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 走进纽约 教案 语文版八上 (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2634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 走进纽约 教案 语文版八上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4 走进纽约 教案 语文版八上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走进纽约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作者:刘成章,当代作家。二、字词拼音沼(zho)泽 擎(qn)天 倏(sh )地 烙(l o)印 皑皑(i ) 杂沓(t ) 镢(ju )头白炽(ch) 巉(chn)岩 喧嚣(xun xio) 赫(h)然 蒿(ho)草 螺(lu )旋 浸淫(yn)寒气砭(bin)骨 容光焕(hun)发 分道扬镳(bi o)超尘脱凡:超出尘世,脱离凡俗。横空出世: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分道扬镳:各走各的道路。三、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描写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繁华景象,也反映了纽约的另一方面:竟争激烈,生活压力大。表达了作者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作者看到纽约的“奇崛

2、、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 ,深感必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另一方面作者身在异邦,虽然出在繁华的大都市,但依然时时心向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她能早日繁荣富强。四、写作特点立体反映描写对象。看纽约,观察视角有平视、俯视和仰视。如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仰视) ;站在摩天大楼俯首望去(俯视) ;环顾四周(平视) 。采用多种手法写出纽约的大楼高耸。采用对比手法:高楼如山岳、峰峦:街道如峡谷、沟壑。采用烘托手法:窗外飘着白云。采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峻。多采用短句、叠词、叠句、排比句。采用短句:“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表现出纽约

3、喧嚣嘈杂。 “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有重叠的线,甚至,缠在一起的线。”表现出纽约的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运用短句,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运用叠词、叠句、排比句,加强了气势和力量,充分表现出纽约的高楼大厦耸立如群的雄伟场面。五、重点问题描写景物,哪些段落用了静态描写?哪些段落用了动态描写?试把相关语句勾画出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第一段中写纽约的高楼大厦“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 ;第二段中写的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上看到的景物“俯首望去”第五段写纽约的夜景“不知什么时候,暮色已从纽约的每个墙角每棵树后钻出”是静态描写,可以勾勒出纽约景

4、物的轮廓,让读者比较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观景物实况。第二段中写飓风“万里长风无法站稳” ,第四段中写纽约的交通“乘电梯按摩”是动态描写。前者充分表现了风力之大,烘托出大厦之高;后者将事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列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1)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树。它们是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只啃食月桂叶的长颈鹿。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峻。(2) “万里长风如透明的长天巨龙,正以七八十里的时速掠过,龙爪和龙鳞,碰撞着、撕扯着每个人的衣裳和头发,使每个人都狼狈得如同龙的掌中玩物,无法站稳。

5、 ”运用比喻,极力表现了纽约高处风速之快,风力之大。(3)登上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越过雪线,登上了珠穆郎玛峰。虽不见白雪皑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峻。从下列句子中,揣摩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1)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北中国的一个飘荡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身在异邦,虽然处在繁华的大都市,但依然时时心向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她能早日繁荣富强。(2)啊,纽约,这就是纽约!面对它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作者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 ,深感必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