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作文技法之二.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471756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技法之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作文技法之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作文技法之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作文技法之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作文技法之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作 文 技 法(二)目录一一、谈谈题记的写作-2二、话题作文点题技巧例说-4三、话题作文的选材-6谈谈题记的写作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正文前自拟凝练的句子或引用名言警句,作为 对文章内容的重要阐释,这样的句子称为题记。一条好的题记,绝对可使一篇文章锦上添花,增光添彩!有些时候,它甚至可以使一篇作文骤然提高思想性和哲理性,从而提高文章的档次!写题记的注意事项:1、题记与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或者是主旨的提炼,或者是着意地渲染,或者是设置悬念,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2、题记要简练,但要言简意丰,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3、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题记,运用与否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它主要用在

2、记叙文里,议论文、说明文用得很少。那么,如何写出精妙的题记来呢?我们不妨从中考的满分作文里去找找门道。(一)揭示主题用题记来点明主旨,让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有明确的把握。对于比较含蓄的散文,尤其需要这种点题方式,它能够让阅卷老师对文章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如 2003 江苏常州考生的花开花落的题记是这样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同时存在。文章写大多数的花儿选择在春天绽放,可面对死亡却无人为之高唱挽歌;而菊花选择万物凋零的秋天悄然开放,即使光泽已逝,风采不在,秋风也为之吟唱,小女孩也会为之默默祈祷。题记紧扣内容,对文章的主旨给了我们明确的提示,因此读者对这篇文章的主旨的理解就不会出现偏差了。

3、2004 南京考生的乱世中的美景是写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写李清照的坎坷命运,写坎坷命运成就了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作者在题记中这样写道:愁,造就了乱世中最美的风景。这个题记虽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但是比喻所揭示的题旨还是不难看出的。(二)阐述话题作文时,需要在话题与文章之间架构一道桥梁,打通自己文章与话题的联系。在题记中对话题进行一番自己的阐述,写出自己对话题的理解,这无疑是一种聪明的做法。阐江苏省淮安市考生“鼓励”自传的题记中这样阐述话题: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浆;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力量,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作者借助比喻,阐述了自己对话题“鼓励”的理解,同

4、时又点明了题旨,可谓一箭双雕。(三)渲染铺垫在许多题记中,或引用格言警句,或运用诗词名句,或借助比喻起兴,描写铺排,渲染气氛。如成都考生在暗地的孩子的题记中就采用了描写的方法进行渲染:我是暗地的孩子,拥有冷漠如兽的神情,眼神游离地走在落叶凋零的秋天,在倾斜的墙脚,肆意到孤独的风景;没有一只鸟飞过观望破碎的图画江苏盐城考生乡村让我陶醉的题记则采用了铺排的手法进行渲染:乡村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乡村是一个静寂的地方,乡村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乡村是一个纯朴的地方(四)交代陈述以题记的形式对文题作简要的交代,或者说明写作的意图,或者陈述寄托的对象,或者交代写作的背景。如 2004 年南通考生的 神曲的题

5、记为: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致力于保护海洋环境的卫士文章以但丁神曲的“地狱”、“炼狱”、“天堂”为文章的三个小标题,写海洋从被污染到重新回归纯净,赞颂了海洋的环保卫士为此做出的努力。显然,题记交代的就是文章的赞誉对象。(五)设置悬念有时候,题记也可以在制造悬念方面展示它的功能。如 2004 年南通市一考生在听,蜗牛不再哭泣一文中写下这样的题记:葡萄架上,一只蜗牛寂寞地哭泣,同伴们也许早就尝到了葡萄的甜美,可它究竟还要走多远呢? 蜗牛为什么要哭泣?蜗牛为什么要走那么远(题记还暗引了台湾校园民谣蜗牛与黄鹂)?这样的悬念深深地吸引着读者。2003 年宜昌考生的浸在“赞”海中的树一文的题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6、雪花随着时间降落了又融化;玫瑰伴着时间绽开了又凋谢,凋谢了又绽放;而不同时间里的人,他的思想又会怎么样呢?是否也会变换!题记的写法还有很多,对此感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试。话题作文点题技巧例说所谓点题,就是紧扣话题点出文章的主旨。但是,话题作文的“点题”与通常意义的文章点题并不完全相同,因为“题”的含义有区别。话题作文“点”的题是“话题”,而不一定是文章的主题,“点题”的主要作用在于表明自己的作文在“话题”范围内运作。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比喻点题。()“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把小兴安岭比作了“宝库”和“花园”,点明了它四季的景色特征

7、,总结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 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 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 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作者把“诚信”比作火、星光、航灯,它可以滤去烦恼和忧愁,可以趋散艰辛和伤痛。2、设问点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海底世界 这一问是全文的总纲,领起下文,又点明了文章是写海底的世界。()“朋友,走过历史的烟云,你对生活有什么答案?你将如何面对现实?你将以什么姿态去面对未来生活的挑

8、战?别忘了,我们正年轻,看云的日子不要迷失在天真浪漫中,寻找一个理性的答案,让我们追,让我们飞。生活要我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是我们自己的!” 沧 桑 看 云三个问题自然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我们要理性地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巧妙地点明了话题。3、引用点题。()“北京人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卢沟桥的狮子引用歇后语点明了卢沟桥的狮子数量非常多,突出了事物的特点,也点明了题意()“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感时花溅泪用杜甫的诗句引出话题。()“非故效颦于余秋雨先生,乃是由于此叹的由来已

9、久的酝酿和不得不发的冲动。只希望叹过之后,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只是希望而已,何况已近乎一种奢望。” 千年一叹引用余秋雨的句子,既点明了自己写作时的感受,也与千年一叹暗扣。4、叙述点题。()“这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 小站作者介绍了小站所处的位置及火车停靠的情况,说明了这是个非常小的火车站。()“小女子宝钗在日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有诸多非议,小女子我实在是冤枉啊!” 宝钗鸣冤叙写宝钗到世间游玩的发现,引出其鸣冤,自然得体。5、议论点题。()“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地抉择中前进,从不断地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

10、这样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你心灵的钟声。” 倾听心灵的钟声作者运用议论阐明人生与选择、选择与自我的关系,点明在做重要选择时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尊重心灵的抉择。()“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心中的天平 心中的天平就是为人的原则。作者在议论中阐明,不能因为感情而失去为人的原则。6、抒情点题()“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奏一曲超越时空的乐声,礁石间,狂浪里,我张

11、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我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 选择博爱作者用极其热情的语言抒发了自己要用博爱的心“扬起生命之帆”、奏出超越时空的乐声的强烈感情,有很大的感染力。同时,也表明了观点,点明了题意。7、格言点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匹千里马如果能遇到伯乐就是十分幸运的。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善于表现自己。 学会表现自己引用马说中的名句说明千里马遇到伯乐不易,进而点明题旨:要学会表现自己。()“鲁迅先生曾对拿来主义做过一番评论:我们要学会取舍,对于好的东西,诸如西方的先进技术,我们要取,要拿来。对于又好又坏的,我们可以取他好的一面,如鸦片,可送入药房,对于

12、无用的如姨太太,我们要舍。” 学会取舍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已经成为取舍的经典论述,所以,这里引用它的格言最有说服力了。以上种点题方式是话题作文中最为常用的。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开宗明义,在篇首点;也可以卒章显志,在结尾点;还可以夹叙夹议,在篇中点;甚至可以 纷呈迭出,反复点。话题作文的选材材料取舍的根本原则就是看该素材能否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如果能为中心服务,就可以选作文章的材料;反之,不管它如何精彩,也应毫不可惜地舍去。选取素材要符合以下要求:1、真实。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我们所用的素材不可能都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有的可能是他人提供的,有的可能是自己想象的,但不管怎样,作为文章的内容,它必须符合

13、生活情形,给人以可信之感。2、典型。指所选素材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表现力。3、新颖。指素材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他人未曾用过,或他人虽已用过但用于本文中富有新意。话题作文选材范围特别广,我们怎样来选材呢?一、选材切口要小,要“以小见大”以大取小,就是在作文选材中舍弃“大”素材,而选取平常普通的小素材。“小”不是那些毫无社会意义的芥末小事,而是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素材。这样的“小”素材主要有: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的一棵小草、一朵浪花、一只蜜蜂等等小事物;能烘托出时代大背景、反映时代潮流的小故事、小事件、小场景;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细

14、枝末节。下面我们通过范文来体会一下“以小见大”的选材吧。永 远 的 遗 憾童年时代,村头的玉米花儿是我热切企盼的东西,也是我最爱吃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却只能出现在我的梦中,但梦中的玉米花儿依旧是那么的香,那么的甜1981 年 12 月 30 日“炸玉米花啦!”村里来了个做炸玉米花生意的,一阵吆喝声惹得我心里直痒痒,口水不自觉地从嘴边流过。“妈,炸一点儿吧,好!”童年的我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便缠着妈妈叫个不停。“不行,不行!小孩子家不懂事,连下锅的玉米都还得掂量着吃,哪还有玉米去让你炸什么玉米花呢?”到底是天真、幼稚,趁着妈妈不注意,我偷偷端了一小碗玉米出了村头,还没等我把玉米籽儿倒进炉子

15、,妈妈便忿怒地出现在我的面前,顺手把我的小碗夺了回去,随手便朝我脸上就是一巴掌,我一怔,呆产在那儿许久、许久,后来,我委屈地哭了,朦胧中我发现妈妈也在抹眼泪1986 年 12 月 30 日家里第一次蒸了这么多的馒头,大家可高兴了。妈妈一边啃着馒头,一边还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赶明天, 炸玉米花儿的来了,一定给俺小晶多炸两锅,也好解解她的馋。”打那时,我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不时地我还学着妈妈的口气说:“得了吧,小孩子家不懂事,连下锅的”这每次妈妈都笑,而且每次都笑得那么开心1994 年 12 月 30 日家里来了客人,筵席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菜,客人一边吃着,一边聊天:这几年,大伙儿忙里忙外,走

16、南闯北,要吃有吃,要穿有穿,也真够惬意的。爸爸接过话茬:“可不是吗!这几年大家忙着出外赚大钱,连个做小本钱生意的炸玉米花的人影也不见了。我们家小晶最爱吃那东西了。”我向坐在一旁的妈妈看去,尽管她红润的脸上掠过一丝歉意,但仍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哎,也是的,这年头,怎把个炸玉米花的也变走了呢?或许”1996 年 12 月 30 日一大早,妈妈失踪了,我好生奇怪,昨天说好了,大家一起去听国情知识报告,怎的这会儿人就没了呢?我楼上楼下找了个遍,却不见妈妈的踪影。“不要急嘛!她不会少的,你就放心好了。”爸爸神秘的笑着。好一会儿,妈妈提着个包回来了,瞧她那大汗淋漓的样子:“小晶,你看妈妈给你带回来了什么?

17、”我不屑一顾:“还不是巧克力、乃捷尔、巨能钙什么的,反正不是玉米花儿。”妈妈这才遗憾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提起那玉米花了,我也就再没有吃过那又香又甜的玉米花了玉米花再也吃不上了,这的确是永远的遗憾,但,依稀的感觉中我体味到一种比想象中的玉米花更香更甜的东西,真的,它一直甜到了我心里简评:小小的玉米花可谓是生活中的小物件了。但小作者却表现了近十五年来人们的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以小见大”的典范之作。二、选材要注意典型性素材众多时,我们必须去粗取精,即舍弃粗糙的(对表现中心思想没有作用的或作用不大的) 素材,选取精要的(典型的、最能表现中心)素材作为文章的材料;而有时只有粗糙的

18、素材,可其又不足以表现一个深刻的主题,此时,我们还必须依据现实生活,适当地加以改编、合并、剪裁,以创设出典型性材料来。如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三件事:1、李华同学成绩不好,失去信心,辍学了。2、张丽同学品学兼优,考入大学,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3、王小飞家庭不幸,经济困难,难以维持生活。这三个素材都不足以表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一主题。但如果我们合并起来:李飞品学兼优,但因家境贫穷,只好辍学了,后在乡邻的帮助、政府的扶持、学校的减免下,考入大学,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了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就成了一个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性的材料。下面来看一篇完整的文章。真 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中的绚

19、丽色彩才会呈现。在别人叹惜世间人情冷漠的时候,我却发现了真情。记得一次,我问在我一旁业修剪茉莉花的母亲:“妈,你爱不爱老爸?”母亲被我问得一怔,嗤的一声笑出来:“你呀,电视剧和言情书看得太多了,竟问这种问题。”“妈,你说呀!”我死缠着问。“就像这茉莉花。”母亲当不过,却给了我一个似懂非懂的答案。“像茉莉花?”我迷惑了。可不久,谜底就解开了。那次,母亲染上流行病须住院。临走时,她反复叮嘱我:“今天你爸要从外地回来,本来想为他接风洗尘,现在恐怕不行了,你到街上买点熟菜。记住,等你爸吃完再告诉我住院的事。”那天晚上,爸爸终究还是没听我精心编造的谎言,一口菜还没动就直奔医院,那一夜,爸爸一夜未回。第二

20、天一早,我捧着一束茉莉去看妈妈。轻轻推开门,我发现爸爸靠着床头的墙,一手紧紧地把母亲的手拽在怀里“窝”着,睡得正香。母亲的脸上写满了笑容。阳光从窗帘的夹缝处钻进,整个房间充满了温馨。也许是我的脚步声惊醒了父亲,她头一颤,将母亲的手轻轻放下,拉我出去。“爸,你怎么不找张床睡呢?你昨天乘车回来不累吗?”“我怕你妈晚上吃药时不肯叫我,睡在床边,你妈的手一动,我就会醒了。”说完,父亲就买早点去了。看着父亲那疲倦的背影,一股暖意从我心底升起。我轻轻地走进病房,将那束茉莉花插进花瓶。不知是不是我声音太大,母亲醒了,“君,来,帮我揉揉脚,刚才你爸这么睡着,我怕吵醒他,脚都没敢动,都麻了。”看着母亲那张笑脸,

21、我忽然明白了母亲那句“就像这茉莉花”的含义。它没有琼瑶笔下的惊心动魄,也没有席鹃笔下的浪漫温情,但它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就像这茉莉的花香,清逸而又宁静。从此, 言情书在我的书橱中消失了。因为我发现, 在我身边就有一卷绵绵情长的“言情书”,真情就在我的身边。简评: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表现了父母间的“真情”。三、选材要注意去“俗”创“新”我们要选取新颖独特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新颖独特的材料主要指:新人新事新面貌;生活中五彩缤纷的“闪光点”;人的独特经历。要特别指出的是,“新”素材未必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和“新”事,它有时也存在于平常的小事中,存在于习以为常的熟人熟事中。当然,通过逆反思维、求异思维也能

22、化“陈旧”为“新颖”。下面来看一篇例文:拾现在的我,是一位拾破烂的人。新的一天,我的工作又开始了。我走到一位昨天才被枪决的犯人的住所前,看见了他丢下的东西,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人品”。如果犯人带着它,一定会去天堂,而现在,只能是地狱了我摇了摇头,离开了这里。接着,我来到了一个穷人的屋旁。屋子的门前又有一个东西,看上去已经躺在那里很久了,我拾起来一看,原来是“勤劳”。我敲开了穷人的门,穷人冷漠地问:“拾破烂儿的,有什么事吗?”“我想把这个送给您。”我双手将“勤劳”递给他。不料他火冒三丈,说道:“勤劳?勤劳有什么用?还不如送给我金钱!”说完,打落了我手中的“勤劳”,又回屋去做黄粱美梦了。我叹了口气

23、,再次拾起“勤劳”,走了。不久,我来到了一位奸商豪华的别墅前,没想到奸商也有遗弃的东西。我弯腰拾起,原来是“诚信”。我感慨万千:“这没有诚信的奸商,也不知有多少人上了他的当呢”正想着,奸商开着豪华的小轿车上街去了,路上的行人用一种嫉妒和羡慕的目光扫射他,殊不知他的双手是那么肮脏!一天的工作结束了。除了上面那三样“东西”,我还拾得许多被人们遗弃的物品。我带着一大袋子拾到的“东西”向老板交差,老板的名字叫“上帝”。上帝问我:“今天拾到了些什么?”我一边拿一边说:“这是犯人的人品;这是穷人的勤劳;这是奸商的诚信;这是贪官的廉洁;还有”上帝听了,不禁摇了摇头:“可怜的人啊,你们什么时候才能醒悟过来呢?

24、好了,你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人们抛弃了功名,抛弃了利禄,得到了诚信,得到了坦然之心但,这只是一个梦。上帝啊,你什么时候把这个梦带到人间,带到这个世界呢?简评:选材独特新颖,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深 沉 的 爱“雨一直下,气氛不逄融洽”学校旁的理发店又飘出了这首熟悉的歌,是啊,雨一直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怎么办呢?爸爸肯定不会来接我的,不要等了,跑回家吧。 外面的风好大啊!我顶着风,一步一步艰难地在雨里走着。糟了,我不小心踏进了一个泥水坑里,裤子腿往下直淌泥水。我心里想:爸也太心狠了,雨下得那么大都不来接我。我仍然存在一丝侥幸心理,不过又很快地就破灭了。上次他说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25、从现在起,你的生活全部自理,早上起床自己做饭,衣服脏了自己洗不许用洗衣机,晚上要听天气预报,下雨我可不去接你!”说得好听,要我自理,不过是他怕问我的事。算了,继续走吧。突然,我发现不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还有那熟悉的雨披是爸爸!我急忙冲过去,用尽平生的力气喊道:“爸爸!”爸爸转过头来,向我点了点头,朝着与我相反的方向走了。唉,原来爸爸不是来接我的,他只是要办事,正巧走这条路。终于挨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向妈妈诉说着路怎么难走,我又是怎样摔了一跤,正当我准备遣责爸爸时,妈妈问:“有没有看到你爸爸?他去接你了。”“嗯?”我一愣,“他不是要办事吗?”“谁说他去办事的?他去接你了。”原来爸爸还是关心我的

26、,他本是想送雨衣给我的,只不过他想锻炼一下我的意志,临时改变了主意。我瞬间明白了父爱的深沉。我带上雨具,去接爸爸。雨啊,你下得大些吧,请洗刷掉我对父亲的误解和不恭。不,你下小些,因为父亲还在归途中。简评:老题材翻新,自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四、选材要注意紧扣时代纷繁多变的当代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中学生只有保持投入生活的一腔热情,生活息息相通,关注新热点、新风尚、新科技,才能不断激发对生活的新鲜感,写出紧扣时代的鲜活文章。如兰州中考有位考生这样写道:“记得 5 月初的兰州晚报上刊登了兰州急救中心 O 型血告急的消息,第二天,就有 2000 多名群众抱起袖子为急救病人无偿献血,当那殷红的鲜血注

27、进病人身体时,你是否感受到无数颗美好心灵汇聚而谱写的爱的奉献的音符?”(美在身边)这样的新风,这样的“美”,就出现在中考前一个多月,真实、鲜活、动人,跳动着时代的脉搏。酷“哇,好酷啊!”“哇噻,酷毙了!”今天,中学言必谈酷:头染黄发,“野火烧不尽”,这是酷;身着奇装,如“北方的狼”,那叫酷;体刺文身,如“动物世界”,也称酷;故作冷静,“沉默是金”,也夸酷;特立独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还说酷。怪异是酷,沉默是酷,叛逆是酷。酷是美感,酷是魅力,酷是形象。且慢!立足小自我来谈酷,只能是肤浅的酷;放眼大时代来谈酷,才会找到真正的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法则;“能者上,庸者下”,这是社

28、会法则。纵观世界,国与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正酣,两种社会形态的竞争正紧,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正激。回首国内,国有企业,减员;政府机关,精简。“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竞争的世界、竞争的国家需要竞争能力,这个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时代需要的是竞争意识;比知识知累,比知识运用;比学习精神,比学习方法;比学习效果,比学习效率;比文化修养,比道德修养。而这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学时代的培养。什么样的中学生真正叫酷?敢于竞争的中学生那才叫酷。“沉睡三天,睁开眼睛,发现这个世界很陌生。”创新使这个时代日新月异:创建特区,古老渔村涅槃成繁华的现代都市;改革开放,文章古国焕发新的生机;一国两制,两个“儿子”回归祖国怀抱。创新是告别过去,创新是把握现在,创新是迎接未来。时代需要我们有创新的意识,不墨守陈规,不因循守旧,不盲从前人,不人云亦云;时代要求我们有创新举措;要吸取新知,摸索新法,要探索新路子,发表新见解。什么样的中学生真正叫酷?有创新意识的中学生那才叫酷。这时练就的创新意识,是开启未来人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竞争是酷,创新是酷,与时俱进是酷。酷是心理,酷是精神,酷是向前跨越。这样的酷,你才会由衷地感叹:哇,好酷啊!哇噻,酷毙了!爱酷的中学生朋友,请你选择一条正确的追酷之路!简评:由中学生日常追“酷”的行为谈起,用时髦性的词语来表达时代性的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学作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