或变质”。检验方法依它们的性质而定碘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而碘化钾则用碘酸钾淀粉试纸来检验。答案:(1)KIO 3 受热易分解:2KIO 3 2

6、KI+3O2,KI 在潮湿的环境中易被氧化:4KI + O2+ 2H2O=4KOH + 2I2。(2)用淀粉 KIO3 试纸检验,或加其他氧化剂,具体操作为:取少量食盐样品,加入食醋或其他酸液,与试纸接触,若变蓝,说明有 I-。离子方程式为:5I -+ +6H+=3I2+3H2O。3I7.如图 2-12 所示,在 A、B、 C 三支试管中依次放入少量的 NaCl、NaBr、NaI 的固体,然后按 A、B、C 的顺序依次滴入浓 H2SO4。图 2-12(1)描述现象:各试管口均有的现象是_。B 试管中还有的现象是_ ;C 试管中还有的现象是 _。(2)写出化学方程式:A 中_ ;B 中_;C 中

7、_。(3)上述反应的发生一般应加热,但在这里都未加热,反应实际上发生了。其原因是_。思路解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氯、溴、碘离子都有一定的还原性,其中碘离子还原性最强,溴离子次之,氯离子还原性则较弱。与浓硫酸混合后,氯化钠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产生氯化氢气体;而溴化钠和碘化钠则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分别被氧化为溴单质和碘单质。答案:(1)有白雾产生; 有暗红色液体生成 有紫黑色固体生成(2)A 中:NaCl+H 2SO4(浓)=NaHSO 4+HCl;B 中:NaBr+H 2SO4(浓)=NaHSO 4+HBr,2HBr+H 2SO4(浓)=Br 2+SO2+2H2O;C 中:NaI+H 2S

8、O4(浓)=NaHSO 4+HI,2HI+H 2SO4(浓)=I 2+SO2+2H2O。(3)因反应放热,且浓 H2SO4 溶于生成的水也放出热量。我综合 我发展8.宇航员在研究某星球的大气时,测知其主要成分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 A;用酸化的KMnO4 溶液与 A 的水溶液共热时,可获得一种棕红色气体产物 B,B 冷至室温即凝为液体;B 与碱反应生成两种盐。据此推断该大气主要成分 A 是_;它与 KMnO4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B 与冷的 KOH 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是_。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推断题,解答时应善于从已知的信息中寻找突破口:A 与酸性KMnO4 溶液作用,可知 A 具有强还原

9、性;得到一种棕色气体 B,冷凝至室温即为液态,可知 B 为溴蒸气(常温下为暗红色的液体的非金属只有溴);溴与碱反应生成两种盐,进一步肯定 B 就是溴;A 是易溶于水的气体,有强还原性,可推知 A 为 HBr 气体。答案:溴化氢 2KMnO4+16HBr=2KBr+2MnBr2+5Br2+8H2O Br2+2OH-=Br-+BrO-+H2O9.常温下干燥的碘粉和干燥的锌粒混合不发生反应,如果滴上一滴水,反应立即开始,反应时出现火光并有紫色蒸气冉冉升起。反应后得到白色粉末碘化锌。试回答:(1)水的作用是_(在反应物、氧化剂、还原剂、催化剂中选答一种)。(2)若将同样配比干燥的两种单质(I 2、Zn

10、)混合物分为两小堆。一堆顶上放一些氯化钙晶体,另一堆放十水碳酸钠晶体,在空气里放置时,哪一堆首先反应?为什么?思路解析:本题实际上是对比实验,一种情况没加水,另一种情况加水,前者没有明显现象而后者则有明显现象,很明显是水起到了催化作用。氯化钙晶体不能分解出水,碳酸钠晶体则可以分解出水,也可以起到催化作用。答案:(1)催化剂 (2)放 CaCl2 的小堆混合物先反应。因 CaCl2 有强吸水性,吸收水后,水作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加水后,锌粉与碘粉的反应若明显加快表明水在反应中作催化剂。10.试管内盛有无色溶液 X,向其中加入溶液 Y 后变为浅褐色,再加入溶液乙,立即出现蓝色。有下列溶液:KI

11、 溶液、 淀粉溶液、稀盐酸、 稀氯水、稀溴水、溴化钠溶液、NaOH 溶液。X 是_,Y 是_,Z 是_(填上述溶液编号)。思路解析:碘水为浅褐色,碘遇淀粉变蓝色是典型的实验现象,是本题的题眼。根据题干上提供的试剂,可以判断为将氯水加入碘化钾溶液,最后加入的是淀粉溶液才会变蓝色。氯水浓度很小时,溶液几乎为无色。氯水与 XI 溶液反应生成浅褐色的碘水,遇淀粉即变蓝色。答案: 我创新 我超越11.已经探明,我国南海跟世界上许多海域一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甲烷资源。其总量超过已知蕴藏在我国陆地下的天然气总量的一半。据报道,这些蕴藏在海底的甲烷是高压下形成的固体,是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1)试设想,若把

12、它从海底取出,拿到地面上,它将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它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还是原子晶体?你作出判断的根据是什么?(2)已知每 1 立方米这种晶体能释放出 164 立方米的甲烷气体,试估算晶体中水与甲烷的分子比(不足的数据由自己假设,只要假设得合理均按正确论)。思路解析:(1)从海底取出的甲烷水合物将融化并放出甲烷气体。因为该晶体是分子晶体,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都是由有限数目的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的小分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而水分子之间是范德华力和氢键。(2)假设甲烷气体体积是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数据,则 1 m3 水合物中有甲烷 164 m3/22.4 m3k mol-17.32 k mol;假设甲烷水合物固体中水的密度为 1 gcm3,则其中有水 1 m31 000 kgm3/18 kgmol-155.56 k mol;因此有:CH 4H 2O7.32 k mol55.6 k mol17.6。答案:(1)变成气体,因为甲烷在常温下为气态。分子晶体,因为它的沸点很低。(2)甲烷水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6CH446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