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 下列给出的数据中最合理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B.成年人的步幅约为 1 dmC.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 5 cmD.人洗澡时水温接近 100 2. 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 ,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3. 在测量液体
2、温度 的实验中,如图 1 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图 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都可以测量5. 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6. 炎热的夏天,在阳光的烧灼下,柏油公路会变软
3、,这一现象说明( )A.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先变软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已经开始熔化D.柏油的硬度不够 ,不能确认柏油是晶体还是非晶体7. 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形成的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C.外界的冰扎进豆腐形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形成的01 01 003 83 73 73 8甲乙图 38. 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图 2 中,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O时间温度O时间温度O时间温度O时间温度A B C D图 29.
4、 医生在发烧病人的身上擦拭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这样做的依据是(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10. 寒冷的冬季,在北方的窗户上会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 )A.水蒸气 的汽化现象 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C.水 蒸气的液化现象 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11.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 气升腾至空中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2. 用飞机向云层喷撒干冰(固体 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
5、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 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 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A.bdf B.adf C.c D.e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13. 常用温度计上的字母 C 表示 _,它的单位是_ ,用符号_表示。在图 3 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14. 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长度是 5 厘米;然后插放在烧杯内正在沸腾的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 30 厘米;若用温度计去测量某液
6、体,水银柱长度是 15 厘米,则液体的温度是_。15. 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但温度_(选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 ,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16. 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小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完成填空。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温度/ -8 -6 -4 -2 0 0 0 0 0 1 2 3冰的熔点是_,从开始加热经过 2 min,冰处于_ 态(选填“固”或“液” ) 。17.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图 4图 5用水_(填物态变
7、化名称)时会_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至于太 低。18. 液体的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_,二是_。使气体液化也有两种方法:一是_,二是_。能够使所有的气体发生液化的方法是_。19. 当一个白炽灯泡用久后,与同型号新灯泡比较会发现它里面的钨丝变细了,且灯泡内壁变黑,说明钨丝工作时温度高,先发生_,后在停止工作时遇冷发生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20. 如图 4 所示装置用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由表中数据可知,
8、水的沸点是_。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是:_。21. 小 欣 打 开 冰 箱 门 , 发 现 冷 冻 室 的 侧 壁 上 有 很 多 霜 , 这 是 水 蒸 气_( 填 物 态 变 化 名 称 ) 形 成 的 , 这 个 过 程 中 水 蒸 气_( 选 填 “吸 收 ”或 “放 出 ”) 热 量 。 当 他 拿 起 湿 抹 布 去 擦 时 ,抹 布 却 粘 在 了 侧 壁 上 , 这 是 因 为 发 生 了 _( 填 物 态 变 化 名 称 )现 象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22. 北方的冬天早上,玻璃窗上会结一层冰花,那冰花在窗内还是窗外?为什么?23. 刘娟同学
9、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儿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24. 端 午 节 , 小 承 和 小 冬 帮 妈 妈 煮 粽 子 。 煮 粽 子 的 水 烧 开 后 , 小 承 认 为 要 继 续 将 火 烧 得 很旺 , 使 锅 内 水 剧 烈 沸 腾 , 这 样 会 很 快 将 粽 子 煮 熟 ; 小 冬 则 认 为 , 水 沸 腾 后 应 改 用
10、小 火 ,盖 上 锅 盖 , 让 锅 内 水 微 微 沸 腾 , 同 样 能 很 快 将 粽 子 煮 熟 。 你 认 为 谁 的 想 法 更 合 理 ?请 写 出 理 由 。四、探究题(25 题 9 分, 26 题 12 分,共 21 分)25. 小英和小芳同 学分别在做 “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使用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1)海波的熔点是_,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_。 (选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小芳同学实验时发
11、现海波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方法。26. 图6a是“观察水的沸腾” 的实验装置图。时间 / m i nO温度 / 1 0 2时间 / m i nO温度 / 1 0 21 0 2时间 / m i nO温度 / 1 0 01 0 09 09 01 1 01 1 0a b c d feg图6(1)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图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聪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选填 “高”或“低” ) 。(2)水
12、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读数为_,说明此时气压 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3)图e、图f、图g是三名同学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_,分析该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_热。 (选填“吸”或“放”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参考答案1. A 解析: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选项 A 符合实际;成年人的步幅约为 1 m,选项 B 不符合实际;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 1 cm,选项 C 不符合实际;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 40 ,选项 D 不符合实际。2. D 解析:防冻剂与水比不易冰冻,说明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低;防冻剂与水比
13、不易开锅,说明防冻剂的沸点比水高。3. D 解析: A 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B 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C 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浸在被测液体中,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使用 方法正确,但读数方法错误。 D 图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读数方法也正确。4. D 解析: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这样才能准确测量病人的体温,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能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不会偏高或偏低,选项 B 不符合题意。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这样
14、测量值会更准确,选项 C不符合题意。所测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量的最大值时,容易损坏温度计,低于温度计的最小值时,温度计也不能使用,选项 D 符合题意。5. B 解析:这两盆 水(内含冰块)无论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都是冰水混合物,其温度都为 0 。选项 B 正确。6. A 解析: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它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的。选项 A 正确。7. B 解析: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冰再熔化成水,就形成了小孔。选项 A、C 、D 错误,选项 B 正确。8. D 解析:锡是晶体,有固定的
15、熔点。选项 A,是晶体先凝固降温,后熔化升温的过程,不合题意;选项 B,是非晶体先凝固降温,后熔化升温的过程,不合题意;选项C,是非晶体先熔化升温,后凝固降温的过程,不合题意;选项 D,是晶体先熔化升温,后凝固降温的过程,符合题意。9. C 解析: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医生在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是液态的,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酒精溶液是液态的,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酒精溶液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酒精汽化时吸热,使病人体温降低,选项 C 符合题意。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酒精溶液是液态的,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16、10. D 解析:寒冷的冬季,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玻璃时会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窗户上,形成美丽的冰花。选项 D 正确。11. C 解析:水蒸气液化是放热的,选项 A 错误;积雪也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选项B 错误;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选项 C 正确;积雪吸热熔化成水,选项 D 错误。12. B 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中会迅速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是吸热的过程;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冰晶变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13. 摄氏温度 摄氏度 -4 37.3 解析:温度计上的字母 C 表示的是摄氏温度
17、的意思,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温度计甲越往下数字越大,表示的是 0 以下的温度,分度值是 1 ,水银柱在 0 以下 4 小格处(视线和水银柱的上表面相平) ,示数为-4 。温度计乙分度值是 0.1 ,水银柱在 37 以上 3 小格处,示数为 37.3 。14. 40 解析:水银柱 5 cm 时的温度是 0 ,30 cm 时的温度是 100 ,所以 1 cm 水银柱表示的温度4 ,在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15 cm5 cm10 cm,液体的温度104 40 。15. 吸热 不变 解析:冰是晶体,在海鲜的周围铺一层碎冰块,这样冰块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具有制冷作用,能起到保鲜的作用。16.
18、0 固 解析:由实验记录可知冰从吸热开始温度升高,当升高到 0 时,在持续 5 min 的时间里,温度保持不变。在晶体的熔化阶段,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固态的物质越来越少,液态的物质越来越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从加热开始经过 2 min,冰的温度达到-4 ,达不到它的熔点,还没有开 始熔化,所以仍是固态。17. 凝固 放 解析: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18. 蒸发 沸腾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19. 升华 凝华 解析:钨丝变细是因为钨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的缘故,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钨蒸气在遇冷后又发生凝华,附着在了灯泡壁上
19、的缘故。20.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 100 大量气泡向上运动,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液面后破裂 解析: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 100 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100 。水在沸腾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液面后破裂。21. 凝华 放出 凝固 解析: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冷冻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华为霜附着在冰箱 侧壁上,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放出热量。用湿抹布去擦时,抹布上的水遇到冰冷的冰箱冷冻室侧壁,发生了凝固现象,抹布会冻结在冷冻室的侧壁上。22. 北方冬天晚上外面的温
20、度较低,窗户玻璃的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低 ,室内水蒸气遇到温 度较低的玻璃,会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变成固态的冰,形成冰花,冰花在窗内。23. 当喷洒一会儿后,瓶内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在喷出时汽化,汽化要吸热,致使瓶子内温度下降,因而觉得变凉了。24. 小冬的想法更合理。因为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不论大 火还是小火,只要能保持水沸腾,水的温度都相同且不变,而且小火烧还能节约能源。25. (1)48 固、液共存状态 (2)增加水的质量或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 解析:(1)从小英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 4 分钟到第 7 分钟海波的温度保持在 48 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海波的熔点, 说明海波是晶体,此过程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由于采用水浴法加热海波,可以增加大烧杯中水的质量或增大海波的质量或将酒精灯火焰调小,来延长加热时间。26. (1)c 低 (2)102 大于 (3)g 吸 解析:(1) 水在沸腾前底层水温度高,上层水温度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重新液化成水,因此气泡应该是越往上往小的,故图 c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水中取出,会导致所测温度偏低。(2)读图 d 可知,水的沸点为 102 ,因为气压升高时沸点升高,说明此时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3)水在沸腾时必须继续吸热,且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因此只有图 g 符合实际。