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心 爱心 专心 1长征节选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特殊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2、引导学生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重点难点1、重点: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2、难点:了解影视艺术的一般特点。教学时数 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借助电脑,播放中央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而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中有关红军过草地的片段。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二、分角色朗读课文三、阅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课文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泥泞的草
2、地”)由于断粮,许多战士饿死在过草地途中,尽管如此,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矢志不改;面临困难,彭德怀欲杀死自己的战马以救急。第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眼见两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第三部分(“泥泞的草地”)刘少奇和彭德怀寻找掉队的周团长,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 饿的战士们的生命。第四部分(“草地之夜”)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红军指战员沉 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四、探究课文节选了电视剧长
3、征的四个场景。你感到这些场景中哪些情节最使你感动?读了剧中下面两段文字,你是否觉得心头一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1、刘少奇俯身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自语地:“多好的同志,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2、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毛泽东:“我哪里 有哇!不过,我从 马赛曲中领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学生讨论交流:课文节选的四个场景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由于各人的感受不同,允许有不同的理解,鼓励学生各言所感。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官兵的优秀品质和巨大的人格力量以及革命理想、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红军长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用心 爱心 专心 2五、品
4、味语言思考:课文中多处用了“猝然”这个词,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的“猝然”所含的情理。1、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2、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3、彭德怀猝然 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4、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彭德怀爱兵如子,把自己的炒面分给伤病员吃,忍饥为革命操劳过度,突然晕倒,当在情理之中。2、警卫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眼见首长饿晕而身无半点炒面,认为自己没有尽责,因 此突然哭起来,这并不出乎意料。3、此前曾欲杀马,现在眼见更多的指战员因饿极而牺牲,为挽救战士的生命,为走出草地,彭德怀在凝视“无
5、声战友”良久后拔枪扣动扳机诀别爱马,亦在情理之中。4、被马蹄声惊醒的毛泽东眼见十多匹战马疾驰而来,预感到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有救了,因而兴奋激动得突然站起身来,这是十分自然的。六、小结1、中心意思: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2、写作特点: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个性化的台词和动作。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长征节自主学习案设计者:陈国荣日期 班级 姓名 得分一、加点字注音泥泞( ) 猝然( ) 愕然 ( ) 怔 ( ) 蓦地( ) 刨地 ( ) 篝火
6、( ) 哽咽( ) 翩翩( ) 先遣队( ) 沸腾 ( ) 驼( )二、多音字注音半身不遂 ( ) 刨子 ( ) 怔忪( ) 遗容( )遂 愿 ( ) 刨土 ( ) 发怔( ) 遣送( )三、词语解释1、猝然2、惨然3、愕然4、蓦地5、下意识6、万籁俱寂用心 爱心 专心 37、情不由己四、整体感知1、文章写了人物哪些事情 ?这些事情体现人物怎样的人格?2、课文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长征节选课堂作业设计者:陈国荣日期 班级 姓名 得分一、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上正
7、确的读音。(4 分)蓦地( ) 哽咽( ) 篝火( ) 分外( )冤枉( ) 踉跄( ) 和着口琴声( ) 吓得一怔( )2“然”可以作副词或形容 词后缀,如“突然”“显然”“凛然”“欣欣然”“飘飘然”等。请你先根据字面揣摩一下下面几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查阅一下词典,看看自己揣摩得是否正确。(4 分)(1)猝然:_ (2)惨然:_(3)愕然:_ (4)毅然:_3写一段话,创设一个情景,把下面几个词用上去(不超过 100 字)。(8 分)翩翩起舞 万籁俱寂 情不由己 异口同声4辨字组词。(4 分)认真阅读前一段泥泞的草地这一部分,完成下面的练习。5这一部分开头有一特写镜头: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
8、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请思考一下, 作者为什么在“红军烈士 ”前加“头向着北”和“拼命挣扎前进”两个修辞语?(5 分)6少奇同志为什么会冤枉警卫员?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吗?(6 分)7彭德怀在“掏出手枪,对准战马”之前有一段时间“久久不语”,你能不能揣摩一下彭德怀此时的心理活动,用五六个句子把它表达出来。(6 分)8警卫员以身护马,伸出双手大声 喊:“不!不!”之后,电视镜头上是“长时间的静寂”。请你和班上的同学讨论讨论,此时,刘少奇同志、彭德怀同志、警卫员同志各在想什么?然后再互相评定一下,看谁的答案最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也最符合剧情的发展。(9 分)用心 爱心 专心 4刘少奇同志:
9、_彭德怀同志:_警卫员同志:_9彭德怀:“知道了!少奇同志,周团长是攻占娄山关的英雄,为革命已经失去一条腿,如今”他说不下去了。彭德怀 同志为什么说不下去了? “如今”后面的省略号可能省略了什么话?(6 分)10写文章要讲究前后照应。找一找,在前一段泥泞的草地这一部分里,有哪些情节是与后面三个部分中的内容互相照应的(至少找出两处)。(8 分)综合题1本文是电视文学剧本(节选),文中人物的台词和动作极具个性化,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人物个性化的台词和动作。2作者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请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中场景是如何为内容服务的。参考答案基础题1m y gu fn wang ling qing h
10、 xi 2(1)突然;出乎意料。(2)形容悲惨的样子。(3)形容吃惊。(4)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3能用这些词,并表达流畅即可。 4组词正确即可。 5这两个修饰语表明红军战士北上抗日的大无畏的坚定信念,他们可以倒下,可以牺牲,但北上抗日的信念决不动摇。 6彭德 怀:“我早就留意了,他偷偷儿地把自己那份儿炒面分给你我吃了!”(注意“偷偷儿”一词) 7要抓住彭德怀同志当时的矛盾心理进行揣摩分析。8答案只要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符合剧情的发展即可。 9因 为彭德怀同志内心非常痛苦,所以说不下去了,省略的话可能是“如今他又要为革命献出生命”。10(1)彭德怀:“何止我们在饿肚子啊!主席也断了粮,昏迷中的
11、恩来同志也没有吃的”照应了后面草地之夜中毛泽东同志的话:“同志们!叶剑英同志给大家送粮来了,快起来吃饭了”。(2)彭德怀同志掏出手枪,准备杀马的情节照应了前一段泥泞的草地中“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的情节。(3)结尾彭总和刘少奇同志关于周团长的对话照应了草地水塘旁边周团长爬进水塘赴死的情节。( 其他的只要正确均可)综合题1刘少奇面对彭军长饿极而栽倒在草地上的情景,先是命令警卫员弄炒面,继而生气地批评警卫员,当得知冤枉了警卫员后,又“抚摸着警卫员的身体”赔礼道歉,这些富有个性的言行,充分展现了刘少奇急人之难、官兵一致、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能这样举出一例,且分析正确,表述清楚的,等第是优;能举出一例,分析正确,但表述一般的,等第是良;能举出一例,但分析一般,表述 一般的,等第是中;不能举出具体人物,且分析一般,表述不清的,等第是下。2作用是:一是为剧情的展开提供相应的空间舞台;二是以自然环境来表示某种寓意。能答出两点,并表述清楚的,等第是优;能答出两点,但表述一般的,或答出其中一点,且表述清楚的,等第是良;能答出其中一点,且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中;没有答出一点,且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